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整个山西为研究区域,按各县市分区,以群系为研究对象,探讨山西植被的空间多样性,以及群系多样性指数的生物学意义,为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植被景观规划、生态环境评价等提供依据,对于生物多样性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ArcGIS软件中将山西县市地图与群系图叠置后,统计每个县市的群系数目及每个群系面积,按照植被、森林、灌丛、草本植被、栽培植被进行分类,计算每个县市的群系多样性指标.山西各县市均有植被群系,绝大多数县市的群系数目较多,其中群系数目最多的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北部,处于山西森林草原的过渡带上,还有就是零散分布在山西中南部.森林、灌丛、草本植被或栽培植被的群系几乎遍布山西各县市,山西中南部的许多县市以森林群系数目最多,但北部的县市以草本群系数目最多,在中部与北部交叉附近的一些县市森林群系与草本群系的数目较大,并且相近.Gleason指数与群系数目是高度相关的,尽管各县市的面积大小不同,但对群系多样性影响不大,Shannon-Weiner指数、Pielou指数和Simpson指数与群系数目有关,但它们之间均有一定的差别,Shannon-Weiner指数与群系数目的相关系数以森林最高,以栽培植被最低,灌丛和草本植被相近、较低,Pielou指数与群系数目的相关系数在森林、灌丛、栽培植被中较高,在草本植被中很低,甚至不相关,Simpson指数与群系数目的相关系数以栽培植被最高,灌丛较低,森林和草本植被相近、较高.  相似文献   

2.
龙王山位于浙江西北部的安吉县境内,紧邻临安天目山,北纬30°22′,东经119°27′。它是天目山脉的主要山峰之一,主峰海拔1587.4m,比西天目山略高,整个保护区的面积为1.8万亩。通过对龙王山植物区系、群落特征、气象资料以及栽培植物的分布状况等方面的分析,论证了龙王山植被倾向于中亚热带性质,并肯定其向北亚热带过渡的过渡性地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湖北省自然区划研究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判别分析、■类分析等数量研究方法,对湖北省自然地带性与非地带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对比度的概念,以此论证湖北省自然区划的等级单位系统和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平顶山市地带性土壤的类型、地理分布、成土条件、形成特点、土壤剖面特征和性质、分类、利用和改良 ;对平顶山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台湾亚高山寒温性针叶群系植被地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山地针叶木本群落中,亚高山寒温性针叶群系是台湾亚高山山地重要的群落类型,分布在中央山脉玉山为代表的中北部、中南部,海拔2 500 m山地上部。主要为台湾冷杉、台湾云杉以及混有台湾铁杉的群系,下层灌木有杜鹃、小蘖、柃木、荚蒾、冬青,草本层主要是玉山竹形成的丛生型占优势以及台湾瘤足蕨,喜冬草构成。根据亚高山寒温性针叶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外貌和生态特征可划分为5个群系:1.台湾冷杉群系;2.台湾云杉群系;3.台湾冷杉、台湾云杉群系;4.台湾冷杉、台湾铁杉群系;5.台湾云杉、台湾铁杉群系。由于本群系是自然历史形成的特有种残留,在人为的影响下遭受不断破坏,对于此类群落必需要严加保护扩大分布。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地处中国大陆的中部,地理位置特殊。表现在植被分布规律上也与周围的省分有明显不同。本文通过对山西植被分布规律的初步研究。旨在为进一步认识和探讨本省植被的特征、演替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典型样地法对油松栎林群落进行多样性调查和分析并得出相关数据和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天柱山油松栎林群落共有种子植物62种,隶属30科,50属.通过分析其重要值可知乔木层优势种为蒙古栎、油松;灌木层优势种为瘤枝卫矛,并伴有金银忍冬和榛子;草本层优势种为透骨草、玉竹、鸡腿堇菜等.乔木层、草本层多样性指数相对较高.同时均匀度也相对一致,而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则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8.
以山西和盛煤矿井田范围为研究对象,遥感解译采用中巴资源卫星为数据源(2010年6月),得到5类植被景观要素,并对其景观要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较低,导致其多样性指数较低;该地区景观组分较少,各景观要素面积所占比例差异较大,优势度较高,表明有少量植被景观要素居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黑石顶地区中高级植被类型的划分,包括5个植被型10个群系:(1)暖性针叶林,包括马尾松群系、杉木群系、马尾松为优势的针阔叶混交林;(2)常绿阔叶林,包括阿丁枫+米椎+水栗-黄果厚壳桂群系、粘木+小叶胭脂群系、阿丁枫+米椎+水栗-苦竹群系、阿丁枫+网脉山龙眼群系;(3)暖性竹林,仅有万山爆竹林一个群系;(4)常绿阔叶灌丛,仅有桃金娘+岗松+鼠刺-芒草群系;(5)禾草草丛,仅有芒草+黑莎草群系.并借助有关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绘制了比例尺为1:100 000的植被型、群系分布图。  相似文献   

10.
以五台山地区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数据源采用中巴资源卫星所接收的CCD/HR影像数据(2010),得到10类植被景观要素,并对景观要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五台山地区的植被景观要素的丰富度指数值为0.820 959,均匀度指数值为0.591 257,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值为1.361 419,景观优势度指数值为0.941 166.说明该区内的景观要素优势度较高、有少数景观居主导地位,该区各景观要素的面积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2004年至2006年,在进行"宁夏南部退耕还林(草)区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项目期间,重点对宁夏固原红庄林场甘肃鼢鼠密度与植被盖度的相关性进行了专题研究,于2005年4月至9月对固原市红庄林场12个样方内甘肃鼢鼠密度与植被盖度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样方内甘肃鼢鼠密度与植被盖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曲线为y=256.346 2-126.630 6 lg x.  相似文献   

12.
13.
利用反射激波管模型,采用生成速率法(ROP)对含氧燃料燃烧过程中PAHs中的主要物质苯、萘、菲、芘进行了模拟分析,探讨了含氧燃料PAHs形成的途径.结果表明:在当量比1.0、初始温度1 600 K的初始条件下,乙醇、二甲醚和碳酸二甲酯燃烧过程中,苯、萘、菲、芘的生成速率在数量级上依次递减;苯主要通过炔丙基的聚合反应形成;萘生成的主要反应是苯基的二次脱氢加乙炔及苯基与乙烯基乙炔的化合反应;菲和芘的形成主要是通过脱氢加乙炔反应;H和OH自由基对PAHs的氧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第3体"M"参与的反应,燃用乙醇抑制PAHs的形成,燃用DME对PAHs的形成影响不大,燃用DMC促进PAHs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珍珠花丛生芽的诱导及生根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诱导珍珠花(Staphylea bumalda DC)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附加NAA0.2mg.L^-1和BA5MG.l^-1,无菌苗在1/2MS培养基中附加NAA1mg.L^-1、活性碳0.45g.L^-1、硫胺素1mg.L^-1、蔗糖20g.L^-1能长根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新的键参数拓扑指数mL.用mL的0、1阶指数分别与54种金属卤化物的标准生成焓△Hθf关联,拟合的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0.993,满足优级标准,预测取得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16.
对饱和链烃化合物的碳原子总数、氢原子总数、分子结构的路径数P2和分子连接性指数1X与标准摩尔生成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子连接性指数1X与标准摩尔生成焓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为0.9989;分子连接性指数1X与其他热力学性质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从而可以较为准确地估算和预测饱和链烃类化合物的热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17.
根据野外38个样方的植被调查数据,运用2×2列联表的x2检验、Jaccard关联指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Pearson相关系数对河北邢汾高速公路沿线植被的26个优势种进行了植物群落种间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植物群落总体呈负相关的趋势,优势种种间关联性不强,种间独立性较高,不同组间联结性比较松散,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联结种对较少;x2检验与Jaccard关联指数、Pearson相关系数与Spearman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加准确地反映种间关系;依据测定结果,同时结合物种生物学特性与生态适应性特征,将26个优势种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生态种组的划分为近自然植物群落的推荐和公路边坡植被的恢复和重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下二叠统山西组2 段为重要的勘探层位和主力产气层。在野外露头分析、岩心观察、测井资料综合解释以及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认为山西组2 段早中期研究区受海相作用影响,山32、山22 期发育河控-潮控三角洲,其三角洲平原包括分流河道、废弃河道、泥炭沼泽和分流间洼地,三角洲前缘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潮汐砂坝、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山12期海水沿东南方向推出鄂尔多斯盆地,研究区在陆相湖泊背景上发育河控-湖泊三角洲。古地理条件的不同使其砂体类型及储集性能也有一定的差异,其中米脂-子洲及塔湾-高桥地区山32段储集砂体受海相环境改造彻底,在岩性特征、砂体厚度以及储集性能方面更具优越性,为天然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19.
通过辽河探区西部凹陷原油溶解气油比变化特征及其与原油密度关系,分析了原油溶解气逸出量分布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原油溶解气油比一般随深度增加而增大,随深度变浅而降低,与原油密度有较好的相关性.依据原油密度与原油溶解气油比相关的数学模型确定了单位质量原油溶解气逸出量及其分布特征.凹陷内部的单位质量原油溶解气逸出量相对较小,但保存条件好,有利于气藏的形成;而凹陷边缘单位质量原油溶解气逸出量一般较高,但保存条件差,对天然气成藏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