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兩個會議·兩種决策 歷史必須前進。向後倒退,是註定要失敗的。 圍繞在德國週圍的國際鬥爭,是兩種對立决策的鬥爭。一種是引領歷史向前發展的,一種是向後倒退的。怎樣才能判明某種决策是向前或向後的呢?我們的標尺便是雅爾達和波茨坦的兩個文件。根據這兩個文件,一方面要使歐洲實現普遍的和平,使人民獲得安全保障,並且得到德國由於侵略失敗而支付的賠償;一方面還要消除德國  相似文献   

2.
在一九三九年头,許多人的前面放着一大串重要的問題,需要解答。我们抽出了其中的六個,給与扼要的答覆。希望关心世界時事的朋友,能在這里獲得一個清楚的线索。一九三九年世界的发展趨向如何,和過去的一年有什麽顯著的不同点? (答)一九三九年的世界,正和過去的一年一樣,主要是向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道路前進。事實上,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在開始了,因為有兩個相當大規模的国際戰爭,已經爆發在歐亚兩洲,被倦入戰爭  相似文献   

3.
三月十四日,蘇聯各族人民都懷着無限歡欣和信任的心情,參加了第四届最高蘇維埃的選举。這次選舉對於蘇聯全國具有很大的政治意義,因為它是在全體蘇聯人民為祖國的進一步繁榮,為國民經濟的新的高漲,為不斷提高勞動人民的物質福利而奮鬥的情况下舉行的;它是在苏维埃國家积极爭取緩和國際緊張局勢,爭取巩固世界和平,反對企圖發動新戰爭的反動和侵略勢力的情况下舉行的。由蘇聯憲法所確定下來的蘇聯選舉制度,是社會主義民主的具体表現,也是世界上最民主的選举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戰爭結束,美蘇成為世界的兩個最大强國。這兩大强國能够和平合作,則戰後會有一個長期安定的世界:它們如果發生對立鬥爭,則戰後世界將有相當時期處於動盪不定之中。不幸在戰爭結束後的九個月來,一切的發展指向着美蘇的對立典鬥爭。在巴黎外長會議失败以後,美蘇對立已經代替着英蘇的矛盾而成為國際間最顯著的特徵。  相似文献   

5.
十一月五日,美阈在舉行八十屆國會的選舉了,這是有关美国今後動向的一件大事。因為美國阈會是美國的决策機关,它內政外交上的倒退或進步,阈會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所以,華萊士等正在呼選舉一個進步的八十屆國会。這篇文章對七十九屆阈會作了一個總結,鑑往知來,值得我們參攷  相似文献   

6.
一‘鐵幕’之東 由波羅的海上的斯德丁港起,沿着德奧兩個蘇軍佔領區南下,經南義邊境而至亞得里亞海上的特里雅斯特港,再折而東行,從保希及保土边境,到黑海岸边為止——這樣一條弧形線就是邱吉爾、貝爾納斯之流所一再惡意地稱之為‘蘇聯歐洲鐵幕’的界限。據說這個鐵幕把歐洲分成了东西兩個半邊,而在鐵幕之東的一片广大土地上,有着豐富的工鑛原料和糧食资源,以及將近佔全歐洲總人口三分之一强的人民。西歐的和美国的政治家們認為這種  相似文献   

7.
在軍部操縱之下目前日本政治上的主要趨向,是造成所謂準戰時體制;這就是要把整個日本的國家機構,以至一切工業資源,放在準備戰爭的基礎上。這計畫,在一切都是貧乏的日本,自然祇有增加人民的痛苦,所以一般人民當然反對,甚至它的工業界以至财閥,也都表示反對。但軍部為了推進它的向外侵略的計畫,却堅决的要這樣做;在這點上显示了日本内部的一個重大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的战爭愈来愈遭到全世界人民的憤怒譴責,愈来愈遭到美国人民的激烈反对。随着約翰逊政府一步步扩大侵越战爭,美国人民反对这个侵略战爭的运动也在一步步扩大和深入。美国人民正在觉醒和行动起来,同全世界人民一起,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展开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爭政策的共同斗爭。这一运动爆发在美帝国主义統治的心臟地区——美国国內,对約翰逊政府不能不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約翰逊政府在国外被越南人民和世界人民打得焦头烂額,在国內又遭到美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內外夹攻,四面楚歌,处境更加狼狽。  相似文献   

9.
重要的著作我們可以(?)不誇张地說,在成千成萬为‘反独佔资本’、為‘保衛推進美阈民主’、為‘重將美国拉上和平路线’而半争的美国人心目中,華萊士是一面旗帜。這種看法是有十足的理由的。当杜鲁門政权背弃了罗斯福的民主与和平政策的時候,在當年追随罗斯福的所有重要人物中,华萊士是唯一的重新豎起罗斯福政策而继续鬥爭的人。當反動派正疯狂地叫嚣战爭企图扑灭美国人民对所謂‘兩黨內政外交政策’的反对的時候,华萊士勇敢地站出來說話,他的声音对于反动派陰謀的粉碎,曾經尽了很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從上月廿八日合众社東京電的報道,我們知道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和翌年二月兩次大檢舉的「人民戰綫」分子中,已有十五個領袖被羅織成罪而提起公訴了。他們雖不致像前不多時判罪的「共產无政府黨」領袖二見那樣被處極刑,但總會長繫獄中,熬受河上肇以至呂野榮太郎(已庾死獄中)那樣的磨折。  相似文献   

11.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新生的捷克斯拉夫是個模範的民主共和,人民所努力爭取的是言論自由,信仰自由,出版自由以及集會与請願的自由。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捷克在新生中,它已向前跨進了一大步,人民開始做國家的主人了,它又成为歐洲新民主的一個榜樣。  相似文献   

12.
“爭取和平委員会”(National Committe To Win the Peace)係美国一個進步的羣衆組織,就是主持美軍撤離中国運動的組织。“爭取和平委員会”的两个主席,一個是中国人民所熟知的卡爾遜上校,一個是著名的歌星羅伯遜。卡爾遜將军是美国陸戰隊的軍官,在太平洋戰爭的早  相似文献   

13.
瞭望台     
從三月到四月,是今年世界危機第一度尖銳爆發的期間,也是全世界進入一個更嚴重的测驗的期間。在中東歐,危機的發展以捷克的滅亡爲一個頂點;在西南歐,危機的發展以弗朗哥的「勝利」劃成一個階段。這兩方面的發展,把張伯倫綏靖政策的兩大産物——慕尼黑協定與英意協定——作了一個最後的测驗。那測驗的結果證明是怎樣呢?在中東歐,捷克的被滅亡。證明慕尼黑協定的破産,希特勒已抛開了剛戴上的假面具,繼續向羅馬尼亞、立陶宛與波蘭進取。在西南歐,西班牙戰爭停止以後,意軍既未撤退,却又向亞得利亞海對面的阿爾巴尼亞進攻,加以侵併,這證明英意在地中海上的協定,也已全  相似文献   

14.
柏林四国外交部长会议达成了一個協議,决定召開日内瓦會議,由五大國及其他有關國家參加,討論亚洲兩個最緊急的問題——朝鮮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这一协议受到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熱烈歡迎。可是,美国的統治集团却反對這一協議,阴谋破壞日內瓦會議。為什么?因為,  相似文献   

15.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經過各界和各民主黨派人士的廣泛討論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的一致通過後,已經在六月十五日公佈,交給全體人民去作進一步的討論、修改和補充.以後,這個憲法草案将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討論,正式制定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個憲法. 中華人民和國憲法草案的公佈,不但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空前未有的事件,而且也是世界政治生活中的巨大事件.這件事所以會具有這麽巨大的意義,是因爲它表明了:被壓迫的、工業落後國家的人民大衆爭取民族解放和社會主義新生活的鬥争的勝利,不僅是可能的,而且在中國已經和一定要成爲事實.正是因爲這樣,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正式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将像一座燈塔一樣,照亮著全世界被壓迫民族爭取民族解放和社會主義新生活的前進道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並不是憑空臆造出来,而是以事實爲根據,以中國人民已經取得的革命勝利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在政治上、經濟上的新成  相似文献   

16.
朝鲜停戰後,印度支那戰爭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大規模的戰爭。全世界人民迫切要求停止這個戰爭,恢復印度支那的和平,使國際緊張局勢獲得進一步的緩和。去年十月,世界工會第三次代表大會决議積極支援越南人民和爭取停止越南殖民戰爭;十一月,世界和平理事會維也納會議的總决議中主張以和平協商的方法停止越南戰爭、和平解决越南問題。這些一决定和主張表達了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願望,並成為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努力目标之一。為獨立與和平而進行了七、八年英勇鬥爭並取得了輝煌勝利的越南人民是熱爱和平的ツ晔辉?胡志明主席答覆瑞典‘快報’主編的談話與越南代表黎  相似文献   

17.
一没有舖揚的作者没有一位諾貝爾文學獎金的得獎者,是像一九四五年得獎者米斯特拉爾女士(Gabriela Mistral)那樣没有舖揚的。美國各大報記載這位榮譽獎金的得主,說她出生於智利,曾經在學校執教,又說瑞典方面認她為南美洲的拉奇浴芙(Selma Lagerlof,曾得諾貝爾文學獎金的斯干迭那維亞女作家——譯者》。關於這三點,前兩點是對的;至於比她為拉奇洛芙,則不免過分一點。  相似文献   

18.
要增强蘇聯的國防力量,在經濟上必要獨立,卽是說:要保障生産,用一切生産的工具及牠自己的資源去生産,以及供給原料品以進一步的發展各部門的民族經濟,和在戰爭及封鎖之下適應光榮的防衛的需要。 這一點已經成就了,這是社會主義在蘇聯境內完全勝利所獲得的利益,也是一個社會主義經濟學的收穫,社會主義生産關係的結果,以及  相似文献   

19.
一美國上院外交委昌會委員長畢德門氏所提出的美國中立法修正案,現在遺在議會討論中,而對於該「修正」案須加以修正的呼聲,却已遍於中美兩國間了。我們記得,在本年的初頭,羅斯福總統在其致美國國會的咨文中,會經指出:「現行中立法案,有時反援助製造戰爭之禍首,美國可賴較口頭抗議更進一步的方法,以遏制侵略之行動,而不必訴之戰爭。」我們也這樣期待着:美國中立法修正案,將能成為制裁侵略者的有效的工  相似文献   

20.
親愛的讀者們: 在上两封信中,我已告訴過你們研究國際問题,應該從什么地方着手,你們應具怎樣的一個世界觀——這一方法论的把握,固然對於你們的認識,極具有重要的意義,但這並不是講,有了這一認識上的科學方法,就萬事俱備,你们就不需要繼续真誠有系統的閱讀——更進一步的研究。我的意思並不是這樣。我們为明白過去的發展,我們为了解未來的趨勢,我們應該手中拿着這一正確的方法論,加上我們應有的努力,以求我在第二封信中所提到的“使有智識的人,更其有知識一些。”古代波斯一個回教神秘派的詩人曾經這樣說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