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院肝癌研究室主任汤钊猷教授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68年开始从事肝癌防治和研究,是知名的中年肝癌专家。近几年,中山医院肝癌室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在诊断上,用甲胎蛋白诊断早期肝癌的准确率达90%以上,并能准确定位;在治疗上,五年生存率由1961~1970年的2.6%上升为1977~1982年的20.6%,亚临床肝癌(无症状的早期肝癌)手术切除后的五年生存率高达72.9%;在理论上,系统地提出了有关亚临床肝癌的新概念,(包括:肝癌自然病程约二年左右、肝癌多数系单中心发生、甲胎蛋白是诊断早期肝癌的可靠指标以及早期肝癌外科手术非规则切除等。)受到国内外肝癌学界的高度评价。最近,本刊记者就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促进科技发展问题访问了汤钊猷教授。  相似文献   

2.
模式识别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癌症死亡人数中,胃癌居首位,绝大多数胃癌均在中、晚期发现,生存期多在一年以内,而早期患者手术后五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故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我们结合胃镜检查,对病人血液中多种微量元素含量数据作  相似文献   

3.
电子、光子与癌的信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子、光子与癌的信息》是曾堃等历经8年研究的成果,作者在掌握了大量临床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早期癌诊断的新观点。此项研究曾获1988年国家发明奖。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一直是全世界范围内威胁妇女健康的恶性疾病, 尽管人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减少乳腺癌对人类的危害, 但是乳腺癌仍然是目前导致死亡的恶性肿瘤之一. 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对于患者的愈后与生存意义重大, 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生存时间、降低病人的死亡率. 据统计, 在过去的5年里, 早期诊断每年可减少3.2%因乳腺癌死亡的患者. 然而研究表明, 目前常用的乳腺癌诊断技术, 如乳腺X射线摄影和乳房检查均无法诊断出40%的早期乳癌患者和大多数年轻女性的乳腺肿瘤. 因此在乳腺癌临床治疗中, 急需发展新型的高效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5.
化学模式识别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念贻 《科学通报》1985,30(2):159-159
癌症早期诊断是降低癌症死亡率的重要途径。癌症早期信息往往隐藏在受多因子干扰的临床数据中,是早期诊断的困难所在。鉴于计算机模式识别方法能有效地从受干扰的数据集中抽提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6.
人头发与肿瘤关系的电子自旋共振(ESR)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荣炳 《科学通报》1987,32(19):1496-149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般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已日趋成熟。但癌症一直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现在化疗、放疗与手术治疗相配合,使早期癌症得到基本控制或治愈,但对晚期癌症的控制和治愈就很困难。因此癌症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及其治疗是广大科学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自50年代初以来,尽管有关ESR研究癌症的工作已有很多的报道,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ESR技术至今仍未成为一个能用于癌症诊断的重要手段。Harold在1978年曾指出:  相似文献   

7.
占美 《科学》2012,64(6)
2012年10月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惠利健研究组发现肝癌发生早期阶段的分子机制,该发现为将来肝癌早期诊断和预防治疗提供了重要的靶点,具有潜在的应用于预防治疗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核磁共振用于肿瘤研究是从1971年开始的,早期的研究仅限于动物及人体的组织,主要研究这些组织中质子的弛豫时间,发现它能鉴别正常组织与癌变组织,因而设想核磁共振技术能否作为癌肿早期诊断的工具.1973年我们利用自制的自旋回波核磁共振波谱仪进行了小白鼠S_(37)肉瘤及L615小鼠的肿瘤组织的研究,也得到相同的结果.1975年起我们对肿瘤病人与正常人的血清进行了高分辨核磁共振谱的研究,首先发现了在化学位移为1.3ppm  相似文献   

9.
陈民钧 《科学通报》1978,23(6):378-378
在防治肿瘤的研究工作中,寻找肿瘤特异性抗元来作早期诊断和探索肿瘤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重要课题。肿瘤免疫学的快速发展,胚胎学渗入这一领域均大大促进了它的前进。 1956年证实叫在人胎儿血中存在甲胎蛋白(AFP),这种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介于白蛋白及  相似文献   

10.
肿瘤的早期诊断是目前临床医学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分子诊断不仅能对肿瘤早期做出确切的诊断,而且能对肿瘤分期、分型、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做出判断.硅纳米线作为新型一维半导体纳米材料,具有超高灵敏度、专一选择性、无标记检测、快速实时响应等独特优势,在近年来的生物医学检测应用,特别是肿瘤的分子诊断方面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基于此,本文介绍了硅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FET)的工作原理、硅纳米线的制备方法、传感灵敏度的影响因素,综述了硅纳米线FET生物传感器在肿瘤分子诊断中的应用(包括核酸的定性与定量检测、肿瘤蛋白标志物检测、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研究),并展望了硅纳米线生物传感器的未来发展趋势,希望能为硅纳米线在肿瘤早期诊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作者曾通过对120例异物支气管阻塞呼吸动态X线征象观察与支气管镜检查、手术结果对照,发表了《支气管阻塞——机制及呼吸动态X线分类法的研究》一文.其中特别注意研究了早期呼吸动态X线征象对提高异物阻塞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从而提出了一系列早期动态征象.  相似文献   

12.
用人体热能辐射测试仪早期微热诊断恶性肿瘤,用超低频脉冲磁场癌症治疗仪抑制癌瘤和提高免疫细胞功能。上述两种仪器的结合和诊断-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可能成为一套诊治恶性肿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晨雁 《世界科学》1989,11(4):19-19
核磁共振(NMR)波谱,与它的显象技术不同,人们一般不把它作为一种医学诊断手段。不过,这种状况可能马上会有所改变。近年来,NMR显象已经证明,它在获得人体解剖图象方面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术。现在医生对付癌症面临的两个最大的问题,是早期诊断和判断肿瘤的  相似文献   

14.
EB病毒诱导DNA酶的检定用于鼻咽癌早期发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迪 《科学通报》1982,27(6):378-378
通过检查病人血清以达到早期发现癌瘤的目的,是目前肿瘤防治研究中的重要方向之一。由于Epstein-Barr病毒(EBV)经常伴随于鼻咽癌(NPC)中,通过检测血清中抗EBV某些抗体,可以作为NPC早期诊断的重要参考,目前测定抗病毒壳抗原(Virus capsid antigen)的免疫球蛋白A抗体(VCA-IgA)已较广泛地用于NPC的早期发现,然而,酶学测定法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鼠的研究,科学家发现了在胚胎早期探查特殊基因缺陷的方法.这些诊断是否适用于那些具有向后代传递严重遗传病危险的人?  相似文献   

16.
汪尔康 《科学通报》1960,5(16):509-509
我国部分地区还有传染性肝炎流行,但临床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还不够。我们在总结前人对极谱法勃笛切卡(R.Brdi(?)ka)蛋白催化反应工作的基础上,用极谱法对肝炎患者血清进行了研究。经过对各类传染性肝炎的不同病期病情的血清所作的极谱法检查结果的分析,找到了一个诊断传染性肝  相似文献   

17.
王汝宽 《科学通报》1978,23(6):383-383
随着肝癌早期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某地通过大规模普查确诊了一批世界上罕见的、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早期肝癌病人。病理大体标本可见最小的癌块长径只有0.5厘米,镜下检查表明,大量游走细胞浸润及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科学家首创了一有效因子,可用于癌肿的早期诊断.该因子是一复合物,介于锝~(99m)与边缘因子之间,它带有短暂的放射性,半衰期6个小时,该因子注入机体后,趋集于肿瘤部位,并放出γ射线.Jacobs博士指出,该因子适宜于早期诊断癌肿,尤其是内脏器官所遮掩的肿瘤;同时对于癌肿手术及药物治疗后的预后,该因子也能显示其价值.这一疗法相对现有的常规手段,如活检、超声波、X线、核共振等来说是一无创伤性的选择.锝~(99m)相当便宜,很容  相似文献   

19.
孙锟 《世界科学》2002,(10):24-25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先心病)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胎儿发育早期心脏形成过程中出现心脏发育异常而导致的先天性心脏结构畸形。在我国,每出生1000个活产婴儿中就有7~8个婴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按照目前人口出生率计算,我国每年将新出生先心病患者10~15万(其中50%在一岁以内死亡,早期的准确解剖诊断和治疗是关键)。畸形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通过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CXO)在早期宇宙中发现了一个黑洞,它被气体所覆盖,是迄今发现的距离最远的黑洞,诞生于大爆炸后8亿年,距今约130亿年。这是人们在早期宇宙中发现的首个被气体隐藏的黑洞。研究人员认为,诞生于宇宙早期的黑洞可能很多都很隐蔽,未被发现,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黑洞的生长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