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江中行 《科学之友》2007,(11A):67-68
1983年,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植物——抗除草剂转基因烟草在美国问世。从此,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崭露头角,近乎以星火燎原之势得以广泛应用与推广。截至2004年,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创纪录的8100万hm^2,遍布世界五大洲。然而,转基因食品在欧美等先进国家却没有受到消费者的普遍青睐。其主要原因是人们对这类高技术食品的安全性还心存疑虑。  相似文献   

2.
1983年,世界上第1种转基因植物——抗除草剂转基因烟草在美国问世。从此,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得以迅速推广,2004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达到创纪录的8100万hm2。转基因食品近年来也陆续摆到了超市的货架上,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它们没有像期待的那样受到消费者的普遍青睐。归  相似文献   

3.
一、转基因技术突飞猛进如果法律问题与技术进展同样顺利,将转基因(transgenic)动物制造的蛋白质应用于治疗将在1996或1998年很快变为现实,学术界和工业界研究人员认为,转移基因是适应治疗学要求发展最快的一项崭新技术,布赖克斯堡州立大学弗吉尼亚综合技术学院的威廉·魏兰德尔说,“在1983~1985年,研究人员就宣布,转基因动物可以培育;1988和1989年,我们重点转向家畜。现在已可以说,要求的蛋白质可以制造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转基因技术发展迅速,转基因食品也摆上了人们的餐桌。据统计美国2/3至3/4的奶酪生产应用了经基因设计的凝乳酶,1/3的奶牛补充了由生物技术生产的牛生长激素以增加产奶。而在全球范围内,据报道已有技术成熟的转基因食品7大类10个品种。然而,就如同一柄双刃剑,转基因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创造崭新品种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这样的担心—一转基因食品安全吗?其实,利用农产品的基因变异并非今天才有。早在一万年前,早期人类就开始驯养野生动物和培植野生植物,以期获得更多的肉、奶和果物。今天的猪、奶牛、谷物和各种…  相似文献   

5.
公众认识到转基因食品能够为他们带来巨大福利的那一天,转基因恐惧症就会成为新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有趣的插曲……转基因恐惧症,是一些人的现代心理病。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由于科学普及不到位,一些人盲目跟进,视基因和转基因为恶魔,不敢食用转基因产品,排斥转基因产品和转基因技术,出现了"转基因恐惧症"。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水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陈浩  林拥军  张启发 《科学通报》2009,54(18):2699-2717
水稻作为世界上超过一半人口的主食, 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 水稻育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水稻的单位产量实现了翻番, 部分地方甚至提高至3倍, 这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近十几年来水稻的产量停滞不前, 这一方面是由于在育种技术上没有新的突破以及遗传多样性在栽培品种中的逐步变窄,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频繁发生的病虫害以及旱灾等自然灾害使得水稻生产损失惨重. 然而, 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 针对这些问题, 我国学者提出了培育绿色超级稻的设想, 围绕水稻抗病虫、抗旱、营养高效利用、优质、高产等五大重要性状, 对水稻品种进行全面改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而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育种手段, 在实现绿色超级稻目标上将发挥重要作用. 水稻的转基因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 迄今已有大量的转基因水稻研究被报道, 其中大部分的研究内容与绿色超级稻所要实现的目标一致. 本文首先回顾水稻遗传转化技术的发展, 再以抗病虫、抗旱、营养高效利用、优质、高产、外加抗除草剂等几大主要性状为主线对转基因水稻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逐一阐述, 最后对转基因水稻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今天,转基因产品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对于转基因产品,你是欢喜还是忧虑?你欢喜或者忧虑的理由是什么?让我们来看看转基因技术到底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8.
●超级杂草?自杀?神秘基因?亦真,亦假,一切未知的转基因作物。在有关转基因食品和作物此起彼伏的争辩声中,很难明白各种猜测的端倪从何而来,科学依据又会如何终结这场辩论。自转基因食品上市以来近20年,转基因技术一直拥有超乎寻常的地位。支持者们表示,转基因作物的农业产量增值超过980亿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和质量标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启 《科学之友》2005,(5):40-41
自20世纪80年代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问世以来,其商业化发展极为迅猛。2000年,全球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达到4000种以上,仅转基因作物的一项产值就将近100亿美元。面对转基因产品对市场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形成的巨大冲击,不论是产品质量管理部门还是广大消费者都感到应接不暇。转基因  相似文献   

10.
在2012年3月的人大政协会议上,农业部官员公开表示,中国没有大规模播种转基因主粮的计划。今后一定会密切关注转基因农作物的研究动态,审慎对待转基因主粮的引进事宜,因为这关系到国计民生,绝不会掉以轻心。中国农业部的这次表态被视为"转基因争议"的一次里程碑事件——  相似文献   

11.
●新一代转基因玉米正在准备着进入市场,它们也许能缓解人们对于"恐怖的怪物食品"的忧虑。安娜斯塔西亚·博德纳(Anastasia Bodnar)回忆起第一代转基因生物体刚被研发出来时的情形,"那时大家觉得它们是喷气背包那样的科幻发明——未来式的、最有营养的作物。外国的食品将出现在超市货架上,还能缓解世界饥饿问题。"  相似文献   

12.
阿碧 《世界科学》2007,(10):36-37
6月26日,原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天津举行的"2007国际生物经济大会"上的一份报告中提到,2006年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突破了1亿公顷,10年间种植面积增长了60多倍。尽管转基因蔬菜的安全性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认可,但是基因科学家们还在不断地展开新的研究,希望能培育出更多品种的优质转基因蔬菜。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食品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是1994年投放美国市场的保鲜延熟型西红柿。至今才短短10年,动物来源的、植物来源的和微生物来源的转基因食品发展非常迅速,但目前世界上真正批准上市的只有转基因植物(作物)食品。  相似文献   

14.
2008年7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该专项的实施“对于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我国生物育种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中国要开发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作物。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从现在起到2020年,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2月13日,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在北京发布了一份转基因全球调查报告。报告中指出,截止2013年年底,全球共有27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1.75亿公顷。这些国家中19个为发展中国家,8个为发达国家,其中我国种植的转基因作物面积排名世界第六,分别为420万公顷的转基因棉花和6000公顷的转基因抗病毒木瓜。那么除了上述两种已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植物外,现在我国主要的转基因农作物还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是一个新名词。有人说“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转基因食品就是生物技术的产物。它指的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转基因生物直接食用,或者作为加工原料生产的食品,统称为“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17.
<正>农业生产自上世纪开始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最初的靠天吃饭,到通过自然选择筛选出一些高产的品种,再到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更优质的品种……直至今日,人类已可以应用转基因技术有目的地创造出有特定性状表现的品种。在农业应用上,人为的干预越来越明显,这会让世界呈现出一种怎样的局面呢?  相似文献   

18.
《世界科学》2013,(6):23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环境毒理学专家沈建华认为:近年来,有些社会人士笼统地把矛头指向转基因技术,可能是没有瞄准靶子。转基因技术作为一个大体成熟、并在不断发展中的技术系统,本身没有社会层面上的对错之分,更何况对于种间基因转移的遗传操作技术早已使用多年。一个专业性很强的技术作为社会讨论的话题是否会有结果,这本  相似文献   

19.
转“全鱼”生长激素基因鲤鱼及其F1遗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采用显微注射方法,研制出转“全鱼”生长激素基因鲤鱼,比较分析了转基因鲤鱼(P0)获得性状多样性,筛选获得具有显著快速生长效应的转基因鱼个体;繁殖力参数比较发现,快速生长转基因鱼的繁能力无实质改变,对F1转基因鱼转植基因分离和性状分布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证实转值基因在2,3条染色体上整合,转植基因不同整合位点的生物学效应存在差异,这为快速生长转基因鱼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随着21世纪的日趋临近,现今世界正在面临诸多问题。在全球17个主要捕鱼场中,目前已有4个呈无鱼可捕的境地;灌溉用水的短缺成了世界众多区域的一大难题;水质污染问题正在威胁着农田产量;在可耕地面积尚未得到有效开垦的今天,每年人口增长的速度预期在未来30年间将达到1个亿。结果,在非洲的撒哈拉地区以及南亚部分区域,其人均食品的生产正在继续下降,对此.许多专家也感到束手无策。生物技术──尤其是通过转基因方法将某一物种转变至另一基因组的技术,对上述诸多难题具有潜在的减缓可能。例如,遗传工程(转基因)鱼,其生长速度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