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考查了含铁尘泥小球的加入量,混合料水分,配碳量对垂直烧结速度及烧结矿的转鼓指数、成品率、FeO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含铁尘泥制成小球,配入烧结料中进行烧结,可以改善烧结料粒度组成。使垂直烧结速度、成品率及烧结矿质量均有所提高。该法为冶金厂含铁尘泥综合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通过烧结杯试验研究了含钛多种原料烧结过程FeO的变化规律。综合考虑烧结过程参数、成品率、转鼓指数、低温还原粉化、还原性和荷重软化性能,确定了宣钢烧结配碳量应选择40.0%左右,烧结矿FeO含量92.7%左右。  相似文献   

3.
试验通过采用不同的配碳量进行烧结R=0.06-3.0的烧结矿,分析试验所得数据总结出不同碱度烧结矿适宜的配碳量,整个碱度范围内适宜烧结的配碳量,烧结矿碱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以及特定碱度下配碳量与烧结时间、烧成率等工艺参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烧结是高炉炼铁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中烧结矿FeO的含量对高炉的使用寿命,烧结的原料成本都有重要影响。为了提高烧结矿FeO预测的准确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灰狼算法支持向量机回归(GWO-SVR)的烧结矿FeO含量预测模型,利用原料使用数据对烧结矿中FeO含量进行预测,为烧结过程提供理论依据。将98个原料样本数据和烧结矿FeO含量数据进行预处理,选取79个样本作为训练集,19个样本作为测试集,分别建立烧结矿FeO支持向量回归模型(SVR),GA-SVR模型,PSO-SVR模型和GWO-SVR模型,采用决定系数(R2),均方误差(MSE)和绝对平均误差(MAPE)作为模型的对比标准。结果表明,GWO-SVR算法预测精度高、误差小,耗时较短,使用灰狼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回归对烧结矿FeO含量预测分析合理、高效。  相似文献   

5.
针对四川乐山地区磷矿烧结问题,进行了原矿的化学成分测定、热重(TG)、差示扫描热分析(DSC)以及X线衍射分析(XRD).在实验室进行烧结杯实验,对烧结矿烧损、成品率、落下强度、转鼓强度、抗磨指数、P2O5含量进行检测以及XRD分析,研究配碳量和酸度对烧结效果的影响以及烧结矿黏结相的物相组成.研究结果表明:磷矿主要物相为氟磷灰石(Ca5(PO4)3F)、羟磷灰石(Ca5(PO4)3OH)、白云石(CaMgCO3)和石英(SiO2),其中白云石的分解温度区间为620~800℃;烧结矿性能随着配碳量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配碳量为7%时烧结矿性能最好,添加硅石会恶化烧结矿性能.磷矿烧结矿主要物相为氟磷灰石(Ca5(PO4)3F),主要黏结相为钙镁黄长石(Ca2MgSi2O7)或者透辉石(CaMgSi2O6).  相似文献   

6.
低硅烧结矿质量分形维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和价值.本文通过研究初步得到了烧结原燃料中MgO的含量、矿物种类、碱度以及配碳对低硅烧结矿质量分形维数的影响,为烧结矿的定量描述提供了新的、合理的数值模型.  相似文献   

7.
为了连续地预测电弧炉熔池中碳含量,实现对冶炼终点碳含量的控制,以红外烟气分析技术和物质质量守恒计算为基础,结合入炉总碳量和供氧量等生产数据,建立了电弧炉炼钢脱碳数学模型.对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特殊钢厂50tUHP电弧炉实际冶炼数据的模拟计算表明,该模型能实现对熔池碳含量的连续预测和终点控制.模拟计算结果还表明,电弧炉冶炼过程中,脱碳速度主要受供氧流量的影响,最大可达0.12%~0.16%min-1.该模型用于电弧炉供氧优化后,氧气消耗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烧结矿粉化粉末中的矿物组成进行了试验研究,证明了迁安精矿粉烧结矿中γ-2CaO·SiO_2的形成是引起烧结矿粉化的根本原因。 通过降低精矿粉中SiO_2含量、CaO配加量、配加白云石、配加少量含磷灰石铁矿粉和配加少量的含硼、钡、铬、钒及锰等矿物以及在低温氧化气氛中烧结试验研究,均可得出减少或防止烧结矿中γ-C_2S形成的效果。 配加少量含磷灰石矿粉,防止烧结矿粉化曾作为主要措施应用于生产。 降低精矿粉中SiO_2的含量,以控制γ-C_2S的形成从而减轻或防止烧结矿粉化的试验结果,近来在首钢烧结厂生产中已实现。  相似文献   

9.
 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一资源,在掌握含铁尘泥理化特性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含铁尘泥配比、不同配碳量的烧结试验研究,并进行了工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含铁尘泥中的CaO和C等烧结生产所需加入的元素含量较高,有利于降低烧结矿成本,由于其粒度过细,不利于改善烧结透气性;含铁尘泥中碳的含量完全替代烧结燃料的碳含量时,随着含铁尘泥配加量的增加,烧结产质量指标变差;用含铁尘泥(含铁尘泥中碳含量按1/3比例折算成烧结染料)替代烧结燃料时,无论含铁尘泥配比为3.0%还是5.0%,其烧结产质量指标均与基准方案相近,而且有利于改善高炉经济效益指标,能够达到高效使用含铁尘泥的目的。本研究为高效使用含铁尘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低硅烧结矿质量分形维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和价值。本文通过研究初步得到了烧结原燃料中MgO的含量、矿物种类、碱度以及配碳对低硅烧结矿质量分形维数的影响,为烧结矿的定量描述提供了新的、合理的数值模型。  相似文献   

11.
概括了分形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总结了在显微分析中的分形模型和分析方法,利用分形分析方法研究了烧结矿材料的粒度分布、孔隙结构,结果发现:烧结矿的粒度分布和孔隙结构具有分性特征,粒度的分维值是评价烧结矿粒度组成情况的一个定量指标,也是材料破碎过程中断裂阻力的一种量度:烧结矿的微孔隙具有多层次的自相似性,烧结矿的分形特征与烧结过程中孔隙的形成机理有关。  相似文献   

12.
概括了分形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总结了在显微分析中的分形模型和分析方法,利用分形分析方法研究了烧结矿材料的粒度分布、孔隙结构,结果发现:烧结矿的粒度分布和孔隙结构具有分性特征,粒度的分维值是评价烧结矿粒度组成情况的一个定量指标,也是材料破碎过程中断裂阻力的一种量度:烧结矿的微孔隙具有多层次的自相似性,烧结矿的分形特征与烧结过程中孔隙的形成机理有关.  相似文献   

13.
The application of the optimal sinter burden design in the sinter shop of No.1 Iron-making Plant in Tangshan Iron & Steel Corp was reported. By using burden calculation and simulating production under different situations,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technology can provide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in product quality and cost etc. for decision-makers. The technology has been used to guide production of the Sinter Shop since 2000, and a remarkable achievement has been obtained.  相似文献   

14.
机械活化Mo-Cu粉末的烧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Mo-Cu粉末,经机械活化处理后的组织、形态与液相烧结性能、合金组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一定时间活化处理,Mo-Cu粉末形成机械合金化初期的层状组织,其压坯可在较低温度液相烧结,合金相对密度大于99%,组织细小、均匀。  相似文献   

15.
金刚石小锯片真空烧结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真空状态下金属的露点,得到真空烧结时比较理想的真空状态,并比较了真空烧结也保护气氛烧结后金刚石节块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6.
把天然矿物原料长石、石英和双飞粉、碳酸钡、氧化锌等粉料混匀,然后在熔块窑炉中熔融成玻璃液经水淬,筛分成具有一定粒级的碎粒,干燥后置于模具中压实、压平,于辊道窑中晶化烧结成微晶玻璃陶瓷板.同样,也可以把上述熔块小颗粒用布料器在素坯上布料,经滚筒把熔块压平、压实,然后进辊道窑晶化,烧结成微晶玻璃陶瓷.制成的微晶玻璃陶瓷板产品的莫氏硬度为6.5,光泽度为98 Gs(光泽单位)以上,抗弯曲强度为31.4 MPa,抗压强度为450 MPa,吸水率为0.1%,具有耐急冷急热、耐酸碱、耐污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五个不同碱度烧结矿软熔性能的实验分析,可知酸性烧结矿的软熔性能好于自熔性烧结矿,比高碱度烧结矿差,可以和高碱度烧结矿搭配入炉。  相似文献   

18.
烧结矿粘结相的熔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碱度烧结矿中的铁酸盐粘结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粘结相的熔化特性随粘结相组成的变化规律.通过试验探讨了不同nCaO∶nFe2O3以及不同的w(Mg),w(MgO2),w(SiO2)和w(Al2O3)铁酸盐粘结相的熔化特性.结果表明,nCaO∶nFe2O3=1∶1时,粘结相的熔化温度最低,熔化时间最短;添加MgO粘结相的熔化温度升高,熔化时间变长;当w(SiO2)或w(Al2O3)为3%时,粘结相的熔化温度最低,熔化最快.  相似文献   

19.
烧结矿冷却过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烧结矿冷却过程的实验平台,研究了烧结矿冷却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冷却空气流量与烧结矿料层厚度是影响冷却过程的主要因素.保持料层厚度一定,随着冷却空气流量的增加,流经料层的热空气温度逐渐下降,热空气所携带的热量开始增加,而后达到峰值,之后逐渐降低,即冷却空气流量存在一适宜值,在这一流量下,热空气所携带的热量最大.保持鼓风机开启度不变,随着料层厚度的增加,热空气的温度逐渐增加,且料层厚度存在一适宜值适宜料层厚度与适宜冷却风量相互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分形理论应用于低硅烧结的必要性;总结了单重分形在低硅烧结方面的应用,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介绍了多重分形及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重点阐述利用多重分形谱对不同R、SiO2含量、MgO含量以及配碳量的情况下的低硅烧结进行冶金分析.表明利用多重分形谱对低硅烧结矿进行研究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