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关于牛(Bos taures)的染色体(2n=60)已由Krallinger(1927)确定。Sasaki等(1962)认为牛的所有常染色体均为近端着丝点染色体,性染色体X为亚中着丝点染色体,Y为近中着丝点到亚中着丝点染色体。Hansen(1972)用Q带鉴定牛的染色体认为,X染色体的着丝点区为黑色,其长臂中部有一暗带,即X染色体的次缢痕。1979年,四川大学生物系陈文元等用G带鉴定牛的染色体认为,常染色体皆为近端着丝点染色体,性染色体X  相似文献   

2.
采用骨髓细胞染色体制片法,G 显带技术,对小黄蝠的染色体进行了核型、G带的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2n=36,染色体臂数 FN=48。常染色体分为4组(10M+4SM+20A),X 是一条很大型的中央着丝粒染色体,Y 是小型的端着丝粒染色体。G 带结果表明:每条染色体都显出特有的 G 带带纹。X 染色体有明显的5条深带。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两个有瓣蝇种的细胞遗传学特征。结果表明:棕尾别麻蝇核型为2n=12,8M+2SM+2m,XX/XY,性染色体为微小的点状;C带主要分布于常染色体的着丝粒和次缢痕,性染色体Y普遍深染而X淡染;G带数(2n)为88条。铜绿蝇核型为2n=12,12M,XX/XY;常染色体以中央型C带为主,性染色体呈不同程度的深染;G带数(2n)为107条(雄)或110条(雌)。两蝇种染色体均存在多个随体,C带带型呈分散、杂合、多态或不稳定性。结合有关资料,探讨了有瓣蝇类演化的细胞遗传学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鱼类染色体高分辨G-显带方法首次对鲇鱼和黄颡鱼染色体高分辨G-带核型和带型进行了研究.两种鱼的核型结果在分组式、随体和次缢痕位置等方面均与前人有较大的不同.通过带型分析,发现了异型的性染色体(暂定为XX-XY型)以及具有带纹结构的巨大随体,并对它们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简化的高分辨显带方法,直接将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注射到泽蛙体内,替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TdR)渗入正在复制的DNA中,干扰染色体三级结构,使染色体伸长,从而获得了大量带纹清晰、丰富的早中期、中期染色体,并成功地进行了高分辨带型分析。结果和衡红强等、赵亚力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制备的黑斑蛙,绿臭蛙染色体高分辨带型一致。  相似文献   

6.
主要运用C-带技术研究了滇池两种类型鲫鱼的染色体,表明:1.低背型鲫鱼确具一对X、Y性染色体,X以短臂由结构异染色质构成为主要特征,但也可根据长度和着丝点位置识别;Y还不能被准确识别,但可确信它比X染色体小得多。2.高背型鲫鱼有162条染色体,其中包括3条X染色体和10±个超数染色体;可初步把它判定为核型上经受了重大改变的、进行产雌孤雌生殖的三倍体种群。  相似文献   

7.
梅花鹿染色体G-带及模式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胰酶G-带技术,对梅花鹿的G-带进行了研究,参照ISCNDA(1989)的国际家畜细胞遗传学命名体制,绘制了梅花鹿的G-带模式图.结果表明:梅花鹿单倍染色体组所显示的染色体数目为248条,包括X和Y染色体.  相似文献   

8.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及染色体显带技术,对藏系绵羊(山谷型)的显带核型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对该品种的染色体核型、G带、C带、R带和Ag—NORs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根据实验结果绘制了该品种的G带核型模式图。在此基础上,对各种显带核型进行了初步的讨论。为藏系绵羊的研究提供了细胞遗传学方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令G是一类不含K_(1,3)和P_4作为导出子图的连通图,则它的顶点集合可以划分成两个子集X和Y使得1)G[X]G和G[Y]都是团;2)|X|≥|Y|;3)对于任意的两个顶点y_1,y_2∈Y,要么■,要么N_(G[X])(y1)∪N_(G[X])(y2)=|X|.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洋葱(Allium cepe)根尖染色体G带和R带的研究结果。本试验采用秋水仙碱前处理,用纤维酶及果胶酶去壁,用蒸气干燥法制片,应用胰酶—尿素法进行显带。结果诱导出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两种清晰的染色质带。因两种带纹着色深浅的部位正好相反,正如人类染色体显示的G带和R带,因此我们称之为洋葱染色体的G带和R带。洋葱染色体的G带和R带在同一分裂相中每条染色体均显示带纹,带纹分布于整条染色体上,与C带带纹显然不同。  相似文献   

11.
结合染色体带纹及超微结构分析了鱼类染色体高分辨G-带特征,做出了黄鳝染色体高分辨G-带核型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羚牛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研究是用一头雄性和一头雌性羚牛的血液经外用血培养,并对其染色体组型和G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雌雄两头羚牛的二倍染色体数皆为2n=52,其常染色体中有4对近中着丝点染色体和21对端着丝点染色体;在性染色体中,x染色体为端着丝点染色体,y染色体为近中着丝点染色体。并对G带带纹进行逐条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易于区分的 1~ 5号长爪沙鼠染色体G显带特性研究 ,逐步建立完整的长爪沙鼠G带染色体细胞遗传学背景资料。方法 取 6只成熟长爪沙鼠 ,雌雄各半 ,采用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 ,获得分裂中期细胞染色体标本制片 ,以胰蛋白酶处理 ,选 1周龄标本染色观察。结果 长爪沙鼠染色体指数表明 ,1~ 5号染色体以相对长度、着丝点位置易于排列。 1号染色体与 2号染色体各有八条深染带纹 ,可以着丝点位置加以区分。 3号染色体有六条深染带纹 ,位于着丝点附近和长臂与短臂中部无穷侧端。 4号染色体与 5号染邑体均有四条深染带 ,5号染色体短臂深染带纹位于着丝点一侧可予以区分。结论 长爪沙鼠 1~ 5号染色体有较稳定的基本深染G带型 ,可做为染色体区带划分的重要标界。  相似文献   

14.
藏山羊二价染色体高分辨G带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延长低渗和固定液中加入氯仿的方法,制备了藏山羊二价染色体高分辩G带核型,结果表明:二价染色体带纹数约为体细胞染色体的2倍,带型十分丰富,带纹分化明显,反差大,特征鲜明,并认为用二价染色体高分辩核型作为研究藏山羊、牦牛等高原家畜的细胞遗传学特征是十分有利的  相似文献   

15.
作者根据化学成分与比较形态学相结合的原则,提出甘草属(Glycyrr-hiza L.)一个新的系统分类方法:将根和根颈是否含三萜类甘草次酸型化合物为本属分组(Sectic)的标准,把子房内胚珠数多少作为划分系(Series)的依据。这个新的系统分类更加合乎这个类群发育的自然关系。本属甘草次酸含有种构成的组系有明显的分布地理区域性。作者还发现本属新疆的新分类群:石市甘草(G.sh-ihezisX.Y.Li)无腺毛甘草G.uralensis Fischex DC.var.aglanduliferaX.Y.Li)落果甘草(Ggcabra L.vrr.caduculegumera X.Y.Li),腺甘草G.glabra L.var.brunnera X.Y.Li)疏叶甘草(G.glabra L.var.laxulef-leta X.Y.Li)大叶甘草(G.macraphylla X.Y.Li)。  相似文献   

16.
大蹄蝠的核型、G-带和C-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大蹄蝠的核型、G -带和C -带。大蹄蝠的染色体数目是 2n =3 2 ,NF =60 ,No .8染色体上有一明显的次缢痕。大蹄蝠有丰富的结构异染色质 ,主要以着丝粒带的形式存在 ;且有若干染色体部分或全部异染色质化。  相似文献   

17.
长春地区褐家鼠染色体带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我国东北长春地区褐家鼠的核型、带型(G—带、C—带和Ag—NO—Rs)特点,并与国内外其他地区褐家鼠的有关资料进行比较,发现它们在核型和带型上存在一定差异,这为分析我国家鼠属动物的染色体进化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8.
采用常规骨髓细胞空气干燥法,分析了贵州两种菊头蝠的核型,大耳菊头蝠2n=62,30对常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粒染色体。其中第13对常染色体的端部带有1次缢痕。X染色体为大型亚端着丝粒染色体,Y染色体为端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臂数(FN)为60。马铁菊头蝠2n=58,常染色体由2对小型的中部着丝粒染色体,26对端着丝粒染色体组成。X染色体为亚端着丝粒染色体,Y染色体为小型端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臂数(FN)为60。马铁菊头蝠的核型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9.
取骨髓细胞,采用空气干燥法对来自广西桂林的菲菊头蝠Rhinolophus pusillus的核型进行研究,结果:菲菊头蝠的染色体数为2n=62,染色体臂数(NF)是60;30对常染色体皆为端着丝粒染色体(t),相邻同源染色体大小相近,不易区分;X染色体为大型亚端着丝粒染色体(st),其长度仅次于第3号染色体,Y染色体是小型的端着丝粒染色体(t)。菲菊头蝠的核型属于Harada等人划分的菊头蝠属中的第1类群,为最原始的类群。  相似文献   

20.
设G是一个广义矩阵代数, φ:G ×G →G 是G 上的一个映射(没有双可加性假设), 若对任意的X,Y,Z∈G,有φ(XY,Z)=φ(X,Z)Y+Xφ(Y,Z)和φ(X,YZ)=φ(X,Y)Z+Yφ(X,Z),则φ是 G上的一个双导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