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毕宏瑞 《科技资讯》2014,(28):230-230
好莱坞商业动作电影一向以炫动的视觉冲击力来吸引观众的眼球,与此同时影片中的音响、声音设计也越来越成为好莱坞影片中叙事和烘托气氛的重要元素。在此,笔者将通过影片《通缉令》中的几个片段,分析音响设计在好莱坞动作影片中的重要作用。从观看影片《通缉令》后发现,在好莱坞动作电影中,音效不仅是叙事和营造影片氛围的重要元素,而且更是美国人表达黑色幽默、赋予影片更加深层意义的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2.
《原罪》是一部关于爱与欲望的黑色激情悬疑片,这部影片自从上映之初就因其中充斥的大量男女主人公的激情片段而广受关注。其实抛开影片悬疑刺激的情节表现形式,正如影片片名所示,《原罪》其实是一部带有浓厚西方基督教文化元素的的影片,片中男女主人公人生轨迹中所犯下的罪行,与他们自我救赎的过程深刻地再现了基督教文化中罪与救赎的主题,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3.
<正> 中国古代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和传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英国戏剧艺术大师莎士比亚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德国大诗人席勒的名剧《阴谋与爱情》,虽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但它们的母题却是相同的——“爱情”、“自杀”。它们的主人公都是一对真挚相爱的青年,为了维护自己的爱情,男女主人公都和自己的长辈亲属进行了抗争,最后都殉情而死,但他们的死,都宣告了他们的压迫者的失败和自己爱情的胜利。  相似文献   

4.
文涛 《创新科技》2006,(10):61-61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采用电脑科技效果的电影迅速在全世界掀起热潮。单单在去年圣诞月推出的美国好莱坞影片如《哈利波特》、《魔戒三部曲》、《怪兽集团》等,都不约而同地在尖端技术的协助下,成为新一代影迷的新宠。如果要回溯近代电影历史,不难发现美国电影在上个世纪90年代大幅度扩展势力版图,其原动力主要源自于“数码科技”,尤其是电脑与网络技术发展一日千里,这些数码科技促使电影业欣欣向荣之余,也同时带动了电脑特技领域的发展。兵家必争电影之地换言之,新一代好莱坞电影的制作幕后,其实是一班电脑精英的呕心之作。正因为如此,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安妮.霍尔》影片的内容、风格、技巧、叙事角度等来读解主人公对生命的不安,对爱情的破绽和对道德的冷漠,并从审视中领略影片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6.
《伤逝》是鲁迅一生唯一写过的一部探讨爱情婚姻的作品。两个自由相爱的年轻人并没有终成眷属,女主人公子君也为此而命丧黄泉。作者试图从男女爱情观的不同以及爱情中女性的独立精神等角度分析这场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就爱情经典电影《铁達尼克号》、电视连续剧《亮剑》语文课上说"习惯"。文章从一个侧面评论《铁達尼克号》和电视剧《亮剑》以德育渗透方式对学生进行"习惯"教育。  相似文献   

8.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蒙受冤屈,被判终身监禁,在狱中又饱受折磨,命运可以说是极其悲惨,几乎看不到自由的希望,生存的意义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但是,主人公安迪,不懈的独自奋斗,经过近20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开凿出通向自由的道路,最终脱离了苦海。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能够支撑着主人公面对困境没有变得绝望狂躁,始终保持着冷静的心态和顽强的斗志呢?我们通过以下的分析应该可以得到清晰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国际     
《科技潮》2012,(3)
日本开发阿凡达机器人 日前,日本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可以生动模仿人类动作的机器人,这一进展让人们向着好莱坞影片《阿凡达》中的情景又朝前迈近了一步。  相似文献   

10.
《夜色温柔》是菲茨杰拉德继《了不起的盖茨比》后最优秀的长篇小说,通过描写一对年轻夫妇的爱情悲剧折射出"爵士乐时代"扭曲的价值观、腐败的社会风气,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弗洛伊德与荣格的心理分析理论来探讨小说中男女主人公角色互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数字电影并非只是技术堆砌的"奇观",同时也是电影艺术创造不可缺少的支柱,是电影创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拓展。无论是从电影影像还是电影创作方面探讨,还是从电影受众角度观察,数字技术总能满足电影影像的虚拟真实、电影创作的无限可能。其次,数字电影可以满足电影受众的审美期待,由于这种可视的影像或意象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一致,所以会使他们产生认同感。  相似文献   

12.
LB(Langmuir-Blodgett)膜技术是一项有近70多年历史的技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发展一直较慢,近10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日益显示出LB膜技术在纳米材料应用方面的优越性。LB膜分子间具有规整的排列和各向异性,可以实现能量转移及电子转移。通过LB膜技术可以控制分子尺度;设计成膜技术可以组装分子可以组装分子取向,进行有序分子组装,得到大面积单分子层。SA(Self-Assembly)膜技术提供了在分子水平上构造理想界面的方便手段,由于得到的膜具有传统LB膜的均一性和稳定性,近年来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14.
为研发有机工质余热发电降膜蒸发装置,采用RNG k-ε模型对氟利昂(R113)竖直管内气液两相逆流降膜进行数值模拟。对液膜的流动形态和速度特性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在沿管长方向的流动过程中,流速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但随着流动的发展,这种增势变缓。膜厚由均匀变至厚薄交替并呈现出平稳段、波动段和震荡段三种不同的流动形态,虽然出现震荡波动但无断裂,与理论值对比模拟结果较可靠。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电影史的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个案研究和群体研究。个案研究主要是探究近代电影史上的个人(导演、演员)或单个作品。群体研究在著作方面主要表现有三:其一、专题史研究,其二、片种史研究,其三、综合史研究;群体研究在论文方面主要有抗战时期电影研究、电影检查制度研究、电影公司研究等。在近代中国电影史的研究特色方面,有以下值得关注的四个研究视角:现代化视角、区域化视角、史学视角、比较学视角。至于近代电影史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研究者、理论方法、内容、资料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根据正交实验各组磷化膜的性能指标,采用膜厚综合评定法确定出了一种常温磷化液的介质组成及相应的工艺参数,并检测分析了磷化膜的均匀性、耐蚀性、膜重等.  相似文献   

17.
新华影业公司出品于1937年的《青年进行曲》再次证明,作为国防电影升级换代的母本,左翼电影与1949年后新中国电影的思想品质和艺术表现形式,存在着诸多的内在逻辑关联,拥有相同基因谱系并且形成事实上的隔代遗传。在三者血缘相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阶级性不仅决定着新中国电影中人物的正反面形象,还使得大脸成为女性正面人物的主流脸型,狐狸脸则沦为有钱阶级-资产阶级女性人物的标准配置。  相似文献   

18.
系统梳理了目前国内电影翻译研究取得的成果,分别从影视语言的特点及翻译原则、电影翻译的两种方式、电影片名的翻译等三个角度加以论述,同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Langmuir-Blodgett膜技术在生物膜模拟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迎菊  盛永丽  马玉翔 《山东科学》2004,17(4):14-17,21
Langmuir—Blodgett(LB)膜是一种分子有序排列的超薄膜,这种膜技术是物理、电子学、化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新的研究领域,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对LB膜在生物膜、生物矿化的化学模拟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层结构对含极薄金属膜的金属-介质多层膜光学特性的影响,以及金属膜的光学常数及复合膜的光学特性与膜厚的关系.当金属膜为岛状膜时,多层膜的红外反射特性与岛状膜的几何参数有关,计算所得反射率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