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压力溶气气浮系统专用释放器的结构对产生气泡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节释放器缝隙的尺寸和流道的走向,可以得到适用于污水处理直径约为30μm的气泡。  相似文献   

2.
歧口油田海上平台含油污水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混凝 溶气气浮工艺对歧口油田海上平台污水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装置出水能够稳定的达到含油小于30mg/L的排海标准,同时得到了最优化的药剂投加量·  相似文献   

3.
气浮技术控制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分析大量的气浮试验研究,阐述了气浮工艺的各种控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气浮工艺有其适用范围,各地在使用气浮工艺前应该视具体情况,通过试验研究来指导生产,不能盲目使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设计了一套溶气气浮分离系统,并对影响净化效果的工艺参数和结构参数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试验结果证明,溶气气浮分离系统对养鱼水体的微型固体颗粒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并能改变水体的pH值,增加溶氧;气体流量、液体流量、液位高、溶气压力、气浮柱内的释气柱高度对气浮效果都有明显影响。其中最为显著的因子是液位高度。COD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由0.6米时的16.13%、28.15%增加到1.2米时的54.47%、71.48%。通过调控参数因子,浊度去除率可达71.48%,COD的去除率为54.47%。  相似文献   

5.
加压溶气气浮技术是污水除油中常用的高效工艺,气泡的大小和分布对除油效率的影响至关重要。基于相群平衡模型,对溶气气浮器内两相流动及气泡聚并进行数值模拟,并进行实验研究加以验证,建立了气浮器接触区模型,研究了气泡聚并及气含率分布规律,分析了释放头不同气液比和接触区高度对气含率分布和气泡聚并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触区气含率随气液比增大而升高,随接触区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气泡在上浮过程中会发生聚并使得气泡变大,稳定性变差,同时加快上浮速度,会影响接触区的气含率分布。通过微观模拟发现大粒径微气泡在上浮过程中更容易发生聚并,小粒径微气泡则由于表面张力作用稳定性更强,不易发生变形和聚并。研究结果为溶气气浮气液比的选择和浮选过程气含率和气泡分布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生物除臭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洪弢 《甘肃科技》2006,22(8):93-96
本文简要介绍了臭气在污水处理厂的组成、分布情况,分析了城镇污水处理厂各种除臭方法的工艺特点,提出了城镇污水处理厂除臭工艺选择的技术路线,并结合本人实践,重点论述了生物过滤在污水处理厂除臭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加压气浮净水系统中溶气水饱和溶解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和量化,认为一般情况下溶气罐中混合气体的饱和溶解度比新鲜空气低10%左右。提出一种新的自换气式溶气方法,在不排出溶气罐中旧气体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强化溶解,再泵入新鲜空气,可使溶气罐中混合气体的平均亨利常数提高,在相同条件下溶气水的饱和溶解度随之提高,相应的泵水量及系统能耗降低。  相似文献   

8.
针对萃取冶金溶气气浮除油过程中澄清效率低、后续处理工序长的问题,利用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湍流数值模拟方法及κ-ω湍流模型,并结合国内某大型企业气浮除油生产设备的具体工艺参数,分析溶气气浮槽内的流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当鼓气量不变,进液量为45~55 m3/h时,流体呈较理想流动状态,有利于气浮除油;而当进液量为较低值(40 m3/h)或较高值(60 m3/h)时,气相则会集中在壁面,不利于气浮除油;2)当进液量不变,鼓气量增加时,壁面液相速度和气相体积分数增加,气相分布集中在壁面,不利于气浮除油;3)较低位置的液/气相入口和较低的隔板不利于气浮除油。  相似文献   

9.
油田采油污水采用活性污泥法工艺进行处理,活性污泥法的净化反应是一个耗氧过程,决定其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是生化池中的溶解氧浓度(DO值).以污水处理过程中曝气池中溶解氧(DO值)浓度为被控量,研究了污水处理过程PID溶解氧浓度控制器的综合问题,基于图解法给出了PID溶解氧控制器的完整稳定参数域,且该稳定条件是充要的,无保守性,对PID溶解氧控制器参数的选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剩余活性污泥气浮浓缩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溶气气浮装置来浓缩城市污水厂剩余活性污泥,研究得出了污泥气浮浓缩工艺的各主要设计和运行参数,并对沉淀浓缩和气浮浓缩的运行稳定性作了初步比较。  相似文献   

11.
醇处理在减少致密气层伤害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钻井过程中,致密气层会受到伤害,醇处理可以减少这种伤害。这是因为醇可以减小表面张力,与水或水和烃形成低沸点共沸物,将侵入的水排出。当有粘土存在时,还可使膨胀的粘土收缩,从而提高气体的有效渗透率,恢复气井生产能力。本文提出了在不同地层条件下选择醇浓度的方法,为实际应用创造了条件。还提出了一种研究岩心伤害后渗透率在岩心中分布的方法,研究结果证明,离岩心入口端1~3mm的区域是主要伤害区。醇处理可以减小伤害区的含水饱和度,并使压裂液产生的滤膜收缩,因此可有效地改善压裂措施的增产效果。醇处理既可以作为致密气层的一种单独处理措施,也可以作为其它措施(如压裂、酸化)的预处理或后处理步骤,以减少气层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当前采油数据采集系统快速准确输入的需要,本文提出一种全屏幕的数据输入方法。利用此方法在IBM-PC微机上用BASICA编程。可大大提高数据采集系统的人机会话能力,充分发挥微机应用系统的自身优势,在采油工程的数据采集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介绍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用于污废水处理的原理、运行方式及优点,指出SBR法在中小型常规污水处理领域较传统的连续流式活性污泥法(CFS)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将在一定程度上取代CFS,降低建设成本和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回归设计和电算机离线调优运算,对我国某大型铜矿含多种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阶段中和沉淀—浮选分离”的处理废水新工艺。建立了氢氧化铜和石膏浮选分离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机绘图。最终获得了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处理水,并逐一回收了有价金属化合物氢氧化铁、氢氧化铜和石膏产品。  相似文献   

15.
砂岩储层中粘土矿物的含量、产状及分布特征是研究油层潜在敏感性的基础,本文对枣南油田砂岩储层中的粘土矿物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进行了流动试验以及敏盛性试验,以此来评价油层的敏感程度。研究表明,枣南油田砂层储层中的粘土矿物主要有四种类型,即伊/蒙混层、伊利石、高岭石和绿泥石,其分布主要受埋深、沉积相带以及储层中流体介质性质等因素的控制,在油层开发过程中,表现为强速敏、弱一中等水敏、中等偏强盐敏、中一强酸敏等特点。最后该区粘土矿物的敏感性问题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一步法炼锑工艺属酸性湿法炼锑,在同一设备完成辉锑矿的电氯化浸出与电积。锑一次浸出率大于98%,阴极电效大于95%,吨锑直流电耗低于1250kwh,阴极锑质量达国标(GB1599-79)二号锑。研究了浸出反应机理和影响浸出率的主要因素,选择了一种适用的新型阴离子交换膜MR866,同时该工艺避了爆锑生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室内外大量工作,筛选出3组能够较好地改善试验区原油物性、提高驱油试验驱油效率并适应油藏环境生存的采油菌种对青海油田5口井进行了微生物单井增产处理,这些油井产量低,生产很不稳定,生产过程中出砂和结蜡严重,原油的粘度、比重和凝固点都较高,地层水矿化度高达160 918 mg/L以上,地层温度33℃左右。微生物处理结果表明,油井见效率75%,日均产量增加8.53%到35.72%,油井热洗周期延长2.3倍以上,投入产出比达1∶4.5,微生物强化采油在该地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双曲递减方程有许多不同的解法,各有不同的数学基础,对方程的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实际应用时可能产生很多问题。本文从油田实际出发,分析对比了常用的几类典型双曲递减方程解法的特点,提出了-种全新的统计分析筛选方法。该方法计算精度高,可比性强。  相似文献   

19.
磺化法生产优级溶剂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溶剂油磺化过程中芳烃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溶剂油中的芳烃在30~50℃时与磺化剂反应,并且随着磺化剂加入量的增加,溶剂油中的芳烃逐渐降低,从而达到了溶剂油脱芳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用模拟油藏注水驱油的不稳定状态法测定了油藏砂岩岩样的润湿性对油、水相对渗透率以及驱油效率的影响.测定结果表明,试验所用的油基和水基泥浆滤液的侵入均对油相渗透率造成相当严重的损害.油基泥浆滤液比水基泥浆滤液更容易使亲水砂岩转变为亲油砂岩.润湿性改变使油、水相对渗透率关系曲线发生明显变化.与亲水岩石相比.亲油岩石的驱油效率也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