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建立环保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只有在关注GDP增长的同时,重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建立衡量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绿色GDP和EDP,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保证经济环境发展的共赢。  相似文献   

2.
山西是能源重化工基地,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环境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严重损害。转变山西资源开发方式,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应采取以下措施:树立绿色GDP理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完善山西资源开发和环境损耗的经济补偿机制;以绿色GDP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将绿色GDP纳入干部的考核体系中。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原则,衡量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绿色GDP和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循环经济的内涵、核心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阐述了实施绿色GDP所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实施绿色GDP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太原科技》2007,163(8):I0003-I0003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绿色产业体系和循环经济模式,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绿色转型,建设创新型太原的有效途径。本期的"绿色转型"栏目,刊载太原市委常委、太原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耿彦波《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一文,文章认真分析了太原市的产业结构,提出太原市要建设新型能源基地,加快"绿色转型",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中共太原市杏花岭区委书记毋青松以《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题,论述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绿色转型的重要意义,并谈到杏花岭区作为太原市的中心城区,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通过坚定不移地推进"五区并重"发展战略和"五大功能区"建设,经济社会呈现出了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扬弃,它标志着人类文明史上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的诞生。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论述了绿色消费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成为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及这一消费方式的形成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倡导绿色消费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日益突出的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将经济发展模式从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转变为仰仗生态型资源循环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发达国家已经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付诸实践,并取得了成效。在我国,由于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也已开始起步。浙江是个资源小省和经济大省。2005年,全省GDP达到13365亿元,人均GDP达到3400美元。浙江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在依赖资源消耗的传统模式下实现的,为此也付出了资源和环境的代价。随着经济的发展,浙江资源短缺、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必然途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生态工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形态,建立我国的循环经济势在必行,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需要政府,企业,科学界,公众共同努力,通过建立法规制度,推行绿色核算,开发绿色技术等措施来推动。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建立绿色GDP的核算体系,在注重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重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害.以天津市2004年公开的环境统计资料为基础,对该市环境污染虚拟成本进行核算,探讨性地试算了天津市经环境污染调整的绿色GDP,并对绿色GDP核算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实施绿色 GDP 意味着观念的深刻转变,意味着全新的发展观与政绩观。GDP 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念,它只反映出国民经济收入总量,它不统计环境污染,不统计生态破坏,不反映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绿色 GDP 则力求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综合性地反映国民的经济活动的成果与代价,包括生活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工业化模式下,不断增长的GDP总量,是建立在资源环境不断透支的基础之上的.这种高投入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虽然起到过应有的历史作用,但也造成了显著的负面效应,使我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绿色GDP是保证环境补偿后的经济产出总量,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构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12.
GDP是人类以追求经济增长为特征的传统工业文明的一个典型标志,但却忽略了随之带来的资源稀缺、环境污染等等损害。而绿色GDP核算,则克服了GDP固有的缺陷,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引导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正因如此,绿色GDP核算试点工作的进展虽然不尽如意,但却不容放弃。  相似文献   

13.
全面二胎政策开放后人口增长确实使得人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但人口众多只是造成资源环境压力的因素之一。要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应着眼致力于改变粗放型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建立以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从合理配置城市资源、构筑太原城市生态框架、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太原城市绿色经济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发展太原城市的绿色经济。  相似文献   

15.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战略目标。我国要从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和环境投入型经济转向更多依靠发展循环经济和技术进步来提高产品质量和促进经济增长。在新的形势下,作为典型的以消耗能源和矿产资源为主的水泥工业,必须走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成为循环经济的组成部分。水泥工业要实现从传统工业向生态化工业的转型,要实现节约型绿色水泥工业,实现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16.
以循环经济为基础发展对外贸易,是湖南省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核心、有利于改善商品进出口结构、有利于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等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本文分析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协同发展的现状、问题以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长株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效,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以GDP为主的经济核算体系造成了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因此我国政府提出了构建绿色GDP的核算体系,但迄今为止困难重重。本文从绿色GDP的产生入手,简要分析了绿色GDP在我国的困境以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循环经济的本质、基本原则及特点.阐明在我国建立循环经济模式的必要性;循环经济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实现方式;循环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重点论述了在我国推行循环经济模式要建立资源环境价格棱算体系;大力开发"绿色"技术;强化循环经济的立法执法工作;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建立生态园以及发展环保产业等措施,在多个层次上实现物质的循环.  相似文献   

19.
建立我国循环经济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循环经济的本质、基本原则及特点.阐明在我国建立循环经济模式的必要性;循环经济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实现方式;循环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重点论述了在我国推行循环经济模式要建立资源环境价格核算体系;大力开发“绿色”技术;强化循环经济的立法执法工作;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建立生态园以及发展环保产业等措施,在多个层次上实现物质的循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核算重庆市生态GDP,评估经济增长GDP中资源环境的消耗成本和生态收益,以期将生态理念植入社会经济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能值分析法和生态服务单位面积价值当量表分别核算资源环境损害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进而从GDP中减去资源环境损害价值再加上生态服务价值后剩余的GDP即为生态GDP,并将重庆市“九五”、“十五”、“十一五”及“十二五”4个规划期的生态GDP与绿色GDP、GDP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害价值从84亿美元增至1419亿美元,资源耗减价值增长明显;2)生态服务价值从490亿美元增长至772亿美元,生态服务价值增长相对较缓慢;3)生态GDP从589亿美元增至1862亿美元。“九五”时期和“十五”时期生态GDP最大,GDP次之,绿色GDP最小;“十一五”时期和“十二五”时期GDP最大,生态GDP次之,绿色GDP最小。【结论】直辖以来重庆市经济持续增长但同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较大,即使在得益于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举措后生态服务价值持续提升下,也难以抵消资源环境损害价值,因此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也要注重资源高效低耗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