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作为中国物理学会的一个分科学会,中国液晶学会1980年7月18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来自祖国各地的液晶工作者欢聚一堂,交流工作经验和学术论文.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名誉教授、美籍液晶专家吴家玮教授、印度拉曼研究所缀特拉希哈教授和瑞典乔马斯技木大学物理系拉吉瓦尔教授出席了大会,并作了学术报告. 大会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中国物理学会液晶分会的正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和理事.谢毓章当选为理事  相似文献   

2.
庄林 《科学之友》2002,(9):20-21
在印度北方的边远山区纳米罗尔村,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名叫巴亚·米切尔。他修炼瑜珈功有40多年了,据说他的身体能在山林上空飘浮,如同仙人。美国物理学家卡莱曼思教授曾在印度工作多年,他决定去拜访这位“超人”。和他同行的有印度著名的生物学家辛格·米巴尔教授、人体形功能学者雷曼尔博士及美国《科学与生活》杂志的记者等。纳米罗尔村地处边远山区,道路艰险,人们要先骑马、后步行十多天才能到达。卡莱曼思教授一行人到达后,拜会了巴亚·米切尔。这位老人  相似文献   

3.
在印度北方边远山区的纳米罗尔村,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名叫巴亚·米切尔。他修练瑜珈功有40多年了,据说他的身体能在山林上空飘浮,如同仙人。美国物理学家卡莱曼思教授曾在印度各地多年,他决定去拜访这位“超人”。和他同行的有印度著名的生物学家辛格·米巴尔教授、人体形功能学者雷曼尔博士及美国《科学与生活》杂志的记者等。纳米罗尔村地处边远山区,道路艰险,人们要骑马、步行10多天才能到达,这里几乎与世隔绝。卡莱曼思教授一行人到达后,拜会了巴亚·米切尔。这位老人长着浓密而长长的银色头发、胡子,浓眉下的锐利眼神,俨然一副哲学家的…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谨以十分沉痛的心情,悼念我们的朋友、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感染研究中心的优秀科学家辛·查特瓦(G.Singh Chhatwal)教授.2016年8月5日,在与白血病抗争多年之后,辛·查特瓦教授,留下妻子和两个孩子,永远离开人世.辛·查特瓦教授是国际著名的印度裔(锡克族)学者,主要从事链球菌多样性研究,尤其是定植(colonization)和感染(infection)关系的研究,他领导的位于布伦瑞克的亥姆  相似文献   

5.
<正>在我们眼中,印度并不是一个科技强国,特别是在航空航天领域。但在近日,印度终于完成了梦寐以求的"亚洲第一"目标——成为第一个完成火星探测器入轨的亚洲国家。印度这颗火星探测器名为"曼加里安"(Mangalyaan),于2013年11月5日从印度萨迪什亚万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当年11月11日,运载火箭曾出现故障,导致远地点高度未能达到预定值。但随后,印度立即对火箭进行了辅助轨道提高操作,保证了火箭的正常飞行。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8月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第28届国际数学家大会(ICM)上,阿克萨伊·文卡特什凭借自己在解析数论、拓扑学、表示论等方面的成就,获得了菲尔兹奖。热爱数学,也热爱生活文卡特什出生于印度新德里,他的母亲是维多利亚迪肯大学的一名计算机科学教授。“儿子是一个总是很快乐的孩子,他擅长数学,也热爱运动、音乐和阅读。”母亲这样评价自己的儿子。  相似文献   

7.
2007年6月初,印度古生物学家拉玛势贾姆教授带领考察队来到喜马拉雅山南麓,在郁郁葱葱的热带森林中安下营帐,随后就带着考察工具和护身枪枝,穿过位于海拔2500m的针叶林带,继续向高山攀登。6月中旬,教授和考察队员们来到了6000m高的大雪山,这里空气稀薄、寒冷彻骨,不用说人迹罕至,就连飞乌也很难找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雪的故乡”。  相似文献   

8.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印度的苏达香教授特为本刊撰写的《弱相互作用三十年》一文,以通俗的语言对弱相互作用理论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作了历史的回顾。通过回顾可以看到,在粒子物理领域里,每一重大进展都经历了大量的曲折和反复,每一重大成果都凝聚了许多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的辛勤劳动。本文还介绍了苏达香教授本人和马谢克教授提出的V-A耦合理论。他们关于自旋为1/2的粒子的左手手征分量的观念,在近代的相互作用统一理论中已被广泛地接受和应用。苏达香教授认为,弱相互作用理论的三十年就是V-A耦合理论不断发展、充实和完善的三十年。  相似文献   

9.
印度裔美国神经科学家拉马钱德兰(1951—),毕业于印度马德拉斯大学,在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获博士学位,1983年到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任教,1988年起任该校心理学教授、脑与认知中心主任。他被同行称为"神经科学界的马可波罗",1997年入选《新闻周刊》"21世纪百位最值得注意的杰出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英国《自然》杂志5月13日出版的一组关于印度科技发展的特刊中,对很快将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印度的科技发展现状进行了详尽分析。特刊称,与中国、巴西等新崛起的经济体相比较,尽管印度经济增长迅速,但其在大多数指标上都有所不足。如何更好地提升印度的科学能力,以及应对包括能源、水资源、食品和污染等挑战?将是印度科技发展之路上所要面对的问题。印度的科学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进步,但若要充分发挥其全部潜力,还需认真思考其  相似文献   

11.
2007年6月初,印度古生物学家拉玛势贾姆教授带领考察队来到喜马拉雅山南麓,在郁郁葱葱的热带森林中安下营帐,随后就带着考察工具和护身枪枝,穿过位于海拔2 500 m的针叶林带,继续向高山攀登.6月中旬,教授和考察队员们来到了6 000 m高的大雪山,这里空气稀薄、寒冷彻骨,不用说人迹罕至,就连飞乌也很难找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雪的故乡".  相似文献   

12.
2009年7月22日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发生了一次日全食(图1).日食首先形成在印度东部的海上,然后穿过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等国家,从中国西部横断山区偏北的位置进入我国腹地,途经四川盆地、湖北、安徽、  相似文献   

13.
善待地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一种世界和世纪的时尚。当环保成了人人可以参与的行动和时尚时,绿色也就渗透了我们的文化和文明。一棵树的价值关于树木的价值,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达斯教授的全面估算使人颇受启发。他指出,一棵长了50年的大树,在市场上出售仅  相似文献   

14.
<正>面对官僚政治体制和诸多沉疴痼疾,印度生物技术司负责人K.维贾伊拉哈万(K.Vijay Raghavan)决心致力于改变这种低效的政府管理模式,在印度创建一套全新的生命科学体系。4月12日,K·维贾伊拉哈万(下称维贾伊)在他的Facebook上对其2 500多个好友宣布了一个计划:印度生物技术司(DBT)将成立海洋生物学研究所,同时在辽阔的海岸线上建立多个观测站。DBT是印度最大的生物医学研究资金管理机构,由维贾伊领导。短短数小时之内,便收到了500个赞和60多条表示祝贺的回复。  相似文献   

15.
西克教授"在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应征从军期间,已经退休年逾八旬的原印度讲座教授西克,毅然走上讲台,代他上课。西克教授真正是诲人不倦,第一次上课他就对我郑重宣布:他要把自己毕生最专长的学问,统统地毫无保留地全部传授给我。……他是我平生所遇到的中外各国的老师中对我最爱护、感情最深、期望最大的老师。一直到今天,只要一想到他,我的心立即剧烈地跳动,老泪就立刻流满全脸。"  相似文献   

16.
国庆日的灾难 公元2001年1月26日是让世人特别是印度人难以忘却的日子.这一天是印度第51个国庆日,印度人民以不同的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首都新德里举行盛大的国庆活动,数万名群众组成的游行队伍正秩序井然地等待着国家领导人的检阅.然而,此时此刻一场可怕的灾难正在逼向善良的人们.  相似文献   

17.
我国首届初等数学研究学术交流会于1991年8月15~17日在天津师范大学举行。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侯国荣教授主持了开幕式,知名数学家吴大任教授、梅向明教授出席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18.
郑洪波 《科学通报》2003,48(23):2487-2487
<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GCP-476项目(2003~2007年)由来自日本、中国、美国、俄罗斯、韩国、印度、台湾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参加,项目负责人是东京大学的古海洋学家R.Tada教授和同济大学的郑洪波教授等。该项目旨在联合地质学家、古海洋学家、气候学家,在构造尺度和天文尺度上,探讨中国(亚洲)宏观环境格局的变化,其中包括青藏高原隆升的时代、方式、边缘海的形成和演化,以及这些事件对亚洲季风系统形成和演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21世纪中国的环境与发展”研讨会专题评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博士刘宗超在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教授的倡仪下,于1994年5月19日至22日,在北京举办了“21...  相似文献   

20.
第五届国际空气喷气发动机学术会议(ISABE)于1981年2月16日至21日在印度班加罗尔市举行。与会国家共23个。中国代表团一行九人由吴仲华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