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0kV~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仁秀  王志国 《科技资讯》2010,(36):106-106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高科技在变电站领域的综合应用。通过采集到比较齐全的数据和信息,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计算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可方便的监视和控制变电站内各种设备的运行和操作。本文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经过功能的组合和优化设计,采用多台微型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自动化系统,改变常规的测量和监视仪表,代替常规控制屏、中央信号系统和远动屏,用微机保护代替常规的继电保护屏,从而改变了常规的继电保护装置不能与外界通信的缺陷,实现了对全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广泛应用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智能设备采集的模拟量、开关量、一次设备状态量大大增加,运行员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一、二次设备的实时信息。本文针对电网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及其系统构成和功能分析作出了具体综述。  相似文献   

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分析与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金成 《科技资讯》2009,(29):74-75
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在电力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由以前的继电器、RTU时代到现在变电站二次设备基本上实现了微机化,微机保护、微机监控装置在变电站中被广泛采用,大大提高了电网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的可靠性。本文分析了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详细介绍了综合自动化系统在肇庆220kV珠山变电站的应用实践,并对如何提高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运行水平提出了意见和见解。  相似文献   

4.
变电站二次设备基本上实现了微机化.微机保护、微机监控装置在变电站中被广泛采用,大大提高了电网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的可靠性,有不少变电站已实现无人值班.然而,不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方案也不尽相同,下面针对国内目前采用的众多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方案的实用,从二次系统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5.
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是提高供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电力装置,但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提高,供电企业电力系统的建设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逐渐朝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发展,而微机保护则是变电站综合自动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主要介绍微机保护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功能。  相似文献   

6.
杨敏娟 《科技咨询导报》2009,(26):98-98,100
作为变电所自动化系统重要环节的微机综合保护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用微机保护代替传统的常规继电保护屏,改变了传统常规的继电保护装置不能与外界通信的缺点。本文在分析了变电所微机综合保护系统现状的背景下,阐述了变电所自动化系统中微机保护系统的结构设计及变电所自动化系统对微机保护系统的功能要求,提出了变电所微机综合保护系统的优化设计思路,最后总结了微机保护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微机保护控制是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在简要介绍了微机保护的特点基础上。对变电站保护测控装置的数据采集、开关量的输入输出回路等硬件组成、软件实现方法和装置抗干扰防护做了详细的阐述。该保护控制装置不仅能够满足变电站保护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还能与其他功能单元协同工作,实现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功能。  相似文献   

8.
沈志祺 《科技信息》2011,(13):503-504,490
数字式微机继电保护测控装置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力自动化技术、通讯技术为一体的变电站自动化测控装置。采用了系统化设计思想,保护、测量、控制、监测、通讯显示等功能整体设计,在变电站、发电厂构成综合自动化系统,且广泛应用于电力、国防、化工等领域。采用先进的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分层分布式结构、开放的CAN总线和RS485网络接口技术实现保护数据在数据总线上交换,配合监控软件组成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的变电站、发电厂日益采用智能化、自动化管理模式下,微机防误闭锁装置已在大部分变电站、发电厂得以推广、普及。随着这些装置的使用为电力生产安全稳定的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是对钥匙却一直以来没有得以更为完善的管理,存在一些隐患,容易发生误操作的可能,使用人员不能得以限制。为进一步加强变电安全运行管理,防止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我公司采用了一套以解锁钥匙管理主机和智能解锁钥匙为核心,具备完整的一对一解锁功能,同时具有对万能解锁钥匙管理功能的防误装置解锁钥匙智能管理系统,此系统已在青海电网变电站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分散式微机保护监控装置的选型原则,以及分散式微机保护装置的结构特点,有利于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也有利于变电站向小型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黄睦奇 《科技资讯》2014,(35):98-99
近年来,科技与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有效促进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水平的显著提高。计算监控系统、测控装置、微机保护装置、故障录波器以及变电站内其他相关设备的应用与配合均需要变电站为其提供精确统一的时间。因此,变电站电力系统的运行与控制需要有一套精确的时间同步系统。该文引入GPS时钟同步系统,通过对时钟同步系统的概念及其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常用结构模式进行了分析,在结合其相关对时方式的基础上,对GPS时钟同步系统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实现与应用展开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以及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保护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能够保证变电站之间的分配控制、分配检查以及电能传输等任务的顺利完成。该文首先对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保护系统的设计进行研究,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其在110k V变电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对于现代微机五防装置在变电站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东雷 《广东科技》2008,(18):93-94
本文作者分析了变电站微机五防闭锁装置在设计方案、锁具、操作票系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五防装置验收优化方案。进一步提高,新型微机五防闭锁系统的建立是满足高要求的重要手段。同时对新型微机五防闭锁系统在变电站的应用进行了的说明,从而有用说明新型微机五防装置在变电站的应用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兴尧 《广东科技》2009,18(24):149-150
随着电网自动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微机保护和自动装置已广泛投入使用,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微机保护报文和硬接点遥信一样,已经成为远动事件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变电站RTU装置在汇集远动信息的过程中,存在着遥信误发、漏发和微机保护报文异常、丢失的现象,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县级供电企业变电站大规模应用变电综合自动化技术,大量自动化设备投入运行。但自动化系统的微机装置雷击损坏自动化设备对外界的干扰极为敏感,电流、电压冲击耐受能力弱小。特别是雷击过电压对自动化系统电源、通信等回路的冲击,常常破坏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甚至使装置损坏。本文通过分析变电自动化系统通信通道、站用电源、二次电缆的过电压来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电源系统进行四级保护等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6.
开发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与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的井下采区变电所无人值守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了采区变电站的无人值守。系统由监控中心、通信接口和智能测控保护单元组成。重点研究了智能测控保护单元部分软硬件设计和测控保护算法;针对井下采区变电站的实际应用环境,设计了适合井下供电系统的测控部分模拟量交流采样算法和微机保护算法,以提高测量精度,实现及时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内容梗概 该综合自动化装置主要由CYGK型智能高压开关柜、CYZP型智能直流电源、各种功能单元、站端后台机和调度系统组成。将变电站就地和远方控制、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相结合,以实现变  相似文献   

18.
变电站自动化是当今电网自动化领域的热门课题,其发展势头正方兴未艾。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对变电站内设备及微机保护进行统一的监测、管理和控制,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实时、有效的信息交换、信息共享,优化电网操作,可以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本文从三个个方面探讨了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抗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电力系统中,所谓的五防是指防止误入带电间隔、防止带负荷误拉(合)隔离开关、防止带接地开关(接地线)合隔离开关、防止带电合(挂)接地开关(接地线)、防止误分合断路器五项防止电气误操作.防误装置就是为实现五防而配备的装置,具体地说就是为满足变电站五防的要求,在电气设备及其自动化控制系统上安装的对电气设备操作的流程、操作位置进行闭锁和提示的装置,包括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五防子系统、微机防误闭锁装置、电器闭锁、电磁闭锁、机械联锁、机械程序锁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应用电力工业组态软件平台和分散式微机监控装置,实现变电站供电系统监控自动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组态软件功能进一步开发和相应的硬件投入,逐步实现供电系统综合自动化.发挥企业局域网的优势,进而实现电力信息网络化,是今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