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孙建峰 《世界博览》2013,(14):24-25
从开枪互射升级到手榴弹、燃烧瓶和机关枪在日本,黑帮是受到限制的合法组织,任何坏了规矩、反"任侠道"的团体都会让所有帮派背上黑锅。日本南部残酷的"菠萝季"可能真的结束了。"菠萝"是日本黑帮俚语,意思是"手榴弹",这是福冈地区长达七年的黑帮火拼中经常使用的武器之一,交火的两大黑帮分别为注册会员1000人的道仁会和注册会员500人的九州诚道会。截至目前,两派之间已经爆发了45起暴力冲突,包括惊悚的爆炸事件和飞车追逐射击,至少造成14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无辜市民。14人死亡的数字看起来虽不惊人,但2011年全日本死于枪伤的只有8人,因为日本是世界上枪支管制最严格的国家之一。6月1 1日,道仁会和九州诚道会的高级人员在福冈警察局久留米警察署警官的见证下宣布,他们之间的火  相似文献   

2.
2011年,人们在选购电脑的时候,会发现某些显卡有这样一句广告词一"挖矿利器".当时,很多人以为这只不过是刚时兴的某个网络游戏的"黑话".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个叫做"挖矿"的"游戏",他们不舍昼夜地开着电脑,甚至还有人组建了机房,就是为了让自己的一串数字和字母组成的账户上多出几个数字.人们知道了这个数字的名称叫做"比特币",但绝大多数普通人依然认为这只不过是沉迷于游戏中的一种非理智行为.  相似文献   

3.
花火大会     
一年一度灿烂盛事日本对于转瞬即逝的凄婉的美是非常推崇的,比如樱花,比如少女,比如花火。日本人喜欢在夏天燃放花火(焰火),他们把花火称为"夏之风物诗",把观赏花火当作是雅趣十足的事情。在日本少女的心中,一生当中要和情人看一次花火大会,青春才没有遗憾。花火大会是日本夏季的盛事,每年从7月份开始,日本各地都会有三百多场花火大会。花火,日语即烟花、礼花的意思,每年的花火大会上焰火的数目以千万计,燃放历时最长的可以达到300分钟,真的可以让人看得目瞪口呆。比较大的花火大会每年的观赏人数都达数十万人,甚至接近100万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网络营销的进阶,更加注重顾客体验与口碑传播的影响力,营销方向逐渐转向了贴近网民的引导式炒作.要炒作就要造势,要造势就要人多,网络公关公司通常为了将某一话题造成当下热点,会聘用数百上千人同时发帖、转帖,更用数以万计的回帖让事件火起来,而这批专职或是兼职发帖的人.就成为了网络营销时代"水军"的主力.  相似文献   

5.
近一两年来,“数字电视”一词频频出现在报端,让人觉得既陌生又新奇。数字电视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又有什么联系? 数字电视将给我们生活掀开崭新一页要说数字电视,就不能不说到数字技术,因为数字电视是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上制作而成的一种电视。数字技术是将原来的模拟信号用01来表示,它的最大特点是所制作的产品体积小、信息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大资本们,有花样繁多的发财秘诀,其中之一是用巧妙的方法强迫工人增加劳动强度;另一种是在安全设施方面尽量少花或不花一文钱。去年一年日本工人因事故而死伤的总数达六十万人左右,其中死亡者5,283人,重伤者(需要8日以上的医疗的)358,000人,轻伤者(需要8日以下的医疗的)估计达228,000人,而这还是官方数字。光就死亡数字来说,近年来逐步增加,1950年是3,300人,1954  相似文献   

7.
<正>如今,3D视觉成像技术能够让人看到逼真的立体画面,但却留下了可望而不可即的遗憾。而近日在日本新公开的一项3D触觉技术则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让虚拟现实变得"触手可及"。隶属于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Miraisens公司日前在筑波市举办的一场媒体预展中公布了一款能"摸"到的虚拟3D成像产品。据物理学家组织网9月2日(北京时间)报道,这项即将进军市场的技术将会有助于提升人们的虚拟现实体验,使人  相似文献   

8.
太阳神直销总部副总经理杜正楠这阵子很少出差,"差不多一个月就两次,而且时间都不长."而在以往,杜正楠大部分时间都奔波在市场一线.将他困在公司的是一组组的数字和一堆堆的模型.人称"智多星"的杜正楠,对数据的敏锐判断和分析,不禁让人啧啧称奇.  相似文献   

9.
陈杜梨 《世界博览》2012,(17):48-49
正从"真由美"到苍井空日本女星成了中国人认识日本的一扇窗口,也成了中国人自我欲望的投影。1997年3月,日本学者沟口雄三到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任主任。他首先注意到一个现象——"在中国知识界,日本文化的地位比我们日本人想象的还要低"。沟口雄三发现,大多数日本高中生、大学生至少都能举出二三部中国古典作品的名称来,如《三国志》、《水浒传》等。而中国的高中生、大学生则很少有人知道日本有一部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高傲的中国知识分子注意力依然是集中在欧美,对周围的亚洲诸国无暇顾及。"沟口如是说。那么中日民间的文化交流又如何呢?"歌舞伎"、"落语"、"浮世绘"、茶道、花道、书道能让欧美人感到异国情趣,中国人恐怕不能完全接受。歌舞伎会让中国人联想到京剧,落语会让人联想到单口相声,浮世绘和国画也有相通之处,至于茶道、花道、书法则至多不过被看成是对中国的模仿。对具有文化宗主国意识的中国人来说,日本的古代文化只不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分支而已。沟口没有想到,日本的现代影视剧反而在中国民间广泛传播。日本女星成了中国人认识日本的一扇窗口,也成了中国人自我欲望的投影。  相似文献   

10.
从新年的第一期开始,我们新开设的"冰释扶桑"栏目将由定居于日本的俞天任为大家开坛设讲。让我们且从一个"分裂"了的日本国开始。日本特色的分裂主义为国内的分离主义思潮而苦恼的国家不少,俄国人为车臣,加拿大为魁北克,除了北爱尔兰之外,苏格兰的独立思潮也时时牵动大英帝国的神经。日本也有"独立运动",有人就在成天鼓吹冲绳应该独立。有两个叫大山朝常和上野健一的作家还一人写了一本《冲绳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里约奥运会不仅捧红了"行走的表情包"——傅园慧,还让AR技术火了一把。北京时间2016年8月22日上午7时,里约奥运会闭幕式在马拉卡纳球场举行。作为下一届奥运会的举办方,日本东京奥组委为大家带来了精彩表演——"东京八分钟"。演出中最引人瞩目的是AR技术的应用,33个东京奥运会主竞赛项目的动态形象腾空出现,让电视机前的全球观众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12.
日本为什么     
抗战胜利65周年之际,本刊记者一线报道日本人是如何纠结于历史并看待未来的"仇恨是一种束缚的感觉,它无法被定义。"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曾无奈地说道。但仇恨无疑是一剂让人麻醉的"毒品",能够达成某种平衡的廉价"砝码"。这一"砝码"是一种人类内心世界"不满足"的补偿品,失衡越多,仇恨越大。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人眼中,缺乏自省意识甚至"八啦换诟"谋已成为对日本国民性的浓缩概括。"反省"依据其认识深度可分为三层含义:认输、认错和认罪。从认输认错的角度,我们不能笼统地说日本人没有反省。中国人抗议日本人没有反省,争议主要集中在日本人有没有认罪,特别是向中国人认罪这个层面上。并习惯拿其与德国相比。但就日本而言,其所信仰的独特的神道教与武士道文化精神,使其在认罪上远不同于德国。其实在不同文化体系下,德、日、中三国对认罪的认识与解读也是不一样的。在这种文化差异的背景下,如果要让日本人做出让中国人满意的谢罪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正日本漫画是如此的不顾后果和责任,以至于无拘无束、个性十足,往往放任于制造快乐瞬间、迎合读者的欲望,这些恣意放纵的图画,也许正是日本漫画最强的力量。在一些人眼里,日本漫画意味着色情、暴力与怪物,它让少年误入歧途、青年玩物丧志、中年借之浇愁。但对另一些人来说,日本漫画却可能意味着爱情、励志与想象,是生命之光与欲望之火。与上述人等不同,英国作家保罗·格拉维特没有妖魔化日本漫画,也没有对其过度褒扬。在《日本漫画60年》一书中,他力图隔岸观火而又身处其中,为我们奉献了关于日本漫画的历史与现实的一幅精巧铁笔画。日本漫画有两个源头:本土与美国。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看电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晶婉 《世界博览》2013,(16):62-62
从电视节目学习日本人的精神日本的电视节目形式多样、制作精良反映出了日本人认真努力、精益求精的国民性格。虽然现在娱乐方式越来越多元化,我却从未厌倦和电视机"战斗"。从上小学起,我就练就了一身每天看电视看到深夜停播为止的"本领",电视不出现雪花,我绝不让电视休息。就算去日本工作的几年里,也放不下"看电视情结",对看日本的电视也有颇多感受。  相似文献   

16.
提起条形码,有些人可能还不知道它为何物.其实条形码已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许多商品上都贴有一种以粗细线条和数字组成的标签,它就是条形码.条形码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在日本的快件邮递行业中,在邮包上贴了条形码标签,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很多人都在谈论产品力的问题,不由就想到了Apple的产品力和影响力。我的一个朋友就收集了历年来几乎所有的Apple产品,iPad平板电脑、iPhone智能手机、MacBook笔记本电脑、iPod音乐播放器。这种对Apple的热爱远不只她一个人吧。看看满大街持有iphone手机的人们,好像时尚品一样让人目不暇接;看看Apple专卖店攒动的人群,时时让人感到一种震撼的力量;时不长就推出的Apple新产品,更让人有一种牵挂的情怀。时尚也好、偏好也罢,爱恨交加也算,总之就是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世界》2012,(11):96-96
数独,是一种以数字为表现形式的益智休闲游戏,起源于中国数千年前的河图洛书。而"数独"(Sudoku)一词来源于日本,意思是"只出现一次的数字"。现在,数独已经发展为一种风靡全球的益智游戏,有成千上万的爱好者。本书汇编了2012年北京国际数独大赛的赛题集。最新独创题型——酷数独,比标准数独的规则更  相似文献   

19.
数字产品版权保护认证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水印技术和应用密码学的数字产品版权保护认证机制.该数字产品版权保护认证机制通过引入中介机构的方式,可以公正有效的对数字产品版权进行销售/消费注册和证据提供,实现对数字产品的版权保护认证.  相似文献   

20.
正恰恰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政府决定在2021年9月正式设立"数字厅",以大力推进日本的"数字化转型"。那么,数字化的浪潮又将给日本的"御宅族"和"宅文化"带来怎样的变化呢?一般认为,"宅文化"源自于日本。汉语中的"宅",指的是住所、住宅;而日语中的"宅",则是"御宅族"(Otaku)的缩写。1983年,日本作家中森明夫在一本漫画杂志上首次使用了"御宅族"这一说法,用以描述那些沉湎于漫画、电脑游戏等事物而不能自拔的人。此后,"御宅族"这一名词开始变得家喻户晓。上世纪80年代,日本正处于泡沫经济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