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科学看来,应该得到研究的只是作为有的存在者,无作为非存在则是应该被排斥的东西,因而不愿与闻无。海德格尔对此予以批判,他认为,科学的这种认识是由于科学对无的误解造成的,科学在无的问题上是无能的。实际上,无就是存在之无化,科学恰恰是以这个无为基础的,在本质上归属于无。为了克服科学本身的缺陷及其带来的危险,必须超越有而进入无,由此把握存在者整体,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2.
作为由胡塞尔开启的,用来克服唯科学主义的片面性,解传统认识之谜的先验现象学,强调为一种回到事物本身的现象学方法与注重为绝对主义的严密的科学相比是更为恰当的。在多元化发展的现象学中,海德格尔的本体论现象学试图用人的存在来代替纯粹意识主体,以消除主客二分的思维定势。有别于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路径,劳斯从海德格尔现象学中看出科学知识的地方性。  相似文献   

3.
在关于地理学理论问题的探讨和讨论中,经常出现过这样的错误观点,认为存在着一门完整的科学的地理学(统一地理学),并把自然地理学看作是统一地理学的附属品,也就是说,把自然地理学看作是地理学中的可有可无的东西,只不过是作为进一步学习统一地理学,或综合性地理学的基础而已,显然,这样的论断是片面的,因为一方面我们已经指出否认存在着“统一地理学”并不是具有取消主义的倾向;另一方面把自然地理学看做是地理学的附属品或基础,无疑会束缚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实质上  相似文献   

4.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4):102-106
因果性是关涉自由和必然这一困扰整个人类的大问题。海德格尔认为,对因果性的追问是与形而上学的本原、科学的自然规律和技术的实际效用交织在一起的。在如此境域中的因果性从根本上堵塞、偏离了其原初的存在意义,只有有限的适用范围,并日益导向必然性和机械决定论,限制了自由的发挥,甚至游离于自由之外。他从存在本身展现的领域及其领会出发,开辟了因果性研究的新理路,使自由得到彰显,展示了真正的创造性和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认为技术时代由技术的集置本质而得到规定,集置体现了此在将一切现实物都看作“资源井”或“持存物”的存在解蔽方式,其背后的理论前提是以传统哲学的主体主义和主客二分为基础的范畴存在论思想。在这种理论模式中,此在的“自身性”无处不在,但这并非是此在的真正自身或“本质”,集置由此蕴含着最高的和极端的危险。化解这种危险的可能性出路在于,此在要在本真决断的方式上领会到集置及其背后的传统哲学理论预设的本质局限性,并基于一种可能的崭新的关系存在论思想,重新看待人与物之所是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由此所标识的是一个与以集置作为本质的技术时代具有根本不同的后技术时代,它能够开显出技术(物)本身的可能性与丰富性的存在意义,从而有可能在本质上避免技术的危险,它或许能够成为今天乃至未来的人类技术的基本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后期海德格尔对技术的规定可以看成一种"技术存在论",技术被理解为形而上学的本质。相反,早期海德格尔则试图营造一种"技术诠释学"。与学界将两者对立的通常做法不同,笔者建议,将两者看作两种互相关联、互相统一的技术哲学。而要理解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则必须回溯到早期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techne[技艺]概念的阐释中,突出技艺作为一种存在方式和解蔽方式的意义,突出技艺与明智的区分和联系及其中蕴含着的诠释学原理。  相似文献   

7.
科学危机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科学真理危机、科学价值危机和科学生存危机。海德格尔所关注的是科学价值危机,他对这种危机的批判与解决是要通过技术的本质揭示和“追问”来达到。他的观点和途径存在着根本性缺陷,目的也难以达到。  相似文献   

8.
技术与知觉--唐·伊德对海德格尔技术哲学的批判和超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德格尔之后的很多技术哲学家沿着海德格尔开启的思路,将技术哲学的研究逐步引向深入。美国哲学家唐·伊德(Don Ihde)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伊德认为,海德格尔对技术哲学的最大贡献是将现象学引进了技术哲学。但伊德同时也指出了海德格尔思想中的缺陷,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忽视了对技术与知觉关系的认识。伊德借助胡塞尔、特别是梅洛-庞蒂的现象学思想,论证了知觉在人的存在中的重要性,以及技术是如何改变人的知觉的,从而实现了对海德格尔的批判和超越。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关于科学"本质"的两个命题虽然在表述上大相径庭,但在理论内核和论证方法上具有内在统一性。从内容上看,1938年"科学的本质是研究"和1953年"科学是现实之物的理论"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命题蕴含了科学"对现实之物的干预性加工"、"方法对科学的胜利"以及科学"专业化"的必然性与积极方面,体现了海德格尔科学思想的深邃和丰富性的一面。从逻辑结构上看,这两个命题通过"对置性"(Gegenstndlichkeit)这一概念贯通起来,体现了其思想与方法论上"一致性"的一面。只有把这两个具有内在统一性的命题结合起来才能更加深入地把握"科学的本质"及其局限性。这两种论述基本上包含了海德格尔关于"科学"的其他命题。海德格尔认为,只有不迷恋确定性、严格性与客观性,立足于"存在的历史"和活生生的"此在的生存",才能更好地把握科学。  相似文献   

10.
从存在论上,萨特将责任看作是人的绝对自由的逻辑要求,海德格尔将责任看作是此在生存的一种"缺欠"所致,其目的都是消除人与责任之间的外在关系。马克思从人的现实性出发,强调技术的社会责任在于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强调人对自然的责任关系。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技术具有生态使命,目的是要探索人与自然之生态关系的生态阈值,以此科学地寻求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适度关系。在生态问题上,盲目的保护与盲目的开发一样,都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一种可能的技术本质观——海德格尔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德格尔认为,我们对技术的工具性规定只抓住了技术的“正确的东西”,但却没有抓住技术的“真实的东西”也即技术的本质;而是抓住技术的本质,我们就必须“通过正确的东西来寻找真实的东西”。本文在海德格尔这一思想的启示下,首先从分析技术之“正确的东西”之所以没有抓住技术之“真实的东西”的方法论根源入手,提出并论证了自己对于技术之“真实的东西”的一种理解方法,从而形成了一种可能的技术本质观。其核心思想是:所有技术都是由人的目的性预期与自然过程的工具性作用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取得统一的过程及产物。文章最后还对争论了多年的技术的价值负荷性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技术负荷着人类价值。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的世界哲学经历了戏剧性的变化。当国人刚从独断的睡梦中苏醒过来,得知有个“分析的时代”而肃然起敬时,实际上此时分析哲学已风光不再,步入了“后分析”时期。相反,曾被分析哲学、科学哲学嘲笑过的一些流派却大有卷土重来之势。以至于当前一些总结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史的著作,要将本世纪的哲学发展归结为“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曾济身于分析学派的罗蒂甚至认为,20世纪后半叶的哲学都是对海德格尔的各种回答,就象19世纪的哲学可以看作是对黑格尔的回答一样。在一个科学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世纪,科学的哲学竟然被看成是曾有过…  相似文献   

13.
刘郦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25(2):39-42,56
劳斯是美国新一代科学哲学家。他深受海德格尔实践的解释学和福柯的权力知识分析的影响,认为科学知识不是关于理论或信仰的说明,而是通向种种开放可能性的实践的解释;不是普遍的理论说明或一个理论的语句系统,而是局部的或境域化的;不是永恒占有,固定不变的东西,而是充满斗争和策略干涉的流通(circulates)领域。科学认识论不能同科学的政治学截然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海德格尔对机器大工业时代和技术时代对人的奴役都作的犀利,深刻的批判。但马克思把技术对人的奴役归之于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海德格尔则归之于技术的内在本质本身,在马克思看来,技术本质上只是一种中立性的工具,而在海德格尔看来,技术的本质是座架,它内在地就具有对人控制的特点,据此,马克思认为出路在于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海德格尔则认为出路在于“思”与“诗”,在于对技术的“泰然任之”。  相似文献   

15.
胡塞尔对笛卡尔的一再回访,在海德格尔看来透露了胡塞尔对笛卡尔绝对科学观念的分享,这种对传统观念的未经现象学批判的接受使胡塞尔沦入"非现象学的"境地。胡塞尔虽然拒斥笛卡尔的一种数学化的自然科学的科学理想,但也无法由此摆脱"传统"的嫌疑,因为他所理解的笛卡尔的数学化的科学观念,只是把哲学建立为一种演绎系统的理想,而海德格尔则把这种数学化的科学观念还原到了其存在理解之上,即一切存在者都仅仅在被给予主体的意义上才存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不仅没有摆脱近代科学与哲学的存在理解,反而把这种原本隐蔽的理解带到了前台,从而使自己置身于近代科学与哲学的根本意义之中。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察了建国50余年来中国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举措的历史,并按照时代特征和举措特点将其分为六个时期,每个时期科普事业的形态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生产需要,意识形态,科学本身,乃至国际潮流.本文并认为在中国存在着从传统的科学技术普及向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转变,纵览历史与现状,传统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存在七点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17.
马丁·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科学概念与他对存在与实体之间的本体论差异的解释,形成了一条理解科学定律及其必然性的崭新道路。就存在论的概念而言,科学是研究的实践,而不是从那些实践中提取出来的知识体。海德格尔的本体论认为,这种实践依赖于对这个研究领域中实体的"存在"的先验理解,而这支配了科学的方法论与概念化。这种理解既要求对这个领域实体的整体规律性(它们无论是什么,都"以相同的方式"行动)的信心,又要求一种可靠的、灵活的能力,它能在面对明显不可能的结果时,以支撑其规律性的方式来发展和阐明这种理解。由此,科学研究领域的规律性结合了该领域实体的反事实不变性与科学家对待那些有规律实体的行为的稳定性/与科学家视那些实体为有规律的态度的稳定性(在无法维持其规律性时,科学家甚至会放弃整个研究领域)。科学容易产生概念危机的可能性,确保了科学理解的真理性,如此,那些可通达其探究实体的基本概念与方法,也可对实体本身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意义与指称问题似乎总被认为只为分析哲学所独有,但实际上,在海德格尔那里依然也有某种变换了面貌的意义与指称问题。本文将分析并展示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及其后期语言之思中的意义与指称问题。最后,本文提出两点看法:首先,虽然批评者们对拉封的观点所作的批评并不能完全成立,但在某种意义上有助于使此问题变得更加清晰。其次,拉封运用唐纳兰对限定摹状词的归属性用法与指称性用法的区分而对海德格尔的意义决定指称理论所作的批评并不成立。  相似文献   

19.
《技术与时间》是斯蒂格勒的代表作,奠定了他后期批判数字技术与“人类世”的思想基础。《技术与时间》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具有亲缘性。用“技术”取代“存在”彰显了斯蒂格勒的哲学旨趣,即把基础存在论奠基于技术存在论。首先,斯蒂格勒接受“在世存在”的主张,并将它解释为“在自身之外存在”;其次,与海德格尔通过“向死存在”回到本真性不同,斯蒂格勒拒绝本真性概念,主张技术构成此在;再次,这意味着此在是可被构成的,因而是未完成的,“亏欠”与爱比米修斯神话共同为此提供了根据;最后,技术构成此在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代具性存在”,此在必须与技术共在,并通过技术而存在。  相似文献   

20.
实证科学将实在界定为客观存在的东西,提防并力图消除人化成分的干扰。海德格尔质疑和批判其合法性,反对科学在单纯知识论的结构中对实在的这一规限。他依照存在论生存论的结构制定方向,通过对实在之在世结构、寻视结构、意向结构的分析,展现实在和此在之间不可分离的源始关联,从而解构了实在的客观性。这对反思科学研究活动中非客观因素的作用,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