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姜维正 《科技信息》2007,(34):68-68
随着INTERNET的发展,IPv4协议作为核心技术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面临着地址匮乏,迫使我们必须引入下一代INTERNET协议——IPv6。采用IPV6协议后网络数据传输速度成数倍的增长、安全性进一步提高,组播功能的进一步加强,使远程教育有了更好的技术支持。本文介绍了IPV6的主要技术特征,并提出了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基于IPv4协议的传统互联网已经暴露出诸如IP地址用尽等问题,作为下一代网络核心协议的IPv6能够解决传统互联网的弊端.高校校园网建设一直是网络建设的前沿,需要对新一代网络核心协议及时部署和研究.IPv6协议的校园网建设必将伴随着两种协议共存、互连等的过渡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IPv6校园网部署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周静 《科技信息》2010,(13):55-56
通过分析国内外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状况,结合高校校园网依托CNGI—CEKNET2的资源优势率先进入IPv6,实现试商用。给出了具体实施步骤、由IPV4向IPv6过渡的策略与建议。并列举三所高校IPv6校园网网络组建的实例。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Pv4定义的有限地址空间将被耗尽。作为下一代的互联网协议IPv6,除了能解决IPv4所面临的地址短缺问题以外,还考虑了IPv4面临的其他一些问题。从IPv6提出的背景出发,阐述了IPv6相对于IPv4的技术特性、应用前景及IPv6在国内的最新发展与成就。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和多媒体的高速发展,出现了最尖锐的问题,就是不断增长的网络资源的巨大需求与IPv4地址空间不足之间的矛盾,当务之急就是解决IPV4地址匮乏问题。文章介绍了IPv4与IPv6的地址特色、IPV4存在的缺点及IPV4向IPV6过渡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介绍IPv4和IPv6的技术特点,论述IPv4和IPv6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IPv6终将代替IPv4,以适应网络时代的需要和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络是未来信息社会的制高点,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和灵魂,它将为互联网换上一个简捷、高效的引擎,不仅可以解决IPv4的地址短缺问题,而且可以使互联网摆脱日益复杂、难以管理和控制的局面,从而使互联网变得更加稳定、可靠、高效和安全。  相似文献   

7.
孙秀丽 《科技资讯》2009,(17):52-52
IPv6相对于IPV4是革命性的。IPv6允许我们为未来十年的无处不在的接入做好准备。但是,同其它的技术创新一样,我们需要从安全的角度认真关注IPv6。IPv6成IP地址短缺救星,但是安全问题不容小觑。IPV6解决了一些安全问题,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8.
范德明 《科技信息》2007,(4):172-173
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NGI)协议的标准,其目的是继承、拓展和取代IPv4。目前,与CERNET2联通的高校校园网正在开始逐渐向IPv6过渡,如何部署新一代校园网是建网之初首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对IPv6的优势、总体设计原则、IPv4向IPv6过渡技术、IPv6部署方案以及开展IPv6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当今全球互联网发展进入了一个高速成长期,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IP地址消耗加速。采用IPv6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能提供更大的IP地址空间,约为现采用IPv4协议互联网的1029倍,可有效缓解现有网络地址不足等问题。未来5至10年内,互联网技术将进入更新换代的历史时期,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已经成为国际国内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0.
韩毅  周晏 《科技信息》2009,(16):214-215
IPv6协议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标准,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IPv4向IPv6的过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IPv4和IPv6节点的共存和互通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从视频监控系统面临的过渡问题出发,分析了IPv4向IPv6过渡的三种机制并对这三种机制在可行性及安全性上做了比较,最后对视频监控器兢面临的过渡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IPV6为核心的新一代互联网已经兴起,因此开展相关的网络技术和业务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和国内业界的热点。本文介绍了IPv6的特点,以及核心技术,并对相关的业务的应用发展予以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简析下一代互联网——IPv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IPV6为核心的下一代互联网已经兴起,开展相关的网络技术和业务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和国内业界的热点。本文介绍了IPv6的特点,以及地址分配、网络安全、路由选择等关键技术,并对相关的业务和应用的发展予以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基于IPv4标准的互联网IP地址已消耗70%,而依照当前IP地址分配的游戏规则:中国8000万网民=美国2所高校!“资源穷尽”,“地址枯竭”的红色警报响起,互联网发展的瓶颈、阻碍3C融合的拦路虎凸现!所以,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的横空出世,便成为承载人类无限未来的救世主——“它足以为地球上的每粒沙子都分配一个IP地址”。“为运营商提供下一代互联网各种“杀手级应用”创造了前提条件!”更重要的是,网络体系的变革,给了大家共同的机会。从IPv4到IPv6,所有配套的软硬件都将逐渐面临一个挑战,产业面临新一轮“洗牌”,这给中国的企业以新的机会去打破现有的网络经济格局——“下一代互联网将形成一条新的产业链!”、“下一代互联网将形成千万亿级的市场!”呼声阵阵令人热血沸腾!2004年3月,中国首个下一代互联网CERNET2启动,连接京、沪、穗等20个主要城市核心节点,实现全国200余所高校高速互联,在其开通一年之际,本刊专访沪上五位奋战在该领域一线的权威专家,解析下一代互联网带给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以IPV6为核心的下一代互联网已经兴起,开展相关的网络技术和业务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和国内业界的热点。本文介绍了IPv6的特点,以及地址分配、网络安全、路由选择等关键技术,并对相关的业务和应用的发展予以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论述了新一代网络协议IPV6及中国自研网络技术IPv9协议的知识,探讨了IPv6及IPv9在网络安全方面的独到之处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当前Internet广泛使用的网络协议是IPV4协议,目前的IPV4协议已越来越不能适应Internet发展的要求。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通信协议。基于IPV6的网络己经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从IPV4句IPV6过渡成为不争的事实,本文就IPV4到IPV6的平滑过渡技术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浅谈IPv6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基于IPv4协议的互联网所面临的最尖锐的问题就是地址空间的严重不足。当初IPv4的设计者采用了32比特地址长度,最多能提供约40亿个IP网址,当时没人会想到这40亿之多的地址空间有一天会不够用。IPv6作为Internet协议的新版本,取代IPv4已成为历史必然。IPv6协议的新特性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和完善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王宇杰  王锋 《科技信息》2010,(12):25-25,28
随着2008年8月国家正式启动了CNGI二期的工程,下一代互联网已进入商用化阶段。如何做好IPv6和IPv4的过渡是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主流的IPv6/v4过渡技术,并结合北京交通大学下一代互联网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过渡技术来探讨高校在下一代互联网建设中所使用的主要的过渡技术。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探讨了IPV6协议的特点、IPv6和IPv4之间在地址空间、报头格式、安全性和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比较和新一代网络协议IPv6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上海信息化》2005,(2):8-9
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国IPV6下一代互联网刚刚开通20天,全国第一个地区性的IPV6互联网——新一代上海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在上海交通大学成功运行,这标志上海教育信息化水平已跻身世界前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