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6 毫秒
1.
试油产量和试采产量是指导探井试采工作的重要参数,针对大庆外围油田的试采井的试油资料和试采资料,从Darcy定律和J.Dupuit公式出发,得到葡萄花油层和低渗透的扶杨油层试油产量和试采产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生产实际验证,为合理制定稳产方案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2.
宋站南地区葡萄花和扶杨油层的油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烃源岩、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对宋站南地区葡萄花、扶杨油层进行油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宋站南区葡萄花油层、扶杨油层的油同源,并与三肇凹陷的葡萄花油层、扶杨油层的油同源,均主要来自于青一段烃源岩,其次来自于青二、三段烃源岩;宋站南油源区内葡萄花油层的油主要由青一段烃源岩生成的油在浮力作用下沿有效的断裂通道运移为主,葡萄花油层的油和青山口组烃源岩大量排出的油在古超压作用下通过T2断裂可以向扶杨油层"倒灌"运移;大型生烃凹陷三肇凹陷的油在有效的断裂、砂体等通道的沟通下,能够输导到宋站南地区.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从航煤酸渣中制取石油亚砜的方法。将酸渣稀释,从中分出油层,用过氧化氢氧化油层得到石油亚砜。文中探讨了氧化过程中氧化剂(过氧化氢)、催化剂(冰乙酸)及反应时间对石油亚砜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氧化剂过氧化氢以1.0 mol为宜;催化剂冰乙酸的用量以0.5 mol为宜;反应时间以30分钟为宜。反应时间越长,转化率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大庆油田萨北过渡带葡萄花油层PI3单元的原油产量,增加最终采收率,根据葡萄花油层地质概况,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水平井开采参数优化研究。分析葡萄花油层剩余油饱和度分布规律,优化水平井SJ1在目的油层的井轨迹及水平井射孔射开层段位置,确定目的层内水平井最佳多段射孔组合方案及射孔方式,并划分措施隔水层位置。模拟结果表明:PI3油层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油层中下部的4~6小层内,剩余油储量为33.34万t;最优水平井入靶点位于980.3m深度,钻井完钻深度为991.5 m,水平段长度约为186 m;在最佳射孔位置组合方案及分段射孔方式条件下,水平井累积产油量为1.961万t,综合含水率为96.8%。参数优化后的葡萄花油层水平井合理产液量为50~60 m3/d,采收率提高了16.08%,达到了有效挖潜剩余油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重点以轻烃和生物标志物综合研究了松辽盆地北部古龙地区葡萄花油层凝析油气、轻质油气的来源与成因。结果表明该区油气(葡萄花油层)主要与齐家—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高熟腐泥型烃源岩有关,而一些轻质油气还存在姚家组泥岩局部成烃的贡献。最后论述了该区葡萄花油层凝析气藏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
大庆龙虎泡油田是大庆外围的一个特低渗油田之一,具有中孔低渗的特征,主要产层为高台子油层的高三、高四组,普遍无自然产能,在钻井、完井和其它各种作业过程中容易受到伤害.据此通过薄片分析、X—衍射、压汞、铸体分析和室内各种静态伤害试验研究了油层的储集空间、孔隙结构、敏感性等基本特征,分析了油层污染的主要因素及伤害机理.研究表明,水敏和酸敏效应是该油层主要损害因素,从而为油层保护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薄互层油储是近年来国内外石油工业勘探开发研究的热点。而对薄互层砂体地质规律的识别是快速有效地进行储层预测的关键,因此,砂体地质规律及其地质模型的建立与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文章以大庆齐家南—古龙北地区葡萄花油层为例,详细阐述了薄互层砂体地质模型建立的方法和原则,并首次利用该模型对该区葡萄花油层砂体厚度及其展布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大庆外围油田葡萄花油层具有单层厚度薄、储量丰度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通过对三肇地区进行油藏工程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提出利用水平井开发该类油藏的有效厚度界限、井网形式、水平段长度、水平段方向、注采井排距等开发技术界限进行了优化研究,获得的水平井优化结果符合油田实际,为水平井开发薄层中低渗透油藏提供技术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特低丰度超薄油层水平井的开发问题,研究了影响水平井产能的主要因素、敏感程度,现有井网的渗流与开发特征及调整方法。以大庆外围葡萄花油层为例,其最突出特点是油层厚度小,单位面积油藏供液能力和吸水能力弱,研究认为:水平井必须充分扩大控制面积才能保证足够的产油量和开发效益,单位面积油藏内有效水平井段长度(即水平井的油层钻遇率)保持较小状态,就可以与特低丰度油层供液能力相匹配,即满足油层产液的需要;该类油藏布井的关键是要精确控制钻遇点在水平面上的位置。阶梯状水平井井网油水驱替前缘及剩余油区域均为不对称、不均衡状态,影响井网开发效果,利用不均衡分层注水或分支水平井代替阶梯水平井等调整方法,可以明显改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0.
古龙南地区葡萄花油层低阻成因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针对古龙南地区葡萄花油层存在低阻油层和高阻水层致使该区油水层识别难度较大的问题,选取典型的低阻油层和常规油层岩心样品,对岩样进行物性分析、粒度分析以及压汞、核磁共振、X-衍射等实验,采用对比方法,找出古龙南地区葡萄花油层低阻油层和常规油层在岩性、物性、孔隙结构、粘土矿物以及地层水矿化度等特征上差别,从而得出引起古龙南地区葡萄花油层低电阻率的因素主要有三种:○1岩性细,含泥重;○2粘土附加导电性强;○3微孔隙发育、束缚水饱和度高。这为古龙南地区葡萄花低阻油层的识别与解释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酸化淤渣的生成是影响酸化效果的重要因素,而酸液浓度、酸液类型、酸化添加剂及酸液中的金属离子等对酸化淤渣的生成有影响。对渤南油田2个区块的油样进行了试验,重点研究了三价铁离子和二价铁离子对酸化淤渣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价铁离子会促进淤渣的生成;二价铁离子对淤渣的生成也有一定的影响,但通以氮气对二价铁离子进行保护后,二价铁离子对淤渣生成的影响降低。针对义4-7-10油样,筛选出CH-1和CH-2两种有效的防淤渣剂。这两种防淤渣剂复配使用(其浓度均为0.5%)时,预防淤渣效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针对焉耆盆地深层系八道湾组低渗透储层特征,提出了储层酸化改造的酸液体系的基本要求,按照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进行了大量的室内实验评价工作,确定了酸液类型和浓度,筛选了缓蚀剂、铁离子稳定剂、粘土稳定剂和助排剂等酸液添加剂,研究出一种具有缓速、对地层低伤害、增产效果明显的复合酸酸液配方。同时研究出多次冲压施工工艺,现场施工9井次,工艺成功率100%。T3井、T301井酸化后获得工业油气流,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提供了一种泡沫分流酸化试验研究方法,对起泡剂、稳泡剂的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采用多用途分流酸化试验装置分别进行了泡沫对岩芯的分流效果试验,不同渗透率岩芯的分流效果试验,模拟实际酸化施工过程的分流酸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泡沫分流技术,对并联岩芯酸化时能有效地实施分流,使低渗透岩芯吸酸量增大,能均匀改善不同渗透性岩芯的最终渗透率,提高酸化效果,同时采用该项技术有效地解决渗透率差异较大的多层油气藏均匀吸酸及均匀解堵问题,无需进行其它分层措施。  相似文献   

14.
表面稠化酸是将稠化剂(PAM)、交联剂(GL-5)加到酸中配制而成,它具有缓速酸化和防砂作用。该酸通过稠化剂的体相稠化作用,控制氢离子的扩散速度,具有很好的缓速作用;随着H+的不断消耗,通过稠化剂与交联剂在砂粒表面适合的pH值(pH=3~5)下的交联作用形成冻胶膜(表面稠化),该膜是一种很好粘弹体,弹性大于粘性,对砂粒表面润湿,通过氢键及静电引力加强对砂粒表面的吸附,限制砂粒运移,达到防砂目的;该膜可以进一步控制H+的扩散速度,达到进一步缓速目的,保证表面稠化酸酸化深远地层。对表面稠化酸的防砂机理及防砂效果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将酸化与防砂有机结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已开发的最大的海上高孔高渗稠油油田—绥中36 1油田层系多,油层厚,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高,层间渗透率差异大,酸化注酸时不同层吸酸能力十分悬殊,岩石胶结疏松等特点,提出了一套简便、有效、可操作性强的酸液分流技术,研制出了适宜于该油田的酸化分流剂,进行了系统地试验评价和计算机模拟。研究表明筛选的分流剂能够有效实现该油田酸化酸液合理分流,酸化后能够溶于产出液中,对储层无负作用。采用该分流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渗透率差异较大的多层油层酸化中布酸问题,显著提高酸化效果。此外,该分流剂的应用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油井含水率。该项分流技术现场应用简单、方便,已在渤海绥中36 1油田和其他油田获得推广应用,效果显著。该技术对于类似油田酸化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种泡沫酸配方及其分流酸化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泡沫酸因其诸多优于常规酸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油田增产措施中.室内确定了一种泡沫酸体系配方,以12%HCl和3%HF土酸为酸基液,泡沫体系由0.8%复合型起泡剂EL-23与0.3%高聚物稳泡剂D组成.泡沫体系与酸液配伍性好,泡沫半衰期20 min.分流实验表明,泡沫酸显著降低高渗岩心而增加低渗岩心的注入量,泡沫流体在不同渗透率地层的注入量比例得到合理调整.酸化前后渗透率变化率表明,泡沫酸对低渗层的改善程度高于高渗层.泡沫对水层具有选择性封堵能力,防止酸对水层过度酸化,使酸液更充分改善油层的渗流能力.泡沫酸对渗透率和油水层均具有分流选择性酸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水平井极大增加了油层泄油面积,具有直井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油藏强非均质性给有效布酸带来了巨大挑战。结合中东地区碳酸盐岩油藏的开发现状,系统梳理了水平井酸化所面临的关键技术难点。针对油田不同开发阶段,提出了水平井的靶向酸化技术思路,推导了水平井三维径向酸化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布酸方法对水平新、老井酸化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针对水平(新)井酸化,基于钻井伤害特征的靶向布酸效果优于均匀布酸、物性布酸和锥台布酸;当达到相同酸化效果下,靶向布酸至少能够节约10%酸量;5口新井采液指数分析表明,靶向布酸能够提高新井酸化投产效果。针对水平(老)井酸化,采用局部酸化能够有效实现均衡水平井产液剖面目的;对于局部低渗层段改造,采用1.5 in.(1 in.=2.54 cm)连续油管进行定点喷射酸化,能够形成深穿透酸蚀蚓孔;7口老井酸化前后对比分析表明,靶向布酸能够大幅提高水平井重复酸化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油用化学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采油用化学剂的研究进展,所涉及的化学剂包括驱油剂、注水井调剖剂、油井堵水剂、防砂用剂、防蜡剂与清蜡剂、防垢剂与除垢剂、粘土稳定剂、稠油乳化降粘剂、酸化用剂和压裂用剂等。从这些化学剂的现状和变化分析了采油用化学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水平井开采技术是近年来广泛用于页岩薄层、低渗透等复杂油藏开采的一种主要方法.然而,如何全面考察来自油藏、酸液及酸化过程中的一些主要因素特别是难于用一般方法描述的酸蚀孔洞形成和生长的随机因素对酸化处理效果的影响,则是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基质酸化技术设计和效果评价时所遇到的难题之一.通过首次综合考虑当代分形理论研究的新成果——酸蚀孔洞形成和生长过程中的分形与分维特征、水平井地层伤害沿水平井筒的椭圆柱体分布形态以及水平井油藏渗透率各向异性特性,提出了一种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表皮因子综合模型,从而为上述问题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