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avlova gyrans是我院于1982年从美国引进的一种单胞藻。经初步试验,它可作为贻贝和对虾幼体的饵料,本文就其繁殖特征和影响其生长的因子如温度、光照、盐度、pH等做了单因子和多因子正交试验,得到可供参考的数据:适温范围为5-30℃,最适26℃左右,光照强度在500-3000Lux即可满足其生长要求,培养海水比重1.003-1.045,pHs-9都可使其生长繁殖,低盐度环境对其生长更为有利。就其生长条件来看,Pavlova gyrans适于培养作为水产动物养殖中幼体的饵料。  相似文献   

2.
对单胞藻的扩大培养技术进行综述,并对贝类育苗生产过程中的单胞藻培养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为大规模单胞藻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温度、盐度和硅酸钠浓度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单因子试验分别研究了模拟生物絮团培养条件下不同温度(10、15、20、25、30、35℃)、盐度(10、15、20、25、30、35)和硅酸钠添加浓度(0、2、5、10、15、20 mg/L)对中肋骨条藻生长、培养水体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株中肋骨条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10℃低温也能正常生长,最适盐度为30,最适硅酸钠添加浓度为5 mg/L.在适宜温度、盐度和硅酸钠添加浓度条件下,其增殖过程基本符合单胞藻的S形生长曲线.藻体在高温(35℃)时不能繁殖、盐度低于25时生长较差,硅酸钠添加浓度在0~5 mg/L时,随浓度增大,藻细胞最大密度逐渐增大,超过10 mg/L时,藻体繁殖受到抑制.养殖生产中,可通过适当提高温度和盐度,添加适量硅酸钠以提高产量,降低饵料系数和成本.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在植物界中,无论是单细胞植物还是多细胞植物,在它们的生活周期中细胞与细胞之间经常地进行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已成为植物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一些单细胞植物——单胞藻,在其有性生殖过程中,两个细胞(配子)可以通过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合子。在多细胞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同种的不同个体细胞(如花粉和卵)要进行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合子。不同种的细胞也可以进行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例如  相似文献   

5.
单胞藻投饵量对西施舌稚贝摄食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验室内用静水实验方法研究西施舌稚贝的摄食率与单胞藻投饵量、摄食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单胞藻投饵量在适宜的范围之内,随着投饵量的增加,摄食率也随之增加,而超过一定范围时,摄食率有所下降,西施舌稚贝的摄食率在投喂饵料2 h后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6.
几种藻对卤虫养殖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不同单细胞海藻、混合单细胞淡水藻和螺旋藻分别养殖卤虫的结果表明:单一盐藻养殖的效果最佳,可使卤虫完成正常的生长、发育及繁殖;螺旋藻的效果最差,它几乎不能为卤虫滤食;三角褐指藻、紫球藻、混合淡水单胞藻也明显地比盐藻差。盐藻有可能成为对虾苗饵和海产动物生态养殖的适用藻种。  相似文献   

7.
观察研究室内育苗、池塘中间培育和海区养殖过程中的方格星虫的消化道发育和摄食特点。结果表明,方格星虫消化道结构由"C"环结构发育成双肠环结构,变态7~10d后,发育完善;消化道随体长和生长日龄增加而增大,成体方格星虫消化道约为其体长的4倍;摄食饵料由单胞藻转变为底栖藻类和有机碎屑,幼体摄食最大沙粒径小于翻吻触手基径;方格...  相似文献   

8.
在零换水养殖系统中,研究不同碳源及碳氮比(C/N)对高盐水体中卤虫生物量产出、营养质量和水质的影响.实验一在正常(NF,100%)、较低(LF,60%)和极低(VLF,30%)3个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投喂水平下,分别添加蔗糖和淀粉两种碳源,C/N为20.实验二杜氏盐藻投喂水平为LF,分别添加蔗糖和淀粉两种碳源,C/N分别为20和40.单位养殖水体积1,000,m L,初始卤虫密度1.5,m L~(-1),养殖盐度50,温度24~25,℃,养殖周期14,d.结果表明,在相同单胞藻投喂水平下,添加碳源显著提高卤虫生物量(P0.05);水体中总氨氮(TAN)、NO_2~-、NO_3~-和总氮(TN)水平大幅度减少,pH有所降低,黏度保持稳定;脂肪酸C16:1n7含量有所增加,而C20﹕5n3含量有所降低.碳源对卤虫生物量的促进作用与卤水中生物絮团的形成密切相关,这一点可由相同单胞藻投喂水平下,添加碳源显著提高卤虫生物量和降低水中氮浓度等得到证明.比较蔗糖与淀粉两种碳源,分子结构简单的蔗糖作用效果较好.提高C/N对卤虫生物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鲍健康育苗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鲍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改变以往的思路和方法,采用种内杂交、选择育种等传统技术和多倍体育种的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来改良和优化鲍种质;挑选适龄亲鲍,采用温和催产、大水体孵化以及幼虫选优等手段,实行科学的繁育技术;育苗过程中采用"光照-微藻(底栖硅藻和浮游单胞藻)-鲍苗-微生态制剂-过滤性动物等复合系统"为基础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10.
利用排放的渔业污水先进行单胞藻的培养,再接种培养大型蚤,对栅列藻密度的经时变化,大型蚤种群增长及水体中氮,磷,培养过程中的变动作了测定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养渔业生产的发展,近年来发生一种特殊的鱼害—三毛金藻毒害。这是一种由浮游单胞藻的代谢产物引起的鱼类毒害,严重时可造成全池鱼类死亡。是养鱼业的一大危害。三毛金藻的危害在国内外均有大量发生,尤其是以色列,几乎每年受害面积占养鱼水面的60%,因死鱼损失和防治所消耗的费用达十万美元。  相似文献   

12.
饵料密度对紫彩血蛤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四种单胞藻分别以三个不同的密度投喂紫彩血蛤幼虫,据幼虫生长发育速度、存活率和变态率,比较不同饵料密度的效果。培养初期饵料密度控制在2.5万个/mL,两天后密度逐渐增加至5万个/mL,后期则以10万个/mL为好。四种饵料中球等鞭金藻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中继培养以后.以1∶1接种不施肥培养的新方法.此法能在两天内培养出育苗生产所要求的高浓度饵料液,饵料液的氨氮含量及三态氮总量较常规培养分别降低约70倍及10倍.可节省营养盐用量50%.此法适用于目前北方常用的几种海洋浮游单胞藻。  相似文献   

14.
文蛤幼体的摄食生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蛤幼体对几种单胞藻的摄食及饥饿实验,研究了几种单胞藻的饵料效果及适宜投饵密度,幼体营养贮存饱和点(PRS)和幼体发育变态不可恢复点(PNR).等边金藻和扁藻为文蛤幼体的适宜饵料,混合投喂效果更佳.饵料的适宜密度为:扁藻0.5~1万/mL,等鞭金藻2.5~5万/mL,混合投喂(金藻+扁藻)(1.25+0.5)万/mL.老化金藻藻液对幼体的生长发育有限制作用.文蛤幼体的PNR和PRS50各为5d左右  相似文献   

15.
三角帆蚌对精养鱼塘水体主要水质因子的调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三角帆蚌作为调控水质的生物过滤材料,建立蚌单养与鱼蚌混养的两种生物调控系统并与当地传统的精养鱼塘养殖系统模式作同步比较,分析了三角帆蚌对水体的主要水质因子变化及鱼产量的影响.养殖6个月后,鱼蚌混养生物调控系统水质优良,其中,鱼蚌混养水体中单胞藻总数为340万个/ml,蓝藻与绿藻数量之比(蓝绿比)为1:1.8,DO值为7.5mg/L,氨氮为2.42mg/L,总氮为2.76mg/L,磷酸磷为0.06mg/L,总磷为0.11mg/L,COD为36.0mg/L,悬浮物为30.2mg/L,蚌成活率为75.0%,鱼类成活率为71.0%.蚌单养的水体中单胞藻总数为86万个/mL,蓝绿比为2.1:1,DO值为7.5 mg/L,氨氮为2.00mg/L,总氮为2.14 mg/L,磷酸磷为0.04mg/L,总磷为0.07 mg/L,COD为20.0 mg/L,悬浮物为8.0 mg/L,蚌成活率为85.0%.但其蓝绿比则表现为蓝藻爆发型.作为无蚌对照组的养鱼系统中,水质逐渐恶化,鱼类生长受到抑制,易发生病害,鱼类成活率仅为58.8%.研究结果表明:鱼蚌混养系统可有效地改良水质,提高鱼类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
球衣细菌在生物膜上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球衣细菌的纯培养和含该菌的混合菌群的生长特点有明显差异.本研究着重考察营养浓度对于混合菌群中球衣细菌的优势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球衣细菌的纯培养,可以在营养丰富的有机培养基上良好生长,然而球衣细菌在混合培养中,却适合在化学耗氧量(COD_(MN))为30~60毫克/升的范围内优势生长,低于这一浓度范围,生长微弱,超过这一范围在群体中的生长竞争能力较差. 本试验结果是用生物转盘模型,纯培养接种和活性污泥接种,并以染色废水为基本培养基取得的.  相似文献   

17.
在用电化学沉积方法研究凝聚体生长形态的实验中,金属锌是最常用的材料。为了进行二维空间中金属的凝聚生长,以便和相应的DLA模型比较,早期的实验是在金属锌盐溶液上加入另一种与之不相容的材料(如n—醋酸丁基)制成界面。把阴极端面固定在界面附近,这样,在一定条件下凝聚体便可沿界面进行生长,其结构是分形的“树枝”状。近年来,随着凝聚体电化学生长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细致,上述的结构已被专门设计的一种极薄的“三明治”结构(生长空间夹在间隔约0.1毫米的两层玻璃之间)所取代。利用这种结构人们进行了在不同条件控制下金属锌凝聚体生长规律和形态的定量研究。有关金属  相似文献   

18.
一株野生双孢蘑菇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室分离到一株野生蘑菇,通过形态观察结合ITS方法初步鉴定为双孢蘑菇,命名为G1菌株。主要利用固体平板培养研究了该菌株对碳源和氮源的营养需求、麦粒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以及在不同含水量培养料条件下的菌丝生长情况,结果表明:(1)在供试的碳源和氮源中,G1菌株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和黄豆粉,最适碳氮比为30∶1。(2)G1菌株在麦粒培养基上生长正常,生长速度为(3.980±0.552)mm/d。(3)G1菌株菌丝在含水量为55%~75%培养料上均能生长,最适含水量为65%。  相似文献   

19.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教授福克曼博士,从血库过期的人血小板中,提取了一种癌抑制物—PF_4(血小板因子4)。在正常的情况下,血管生长一般都在胚胎发育期、外伤愈合期和月经周期,此外,毛细血管的生长也发生在癌肿的早期。迅速生长的毛细血管为癌肿输送大量的养料,从而促使癌肿迅速生长和蔓延。经实验证实,  相似文献   

20.
黔中地区皂荚生长与不同岩性土壤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皂荚可作为黔中喀斯特地区恢复树种进行推广。笔者研究了该地区皂荚种植区6种不同岩性(石英砂岩、变余砂岩、第四纪红色黏土、煤系砂页岩、紫色砂页岩、灰质白云岩)土壤中4种土壤酶(蔗糖酶、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6种岩性土壤中蔗糖酶活性均随皂荚生长季节(生长初期、生长旺期和生长末期)变化逐渐减弱,脲酶活性则随皂荚生长季节变化而增强,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不大。不同岩性土壤中土壤酶活性有较大差异。皂荚生长初期变余砂岩发育土壤的蔗糖酶最强,石英砂岩发育土壤的蔗糖酶活性最弱;生长中期各土壤蔗糖酶活性差异不大;落叶期灰质白云岩土壤蔗糖酶活性最强,煤系砂页岩发育土壤上蔗糖酶活性较稳定。脲酶活性在石英砂岩和变余砂岩土壤中最低,在其他4种岩性土壤中相近;煤系砂页岩和灰质白云岩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最高;灰质白云岩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较高。在皂荚3个生长期中,土壤酶活性均与土壤营养元素含量显著相关。综合比较不同岩性土壤4种土壤酶活性与皂荚生长关系,以灰质白云岩土壤中皂荚生长较好。这一结果可指导黔中喀斯特地区进行森林植被恢复及树种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