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57年秋,主持中央研究院达18年之久的朱家骅执意请辞.1957年11月4日,蒋介石以总统身份发布命令:代理中央研究院院长朱家骅呈请辞职,应予照准.此令.特任胡适为中央研究院院长.此令.1958年4月10日上午9时,中研院新任院长就职典礼在中研院考古馆楼上举行,胡适正式接受了中央研究院院长职务. 相似文献
2.
贫困地区超越式发展的哲学建构—拉卡托斯模式在高新技术扶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发达地区比较,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贫困地区能否后居上实现超越式发展?这是许多人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1968年,匈牙利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Imre Lakatos,1922-1974)提出一种科学发展模式,即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许多人认为该模式精致但不中用。能否将拉氏理论加以推广并找到有用的证据?这是许多人关心的又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将高新技术用于扶贫实践,并按照卡拉托斯科学发展模式建构了贫困地区超越式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哲学研究主要从哲学维度审视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现实应用,具有推进哲学研究领域拓展和内容深化的理论意义、引导人工智能相关科技伦理规范及人文约束的实践意义以及支持人工智能未来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的历史意义。人工智能哲学研究需要重视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伦理学等维度的问题,未来应当关注正确处理人工智能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评判人工智能引发的科技和社会变革的意义、人工智能的奇点突破及其评价、人工智能在社会认识论中的应用建构、人工智能引发的技术运用与社会问题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5.
6.
7.
“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企业经营中最基本的问题。企业家要在企业内部确立正确的“思维方式”,确立正确的哲学,并不懈努力与员工们共同拥有这种“思维方式”和哲学。这样企业就一定能发展并保持长期的繁荣。同时,我们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心性。我们的人生,就由我们的心灵来创造。 相似文献
8.
9.
2011年12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深圳报业集团主办,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承办的产业论与产业创新研讨会在深圳召开。中国自然辩证法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技术路线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非常大的距离.近一个时期以来,中央把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项重要战略目标提了出来.但是,这条道路应当如何走,却是一个必须引起深思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技术路线角度来探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路径.因为,在我们看来,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需要适当的技术手段,哲学社会科学技术路线也需要适当的支撑环境与条件. 相似文献
14.
面对信息化速度加快、市场化程度加深、城市化趋势加强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部分区域发展提出了跨越式的发展战略。本文选取北京市门头沟区在跨越式发展模式下的特殊发展时期,从区域人口、投资、收入等反映区域经济社会特点的指标出发,选用2005~2011年近七年的数据,分析研究各项指标与区域商业的相关性及其影响程度,试图发现这些指标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关系,进而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提升产业综合实力和合理引导消费支出,关注消费分层情况等相关建议,为类似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面临日益严峻的金融形势和经济状况,中国企业必须转向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成本的运营方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企业制订能源管理战略时通常可以遵循的7个步骤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知识论与科学哲学的关系及其当代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论和科学哲学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两者在近代认识论的路径中发展并在康德哲学和逻辑经验主义那里重叠、融合.之后,知识论和科学哲学在分析哲学和解释学的转向中从一元辩护走向多元理解,呈现出多视角、多层面、具体化的特点,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并非处于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18.
19.
记得2002年9月11日,即研究生开学的第一天,导师就向我们介绍本专业(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三大学术期刊.位列第一的是<自然辩证法通讯>,其次是<自然辩证法研究>和<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作为一种先进的生态世界观,以人与自然界关系为基本问题,提供认识世界的新的理论框架。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理论基石,根据循环经济发展过程的现实,力图站在新的理论高度把握循环经济发展的本质与核心,探究循环经济发展的四重维度;科学技术范式的生态转向(知识维),经济增长与发展模式的生态转向(生产维),政治制度的生态转向(制度维)和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生态回归(文化维),从而揭示循环经济发展的动态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