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湖南丘陵地区的中小城市大多具有面山环水、城市建设用地局促、"整体集中、局部分散"为主的城市发展模式等特征。针对这些特征,衡东县在新一轮总规修编中采用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格局、采取"西进、北拓、南移、东优"的空间扩展来促进城市发展、建立适度的组团式城市模式等对策来促进衡东县的生态人居环境构建,满足其经济发展的需求。从而为湖南丘陵地区的中小城市的发展探求一些空间形态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2.
从城乡和谐发展的视角看,农地集体所有制的制度约束和城市发展限制、特别是中小城市发展限制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瓶颈。实行国家与个体农民共同所有的农地股份制改革,通过重建社会来再造城市经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重点加强作为大城市和广大农村之间"中间地带"的中小城市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的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3.
欧军珺  凌峰 《工程与建设》2010,24(2):172-174
城市开放空间能够维持生态平衡、保护历史景观地带、构建城市景观以及建设个性化的城市氛围.加强中小城市的开放空间建设将有助于宜居城市、生态城市的建设,增加城市魅力、吸引力,构建和谐社会.文章对中小城市开放空间进行分析,提出策略和建议,期望能够对中小城市开放空间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杨碧 《科技资讯》2007,(12):107
本文在阐述“紧凑城市”对中国中小城市的意义基础上,以“紧凑城市”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城市的实际,探讨符合中国的个体中小城市紧凑规划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5.
城市农贸市场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它的发展演变过程与城市的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以东营市中心城农贸市场发展规划为例,对中小城市农贸市场的发展模式、分类标准和规划布局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6.
侯勇 《科技信息》2010,(25):I0338-I0339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交通拥挤问题在各大城市甚至一些中小城市日益凸现,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表面上看是道路建设跟不上城市交通量的剧增,其实质是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不合理。因此,解决交通拥挤不能就交通论交通,从经济策略角度探求合理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解决我国城市交通拥挤的经济策略。  相似文献   

7.
任晓霞  孙焱 《科技信息》2014,(8):119-120
随着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各地逐步推进"数字城管",实现平安城市的工作。本文以张家口市为例,从"数字城管"建设工作的现状、意义等方面分析中小城市建设"数字城管"发展要注意的问题及对策,进而建立完整的数字城市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借鉴经济集聚理论的基础上,以芜湖市为例,用数据采集方法调查了中小城市咖啡馆空间分布。研究发现:中小城市咖啡馆总体数量较少,且分布不均匀。形成了多中心集聚,带状组团的空间格局。随着城市建设和发展,城区咖啡馆的数量和集聚中心呈递增趋势。具体分析不同类型咖啡馆特征发现,独立经营咖啡馆分布特征与咖啡馆总体特征相似,连锁经营咖啡馆则呈现出2核4次中心分布格局,聚集程度更高。最后,结合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分析,从人口、交通、商圈、高校园区、城市规划等方面剖析了中小城市咖啡馆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中小城市密集地域空间可持续增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浙江省金华地域城镇群为例,在考察地域经济发展的背景与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6种典型城市空间结构增长特征的比较分析,结合金华地域城镇群的演进过程与发展现实,认为可持续的地域城镇群空间增长模式应该是向局部城市(金华、义乌等)为多中心大城市(Polycentricity)、大部分城镇为单核向心的紧凑型中小城市、整体为多中心城市区(PUR)的地域城镇群空间结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城市道路绿地是建立在城市和城市交通有了交通空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绿地景观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小城市道路化设计和施工中的几个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小城市道路绿化发展对策,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邵正平 《广东科技》2010,19(12):68-69
本文以南京市六合区雄州组团为例,结合笔者近20年来在六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工作中的实践情况,分三个方面对中小城市的功能布局结构和城市的发展规划作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10年湖南统计年鉴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选用15个指标对湖南省14个市州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省14个市州的经济实力存在明显差异。采用聚类分析法,可将其划分为4种经济实力城市类型,同时明确了各类型经济实力城市分布格局。为推进湖南城市综合经济发展,应优化空间结构,强化"点—轴—面"发展模式;加快城市群发展,加强各市州的经济合作;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加强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优化软环境。  相似文献   

13.
应用航空遥感技术,针对中小城市规划要求,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规范,建立了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判读标志。应用航摄资料获得了城市土地利用数据,为城市土地开发利用,合理布局提供了基础资料,同时完成了城市规划用底图,实践证明利用航空影像图获取规划基础数据,精度可靠,适合在中小城市规划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小城市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基础环节,是我国行政区体系中重要的战略节点,起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要求把中小城市地位放在重要位置,新区作为老城区城市规模的延伸,通过不断强化产业功能、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有利于缓解城市化对中小城市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该文试图结合城市新区的战略地位,试图从规模控制、城市形态、交通网络系统和人居环境优化等方面谈一谈如何做好中小城市新区规划空间优化。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嘉鱼县鱼岳镇城镇居民开展休闲体育活动进行了调查分析,力求通过对嘉鱼县鱼岳镇休闲体育开展研究,找到经济欠发达中小城市城镇居民休闲体育活动的发展模式,为我国经济欠发达的中小城市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嘉鱼鱼岳镇休闲体育的发展是改变居民生活习惯以及政府通过休闲广场建设和舆论引导双驱动而发展迅速,通过民间自筹经营来改变体育指导员不足和经费不足,从而促进了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发展.结论:经济欠发达中小城市城镇居民休闲体育活动的发展可以通过用有限的资金建立活动广场,通过大力宣传体育对健康的意义改变居民生活习惯,通过民间自筹经营来改变体育指导员不足和经费不足等措施来开展体育健身活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日益凸现出其重要地位,一个城市的旅游业在其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中小城市的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城市的综合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章丘市属于中小城市的县级市,在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中小城市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突破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积极拓展旅游新思路,逐步从过去的人造景观景点等粗放式发展模式转化为旅游目的地体系的建设以构造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本文旨在通过对章丘市的旅游现状以及一系列问题提出浅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中小城市韧性水平,在研究现有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韧性城市相关理论,对我国中小城市韧性建设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以城市人文韧性、生命线系统韧性、经济韧性、生态环境韧性和灾害准备韧性为主体的5维度韧性城市构建理念,建立了中小城市灾害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安徽省淮南市。结果表明:淮南市近五年城市韧性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总体韧性指数平均值为0.098 6,其中人文和生命线系统韧性指数呈下降趋势,经济、生态环境和灾害准备韧性指数呈上升趋势。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淮南市城市韧性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8.
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描述--以山东半岛为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分形理论是一种从自然或社会现象本身出发研究其内部规律的理论方法,优于传统研究方法对复杂现象进行的简化抽象,更接近于实际.城市规模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可以用分形理论来解释其分布的均衡程度及特点,并进一步为区域城市体系的发展提供参考.本文以山东半岛为研究案例,利用分形理论的分维测算方法对城市规模分布进行描述,发现其城市规模分布比较均衡。首位城市不突出,中小城市比较发育,今后应进一步突出大城市的首位作用,稳中有升地发展中小城市.  相似文献   

19.
重庆主要中小城市是指万州、涪陵市、江津市、合川市、永川市5个城市。文章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城市化战略为依据,以重庆市主要中小城市为实证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指标得分均差分析法”相结合的评估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发现5城市存在眷经质量不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低等问题。因此提出重庆主要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是重点发展城市和县城建设,建立5市合作发展机制,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动力和能力。  相似文献   

20.
完善城市规模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问题现存在着诸多争议。为此,在借鉴国外城市化模式经验基础上,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即重点打造都市圈,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形成以大都市圈为龙头、中小城市为纽带、小城镇为基础的规模等级合理的城市规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