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封(1707—1788)是法国18世纪的著名作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称他是“近现代以科学眼光探讨物种起源的第一人”。他所著的36卷《自然史》中,有以动物分期为内容的一卷,中译为《动物素描》。  相似文献   

2.
<正>Safari是在非洲非常流行的一种野生动物生态观赏旅行,很多人都专门跑到东非大草原去看动物大迁徙。其实在我们中国也有很好的野生动物资源,让我们来关注一下属于中国的safari。那时的记忆从小就喜欢看《动物世界》类的纪录片,记得最早是在电影院看的,然后是看八英寸的黑白电视,再到用大型的背投,一直到眼下随身携带的i Pad等,痴迷几十年。原以为自己这样的高级粉丝不多,不料有一年在太白山偶遇一位驾车独行的70多岁的老人,闲聊时说起一些《动物世界》中的片  相似文献   

3.
张志飞 《自然杂志》2006,28(5):0-I0003
2006年5月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西北大学舒德干与英国剑桥大学S.Conway Morris教授等人合作在早期动物起源演化研究上的又一突破性成果——《中国早寒武世的文德生物及地球早期双胚层动物演化》。他们在地球动物界“仲春时代”发现的“春光虫”被认为是目前地球上已知最原始的一类真后生动物(图1);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果,他们提出了关于动物界起源和早期演化的新假说(图2)。  相似文献   

4.
《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载:“……七年(即公元前240年),将军骜死。以攻龙、孤、庆都。”正义《括地志》云:“又定州唐县东北五十四里有孤山。盖都山也。”然而在定州东北五十多里处.现在是一片平原。若说是由于秦以后某年发生了剧烈的地震而突然陷没或真有愚公行千百年“移山”之功的话,那便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史料,可历史记载里绝无一字提到。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知识就是力量》2006,(5):80-80
《知识就是力量》陪伴我40个年头了,很怀念童年看《知识就是力量》时的那份天真和幻想,现在想起来依然回味无穷。我也算是个比较新潮的老年人,喜欢科幻连载小说,看起来那叫一个起劲儿,真正做到了废寝忘食。“知力”里面的健康报道也很不错,对我们这样的老年人来说非常合适。希望你们可以多加点科幻、连载小说类和健康类的内容。我对你们充满希望。一个在“知力”熏陶下成长的“小孩”。吉林老韬在这个五彩缤纷的社会里千奇百怪的杂志琳琅满目。我为什么喜欢上了《知识就是力量》?包装和别的杂志没法比, 价格也没法比,封面更是不吸引人的注意力。但是她有丰富  相似文献   

6.
我可以说是《知识就是力量》的老朋友。这个“老”字有双重意义。其一,从年岁上看,是年龄老的朋友。其二,从与《知识就是力量》的关系上看,《知识就是力量》创刊不久,我就同它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是作为一名忠实读者,后来是读者兼作者。它伴随我走过了从青年到老年的历程,对我的人生道路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同它是有  相似文献   

7.
动物的冬眠,对人类健康有诸多启示。将来也许有一天,我们人类能像冬眠动物那样,长期不活动也不会生病。 2012年2月2日,美国宾夕法尼,亚洲旁苏托尼镇上第126届土拨鼠日(GroundhogDay)那一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包括这个小镇上的5000人,约1万5千人聚集在这里,见证当地最著名的“天气预测员”土拨鼠“菲尔”的预测结果:今年冬季还将持续6个星期才会结束。  相似文献   

8.
人的标准     
对人的看法,古人与现代人真是大相径庭。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对人的定义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莎士比亚语):而《圣经》上说得就更清楚,据说,自从上帝创造了亚当之后,就对亚当说:  相似文献   

9.
陈杰 《科学之友》2005,(10):54-54
塔克拉玛干沙漠--令人谈虎色变的“生命禁区”,地处塔里木盆地中央,东西长1000多km,南北宽400km,面积相当于英国、瑞士、荷兰三国的总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被西方人称为“死亡之海”的“死地”,却是多种动物怡然自得的乐园.  相似文献   

10.
在动物王国中,蜘蛛是人类最熟悉不过的了。在屋舍四隅,田野草丛,我们常可看到蜘蛛网幕纤络,精细奇巧,真有夺天公造化之美妙。相传战国时代的晋公子重耳乘车郊游,见蜘蛛结网捕虫而停车感叹:“咒乎人有智不能郭垂天之网,布络地之绳“蜘蛛古代有许多称谓:《说文》中称为磐骛,《广雅》中称为网工,在晋代之后才称为蜘蛛。宋代王安石对蜘蛛的本意解释是“设一面之网,物触而后诛之,知道乎诛义者,故曰蜘蛛”。可知蜘蛛其名因以捕食昆虫而来。  相似文献   

11.
谨防脂肪毒 中老年常见病的病因大多同脂肪有关。精神压力和脂肪,这两样凑到一起,十有八九会得病。但是在现代,这两样“宝贝”非常容易“到手”,因此中老年常见病的患者也在日益增多。 在自然界,因吃得过多而死的只有人和家畜,以及动物园里的动物。而家畜和动物园的动物又都是受人的管理,所以人的罪责是推卸不掉的。 可是,无论怎么反省,人出于本能还是愿意吃好吃的东西。而好吃的食物大多含有脂肪。因此,可以说有很多人是中脂肪之毒而死。 那么,怎样才能不致于中脂肪之毒呢?大家可能会说:“不摄取脂肪不就行了嘛!”可是,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也就没有什么麻烦了,问  相似文献   

12.
上期我们介绍了“科学金钥匙丛书”的前5册,即《太空之船》、《兵器王国新秀》、《高科技与未来战争》、《信息时代》和《交通大视野》。本期我们接着向读者介绍本丛书的后5册图书: 《人与自然》 人是自然界中的一员,虽说人是高级智慧动物,拥有主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但人类发展至今在对自然界的全面和深刻的了解认识方面,可以说还  相似文献   

13.
若亭  才子 《科学之友》2007,(19):41-43
明清时顾祖禹在他的历史地理学著作《读史方舆纪要》中,这样论述山西地理形势:山西“东据太行,南通怀孟(河南沁阳、孟县),西薄(逼近)于河,北边沙漠”,“表里山河,最为完固”,占据着一个”拊天下之背而扼其吭(咽喉)”的位置,所以,“天下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  相似文献   

14.
“有害动物”或“害虫”的概念是以人为中心而制定的,比如,与人争抢作物的虫类,破坏耕地、偷吃家畜的动物等等,都被称之有害。为了控制害虫、有害动物,人类想尽了各种办法,其基本原则之一是,既能杀灭或减少有害动物,又不危及人的生命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于是遗传工程(也称生物技术、基因工程)便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汉文化漫谈     
汉,最早指汉水。汉水源出陕西宁强县北的蟠冢山。因地段不同,汉水又有着漾水、沔水、汉江、沧浪、襄水、夏水等称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屈原《渔父》),其中“沧浪之水”即指湖北的汉水。  相似文献   

16.
刘国均 《科学之友》2007,(9A):71-71
其实只要岗位安排得合适,世界上就没有残疾可言。顺治皇帝是清朝入主中原后的第一个皇帝。他主持编篡了《资政要览》书,《资政要览》中“知人”一节里有这么一种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顺治皇帝说:“三个人一起走,一定会有可用之才。背驼的人可以让他去敲钟;身体残疾不能弯腰的人,可以让他去打罄;  相似文献   

17.
明朝有位著名的大臣,名叫杨继盛。在他担任兵部员外郎的时候,前往边疆视察,检阅榷场,并翻阅历史文献,说了一句话:“互市者,和亲之别名也。”(《明史》卷209((杨继盛传》)也就是说,在历史上,和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互市。当然,他这话有失偏颇,但是.对于唐以后的历史来说无疑是正确的。而对于辽朝,就是完全正确的表述了。  相似文献   

18.
1984年,威廉&#183;吉布森(William Gibson)的小说《神经漫游者》同时夺得当年科幻小说界的三大主要奖项:雨果奖、星云奖与菲利普&#183;狄克奖。该小说标志着吉布森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即“赛博朋克”,或称之为数字科幻小说。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电影《黑客帝国》三部曲就是吉布森描绘的“赛博朋克”的荧幕呈现。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为什么会有“性”,也就是说为什么人分为男人和女人,动(植)物会有雄性和雌性?也许你觉得这个问题很荒唐,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圣经》上不是说过,上帝先造男人,怕他孤独,又从男子身上取了一根骨头造了女人,造物之神就是这样造就自然界生命的。当然,造物之神是不存在的,生命的出现是地球环境变化的产物,是“性”结合的产物。大家知道,“性”活动时,男(雄)性产生的精子与女(雌)性产生的卵子相互结合而受精,此时,精子所携带的DNA(基因)注入到卵子中。然后,精子与卵子的DNA配成对,双方的基因进行重新组合…  相似文献   

20.
在诗词的所有意象当中,我认为古人最喜欢用的就是“月”。他们把丰富的感情都寄予了明月,写就了多少美妙绝伦、回肠荡气的绝作。一轮明月,不知被古今多少文人吟咏过,简直被他们写绝了:“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战国策·秦策》)“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唐·于良史《春山夜月》)“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