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精密铸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和实验,指出使用ML-I型模料可以得到表面光洁度高,收缩率小,热稳定性好和机械强度高的蜡模。在气候干燥地区采用硅溶胶作粘结剂能使铸件表面粗糙度Ra从20~10μm降低到5~2.5μm。对于不锈钢和高合金钢的精密铸件,为了降低成本可以采用硅溶胶-水玻璃复合型。  相似文献   

2.
根据水玻璃型壳在精密铸造中的质量标准和工艺原理,对水玻璃型壳在机械化制壳流水线中的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从提高型壳质量出发,运用复合硬化制壳工艺,对水玻璃粘结剂、耐火粉料粒度、涂料搅拌与回性时间,硬化液的工艺要求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控制。提出了运用综合控制的方法,减少生产中的随机因素,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的波动幅度,提高铸件质量,降低铸件废品率,对型壳的机械化生产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克服传统精密铸造热法浇注造成的铸件表面脱碳、化学粘砂、表面晶粒粗大等铸造缺陷 ,经反复实验 ,对精铸型壳层在浇注过程中温度场与应力场进行分析 ,提出了用复合法工艺制壳 ,采用低温型壳浇注的工艺方法 .以提高铸件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 ,降低精铸件废品率  相似文献   

4.
采用基于发泡塑料模样、薄壁型壳和干砂真空造型技术制造铝(镁)合金复杂精密铸件,研究了粉液比对不同粉料配制的硅溶胶涂料性能及其型壳强度的影响,并进行了复合型壳制备优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粉液比增大,涂料粘度、密度、涂片质量不断增大,型壳强度不断提高;锆英粉和铝矾土型壳焙烧后,型壳强度有较大提高,石英型壳强度出现下降现象系多晶转变所致.采用锆英粉-硅溶胶为表面层,背层为铝矾土-水玻璃2~3层复合型壳,具有较好表面质量和较高强度,且制壳周期短、成本低、脱壳方便.经浇注实验证实,该复合型壳完全能满足铝(镁)合金的浇注成形要求.  相似文献   

5.
高压造型就是在高压制成的砂型中得到铸件的铸造方法,是一种新的工艺,在苏联、捷克、美国等国已成功地应于生产,所得铸件的表面光洁度不低于▽▽_4可达▽▽▽_7,精确度也很高,可以代替壳型铸件,壳型铸造在我国自从1956年研究应用以来,由于必须应用目前缺少的,价格昂贵的粘结剂—树脂而难于大量推广,许多工厂因树脂供应问题成本问题而停  相似文献   

6.
低压浇注用于熔模型壳是用低压力将金属液注入熔模型壳铸型中的新技术,它综合了熔模精密铸造与低压铸造两者的优点,特别适于那些承受高速、高压、高温、复杂的、薄壁的或者壁厚不匀的各种合金的精密铸件,与重力浇注相比低压浇注不但可以使铸件表面光洁;尺寸精度高,而且铸件内部组织致密,性能指标和成品率也大大提高,为实现零件的少无切削加工、降低总成本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通过国内外几个实例,介绍这种新技术在浇注系统、凝固条件、型壳强度和排气特点以及其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 L9 33 ),就真空实型铸造( V E P C)用醇基涂料的组份对涂料透气性、触变性、铸件表面质量等性能的综合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极差分析发现:影响涂料透气性的主要因素为耐火骨料成份和悬浮剂含量;而粘结剂中硅溶胶的含量对涂料的触变性影响最显著;铸件的表面质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耐火骨料的成份.经过多次实验,确定了一组综合性能优良的涂料配方.  相似文献   

8.
电泳制壳工艺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的一种高速生产优质精铸型壳的新工艺。与传统的以水玻璃为粘结剂的制壳工艺相比,电泳制壳工艺的工序少、生产周期短、型壳质量好、劳动条件好、节省原材料和能源,所需设备少、占地面积小、产品成本低。本文介绍近三年我们进行电泳制壳工艺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电泳制壳工艺所用的导电液、电泳悬浮液、电泳制壳工艺、电泳型壳主要性能及对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JD-1型铸造用复合交联型高分子粘结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的JD-1型铸造用复合交联粘结剂,是以阴离子型高分子电解质聚丙烯酸为基础,通过调聚、交联、成盐、复合等改性措施,选配阳离子型高分子电解质聚丙烯酰胺而组成,具有三不(不燃、不爆、不腐蚀)、三无(无毒、无嗅、无公害)等特点;本文还阐明了粘结剂的基本特性;讨论了由该粘结剂配制的复交砂的工艺性能;探讨了粘结剂的硬化原理;通过生产性试验,证实了复交砂具有强度高、发气量低、退让性及溃散性良好等优点,铸件表面光洁、尺寸精确,能取代桐油、亚麻油等植物油粘结剂,用于有色合金铸件水腔、气腔、流道等复杂内腔的制芯。  相似文献   

10.
精密铸造,目前国内广泛采用熔模制壳工艺,并用氯化铵水溶液为硬化剂,这种生产方法周期长,劳动强度大,做一批模壳最快得六、七小时,一般要一至二天。近几年来,浙江大学铸工教研组研制出一种新的制壳工艺,用五氧化二磷——磷酐酒精液代替氯化铵水溶液为硬化剂,使五层涂料层的制壳涂挂周期从6—24小时以上缩短到15分钟以内。这种制壳工艺,当硬化剂浓度为100克P_2O_5/升酒精时,干燥或焙烧后的型壳常温  相似文献   

11.
熔模(失(?))铸造它具有两个与“众”不同之特点:一为易熔材料作模型,造型后加热熔化制得型腔;另一是铸型表面层利用特殊的高级材料,获得完整的无分型面的外模。所以它可以铸造形状复杂、尺寸精确、表面光洁的种种合金铸件。这是一种优越的铸造方法,现代许多精密尖端产品都需依赖于它。我国古代早就有辉煌成就,我们经过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出一种新的钒钛中锰球铁,并采用新型粘结剂硅溶胶制造精铸型壳,用双金属离心浇注的方法,铸造出予应力钢筋压痕轧辊,铸态表面硬度达HRC58—62,表面光洁度达▽5。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以醇酸清漆和酚醛清漆为粘结剂的两种耐火涂料的配制工艺,并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两种清都可提高铸造粘剂UJK砂型的抗吸湿性、耐火度及铸件表面光粗糙和抗粘砂性;醇酸清滚为粘结剂的涂料综合性能优于酚醛清漆为粘结剂的涂料。  相似文献   

14.
G201097铝合金铸件金属型精密成型技术及成套装备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成果主要完成单位: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联系人:丁苏沛电话:0531-7979153地址:济南市经十路464号邮编:250022本专题的目标是研究开发铝合金轮毂低压铸造成套设备及工艺和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金属型重力铸造成套设备及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建成两条生产示范线,投入实际生产应用。本专题研制成功的汽车铝合金轮毂大型低压铸造成套技术与装备和进气歧管金属型重力铸造成套技术与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整条生产示范线的结构、性能和铸件合格率达到了国外20世纪90年代同类生产线的…  相似文献   

15.
消失模铸造用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公开了一种适合铸铁件铸造时使用的涂料成分,即消失模铸造涂料的主要组成及制备方法.该涂料以铝矾土和石英粉组成耐火骨料,以硼润土和CMC构成悬浮剂,以树、硅溶胶、白乳胶构成粘结剂,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活化剂,分别选取质量不等的成分材料,制成了具备优良使用性能的涂料.  相似文献   

16.
机床的精度稳定性是影响机床的质量指标,高精度精密机床是否具有可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铸件能否长期保持其精度。 为了提高机床的刚度和减少变形,选用更高牌号的铸铁和采用簿壁复杂结构,已成为机床铸件发展的共同趋势。然而,这往往又会导致铸造应力增大和铸造性能恶化,因  相似文献   

17.
邹灿  吴星荣 《科技信息》2012,(36):407-408
本文从我国的铸造技术发展现状入手阐述了研发和推广先进铸造技术,特剐是精密铸造技术的必要性通过介绍我国精密铸造技术的研究现状,以期大家对精密铸造技术及其在我国的研究现状有初步的了解。本文同时探讨了精密铸造技术的一些新进展,揭示了这一技术可能的发展趋势及其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8.
铸钢用水基浆状锆英粉涂料是以水为载波,以锆英粉为耐火骨料,以钠基膨润土和黄原胶为悬浮剂,以PAA树脂和聚醋酸乙烯乳液为粘结剂,配以其它添加剂配制而成的,它具有悬浮稳定性好,触变性好,流平性好,易涂刷,抗粘砂能力强,涂层强度高和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特点,在浇注钢水的高温作用下,形成致密的隔离层,涂层壳剥离性好,铸件表面光洁。  相似文献   

19.
1 前言近年来随着机械工业对铸件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铸件行业迅速普及的呋喃树脂砂砂大量用于厚大铸件的铸造 ,但呋喃树脂砂砂型在浇铸时比水玻璃砂砂型容易产生脉纹缺陷 ,影响铸件表面质量 ,所谓脉纹是指铸件表面的网状金属肉瘤。2 脉纹产生机理一般来说树脂砂型在高温液态金属浇铸充型过程中铸型表面突然受到高温液态金属的接触、烘烤 ,将产生如下变化 :1)铸型表层的石英砂将产生α—β的相变 ,引起体积膨胀 ;2 )树脂粘结剂燃烧和分解产生气体 ,由于粘结剂的燃烧分解而降低铸型强度。由于铸型表面的变化不仅使铸型 (芯 )表面产生许多细小网状缝隙并使铸型表层的涂料随之产生裂缝 ,由于钢水在未凝固之前铸行表面就形成缝隙 ,钢水也随之渗入铸型裂缝 ,所以钢水最终凝固后 ,铸件表面将出现许多网状缺陷 ,俗称脉纹。3 呋喃树脂砂铸件产生脉纹缺陷的分析图 (1)中呋喃树脂为粘结剂的砂型和水玻璃为粘结剂的砂型受液态金属作用下的状态 ;根据图 (1) ,水玻璃砂砂型浇时液态时 ,砂型为收缩状态 ;而呋喃树脂砂砂型为膨胀状态。图 1 从图 (1)中可看出 ,以呋喃树脂为粘结剂的砂型 (芯 )膨胀量比水玻璃为粘结剂的砂型 (芯 )的大 ,...  相似文献   

20.
型砂表面活性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序言 在铸造生产中,自从昂贵和稀少的树脂被用于壳型铸造以来,为了降低铸造成本,铸造工作者曾广泛的对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代用品的寻找。 2.在不影晌铸件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树脂用量。 在降低树脂用量方面,可以着手进行研究的工作很多,如:型砂的粒形和粒度、混砂用的湿润剂和溶剂、混砂工艺、制壳工艺以及砂粒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等等。但是,问题主要的一面究竟是什麽呢? 由以下的试验我们可以看到,用同样粒度(表3)的多角形人工石英砂和微半圆形七棵树砂(图16)在相同条件下,使用6%树脂所制成的混合料,固化後的抗张强度,人工石英砂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