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作者紧密结合基层工作实践,就本地区田间秸秆覆盖、免耕少耕机械播种、深松土壤、杂草病虫害控制和防治等四大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对当前开展的现代农业建设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紧密结合基层工作实践,就本地区田间秸秆覆盖、免耕少耕机械播种、深松土壤、杂草病虫害控制和防治等四大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对当前开展的现代农业建设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多年试验表明,保护性耕作具有保水改土、增产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尤其在免耕法的基础上增加深松作业,效益更为显.针对国内外现有深松机具质量不过关、性能差,深松深度、机械强度达不到要求,且耕作阻力大,针对这些情况设计并研制了1S-3型振动深松机.通过对试验区实例进行的分析、核算和论证,表明技术上可行,机具配套合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保持耕作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近几十年来少耕、免耕、深松及覆盖等保持耕作技术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少耕、免耕、深松及覆盖等保持耕作技术能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从而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发育,有利于小麦返青、拔节,提高小麦产量10%以上。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不断加强农业机械化水平建设,在农机购置等方面给予大力的补贴,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迅速发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是指通过拖拉机牵引机具进行土壤疏松、改善耕层结构,以提升土壤的抗寒排涝能力,抗倒伏能力以及蓄水保墒特性,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已逐步成为土地翻耕的主要措施。针对木垒县开展机械深松整地作业的基本情况、取得的效果、现状、制约深松整地的主要因素,在分析深松整地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机械化深松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省办农机化的历史比较长,多年来在土坡耕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近十向年来推行了“三三”耕作制,把土壤耕作技术向前推进了一步。但由于这种方法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制度,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很不平衡,一些地方仍以平潮做为耕作基础。本文试图根据我省的自然特点和生产条件并总结多年工作实践,确定松、翻、耙、旅为内容的“三三”耕作制,即以深松为基础、松翻结合、松耙结合、松旋结合的上壤耕作制,实现具有我市特点的土壤耕作法。一、从目前我省土壤耕作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看建立“三三”耕作制的必要性土壤耕作应结合自然条件进行。在…  相似文献   

7.
从当地深松整地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做好农机深松整地推广工作建议。深松整地技术,被很多学者认为是农田蓄水保墒的有效措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可以破坏因传统耕作过程机具压实形成的坚硬犁底层。进行深松时,由于只松土而不翻土,形成上松下实、虚实相间的土体结构。该形式的土体结构不仅能够促进土壤中生物、微生物生长,而且有利于土壤肥力自我恢复,减少长期施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沙化、水体污染等环境危害,因此,深松技术可以大幅提高作物产量,尤其是深根系作物产量,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技术。  相似文献   

8.
《科技成果纵横》2005,(4):61-61
该项技术示范与推广的核心是多功能振动式深松机,它是由振动源(振动体)、减振系统、传动系统、支架和深松铲组成。其深松铲形状不同于其它同类产品,且强度高、耐磨,使用寿命超过国外同类产品。该机是实行保护性耕作的一种新型农机具,不仅能完成深松作业,还有收获块茎作物和根茎类中草药的辅助功能。该机适用于干旱、半干旱水资源匮乏的旱作农业区,  相似文献   

9.
深松蓄水是指利用机械化工程技术,将天然降水存于耕地土壤,并减少水分蒸发的一项机械化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技术规范。主要包括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农艺要求、机械深松耕技术、耙耱整地技术、深施化肥技术、播种技术、中耕技术、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技术、收获技术等。  相似文献   

11.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传统农业耕作制度的革命,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文章简要介绍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技术体系,结合娄烦县实际,总结了技术推广应采取的措施,并对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国内外小型旋耕机的分析研究,结合我们自己的试验,设计出一种耕深可达到20cm的小型深耕旋耕机。较系统的进行了受力和所需功率的计算,其主要特点:尺寸小、功率大、耕深易调节以及在刀辊驱动装置下方安装有V型犁铲。  相似文献   

13.
关于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农业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农业是山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要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快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农业发展,要切实搞好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重点工作,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4.
根据盐湖区旱地一年一作冬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多年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实施中采用的技术体系、实施要点与具体做法,阐述了主要成果及存在问题,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机械化施工过程中,因工程机械技术状况劣化造成的工程停工现象时有发生,机械使用成本逐年增大,深入分析工程机械技术劣化的原因,对于加快机械化施工进程。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茬地覆盖少耕、免耕播种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旱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与现状,茬地覆盖少耕、免耕 播种技术的科学依据和优越性,结合新疆的区域特点提出实施茬地覆盖少耕、免耕播种技术是实现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目前我区农学与农机相结合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及“两早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指出新疆推广茬地覆盖少耕、免耕播种技术的时机已成熟。  相似文献   

17.
王雷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4):131-132,156
摘对玉米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进行了对比试验,指出保护性耕作具有明显的保水、蓄水和增产效果,并对BMQF-4C型玉米免耕覆盖播种机进行了研究试验。  相似文献   

18.
针对破碎顶板厚煤层复杂的地质条件,邯郸矿业集团陶二矿应用轻型支架放顶煤技术,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单产量大幅度提高,回采工效72吨/工,回采率达到88%,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用实测和数学的方法分析了太原西峪煤矿机掘工作面的瓦斯涌出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分别在坝上高原康保县3个综合农业区相互毗邻的耕地、草地、灌木林地和乔木林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块进行土壤采样,测定距地表约20 cm、30 cm耕层土壤水分百分比,结合野外考察、农户走访,对比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块耕层涵养土壤水的能力.结果表明:耕地和草地土壤含水量普遍高于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居中;留茬耕地高于春翻耕地;留茬耕地和草地约20 cm深土层土壤含水量普遍低于30 cm深处,乔木林地与之相反,灌木林地无明显规律.建议在生态恢复重建中重点还草还灌植被,注重草灌乔混交模式;耕地采用保护性留茬,晚翻耕或免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