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诗之美,离不开诗歌的语言之美;英诗之美,也离不开诗歌的语言之美.同样道理,汉诗英译之美,也多在于译诗的语言之美.因此,在汉诗英译的过程中,应将汉诗的语言之美,转变为英诗的语言之美.诗歌的语言之美,主要包括典雅之美、通俗之美、简隽之美、借鉴之美、和谐之美、精当之美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美丽中国”这一热词,可以说是一个十分精当的美学表述,从美学的意义上阐发“美丽中国”,不仅有助于对“美丽中国”的准确把握,还有助于对“美丽中国”的深刻理解.“美丽中国”在以竹简书、绢帛书、纸质书、电子书等为载体的文字作品(文章作品、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不但是形体美和线条美及色彩美等自然美、社会斗争美和生产劳动美及日常生活美等社会美、画面美和意境美及神韵美等艺术美、对象奥妙美和过程严谨美及成果新奇美等科学美的相生相谐之美,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美、思想美、情操美、德性美、心灵美、精神美的大雅大俗之美.  相似文献   

3.
从美学的角度,对竞技武术套路所表现出的形式美、造型美、结构美、劲力美、音乐美、服装美、本色美、意境美、节奏美等要素进行分析,阐述竞技武术套路的美学内涵,以求调动人们参与武术运动的热情,推动竞技武术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化学科学中的形象美、感性美是生动的、直观的、显性的;而化学理论、化学概念、化学定理等呈现出的抽象美、概括美、简约美是隐性的,往往被人们忽视.利用隐性课程进行化学审美教育,就是要深化形象美、抽象美--提高显性美对学生的感染力;挖掘理性美、抽象美--发挥隐性美对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储耀红 《江西科学》2005,23(5):664-666
物理学是人类改造物质世界智慧的结晶,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同时也追求美和创造美,物理的美有概念美、规律美、意境美、内在美、艺术美等不同的表现形式。物理学中蕴涵着丰富的美,物理美具有很大的作用。美育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它应当渗透到学校的所有教育活动和各科教学过程中去。本文通过物理所蕴涵的美及美的作用来探讨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渗透美。  相似文献   

6.
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创造美、想象美、形式美、意境美、时时可见,处处可显。引导学生发现美、鉴赏美,以美的创造来了解化学现象,以美的想象来感悟化学知识,以美的形式来揭示化学规律,以美的意境来领略化学真谛。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发掘方方面面的美的素材,捕捉每一个美的机会,潜移默化地进行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浅论数学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们对美本身就有许多形容,有壮美、俊美、秀美、柔美、优美,文章通过列举多种经典例子来阐述数学美也呈现多样性,可分为: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奇异美。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3180个外国电影的中文译名,并从翻译学的角度看中文译名的民族特色.认为电影片名的翻译是一种文艺语体的翻译,要求符合受众的民族心理,体现其民族特色.这主要体现在汉民族的文化特点上,并通过修辞美表现出来.主要有音乐美、联系美、奇特美、均衡美、形象美、经典美和含蓄美等,这些美通过不同的修辞手法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9.
美需要美去点燃!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就要求教师必须追求美、挖掘美、塑造美、感应美.我们的教学,也只有在对美的探求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用美学的观点,从对称美、奇异美、简洁美、规律美、和谐美等几方面谈谈数学美对解题思路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郑荣奕 《科技资讯》2007,(8):131-132
从数学的简洁性和和谐统一性入手,文章剖析了数学背后的形式美、符号美、抽象美、对称美以及统一美。  相似文献   

12.
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烹饪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及丰富多彩的饮食民俗。中国饮食文化讲究美感,主要体现在烹饪美、就餐环境美、饮食器具美、饮食礼仪美、诗文美、菜名美等。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数学中的数学美之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等数学的简捷美、应用美、对称统一美、严格美和历史美的论述,揭示了其内涵及本质。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展示数学美,引导学生发现、欣赏数学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荣艳娇 《科技信息》2012,(34):341-341
美在我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在护理工作中也处处体现着美。例如:护理职业形象美、语言美、操作规范娴熟美、护理环境美、人际关系和谐美等。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积极去发现美、欣赏美,并善于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因为美的事物能使自己、患者及更多人产生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15.
数学美初探     
顾瑜 《科技咨询导报》2007,(10):183-183
数学美作为美的一个独特形式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而忽略数学美甚至不承认美是不妥当的。本文试从数学美的特征及其发展提出论述。认为数学美应包括统一美、简洁美、奇异美和和谐美等。  相似文献   

16.
李耀玺 《甘肃科技》2009,25(19):181-183
美育与教育科学的整合,既有它的历史基础,也有着它现实的理论依据。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老师作为美育的示范者,做到语言美、教态美、板书美;学生作为美育的实践者,在学习过程中欣赏美、鉴赏美、感悟美、体验美。从而实现英语教学与美育的完美整合,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  相似文献   

17.
<正>何谓"美",它是通过艺术的美化调动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同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的东西总能让人赏心悦目,爱美,求美,也是儿童的基本心理。让学生在学习中欣赏美,享受美,于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渗透美,促使儿童对小学的英语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儿童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可以概括为美不自美、中和之美、致用之美、无言之美和创造之美。这五者可以衍生出当今大学美育的五重逻辑,即美不自美:在意识中肯定美;中和之美:在辩证中理解美;无言之美:在体验中感受美;致用之美:在生活中表达美;创造之美:在实践中生发美。  相似文献   

19.
房明远 《科技资讯》2008,(8):189-189
当代散文,以简短精悍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手法,文情并茂的语言,把情感美、哲理美、自然美、意境美等融合起来,抒写心态性灵,表现内心情感和思想体验,用以陶冶性情,给人以美感享受的文学样式。本文从美学视角分析了散文翻译中的形式美、内容美和风格美,努力的使散文翻译做到译文和原文的形式美、内容美和风格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从美学层面对乒乓球运动特有的速度美、力量美、准确美、旋转美和弧线美进行了探讨,并对具体的技战术进行美学赏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