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以碳酸铯作催化剂,碳酸钾作碱,以乙腈作溶剂,在回流的条件下酚与卤代烃反应高产率得到烷基芳醚.  相似文献   

2.
将KF负载至蒙脱土上,制备了负载型催化剂,并用于催化Knoevenagel缩合反应,取得了良好的催化效果.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了溶剂、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原料物质的量比以及催化剂循环次数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KF/MMT为催化剂,二甲亚砜作溶剂,反应时间4 min,温度100℃,苯甲醛与丙二腈物质的量比为1∶0. 9的最优条件下,产率可达91%,催化剂循环3次仍保持较高的催化性能.产物通过熔点、红外、核磁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固体强酸TiO2/SO42-作催化剂,苯/三氯甲烷(2:1)作溶剂,研究了假性紫罗兰酮环化合成紫罗兰酮的反应.探索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溶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最佳合成条件:5.6mL假性紫罗兰酮,催化剂用量为2.1g,溶剂用量为8mL,环化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2.0h,在此条件下所得紫罗兰酮的产率约为77%~78%左右,高于文献值70.4%.  相似文献   

4.
丁二酸单十八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环己烷为惰性溶剂,吡啶为催化剂,采用均相法合成了丁二酸单十八酯,通过对反应介质、反应条件的选择和用红外、核磁等对终产物的分析表明,酯化反应按所设计的路线进行。该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所用的溶剂介质和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单酯化产物纯度高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对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探索了其合成的最优工艺条件.方法本课题以邻苯二胺和对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在甲醇为溶剂,磷酸为催化剂的酸性条件下,一步反应制得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结果考察了催化剂、催化剂的量、反应物料摩尔比、溶剂四个因素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反应产物烘干后,通过测熔点,红外光谱进行分析.结论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得出了最优化工艺合成条件:以磷酸作催化剂,甲醇为溶剂物料摩尔比为N(邻苯二胺):N(对甲氧基苯甲醛):N(磷酸)为1:1.2:3.8,的条件下,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收率可以达到75%以上。  相似文献   

6.
以洛伐他汀为原料,通过酰化、甲基化、水解、环合等反应在绿色溶剂离子液体介质中合成了新药辛伐他汀,并对各步反应优化了反应条件和投料比.离子液体既作溶剂又作催化剂.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得,操作简便,产率高,环境友好,且反应介质离子液体可方便回收并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研究了在混合溶剂中用冠醚作催化剂所进行的Darzens反应,并合成了四个芳族缩水甘油酸酯类化合物.结果表明:采用无水乙醇与石油醚为混合溶剂,以DB-18-C-6作催化剂,能使产率明显提高,产物经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谱鉴定,均与文献报道相符合.此外,还对影响产率的可能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在FeCl_3催化及TMEDA,LiOH参与下,利用TEMPO作为氧化剂建立一种由芳基硼酸转化为酚的新方法。通过对金属催化剂的种类、反应溶剂和温度等因素的考察,最终确定反应的最优条件为5%mol FeCl_3作催化剂、DMF为溶剂、敞口条件下室温反应20 min。该反应具有一定的底物普适性,反应体系适宜于苯基硼酸和杂环硼酸。  相似文献   

9.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双咪唑鎓盐,研究了该双咪唑鎓盐催化苯甲醛合成苯偶姻的安息香缩合反应,考察了溶剂,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碱的用量及不同底物对该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咪唑鎓盐3能有效地催化苯偶姻缩合反应,且反应的最佳条件:温度为60℃,催化剂用量为2mmol%,50%NaOH/H2O(4.0equiv.)作碱、THF作溶剂,化学产率最高可达75%.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充分利用瓦斯资源,对瓦斯液相催化氧化制甲醇的反应溶剂和催化剂进行了研究和筛选,并讨论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瓦斯部分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瓦斯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选择性氧化反应生成甲醇,且溶剂酸性越强,目标产物的生成量越高;在CH3COOH水溶液作溶剂时,Pd(OAc)2-对苯醌-CO用作瓦斯部分氧化合成甲醇的催化剂体系较合适;延长反应时间和适当升高反应温度,有助于目标产物的生成。此外,还分析了瓦斯选择性氧化合成甲醇的反应机理。该研究为防治瓦斯事故,减少因瓦斯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及合理利用瓦斯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苄叉丙酮(4-苯基-3-丁烯-2-酮)的合成实验进行了改进。用分子筛固载氟化钾代替氢氧化钠作催化剂,研究了醛酮物质的量之比、催化剂用量和溶剂对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醛酮物质的量之比为1:4,催化剂(以KF计)与苯甲醛物质的量之比为0.6:1。以甲苯为溶剂于25℃~30℃下反应2h,苄叉丙酮的产率可达80.5,并用同样方法成功地合成了其他的4-芳基-3-丁烯-2-酮。催化剂可回收再生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2.
以自制的三溴化铁为催化剂,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对环己醇氧化制备环己酮的反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重点对催化剂、溶剂和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以乙酸乙酯为溶剂,反应温度为25℃,n(过氧化氢)∶n(环己醇)∶n(FeBr3)的比例为1.5∶1.0∶0.2时,环己醇的转化率为83.7%,环己酮的选择性可达92.9%,且催化剂FeBr3能够循环套用.从而,建立了一种操作简单,环境友好且具有应用前景的环己醇氧化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有机化学实验中“苯乙酮的合成”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实验条件为:乙酸乙酯取代苯作溶剂;改变加料顺序、催化剂的加入量;降低反应温度,提高了苯乙酮的收率。  相似文献   

14.
类水滑石CuMgAl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共沉淀法制备类水滑石难于操作、易混入碱金属离子等缺点,采用水热和尿素水解法制备了三元类水滑石CuMgAl(Cu+Mg/Al=3,Cu/Mg=5.0,3.0,1.0,0.33),并将合成的类水滑石用于苯羟基化反应;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类水滑石进行表征,以CuMgAl31作为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剂及用量、催化剂用量、n(benzene)/n(H2O2)对苯羟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uMgAl11、CuMgAl21、CuMgAl13催化剂相比,CuMgAl31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65℃、15mL吡啶作为溶剂、10mg催化剂、n(benzene)/n(H2O2)=3.0时,苯的转化率为5.5%,苯酚的选择性几乎为100%.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喹硫磷改进合成方法及其可工业化生产条件。方法以二甲苯为溶剂、以自制的 2-羟基喹噁啉为原料,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进行有机磷杀虫杀螨剂喹硫磷的合成,分别从催化剂的用量、原料的配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方面研究了喹硫磷的合成方法。结果在适当的条件下,喹硫磷的收率达90%以上,且反应的条件温和、周期短、后处理简便。结论改进了喹硫磷的合成方法,易于工业化。  相似文献   

16.
以SOCl2为氯化试剂在吡啶的催化下与十八醇反应合成了氯代十八烷,产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产物的熔点与含量。对文献报道的方法进行改进,用过量的SOCl2为溶剂使反应在均相溶液中进行,条件温和;对合成工艺及条件进行了讨论,给出反应物最佳的用量比例、适宜的温度范围与反应时间,获得了88.6%-92.1%的产率。  相似文献   

17.
丙醛缩合制2-甲基-2-戊烯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丙醛双分子缩合制 2 -甲基 - 2 -戊烯醛的反应 ,以NaOH水溶液作催化剂 ,重点考察了反应温度、溶剂用量、催化剂浓度、反应时间、NaOH固体 /丙醛 (摩尔比 )对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 ,确定了制备 2 -甲基 - 2 -戊烯醛的优化反应条件 :温度 2 93K、溶剂苯 5ml、催化剂浓度 2M、时间 1h、NaOH固体 /丙醛 (摩尔比 ) 2 / 15 ,目标产物 2 -甲基 - 2 -戊烯醛的收率可达 98.4%。  相似文献   

18.
芴甲醇合成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变了芴甲醇合成反应的催化剂和溶剂,反应的催化剂由NaH改为乙醇钠,溶剂由乙醚变为甲酸乙酯.结果表明:当芴为4.0 g,催化剂乙醇钠为1.1 g,甲酸乙酯为66 mL,反应时间为4.0 h;甲醛为2.0 mL,10%NaOH溶液为8.0 mL,反应时间为2.0 h,芴甲醇收率为75.0%.  相似文献   

19.
以环境友好型FeCl3为催化剂,在CH3CH2OH/H2O溶剂中合成苯甲醛肟.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及其用量、反应温度、溶剂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通过对产物进行GC-MS和NMR分析,得到了合成苯甲醛肟的最佳反应条件为:苯甲醛3mmol、盐酸羟胺6mmol,溶剂乙醇与水的体积比15:1,在0.5equiv FeCl3的催化下,反应回流20min后,产率达到91.1%.  相似文献   

20.
研究5-烷氧基-3,4-二卤-2(5H)-呋喃酮与2-苯并咪唑的Michael加成-消除反应过程中,发现发生的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在催化剂无水乙醇钠的作用下参与的串联反应.探讨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合成了四个化合物(4a-4d).通过UV、IR、 1H NMR、13C NMR、MS、元素分析对4a-4d进行结构表征,提出并通过GC-MS验证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