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巴拿马地峡把美洲分成南、北两部分。人们习惯把墨西哥及其以南的美洲地区称为拉丁美洲。因此北美洲只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英属百慕大群岛和法属几个小岛。美国全称美利坚合众国。“美利坚”和“亚美利加”在英语中是一个词,只是汉译不同而已。通常认为亚美利加是以意大利航海家的名字亚美利哥·维斯普奇命名的。他纠正了哥伦布认为西印度群岛和南美大陆都属亚洲的错误。由于这一名称悦耳、好记,立即为大家所接受。亚美利加则是亚美利哥的拉丁语读音。近来有这么一种说法,亚美利  相似文献   

2.
没见到印第安人时,对这个遥远的民族是很陌生的;可是见到他们之后,却似有缘,自有几分亲情在。难怪哥伦布会弄错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但不论美洲或美国都不以哥伦布作为美洲或美国的名字。美洲全称为亚美利加洲,美国全称为亚美利加合众国,都是以另一位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维斯普奇的名  相似文献   

3.
头脑体操     
正这白色的是:A.冰雪B.云层C.白沙开怀大猜1.美洲大陆为什么被称为"America"?A.取自探险家亚美瑞格·韦斯普奇(Amerigo Vespucci)的名字B.哥伦布将这里命名为"America"C.源自名为"阿美里卡纳(Americana)"的土著居民  相似文献   

4.
哥伦布的名字早已作为伟大的航海家、探险家、美洲大陆的发现者而被载入史册。关于哥伦布的文章著述可谓汗牛充栋,但在许多方面他仍然是个谜,其中之一就是他的身世。一位美国史学家认为“哥伦布其人是一个谜”,“关于他的生平很少有人能说得确切。”葡萄牙学者马斯卡列尼亚·巴列托博士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大量考证,最近对有关哥伦布身世和国籍的传统之说提出了挑战。他在已公开发行的640页的巨著中,通过420条考据材料、200幅图表和32幅地图、航海图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哥伦布并非如几百年来各种历史学专著和历史教科书中所  相似文献   

5.
1492年,著名航海家、意大利人哥仑布,为了寻找到印度的新航路,带了三艘西班牙船,越过烟波浩渺的大西洋到达了美洲。哥仑布最先到达的,是西印度群岛的圣萨尔瓦多岛。到达的时间是1492年10月12日。其它如古巴、波多黎各、牙买加和多米尼加等地的到达,也都在这一年。据说,哥仑布到达多米尼加那一天是11月3日,恰是星期日,为了纪念这一天,所以命名为多米尼加,这名字是意大利文Domenica的音译,是星期天之意。但是,1492年11月3日却不是星期日。那末,哥仑布命名  相似文献   

6.
霸王龙、始祖鸟、猛犸象,这些都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古代生物。细心的读者会问:这些名字是它们的学名吗?一个古生物是怎样被命名的呢?有什么需要遵循的命名法规吗?本文将一一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讲讲生物命名的含义。无论是现代或古代的生物,经过人们研究后都要给它们起一个科学的名字,并要制定一些原则和法规,使这些名字和生物联系起来,这就是生物的命名。这个“科学的名字”就是生物的学名,目前学术界普遍采用的是“双名法”,这是瑞典博物学家卡罗勒斯·林奈在他1758年发表的《自然系统》(第十版)中首次严格坚持的命名法则(在此之前的学者们有…  相似文献   

7.
正毕达哥拉斯(前572-492)出生于希腊,是一位数学奇才,他最伟大的成就是发现了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弦定理)。毕达哥拉斯(前572-492)出生于希腊,是一位数学奇才,他最伟大的成就是发现了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弦定理)。即: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正  相似文献   

8.
<正>历史,让纽约变得厚重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欧洲各国殖民者纷纷涌来建立殖民贸易点,这里逐渐形成自由港,这就是纽约的前身。1524年,意大利人来到河口地区。1626年,荷兰人从当地印第安人手中廉价买下曼哈顿岛建立贸易站,并按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名字,将这个地方命名为"新阿姆斯特丹"。  相似文献   

9.
在古代的欧洲,有一种古老的禁忌就是不愿把自己的名字透露给陌生人,以免陌生人对自己施展魔法,因为当时人认为,一个人的名字就代表一种特征,这种特征就能决定人的一切。如果你知道一个人的名字,你就会了解到关于他的某些事情或一切事情。研究命名是引人入胜的,我们可以用一两个词(如林奈命名系统)来概括表达新发现的矿物、植物、动物或行星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直到前往位于中国中部的河南省讲学时,我才第一次听到“郑和”这个名字。当时,我刚作完题为《欧洲人们的航海与地球大发现》的报告,一名学生凑上前来告诉我,古代中国也有一位伟大的航海家,他叫郑和,是明朝的宦官。“郑和下过西洋”,这名学生显然在用中国人自己的表达方式对我说这番话,“他到过许多地方,有印度、阿拉伯,还有非洲。他是我们中国的哥伦布。”  相似文献   

11.
R.Nevanlinna在Picard定理和Borel定理基础上,发表了他的论文,并建立了一个以其名字命名的理论.此后,Nevanlinna理论已经成为在复分析、复几何和多复变函数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该文旨在回顾以往研究中的一些重要进展,并对Nevanlinna理论研究中最新进展进行了部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在《所罗门之歌》这部小说里,托尼.莫里森扎根于美国黑人传统,用隐喻的语言讲述了美国黑人命名的传统和名字的意义。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名字以及命名的隐喻,认为小说中的命名既隐喻着美国黑人客体化、同化现象,也喻指美国黑人对于主流文化的反抗以及对于自我身份的了解与认同后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苏格拉底主张人和事物的名字不是任何个人随心所欲的行为,而是依据事物的本性而制定的.名字的起源是最初的命名者根据语音和事物本质属性之间的相似性模仿而成.名字既然是摹本,就存在着相似性程度的问题,因此名字并非天然正确,也存在着错误的名字.我们要想认识事物不能从名字入手,而要调查事物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跨文本命名实体同指是指出现在多个文本中的相同名字指称相同对象.同指消解则是判断相同的名字是否指称相同对象的过程.跨文本同指消解对于多文本摘要和信息融合等具有重要作用.针对中文中最典型的命名实体——人名,研究了使用层次聚类方法在进行跨文本同指消解中的2个重要问题:特征选择和聚类停止条件判断.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的哈雷彗星哈雷彗里是所有彗星中最著名的一颗。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彗星并非象常规那样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的,而是以预言它能周期性回归的英国天文学家哈雷的名字命名的,借助于牛顿的两体问题轨道理论,在比较了出现于1531、1607和1682年的三颗彗星的轨道特征后,哈雷认定这三颗彗星实系同一彗星,每隔76年左右回归一次。他预言在1758~1759年间哈雷彗星将再次回归。果然在1758年圣诞节,哈雷彗星如期出现。那时,哈雷本人已经谢世,但是正如他生前所说,“世界将会知道,这事是一个英国人预告过的”。  相似文献   

16.
1952年巴黎汽车展览会上展出了一款样车,但是起名字却颇费周折。后来负责这项工作的克罗索先生决定有奖征名。一位年轻设计者当时并不知道起名字的竞赛,一天他在喝咖啡时看到杯子上的画时马上意识到,这可以做汽车的名字,杯子上的设计图也可以做汽车牌子的标志,这位设计者很快画出一个鸟的草图,起名叫“雷鸟”。他大胆地把这牌名连同标志交给老板,当老  相似文献   

17.
莫塞莱是本世纪初著名的英国实验物理学家,以他名字命名的定律确定了原子序数的意义,本文介绍莫塞莱的生平,阐发其科学成就的科学价值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18.
名字是社会交往的开端,同时又是了解一个社会的文化及其形成价值观念的窗口。名字不仅是人们藉以相互区别的标志,还是一个高度的信息符号,隐含着不同民族的历史、语言、地理、宗教、心理、阶级、伦理等方面的信息.姓和名是汉英民族共有的文化。但是由于英汉两民族的历史文化、民族心理、传统习俗等的不同,使得两者在人名的命名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主要从汉英民族人名命名的文化差异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对汉英命名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9.
1506年5月19日在西班牙中部法拉多利的一幢简朴公寓里,一位火红头发、蓝眼睛、满脸风霜的老航海家,忍受着病痛的折磨,用那曾经同无数狂风恶浪搏斗过的手颤抖地写下了自己的遗嘱,次日便离开了人世。这位一生四次西航,发现美洲,给欧洲带来巨大财富、使世界发生重大变化的人,死时却一没有权力,二没有荣誉,三没有财富,走得凄凄凉凉,好不令人伤感。他,就是著名的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谜一样的早年作为航海家,哥  相似文献   

20.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命名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命名问题,在分析出现同名现象的数学原理基础上,提出一种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命名算法.得出任意两个节点名字相同概率在极小的条件下,网络节点数和名字空间大小两者间的函数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当两个无线传感器网络合并时,是否需要对新网络的节点进行重新命名的判别公式.算法的实现满足分布性和高效节能的要求.仿真试验表明,该算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