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11月胡庆澧教授等人主编的<基因伦理学>的出版是我国生命伦理学界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与其他相关事件一起,这本书的出版表明生命伦理学进人学科细化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高志炎  陈仁彪 《科学》2002,54(2):37-39
生命伦理学起源于1950年代,1970年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于1980年代初起步.生命伦理学的英文bioethics,由bio和ethics两个词组成,意即在进行生命科学研究时既要遵循生命科学规律,又要合乎伦理学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生命都不能独立于生命共同体而生存.2010年--国际生物多样性年的主题"生物多样性是我们的生命".言简意赅地表达了人类与生物多样性生死与共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机构伦理审查委员会的管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伦理学与其他具有实用性或应用性的伦理学不同,它已超越纯学术研究范围,进入社会实践领域,它的研究成果通过制订和实施相应的法律、条例或规章来实现,并有伦理委员会这样的组织给予保证.  相似文献   

5.
医患关系已不仅仅是病人个体和医务人员个体交往关系的集合,而是整个社会与整个医务界关系的缩影.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不能仅从一些个案或一个方面来理解和探讨,而应该多角度、深层次地进行分析.文章从伦理学的角度入手,探析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6.
"两种文化"背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钝 《科学》2003,55(4):55-57
1956年,英国人斯诺(C.P.Snow,1905-1980)在<新政治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两种文化>的文章.三年后,他将文中的思想加以扩充,在剑桥大学作了一个著名演讲,讲题是<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按照剑桥大学知识史教授科里尼(S.Collini)的说法,斯诺在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中至少做成了三件事:发明了一个词汇或概念,阐述了一个问题,引发了一场争论.词汇是"两种文化";问题是存在于人文学者和科学家之间的文化割裂,即所谓"斯诺命题";争论就是围绕着"斯诺命题"展开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思想论战--令人感到意外和兴奋的是,这场争论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化自身,它的政治、经济乃至生态学内蕴在今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得以重新彰显.  相似文献   

7.
"世界睡眠日"的确立唤醒了人们的睡眠意识.从3月21日开始,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这生命的1/3.2003年,睡眠在我国被提到更加重要的议程上.中国睡眠研究会针对我国公民睡眠情况,组织多项与睡眠相关的大型活动,唤起全民的健康睡眠意识,掀起一个全民关注睡眠的热潮.  相似文献   

8.
<正>本书作者托马斯·亨利·赫胥黎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他因捍卫达尔文的进化论而有"达尔文的坚定追随者"之称,还因创造了生源论(biogenesis,认为一切细胞皆起源于其他细胞)以及无生源论(abiogenesis,认为生命来自于无生命物质)的概念而广为人知。托马斯·亨利·赫胥黎在1893年至1894年出版了九卷论说文集,展示他在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他的思想。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翻译出版了该文集的第一卷,严复翻译出版的《天演论》出自该文集的第九卷《进化论与伦理学》。2015年4月25日,李克强总理  相似文献   

9.
"好奇"号火星车是NASA火星远征计划的一次重磅出击,它将标志着我们与这颗红色星球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未来的火星研究学家可能会将今年8月6日作为一个重要日子,人类和这颗红色星球源远流长的关系将从这一天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好奇"号火星车的目标是5公里厚的泥沙沉积层,它将提供有关火星整个历史的信息,并有可能蕴含着火星远古时代甚至现存的生命痕迹。登陆火星是火星探险史上的一场豪赌,在我们可以预见的一段时期内,"好奇"号很可能是最后一个  相似文献   

10.
浅析未来中国电影海报的"再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对中国电影海报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探讨了文化的传承与电影海报"再设计"之间的关系,目的是使未来电影海报设计呈现出风格迥异、精彩纷呈的多元化发展的格局,使中国电影海报能够更好地成为对外展现我国当代电影风采的一座崭新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