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媒体时代,社会舆论通过新媒体渠道向校园渗透,高校网络舆论环境进一步社会化,给高校网络舆情管控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学生思政政治工作者,要想引导舆论、预防校园危机事件,就必须全面了解高校网络舆情干预机制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特征,摸清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网络舆情干预机制,从而促进高校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袁姝 《华东科技》2022,(2):89-92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高校新媒体宣传工作的创新发展已成为值得关注的课题.本文以南京市某高校新媒体中心为例,聚焦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高校新媒体宣传工作,分析和思考了新媒体矩阵设计,并且从加强新媒体主题策划、完善新媒体平台运作机制、提高舆论引导和舆情应对能力三个方面出发,给高校新媒体宣传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新媒体等一些平台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通过微信、微博、博客、论坛等渠道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网络舆情不仅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重要风向标,而且是快速、准确了解青年大学生的真实情感和实际行为的有效途径,成为引导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网络文明习惯的有力助手,高校网络舆情监测和引导已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题中之义。该文围绕网络舆情的特点,网络舆情动态监测机制,继而探索科学的引导高校舆情。  相似文献   

4.
在网络新媒体时代下,突发校园舆情事件时要充分发挥自媒体在网络舆情中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辅导员在高校学生学习、生活、思想上的"纠错"作用并科学高效地处理舆情事件.为此需要完善高校应急网络舆论防范机制、监测机制、处理机制;掌握处理校园应急网络舆情传播的主动权,培养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舆情时明辨是非的能力,贯彻落实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5.
将传统舆情管理工作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应用信息化技术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为开辟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新领域,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为高校文化信息传播创造了无限广阔的空间,也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开放快捷的信息传播,使集权的权威传播形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高校信息的快速传播和迅速发酵成为可能,高校要高度重视新媒体的作用;针对新媒体拥有众多信源渠道的特征,高校要提升对新媒体的"把关"意识;针对新媒体信息交互性强的特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重视相关议题建构与议程设置,引导关注点;新媒体信息的甄别难度大,高校要重视舆情信息时空维度的监控、分析,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将传统舆情管理工作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应用信息化技术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为开辟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新领域,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聂钰石 《科技信息》2013,(18):44-44,48
针对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研究工作正从单纯的、被动的理论分析逐步发展到复合的、主动的实践应用。这一点突出地体现为,具体到高校的日常运作中,在诸多方面我们已愈来愈多地发现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应用痕迹。其中,与校园危机公关等较为明显的网络舆情引导不同,校园文化活动宣传上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更具渗透性和隐匿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校园网络舆情事件频发,校园网络舆情也表现出新的特性。该文介绍了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发展的3个周期,以及高校在校园舆情处置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最后,在校园网络舆情宣传、引导、大数据支持分析以及规章制度方面给出了高校校园舆情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在人人皆可自媒体的时代,突发公共事件在传播机制上发生着变化,如何有效控制网络舆论发酵、防止舆情传播、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显得至关重要。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引发出的舆论中,主流媒体在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然而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信息化、智能化的网络舆情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窗口。新媒体传播因去中心化、跨区域性的特征,呈现平台管理和审查力度不足、舆论引导偏离、信息资源过剩等方面的不足。因此突发公共事件的舆情传播过程中经常出现信息来源虚假、舆论矛头不断转向、舆情多次反转等异常情况,需从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传播新闻的真实性、加强政府与新媒体的协同引导作用三个方面着力解决。  相似文献   

11.
网络舆情生命周期包括针对舆情的预判、引导、处理(舆情危机事件)等主要阶段,各阶段的恰当处理直接表征政府执政能力和权威性,其根本要素是政府对于网络舆情监督管理的工作理念是否先进。采取非"堵"而"疏"辩证策略,实施匹配的多维度舆情监测办法、推行政府职能部门信息开放与透明、提高政府公职人员综合素养都是实现多元化网络舆情和谐趋向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魏巍 《科技信息》2013,(12):257-257
针对新媒体和互联网海量信息的出现,本文深入研究了舆情信息智能分析技术,提出了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系统的构建方案,以提高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快速获取和准确分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张虹 《科技信息》2011,(7):79-79,86
本文将从基于网络舆情特征定量指标的统计分析、基于知识挖掘的网络舆情资源萃取,以及针对学校网络突发性群体事件及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和辅助领导决策方案研究三个方面论述网络舆情管理决策平台的建设,最终形成一个基于指标控制和知识挖掘的网络舆情监控平台,为高校网络舆情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为高校应对突发性事件提供重要的辅助决策工具,提升各高校舆情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校党建在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中责无旁贷,并且应该大力开展网络党建,积极参与到高校网络舆论场中来。在大学生网络舆情演变中,高校网络党建应当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引导功能、凝聚功能、意见领袖功能等,要从日常宣传教育机制、舆情协调交流机制、舆情信息汇集与反馈机制、舆情危机预警机制、舆情应急处理机制等多方面构建高校网络党建参与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媒体的广泛使用,校园舆情日益受到关注,校园舆情的研究凸显的十分重要,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因为世界观和人生观都还没有完全定型,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或者被不法分子所利用,从而利用网络的匿名性来进行发泄和攻击。因此,有效应对校园网络舆情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构建和谐优美校园网络文化环境的重点。分析认为:校园网络的舆情是具有相应特征的,这些特征是一把把双刃剑,带来和谐优美的校园网络文化对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是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因此,要积极引导和管理高校的网络舆情,建设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6.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不仅是高校网络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大学生思想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研析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和成因,加强校园网络舆情的监控、管理和引导,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体系,促进校园网络环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信息传播三个关键性环节着手,分析高校舆论宣传工作在新媒体时代如何从把关人、校园媒体和受众三个方面实现有效传播力,提升舆论宣传引领力,构建良好育人环境,为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正>服务内容简介热点舆情采编报送。为科技系统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基于科技经济决策参考的舆情信息服务。对科技经济时事热点和社情民意进行收集、整理、研判,对重点事件、敏感事件进行专题跟踪、定期报送,根据传播趋势和统计数据为用户提供舆情信息分析研究报告。正面舆论强化引导。为科技系统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基于正面舆论强化引导的舆情研究服务。准确把握科技宣传舆论规律,突出宣传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提升新媒体条件下舆情引导能力,营造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9.
BBS是网络舆情产生和传播的主要场所之一,由于研究手段的匮乏,预测和引导BBS舆情的研究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考虑到网络舆情具有突现性,以突现计算的观点将发帖人抽象成Agent.通过设定Agent参数和交互规则,利用小世界网络建立了BBS舆情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日增回帖数和个人发言数比例这2个重要统计指标上与真实情况同时吻合,说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杨英  袁泉 《科技咨询导报》2013,(21):152-152
当前,新媒体引领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各大高校也逐渐将新媒体应用于学生工作和共青团工作中。如何针对“90后”大学新生的特点,将新媒体应用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为高校开展各项工作带来新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