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钛酸钾晶须(TK)增强聚醚砜(PES)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及形态.结果表明,PES/TK复合材料各个样品的熔体皆为非牛顿流体,在低剪切应力时呈现剪切增稠趋势,在高剪切应力区呈现剪切变稀趋势,75/25样品为假塑性流体.PES及其复合材料的粘流活化能较大,表观粘度对温度极为敏感;晶须的含量增加,PES/TK复合材料的粘流活化能升高;晶须含量及温度不同时,流动状态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聚醚砜超滤膜的制备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醚砜(PES)为膜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添加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用相转化法制备了超滤膜.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制膜参数PES浓度、PVP浓度、蒸发时间、凝固浴温度、凝固时间对膜性能影响显著程度;并进一步探讨了显著因素PES浓度、PVP浓度、凝固浴温度对膜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出制备截留分子量为67 000的超滤膜的最佳条件为:PES浓度16%~22%,PVP浓度10%~14%,凝固浴温度303~313 K,蒸发时间60~120 s.  相似文献   

3.
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PES-PPS共混物,并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相容性和形态进行了初步地讨论.  相似文献   

4.
以氯磺酸为磺化剂,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在室温下合成了磺化聚醚砜(SPES),并采用红外光谱证明了SPES中-SO3H基团的存在。采用流延法制备了SPES膜和PES/SPES共混膜。SPES膜在室温下的电导率和甲醇透过系数随着磺化度的增大而增大。由于PES/SPES共混膜存在相分离行为,导致其甲醇透过系数随PES的含量增加而降低。PES的加入降低了共混膜-SO3H基团的浓度,导致共混膜的电导率也降低。所制备SPES膜和PES/SPES共混膜表现了较好的质子传导性能和阻醇性能,有望作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PES/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树脂含量的关系,并用SEM观察了复合材料冲击断面的形貌。提出了一个模糊评价法,可定量表征复合材料的界面粘合性。  相似文献   

6.
新型聚醚砜酮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选用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聚醚砜酮和N-甲基-2-吡咯烷酮依据正交设计方法制得了一系列超滤膜,考察了聚合物浓度,加剂种类和添加量以及制膜蒸发时间等对膜性能的影响。2了膜在不同温度一对水介质染料的分离性能巫20℃升到70℃,水通量增大两部;而对染料的截留率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7.
采用杂萘联苯聚醚砜(PPES)与氯甲醚反应,制备了氯甲基杂萘联苯聚醚砜(CMPPES).用FTIR、1H-NMR等测试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氧瓶燃烧法对产物中氯含量进行了测定.为了获得不同氯甲基进程的产物,考察了溶剂、反应温度、氯甲醚用量、不同催化剂及其用量对产物中氯含量的影响,得到了特定氯含量的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
将多元回归设计应用于聚醚砜超滤膜的制备,得到了截留率、水通量与可变因子之间的回归模型和铸膜液的最优组合设计。经实验验证,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
聚醚砜的磺化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聚醚砜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特种工程塑料,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造就了其性能的稳定性。以浓硫酸为溶剂,氯磺酸为磺化剂,对聚醚砜进行了磺化改性,并对磺化时间、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和氯磺酸与聚醚砜的摩尔比等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磺化温度为10℃左右较好,磺化反应为一平衡反应,搅拌速度对磺化度影响不大,磺化度和氯磺酸与聚醚砜的摩尔比几乎呈一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熔融共混-传递模压成型方法制备了不同含量钛酸钾晶须(PTW)填充聚苯醚(PPO)共混物,在立式万能磨损试验机上进行摩擦磨损试验,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磨损表面以探讨材料的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钛酸钾晶须填充的PPO共混物磨损量有所降低,但摩擦系数随PTW含量增加呈上升趋势,其最佳添加量为10(wt.)%左右.PPO...  相似文献   

11.
选择SrTiO3系、TiO2系陶瓷料与PTFE树脂进行复合,探讨了PTFE/陶瓷在不同的配比时对复合介质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借助SEM、IR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基于建立的结构模型和抗拉强度数学表达式,较好地解释了陶瓷类型、含量、粒径等因素对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影响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PTW增韧PBT及GF增强PBT/PTW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反应性弹性体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PTW)增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复合材料以及玻璃纤维(GF)增强PBT/PTW复合材料的冲击、拉伸和弯曲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通过PTW增韧PBT,PBT/PTW二元体系的韧性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其拉伸和弯曲性能却下降了近50%;通过GF增强PBT/PTW,虽然该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有所下降,但是其拉伸和弯曲性能却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从而使PBT/PTW/GF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韧性和较强的刚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MM-200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填充聚丙烯腈的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磨损面和转移膜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聚丙烯腈的加入,使聚四氟乙烯的耐磨损性大幅提高,摩擦系数有所降低;填充聚丙烯腈的聚四氟乙烯样品的对磨面有完整而且不易脱落的转移膜,这是其具有良好耐磨性的主要原因;在复合材料中,聚丙烯腈与聚四氟乙烯有很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相转化法分别制备出聚醚型聚氨酯/聚醚砜(PEU/PES)共混膜与聚酯型聚氨酯/聚醚砜(PSU/PES)共混膜.通过膜评价器,扫描电镜等仪器对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PEU共混膜具有明显的界面微孔结构,而PSU共混膜具有典型的非对称结构.结构的不同以及材料的差异使得这2种膜具有不同的分离性能、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以及压力记忆效应.  相似文献   

15.
通过力学性能、流变性能的测试,以及IR、SEM研究了PES/PA合金在相容剂存在下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环氧型相容剂与PES/PA合金体系中的PA发生了反应,并且相容剂的加入利于改善PES/PA合金的相容性,流变性和力学性能,尤其是抗冲性能。  相似文献   

16.
引入了PTW整环的概念,刻画了PTW整环的局部化性质,然后对PTW整环的拉回图进行了研究,证明了若RDTF是强Milnor方图,则w-dim(R)=max{htτM+w-dim(D),w-dim(T)},最后通过例子说明了PTW整环不是TW整环.  相似文献   

17.
玻璃纤维和石墨增强PTF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机械混合、冷压和烧结成型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5%~30%)的玻纤和石墨填充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测试了不同样品的拉伸、冲击和硬度等力学性能,利用扫描电镜对冲击断面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加入玻纤后,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迅速下降,弹性模量增加,材料呈脆性;材料硬度随玻纤加入量增加而增加,随软质石墨的加入量增加而减小;玻纤改性处理,会提高复合材料硬度;石墨对材料冲击韧性影响较小,少量加入时对拉伸强度影响也较小;质量分数10%的石墨和20%的玻纤填充增强PTFE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8.
 以聚偏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醚砜(PVDF/PMMA/PES)为三元共混体系,采用浸没沉淀法制备共混超滤膜,以期改善PVDF 膜的亲水性能,提高其抗污染性。结果表明,当PVDF:PMMA:PES 的质量比为85:10:5,80:15:5,75:15:10 及70:20:10 时,共混体系相容性较好,且所制备的膜亲水性较好。当PVDF:PMMA:PES 的质量比为70:20:10 时,水通量为43 L·m-2·h-1、孔隙率为73%,前进角为75.88°,后退角为20.22°。  相似文献   

19.
聚苯硫醚/聚醚砜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学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熔融共混-传递模压成型方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PPS/PES共混材料,运用热重分析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对其力学性能和热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ES能有效改善PPS的拉伸和弯曲性能,能提高其抗冲击性能;PPS/PES共混体系是具有部分相容性的多相共混体系,且其相容性的好坏与PES含量密切相关;PES的加入提高了PPS的玻璃化温度和熔点,从而有利于提高合金材料的使用温度.  相似文献   

20.
PES/SPES共混平板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了聚醚砜/磺化聚醚砜(PES/SPES)共混平板复合膜,并对其进行性能表征.铸膜液配比对膜性能有较大的影响:聚合物浓度增大,膜孔径变小、膜厚增大、水通量变小;PVP的添加能有效改善复合膜的亲水性,膜的接触角随PVP含量增大而减小;膜的水通量随铸膜液中PVP含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PVP含量为6%时,水通量达到最大值;接触角随共混聚合物中SPES含量的增大而减小,且随聚合物组份中SPES含量的增加,水通量先逐渐增加,并在质量配比为PES/SPES(8:2)时达到最大值,随后水通量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