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社区矫正对象权利法律保障方面存在立法不足、执法不力、司法实践难以真正落实和缺乏强有力的法律监督等问题.将来在制定《社区矫正法》时,既要规定社区矫正对象权利的具体内容,又要考虑到实践中的可操作性;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者的执法素养很有必要;同时,可以从完善立法、更新理念、落实职责、丰富手段和建立谈话制度等方面完善社区矫正对象权利的法律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
通过法史认识普法的意义是一种对法律、法治及其发展的特殊认知方法,这种认知方法一方面能够使我们在丰富的感性材料基础上建构一些理性观念,另一方面也能够为我们多层次认识普法的意义提供一个良好的切入点。知晓法律规则,为行为提供指南只是普法的最初意义;形成理性认知,培植法律理念是普法的深层次意义;确立法律信仰,维护社会正义则是普法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3.
《华东科技》2012,(3):48-48
为进一步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相关知识。在江西省法制宣传活动期间,由江西省普法办、江西省知识产权局等单位联合举办全省“百万网民学法律”网络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同时,为更深入抓实专利普法宣传工作.江西省普法办、江西省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省内     
消防普法 8月17日,湖南省政府召开《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宣贯落实会,对湖南省宣贯纲要的各项具体举措进行部署,同时在长沙举行“平安幸福有办法”全省联动消防普法暨社区消防节活动,重点开展媒体集中推广、三级联动培训、社区消防节、开学第一课、全民大问计、119专题宣传等六大活动。  相似文献   

5.
省内     
消防普法 8月17日,湖南省政府召开《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宣贯落实会,对湖南省宣贯纲要的各项具体举措进行部署,同时在长沙举行“平安幸福有办法”全省联动消防普法暨社区消防节活动,重点开展媒体集中推广、三级联动培训、社区消防节、开学第一课、全民大问计、119专题宣传等六大活动。  相似文献   

6.
社区法律诊所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社区法律诊所可以使高校法学教育积极融入公共法律服务,既有利于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又有助于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法律诊所式教育应以社区为平台,由高校师生、社区工作人员和司法行政机关共同参与,可采取室内服务、广场服务、网络平台服务、综合会诊等多种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包括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法律教育、法律调研等。  相似文献   

7.
苏贺霞 《科技信息》2010,(29):I0408-I0409
一直以来,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不容乐观,主要存在权利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匮乏、以政代法思想根深蒂固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文化弱化了农民的法律意识、农村经济滞后了农民法律意识及农民利益诉求失败损害了农民法律意识。当前时期.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加快农村法治文明进程,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法律成为农村农民生活的内在需求,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普法活动,三是完善农村立法,为农民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法律信仰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尊重、信赖并自愿遵守的精神。法律信仰的缺失是我国当前法治建设的主要障碍之一。构建我国公民的法律信仰,应当重视我国民众已有的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人特别是领导人的作用,并且加快完善立法程序,提高法的内在品质,还要继续推进普法进程,提高司法效率和加强司法公正。只有法律被信仰,才能最终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9.
派驻检察室作为检察机关的派出机构,对社区矫正进行法律监督具有充分的法理依据以及实践依据。当前派驻检察室开展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存在监督地位不明确、禁止令缺乏法律规定、法律监督刚性不足等诸多问题,因而法律层面应当对派驻检察室的职能、禁止令执行的有效监督、强化派驻检察室法律监督的刚性等方面加以规定并完善。以环境犯罪为例,对社区矫正中派驻检察室法律监督创新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刘丹  张洁  李玉红  许浪  晏丹  孙远昌 《科技咨询导报》2013,(31):207-207,209
结合当今伤医、杀医频发的社会现状,分析了医疗所面临的法律问题,从医学生的教育着手,提出通过加强对学法意义的认识,完善培养方案,改革授课方式,增加普法讲座等方式来加强对医学生的法律知识教育,培养既懂医又懂法的高素质医学人才,防患非医疗过错类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1.
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实践性、社会服务性及其普法功能,正是当今中国所需要的。普及诊所式法律教育,既能为社会培养出急需的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法人才,还能为全民普法及法治建设提供广阔而坚实的基地。  相似文献   

12.
2010年是实施"五五"普法规划的最后一年。5年来,在《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的指导下,作为法律"六进"活动之一,"法律进学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学校师生员工的法律意识,更大范围内普及了法律知识,传播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高校作为普法的重要阵地,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高校的普法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和师生的需要,还面临诸多困境与挑战。  相似文献   

13.
培育农民现代法律意识对中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中的立法工作、法律实施及经济建设等颇具战略意义,但农民法律意识现状却不容乐观。法外行政、普法畸形、执法粗暴、司法腐败以及农民自身畏法厌诉心理等是制约中国农民现代法律意识培育的重要因素。发展农村经济、完善制约机制、注重风俗习惯、加强农村立法等是培育农民“法律至上”意识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4.
法治理念是推动社会法治化进程,保证依法治国的精神动力,是人们对法治本质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与整体把握而形成的一系列理性的基本观念,是对法律精神的理解和对法律价值的解读而形成的一种认知模式。文章认为,通过完善立法、推进公平司法、依法行政以及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增强民众的法律意识,从而提升整个西藏社会的法治理念,构建平安和谐的西藏。  相似文献   

15.
上海航天局自2011年正式启动“六五”普法专项工作以来,以常思、常学、常谋、常说、常做的“五常”精神为切入点,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普法效果,基本实现了普法工作的“三大转变”——从提高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转变;从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向加强法律实践转变;从推进运用行政手段向推进依法管理理念转变——为提升企业依法经营、合规管理能力,保障“十二五”规划目标有效落实,确保企业化、市场化战略转型深入实施,打下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明确了社区矫正制度的法律地位.以此为视角,针对社区建设,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方式、对象以及非监禁刑适用率低等问题展开论述,以期对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理腐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是反腐实践的理性选择。如何依法治理腐败?笔者认为,第一要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立完备的反腐败制度;第二要强化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第三要依法建立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8.
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还是个新生事物,司法实践中观念陈旧、立法滞后等各方面的原因严重制约了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推动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的深入开展,亟需构建完善的社区矫正法律体系,建立司法行政机关与相关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司法所及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由上海试点到全面铺开的情形下,尝试从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探讨如何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体制下,作为非监禁刑执行方式的社区矫正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0.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发展目的,是提供更为优质的公共产品、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经过20余年的发展,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品质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供给不均衡问题。这种不均衡与社区组织发展的状况有直接的关系,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社工组织等等在制度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各自所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需要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更需要政府与各类组织的协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