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Study on Mo(     
研究了Tween80-水杨基荧光酮(SAF)-(NH  相似文献   

2.
低碳Fe-W(Mo)-Co(Ni)合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介绍了一种特殊类型高速钢——低碳Fe-W(Mo)-Co(Ni)合金的设计原理、冶炼、锻造、热处理工艺及它的基本性能,并与普通高速钢作了比较。实验结果指出,高钴含量时合金有极强的硬化能力,时效后硬度达68~69HRC,与超硬高速钢(M42)相同。该文还介绍了Fe-W(Mo)-Co(Ni)-Ti-A1合金刀具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 N72 0 7从无机酸体系中萃取钼 ,考察了影响萃取平衡的主要因素 ,筛选出反萃取条件。萃取钼的最佳条件为起始水相 p H值为 2 .3,萃取剂浓度为 0 .0 1m ol/L ,经二级错流萃取 ,萃取率可达 99.40 % ,而采用 0 .5 mol/L的氢氧化钠反萃负载有机相 ,一级反萃率可达 10 0 % ,并经紫外可见光谱确证 ,其萃取钼的机理属于离子缔合物萃取体系的阴离子交换反应  相似文献   

4.
5.
报告了En=13.40~14.79MeV中子能区用活化法以27Al(n,α)24Na截面为中子注量标准测得的92Mo(n,p)92mNb.98Mo(n,p)98mNb和94Mo(n,2n)93mMo的反应截面.还列举了尽可能收集到的数据,并将92Mo(n,p)92mNb和98Mo(n,p)98mNb两反应过的实验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中子能量是用铌锆截面比法测定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近年来铜钨(钼)薄膜涂层的制备方法,简单分析了薄膜的结构特征和应用,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N7207萃取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7207从无机酸体系中萃取相,考察了影响萃取平衡的主要因素,筛选出反萃取条件。萃取钼的最佳条件为起始水相pH值为2.3,萃取剂浓度为0.01mol/L,经二级错流萃取,萃取率可达99.40%,而采用0.5mol/L的氢氧化钠反萃负载有机相,一级反萃有机相,一级反萃率可达100%,并经紫外可见光谱确证,其萃取钼的机理属于离子缔合物萃取体系的阴离子交换反应。  相似文献   

8.
在"低碳Fe-W(Mo)-Co(Ni)合金研究(A)和(B)"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合金的硬化特性及硬化机理。本系合金具有显著的时效硬化特性:在550℃进行时效处理5~10min,硬度就将上升20~30HRC。时效曲线上出现的二次硬化暗示在时效时有两种硬化机制在起作用。实验表明,在时效过程中Co-Ni合金发生马氏体向奥氏体的逆转变,而高钴合金则未发现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9.
低碳Fe-W(Mo)-Co(Ni)合金研究(B)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在《低碳Fe-W(Mo)-Co(Ni)合金研究(A)》的基础上对低碳Fe-W(Mo)-Co(Ni)合金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提供了有关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XRD、SEM分析测试方法研究在600~1200℃和1800℃真空热处理2 h条件下SiC/Mo界面反应层微观结构,并对SiC/Mo界面反应前后Mo金属的力学性能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在800和1000℃热处理后,Mo与SiC分解的C在表面反应生成Mo2C;在1200℃热处理后Mo表面出现了Mo2C和Mo3Si相,以亚微米颗粒状反应层结构存在;当1800℃热处理后出现了Mo5Si3、Mo5Si3C以及扩散未分解的SiC。采用EDS方法在SiC/Mo界面反应层的断口处确定出Si扩散深度大于C。在600~1200℃热处理后,SiC/Mo界面反应对Mo金属的维氏硬度和延伸率均增大,而拉伸强度改变较小。  相似文献   

11.
用大束流密度的钼金属离子注入硅,由于原子间激烈碰撞和硅片的温升而得到了性能良好的硅化钼。实验中发现,当注量均为5×10^17cm^-2时,随束流密度的增加,硅化钼生长,其电阻率明显下降,当束流密度为0.50A.m^-2时,方块电阻R口最小,其值为90Ω。X衍射分析表明,当束流密度为0.25A.m^-2时,硅化钼衍射峰很小,难于辨认,当用0.50A.m^-2注入时,3种结构的硅化钼明显出现,对0.2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影响分离的因素如树脂种类、料液pH值等的研究 ,确定了离子交换法从解钼液中分离回收钨钼的最佳条件。在最佳条件下 ,进行综合实验 ,解析液中钨钼比达14,可以返回主流程 ,钨的回收率可达75%。树脂用碱性次氯酸钠溶液再生 ,盐酸转型后 ,重复使用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3.
用TEM-SEM、X射线及图象分析法研究了Fe-W(Mo)-Co(Ni)系时效硬化工具钢的相组成和组织。探讨了合金的时效硬化机制,确认时效初期发生无位垒脱溶—调幅分解,形成具有周期构造的组织,它的成长速度非常缓慢,这是本系合金时效硬化迅速和过时效软化迟缓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墨白的乡土小说以其特有的冷色调,表达着对乡土中国苦难的个性化关注,流露出作家由于早年的心理创伤而对底层生活的怨怒和憎恶。同时,墨白对"先锋"精神的追求并非流于形式,而是坚持以现代主义的美学理念言说现实,以"地之子"的情怀表达着对故乡"绝望的热爱"。  相似文献   

15.
D W Golde 《Nature》1984,308(5954):19-20
  相似文献   

16.
采用增强放电结构 ,在钢基材表面进行了离子渗 Mo试验 ,结果表明 ,离子渗 Mo层厚度是温度和时间的函数 ,碳含量及合金元素对渗层厚度有一定影响 ,渗 Mo后经淬火与回火处理可消除高温条件下造成的不利组织。  相似文献   

17.
《墨经》中有八条关于光学的命题,这八条中的前五条记述了影的生成及有关规律.特别是其中的第三条描述了针孔成像实验,并用射箭的飞行来比喻光的直线传播.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针孔成像实验,也是对光的直线传播特性的最早认识.八条中的后三条叙述了反射(平面、凹面、凸面)镜成像现象.其思想非常丰富与深刻.  相似文献   

18.
使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VASP程序包研究了Mo(110)表面的双层Fe的磁性。计算表明,在Fe/Mo(110)/Fe的单层和双层Fe的磁性有较大的变化。吸附单层的Fe的磁矩达到了2.59μB,而附加了双层的Fe的磁矩变化更大,最外层的磁矩比体结构的磁矩增大了27.7%,为2.81μB,内层与Mo的接触层磁性也增大了6%。这主要是来自层间有反铁磁交换相互作用和结构畸变产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NiAl-Cr(Mo)合金中添加Ti、Hf 、Nb、W难熔金属研究其铸态合金、经热处理后和定向凝固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铸态合金中存在4个相,即NiAl 相,α-Cr固溶体,Cr2Nb相和 Ni2Al(Ti,Hf) 相,其高温强度得到提高,在1100℃的屈服强度是467MPa,室温压缩塑性是17.87% ;经处理后的铸态合金和定向凝固合金中无Cr2Nb相,转变为富含Hf的(Hf,Ti,Nb)相;定性凝固合金的屈服强度优于铸态合金,其断裂韧性比铸态合金提高31%.  相似文献   

20.
Molybdenum nitride powder with Sg of 115 m2 · g1 (passivated) has been prepared by a temperature programmed reaction of MoO3in H2/N2 mixture. It exhibited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in CO oxidation at low temperature. XPS, EPR and LRS studies have shown the existence of mixed valence states of Mo ions, especially Mo5+ ion (g(tT=1.932,g||=1.892) observ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passivation layer of molybdenum nitride. A surface Superoxide species, O2 (g = 2.001, Raman band 1 124 cm1), was found to be produced accompany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5+/Mo4+ redox pair. Evidence has been given to suggest that this surface superoxide might be responsible for CO oxidation over Mo2N cataly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