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讨论了交换环上伴随矩阵的若干性质,给出了整环上的一个主要结论.这些结果均推广了域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非代数流形上的全纯向量丛,得到了许多作者的关注.Hopf流形是一类重要的紧的非代数的流形.本文研究了主Hopf流形上平坦的全纯向量丛.利用群作用的方法,具体给出了两类主Hopf流形上平坦的全纯向量丛上同调维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首先引入上半一致收敛的概念.然后利用上半一致收敛定义了半连续函数集上的闭包运算,同时赋予了半连续函数集在此运算下的拓扑.最后得出了此空间为T3空间.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弦线上的波动问题.用牛顿定律导出弦线上的波速,通过受力分析定性解释了半波损失,并详细讨论了弦线上的驻波能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QK空间上紧的复合算子Qφ的两个性质.论文给出了如果在D上的符号函数φ的上确界小于1,则Cφ在QK空间上是紧的.还限定了在φ为某些条件下,Cφ在QK空间与Bloch空间上的紧性是等价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研究Hilbert空间上的上三角算子矩阵的Browder定理.给出若对角算子矩阵的Browder定理成立, 则上三角算子矩阵的Browder定理成立的一个充分条件.该结果推广了文献[7]中的结论. 此外,我们将该结果推广了到上三角算子矩阵.  相似文献   

7.
在非标准扩大模型下,利用集合X上全体理想之族,诱导出了集合X的非标准扩张* X上的一种拓扑--ψ -拓扑.研究了集合X上全体理想之族的基本性质及理想族上、下确界存在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利用X上全体理想之族诱导出了* X上的ψ -拓扑.讨论了ψ -拓扑的紧性、分离性等基本性质及其在非标准拓扑学中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8.
用D表示单位圆盘, $A^p(D)$表示D上的Bergman空间. 设$\varphi$是$D$上的解析自映射. 定义复合算子$C_\varphi$: $ (C_\varphi f)(z)=f(\varphi(z)). $ 研究了$A^p(D)$上复合算子的 KSP 性质. 同时,计算了D上Bergman空间上一些复合算子的范数与本性范数. (C_\varphi f)(z)=f(\varphi(z)) . $ 作者研究了$A^p(D)$上复合算子的 KSP 性质. 同时, 作者还计算了$D$上Bergman空间上一些复合算子的范数与本性范数.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微体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变截面矩形直杆在轴向拉伸时横截面上产生的剪应力.论证了剪应力在横截面上的分布规律.根据微体的力学平衡方程推导出了横截面上的剪应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魏妙  刘楠 《河南科学》2012,(7):832-836
主要讨论了半素环上的一类中心化子的保持性问题.证明了半素环上的左Jordan t-中心化子是左t-中心化子,并进一步证明了半素环上的Jordan t-中心化子是t-中心化子.从而在半素环上得到了一个良好的保持性结论.  相似文献   

11.
均布荷载作用下两端固支梁的弹塑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单位荷载法分析了两端固支超静定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弹塑性加载及变形过程,并给出了加载各阶段的弯矩和位移计算公式.分析结果表明,受力变形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弹性阶段:固支端附近产生塑性变形阶段;固支端为塑性铰而固支端附近塑性区卸载阶段;固支端保持为塑性铰而梁中部部分区域产生塑性变形直至形成塑性流动阶段.  相似文献   

12.
通过结构对称性分析了两端固支超静定梁在跨中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弹塑性加载及变形过程.受力变形可分为弹性和弹塑性两个阶段,在弹塑性阶段,两固支端附近和梁中部同时产生弹塑性变形直至固支端和梁中点同时形成塑性铰而成为塑性流动机构.通过单位荷载法求出了加载过程中的位移公式,可供弹塑性力学教学和工程结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固定资产的配置与管理是保证学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等各项事业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改进与完善其管理是保障高校自身持续健康发展不可逾越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两端固定的弱半正梁方程的解和正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察了两个端点固定的非线性四阶弹性梁方程的解和正解的存在性与多解性, 其中非线性项可以没有下界.主要工具是积分方程技巧 和锥上的不动点定理.所有存在性与多解性结论都依赖于非线 性项在某些有界集上的“高度”,同时与非线性项在这些有界集合以 外的增长无关.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在不同系统环境下利用系统的命令来实现电子阅览室定时自动关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机器人动力学建模是在关节轴线建立附体坐标系,本文采用质心附体坐标系,推导并建立了机器人的拉格朗日动力学模型,以平面两杆机械手为例证明该方法较之传统坐标系的方法在简化计算上具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波动方程着手,根据边界条件,导出了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振源相连的弦上驻波的波方程和共振条件.  相似文献   

18.
驼峰调车场线路固定使用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勇 《太原科技》2003,(5):24-26
提出调车场线路固定使用要根据车流强度和线路容量来确定重复分解车数,并用解指派问题的算法求得使重复分解车数最少的线路固定使用方案。同时,按各去向相邻车组的统计,以同一算法,确定相邻车组共同溜行距离最短线路固定使用方案。在上述基础上,再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就可以选择在一定时期内有利的最终固定使用方案。  相似文献   

19.
利用积分方程技巧和锥上的Guo-Krasnosel'skii不动点定理研究了一类非线性四阶两点边值问题的正解存在性,其中允许非线性项f(t,u,v)在t=0,t=1及u=0,v=0处奇异.在力学上这类问题模拟了左端简单支撑右端被滑动夹子夹住的弹性梁的挠曲.由于非线性项涉及弯矩,主要结论对于梁的稳定性分析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得到两端固定梁自由振动的振型函数。通过数值计算得出实验用的两端固定梁前五阶振型的节点位置及其与梁长的比值。考虑传感器对两端固定梁固有频率的影响,建立梁-传感器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得出两端固定梁前五阶固有频率。基于节点位置和测点位置,在实验中选择参考点。将具体实验的结果与梁-传感器仿真模型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前五阶固有频率的误差分析,发现仿真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误差最高为2.92%。研究完整地叙述了两端固定梁的模态测试流程,可为工程技术人员的模态测试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