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典型草原7种植物的放牧退化敏感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针茅 羊草草原三个不同退化强度群落中7个植物种-大针茅、羊草、羽茅、糙隐子草、洽草、冷蒿、星毛委陵菜的地上生物量的差异及其季节变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退化强度的增加,大针茅、羽茅地上生物量明显降低,糙隐子草、星毛委陵菜的地上生物量持续地增加,变化规律比较明显.根据距离系数和相对敏感度的特点,可把7种植物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包括羽茅、洽草、冷蒿、大针茅四种植物,当草原从无退化阶段发展到中度退化阶段时,它们的退化敏感度较大,其退化敏感度大小依次是:羽茅≥洽草>冷蒿>大针茅;可把它们作为草原发生中度退化的指示植物,其中羽茅、洽草具有相对较强的指示意义.另一类型包括羊草、星毛委陵菜、糙隐子草三种植物,当草原从中度退化阶段发展到重度退化阶段时,它们的退化敏感度较大,其敏感度大小依次是:羊草>星毛委陵菜>糙隐子草,它们可被作为草原从中度退化向重度退化发展的指示种,以羊草的指示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2.
呼伦贝尔沙质草原风蚀坑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呼伦贝尔沙质草原及风蚀坑调查、测量和分析结果发现:呼伦贝尔3大沙带均由风蚀坑洼地及其坑后沙丘、残余背景沙质草原组成;风蚀坑和坑后沙丘可根据形态特征、发展阶段、诱发原因分类;风蚀坑多发生于迎风的阳坡上部,分布和形态受诱发因子影响显著,诱因主要是气候干旱化和人类大范围强度活动的耦合;保护植被和土层珍稀资源以防止风蚀坑发生,是防治沙质草原风蚀沙漠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退化草原封育改良过程中植物种的多样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以冷蒿为建群种的退化羊草草原变型封育过程中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其变化趋势,12年的研究结果如下:以冷蒿为建群种的退化羊草草原变型尽管单位面积上的物种丰富度较低,但由于原有优势种群的生长受到抑制,因而比原生羊草草原具有较高的均匀性和多样性。退化草原12年的封育过程中,多样性指数表现为具有峰值的总体下降趋势,其中峰值产生在群落组合发生根本变化的封育后第7年。物种分布的均匀度是影响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羊草草原在放牧退化与围封恢复过程中群落性状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十几年的数据,通过差异分析,研究了羊草草原退化群落及其围转(1983年)恢复群落的年度内和年度之间的群落性状差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长期放牧的冷蒿退化群落其内部差异性很小,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群落;对其进行围封禁牧后,在最初的8~9年时间内,恢复进程中的群落与退化群浇的差异不大,而在1991年以后,群落性状发生了极为明显的变化,已经恢复进程中的群落与退化群落的差异不大,而在1991年后,群落性  相似文献   

5.
羊草草原退化群落恢复演替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本文根据1983~1991年获得的羊草草原退化恢复演替过程的野外调查资料,通过对种的重要值、群落的生态多样性和均匀指数的计算分析,研究了在退化草原恢复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组成及其群落学作用、种的饱和度、层片结构、生产能力以及群落综合特征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退化草原的恢复演替是一种中途演替过程.在封育恢复的过程中,主要表现出不同植物种群作用的交替变化方面.适应地带性气候条件的植物种类的群落学作用明显增强,构成恢复演替过程中的增强种组.而在过度放牧条件下形成的退化草原群落中占优势的植物种类,群落学作用逐年降低,构成恢复演替过程中的消退种组.另外,有些草原群落伴生植物,其作用在整个演替过程中变化不大,构成恒有稳定种组.在恢复演替过程中.组成群落的层片作用也表现出明显的交替变化规律,在围封后的前4~5年,冷蒿等组成的半灌木层片是群落的优势层片,其后,由羊草组成的根茎禾草层片和由大针茅等组成的丛生禾草层片逐步取代了半灌木层片的作用而成为群落的优势层片.此外,在整个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的饱和度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而群落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基本上保持稳定,草群高度和群落地上生物量则表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利用十几年的数据 ,通过差异分析 ,研究了羊草草原退化群落及其围封 ( 1 983年 )恢复群落在年度内和年度之间的群落性状差异性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长期放牧的冷蒿退化群落其内部差异性很小 ,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群落 ;对其进行围封禁牧后 ,在最初的 8~ 9年时间内 ,恢复进程中的群落与退化群落的差异不大 ,而在 1 991年以后 ,群落性状发生了极为明显的变化 ,已经恢复成以羊草和大针茅为主要优势种的群落 .此外 ,本项研究表明 ,群落性状的差异性分析可以作为一种群落演替规律的实验研究方法 .  相似文献   

7.
测试并分析了羊草草原不同退化程度(不退化,中(轻)度退化,重度退化)群落的近地面反射波谱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月际产草量的相关关系.由于不同退化程度群落的优势生活型植物及其数量特征的差异,它们的反射波谱特征彼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随着退化强度的增加,各波段反射率显著增大,在6月底,波谱特征的差异表现最为显著,而在5月底,差异最不明显;在5月底和9月底,非重度退化群落产草量估测模式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在6月底至9月初,可以使用同一相关方程估测产量,但重度退化群落-冷蒿草原的估产模式月际间变化较大.对羊草草原不同退化群落产草量的估测精度高于90%  相似文献   

8.
魏天祥 《甘肃科技》2011,27(23):169-170,121
洮河上游高山草甸草原向草甸草原过渡带森林,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以珍贵的云冷杉暗针叶林为顶级群落,这里的森林对青藏高原东北边缘藏区的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这片森林林型特征的调查,提出了各林型的经营措施,以保护该区的生物多样性,使之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退化草地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的严重丧失及其后果,至今仍缺乏有代表性的实验结论.放牧是人类施加于草原生态系统最主要的干扰因素,从荒漠草原群落多样性、植物功能群多样性以及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3个方面综述相关研究进展.提出不同放牧制度对荒漠草原群落多样性、植物功能群多样性的影响过程和作用机制是研究荒漠草原利用与保护平衡的...  相似文献   

10.
在整个生长阶段三个退化程度群落的近红外反射率之间都存在显差异;在8月底至9月底期间,不退化群落与重度退化群落可见光反射率之间差异显。在6月底-9月底期间建立的估产模型在不退化的中(轻)度退化的群落中都无显差异,但分别与5月底的估产模型差异显;重度退化的冷蒿草原群落在5月底产草量与植被指数之间无显相关性,7月底与8月底建立的产草量估测模型与6月底、9月底的产估模型之间分别差异显。对大针茅草原不同退化程度群落生长高峰时期的产草量平均估测精度在95%左右。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在科尔沁沙地沙质天然草场进行连续牧压梯度试验,主要得出如下结论: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植被盖度,地下生物量迅速下降,连续强度牧压下沙漠化在短期内(3~7个月)强烈发展;随着牧压的增加,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呈上升趋势,土壤含水量也上升;放牧造成的沙漠化在初期阶段相对容易治理。  相似文献   

12.
A sandy grassland blowout consists of an aeolian depression formed in top soil and the underlying sand deposit underlie, and the adjoining redeposit of sand derived from the depression. Research based on field survey and topographic mapping combined with aerophotograph interpretation reveals that: (1) All the three sand land tracts in Hulunbuir Grasslands are composed of blowout depressions and adjoining dunes, with interlaying remnants of sandy grasslands as background; (2) blowout depressions and their adjoining dunes can b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ir morphometric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stages, and initiating factors; (3) blowouts develop mostly in the upper parts of sidelong aweather and sunward slopes inclining southwestward when west wind prevails; (4) initiation of blowouts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coupling of extreme droughts and wide spread intense human disturbance to the fragile topsoil layer. The investigations indicate that key factors to prevent desertification are to protect grassland vegetation and topsoil.  相似文献   

13.
A sandy grassland blowout consists of an aeolian depression formed in top soil and the underlying sand deposit underlie, and the adjoining redeposit of sand derived from the depression. Research based on field survey and topographic mapping combined with aerophotograph interpretation reveals that: (1) All the three sand land tracts in Hulunbuir Grasslands are composed of blowout depressions and adjoining dunes, with interlaying remnants of sandy grasslands as background; (2) blowout depressions and their adjoining dunes can b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ir morphometric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stages, and initiating factors; (3) blowouts develop mostly in the upper parts of sidelong aweather and sunward slopes inclining southwestward when west wind prevails; (4) initiation of blowouts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coupling of extreme droughts and wide spread intense human disturbance to the fragile topsoil layer. The investigations indicate that key factors to prevent desertification are to protect grassland vegetation and topsoil.  相似文献   

14.
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典型草原不同生态分布类型的土壤微生物量大小有显著不同,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生物量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且与土壤有机质的分布相关联.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在96.4~422.6mg/kg干土之间,占土壤有机碳的1.62%~4.82%.除沙地稀树草原土壤表层外,微生物垂直分布有随土层加深而递减的趋势.过度放牧将导致土壤微生物活性的下降.通过测定羊草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动态变化,对微生物的通量和周转进行了分析,一个牧草生长季内微生物生物量碳的通量为52.69g/m2a,周转时间约为1.25年.  相似文献   

15.
近15年来呼伦贝尔沙地土地沙漠化发展及其驱动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2001—2015年MODIS NDVI遥感数据反演了呼伦贝尔沙地近15年来植被覆盖度和沙漠化土地的空间格局与变化.结果表明:2001年以来呼伦贝尔沙地土地沙漠化总体有所减弱,但年际变化显著.其中:2001—2007年沙漠化土地以扩张为主;2007—2013年随植被覆盖缓慢恢复,沙漠化逐渐逆转;2013—2015年沙漠化有所加剧.降水量年际变化是该区沙漠化逆转或加剧最重要的驱动力.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几十年内该区沙漠化具有正过程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多伦县地处北方典型草原区与华北旱作农业区的过渡地带,属于生态脆弱区,其草地退化、沙化特征具有一定代表性.应用双指示种分析TW IN SPAN(Tw o-W ay Ind icators Spec iesA na lys is,TW IN SPAN)和无偏对应分析DCA(D 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 na lys is,DCA)对多伦县1984年和2001年的28个样地的野外考察数据进行分类排序处理.对比17年研究区草原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发现2001年比1984年有明显的退化、沙化趋势.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有关多伦县的社会数据,分析了草地退化、沙化的自然、经济与社会原因,并提出该地区草地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制氧、有机质生产和净化大气环境为功能指标,定量评估了毕节鸭池示范区、清镇红枫湖示范区和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显示:研究区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制氧功能对区域总价值的贡献率高,有机质生产和净化大气环境功能贡献率低;单位面积的服务价值在各景观中表现为林地>灌木林地>草地>旱地>农田,分别为2 335.39万元、1 063.01万元、503.67万元、338.12万元和250.88万元;三个示范区单位面积的区域服务价值表现为鸭池>红枫湖>花江,分别为1 244万元、591万元和440万元,与区内石漠化发生率呈负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在恢复和重建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过程中,增加林草植被面积,促进旱地和农田向林地、灌木林地和草地的转化,将有助于生态服务价值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石漠化的概念及其内涵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石漠化是目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笔通过对荒漠、荒漠化、沙漠化等相关概念的比较和现有石漠化内涵的归纳总结,在分析石漠化的形成原因、特点、区域和基质的基础上,认为石漠化属于荒漠化的范畴,是人为干扰与自然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石漠化特指在我国南方湿润地区,碳酸盐岩发育的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为干扰造成植被持续退化乃至丧失,导致水土资源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基岩大面积裸露于地表(或砾石堆积)面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用数学方法对放牧影响草场的因子进行了量化,定量地研究了放牧强度对草场的影响,在已知草场的基本情况下,建立草场退化程度与放牧强度之间的关系,用实例分析说明了牧畜超载对草场的破坏程度,对放牧强度R值的分析表明,只有调整放牧强度或减少牧畜头数,才能减缓放牧对草场的破坏和压力。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演变概念模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塔里木河流域绿洲-荒漠交错带是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域,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全球变化研究的关键区域之一。受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导致了河湖水质咸化、土壤盐渍化、草场退化以及土地沙漠化的普遍发生。同时,风沙灾害、洪水灾害和干旱等自然灾害严重地影响着流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以此为基础,构建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演变概念模型,并在GIS等技术支持下,探索塔里木河流域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