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完整缓和曲线参数方程进行分析,构建了以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为坐标原点的切线直角坐标系,进而推出完整、非完整缓和曲线的切线直角坐标通用计算公式。结合VB程序设计界面友好以及Matlab数值积分运算函数精度较高的特点,设计实现了缓和曲线坐标计算程序,并根据某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匝道设计数据,利用该程序对匝道中的缓和曲线坐标进行了计算,检验了程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魏永强  陈丽芳  张洪银 《科技信息》2010,(7):339-339,60
根据缓和曲线的作用,结合在实际设计,本文分别介绍回旋线在高等级公路和低等级公路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李明添 《工程与建设》2005,19(6):518-520
在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匝道线形设计中,常用的缓和曲线有完整缓和曲线和非完整缓和曲线,其计算转换过程较为复杂。文章给出了其直角坐标和大地坐标的计算公式,并利用Matlab语言编制了实用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道路复杂曲线中桩和边桩坐标、中桩到边桩的坐标方位角等放样元素的快速计算,并保证放样元素计算的精度和准确度,总结了各种道路曲线放样元素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推导出道路曲线放样元素计算的基本公式,提出简明、便捷的复合曲线放样元素计算方法、精度评定方法及评定模型,并利用Visual Basic语言程序实现了道路曲线放样元素的快速计算。经某复杂立交中完整缓和曲线、非完整缓和曲线计算验证,表明该方法计算得到的放样元素与设计值之间的差异仅在毫米级,满足道路复杂曲线放样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缓和曲线坐标计算是线路坐标计算的难点之一,手工计算效率十分低下,本文利用Autocad VBA语言编写了缓和曲线坐标程序,在程序中输入缓和曲线的相关参数后,实现缓和曲线坐标的自动计算。  相似文献   

6.
针对有缓和段的弯桥,本文以缓和曲线长度作为参数,推导出了设有加宽、超高的缓和段特征曲线的几何设计计算式以及超高计算式,并给出算例。计算表明,计算式精度高,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7.
林晓明 《科技信息》2007,(7):104-104
本文针对山区地形地貌特点,对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中线形标准、平面设计方法、竖曲线半径布设、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超高值、缓和曲线长度与超高过渡段等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中线形标准,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超高值、缓和曲线长度与超高过渡段等进行分析,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结合圆曲线的线状特点,建立了弦线独立坐标系,并分别对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给出了各种情况下测设元素的计算公式;利用极坐标法测设圆曲线细部,此方法思路清晰、计算简单,可以提高圆曲线细部放样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10.
经过多年设计实践,我们对公路平面曲线中的凸型、C型、基本型和不对称型曲线的圆曲线半径与缓和曲线长度的计算及匹配,取得了一定成果,使曲线设计的形式、内容达到和谐统一,提高了曲线设计质量,在理论和实用上都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1.
道路曲线的工程测量计算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道路工程测量中缓和曲线、圆曲线的计算问题进行研究 .讨论了缓和曲线及其等距线的数学性质、曲线点及曲线交点的大地坐标计算 ,以及编制VisualLISP程序对AutoCAD的二次开发 ,以解决理论的严格性和计算的实用性问题 .讨论的理论和方法均经过道路曲线测设的实例验证 .  相似文献   

12.
通过几个典型算例,详细介绍了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的野外观测步骤以及室内各要素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结合太原市康西路的具体情况,描述了城市道路缓和曲线的测设。通过采用测距仪和极坐标方法,利用施工导线放取道路缓和曲线的主要点,采用偏角法对道路缓和曲线布点进行详细测设,有效地提高了各主要点的点位精度,减少了测设中的误差,保证了道路缓和曲线线型的圆滑。  相似文献   

14.
皮尔逊-Ⅲ型分布是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中推荐采用的分布,现行广泛采用的是适线法。本文介绍了适线法的基本原理,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软件平台开发了频率曲线可视化程序,可对一个系列的水文资料进行适线,以多种方式保存结果,计算速度快,可视化程度高,具有良好的精度、较强通用性,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推导了公路卵型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测量坐标和过该点的切线、法线的方位角的公式,并在此基础上推导了路边线测量坐标的计算公式。最后利用工程实例阐明了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根据尼古拉兹实验曲线以及对应的阻力系数经验公式计算阻力系数时,为保证阻力系数与传热方程迭代过程的连续性,对过渡区和湍流过渡区提出了新的阻力系数计算经验公式以及过渡区传热系数计算经验公式,新的阻力系数经验公式在雷诺数从小到大范围内连续,使传热方程与其迭代过程易于收敛。新的阻力系数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与已知判据进行了验证,过渡区相对误差在5%以内,湍流过渡区相对误差在10%以内,满足工程计算要求,计算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7.
王振环 《科技信息》2011,(23):74-75
水驱特征曲线是水驱开发油田固有的特征曲线,对于水驱油田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甲、乙、丙、丁水驱特征曲线单独使用时预测偏高或偏低的问题,在其基础上,提出了即简单又分别综合了甲型和乙型,丙型和丁型的新型水驱特征曲线,从而扩大了他们的应用范围,提高了预测准确程度。实例计算表明,所建立的新型水驱特征曲线与实践数据拟合相关性更强,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18.
In order to smooth the trajectory of a robot and reduce dwell time, a transition curve is intro-duced between two adjacent curves in three-dimensional space.G2 continuity is guaranteed to transit smoothly.To minimize the amount of calculation, cubic and quartic Bezier curves are both ana-lyzed.Furthermore, the contour curve is characterized by a transition parameter which defines the distance to the corner of the deviation.How to define the transition points for different curves is presented.A general move command interface is defined for receiving the curve limitations and tran-sition parameters.Then, how to calculate the control points of the cubic and quartic Bezier curves is analyzed and given.Different situations are discussed separately, including transition between two lines, transition between a line and a circle, and transition between two circles.Finally, the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on a six degree of freedom ( DOF) industrial robot to validate the proposed method.Results of single transition and multiple transitions are presented.The trajectories in the joint space are also analyz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ethod achieves G2 continuity within the transition constraint and has good efficiency and adaptability.  相似文献   

19.
基于MATLAB的最小二乘曲线拟合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科学实验及应用中,需要在分析一组测试数据的基础上,求出自变量与应变量之间近似函数关系表达式,以便计算机或其他设计人员利用它来方便地进行其他设计计算,这类问题就是由测得的点求曲线拟合的问题。在系统辨识领域中,最小二乘法作为曲线拟合最常用的方法,因其更为准确、实用而被广泛应用。在介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曲线拟合原理基础上,结合MATALB软件具体举例分析函数拟合方法和图形界面拟合方法以及MATALB工具箱拟合,并比较分析各种方法拟合效果与特点。通过具体分析可见,函数拟合需要对拟合函数有比较好的了解、编写相关程序,使用较灵活,而图形界面拟合以及曲线拟合工具箱cftool拟合直观、简洁,通过分析得到拟合方程参数及残差,可见拟合精度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