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吸血鬼形象的变化与美学的发展密不可分。在早期,人们的审美呈现出一种理性的、静态的特点,吸血鬼外表丑陋且无意识;到了近代,感性中夹杂着理性的美学观,让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变得更主观、更感性、更强烈,尤其在斯托克的著名小说《德古拉》问世后,吸血鬼形象由丑陋变得俊美并开始受到热捧;当代审美观念的价值取向呈现出一种主观的、非理性的和动态的特点,在吸血鬼作品中,吸血鬼不但外表俊美,性格也越发人性化。人们的审美变化使吸血鬼的形象更加饱满,说明吸血鬼的形象正是时代美学形态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正>吸血鬼是传说中的超自然生物,通过饮用人类或其他生物的血液,能够令自身长久生存下去。早期吸血鬼的传说流传于巴尔干半岛与东欧斯拉夫一带。在这些传说中,吸血鬼从坟墓中爬起来吸食人血的亡者尸体。但近一百多年来随着小说、电影、流行文化的不断改编,吸血鬼的共通形象也已经逐渐演变为一类必须以吸血来保持生命力、在夜  相似文献   

3.
《科技知识动漫》2007,(1):65-65
美国中央佛罗里达大学的埃夫蒂米乌日前用了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拆穿了吸血鬼的虚假性。他假设1600年1月1日,全世界人口为536870911。如果那一天出现第一个吸血鬼并且每个月吸一个人的血的话,那么等到2月1日,世界上将会有2个吸血鬼。一个月后,吸血鬼数量将变成4个。依此类推,2年半后所有的正常人都将变成吸血鬼,他们也将无血可吸。  相似文献   

4.
吸血鬼美国中央佛罗里达大学物理教授科斯塔斯·埃弗基米奥不相信有吸血鬼,认为它们的存在有悖数学法。假定第1例吸血鬼出现在1600年,当时地球上有6亿人,该吸血鬼去咬  相似文献   

5.
《奇闻怪事》2013,(9):19
多年前,一个异常血腥的案件曾经震惊德国:一对现代吸血鬼夫妻残忍地杀害了他们的一个朋友。如今,当初的女吸血鬼悔过了。如今,她走上了德国国家电视台,向德国人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走上吸血鬼之路今年27岁的曼纽拉来自德国西部城市波鸿。上初中时,她沉迷于吸血鬼小说,甚至渴望有朝一日成为一名真正的"吸血鬼"。14岁那年,她加入了一个叫"撒旦教"的组织。几年后在一则征友  相似文献   

6.
<正>人类社会对吸血鬼种族的了解并不深。实际上,尽管吸血鬼这一古老的种族的历史几乎和神话流传的时间一样长,但由于吸血鬼族群的戒律和自我控制,使得人类从来无法深入了解它们。历史上,人类对于吸血鬼种族的首次认识始于1484年。当时整个欧洲处于吸血鬼的战争之下。吸血鬼族群在夜间出动,大范围与人类初拥。很多一部分人无法接受初拥而导致神经紊乱。因为接受初拥的人类症状与瘟疫相仿,所以当时的人类社会认为这又是一次大范围的瘟疫。  相似文献   

7.
炼狱     
人物全面介绍迄今为止,关于吸血鬼的故事都是不错的体裁,不管在电影、电视、动画片甚至是游戏上,《夜晚访吸血鬼》、《我和僵尸有个约会》、《怪鸭历险记》还有就是从小玩到大的游戏《恶魔城》系列,神秘而有强大力量的吸血鬼使得人们想一探究竟。在详细介绍这款与吸血鬼有关的网络RPG《天之炼狱》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吸血鬼的形成吧。  相似文献   

8.
在2012年的好莱坞电影中,大名鼎鼎的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突然成为“热门”。他先是在恶搞影片《林肯大战厦尸》中手持镰刀,砍瓜切菜般地击退来自南方联盟的僵尸军团,接着又在另一部恶搞电影《林肯:吸血鬼猎人》里拿着那把著名的斧头茌东海岸追杀吸血鬼,其动作之华丽、  相似文献   

9.
在传说中,“吸血鬼”是异教徒、罪犯、自杀者等的游魂,每到夜晚离开墓穴,出没在蝙蝠纷飞的森林中、城堡里,穿着黑斗篷,以锋利的犬齿咬人吸血。黎明时,“吸血鬼”必须返回墓穴或进入装满其出生地泥土的棺材。其受害者死后,也变成“吸血鬼”。虽然亚洲、欧洲都曾有不少人相信有“吸血鬼”,但“吸血鬼”主要还是源于斯拉夫传说,尤其是与吸血蝙蝠有关。19世纪末,英国作家布拉姆·斯托克出版了鬼怪小说《德拉库拉伯爵》,此后德拉库拉即  相似文献   

10.
看过影片《生化危机》的玩家相信还对其中的故事情节还心有余悸吧。影片中的僵尸只要咬一口正常人就能使其也变成僵尸,故事的最后原本繁华的城市变成了僵尸的世界。而《天之炼狱》的吸血鬼和僵尸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吸血鬼如果能成功地吸人血的话,那个人也将变成吸血鬼世界的新成员。《天之炼狱》中的人类有点像传统网铬游戏的各种角色,而吸血鬼作为游戏中的反面角色,有其十分另类的作战方式和几乎与人类相反的生活习惯。带着许多好奇润菜迫不及待地下载完游戏客户端并开始自己的吸血鬼旅程。  相似文献   

11.
哥特小说包含了恐怖、邪恶、超自然等元素。指出詹姆斯·乔伊斯的《阿拉比》也体现了某些哥特元素,如死亡的意象和压抑的现实。从哥特的角度分析该作品可以进一步探讨那个年代都柏林惨淡的现实和作者对自己家乡的关注和担忧。  相似文献   

12.
王梦笛 《科技信息》2013,(24):178-178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reading ability and to cultivate their interests to English,teachers should help their students acquire more western culture background.This article mainly talks about something about vampire culture which is really fascinating to the teenagers.The vampire legend is a kind of distinctive culture rooting in European countries.It has profou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and its develop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religion and culture.People in different times have different beliefs on vampires.This study aims at making more students understand vampire culture,arousing their interest on western culture,and at last,learning to take the right attitude towards people of lower-level in society.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艾凡赫》中的3类不同的女性人物分析了歌特小说中非常重要的身处危难需人救助的不幸女性形象,并由此得出了关于典型的歌特式女性形象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献给艾米丽小姐的一朵玫瑰》是福克纳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福克纳小说中塑造的畸形变态的人物形象及离奇的故事情节深刻地展示了美国南方历史中的痛苦人生。通过分析作品的主题、氛围及人物来研究小说所具有的哥特式元素,即该小说是一部哥特式小说,作者用哥特式手法为我们展现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美国南方作家麦卡勒斯文学创作中独有的哥特艺术风格和她对于哥特传统的创新发展,认为,她阐述了一个独特的哥特主题——精神隔绝,描绘了各种怪诞的爱以及运用了悲喜剧写作手法。归纳了麦卡勒斯对于哥特传统的继承:对阴郁沉闷环境的描绘,对暴力和死亡情节的叙述,对畸形人物的刻画。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十九世纪女性哥特小说中的主导型女性角色、拯救型女性角色以及恐惧型女性角色,从中反映出女性作家对女性自身认识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7.
达夫妮·杜穆里埃在哥特式小说《蝴蝶梦》中通过大量植物、景物描写,运用象征手法恰到好处地刻画了3个主人公的形象:芬芳的紫丁香象征了单纯善良的“我”;美丽红艳的石南象征了双重人格的吕蓓卡;秀美的“幸福谷”象征了追求完美、实现自我的迈克希姆,这样寓情于景的写法更好地使读者了解小说的情节发展。  相似文献   

18.
借鉴哥特式建筑风格和角锥折板网壳特点,采用APDL(ANSYS parametric design language)参数化设计语言,研制了五种不同网格类型的角锥折板网壳参数化设计宏程序,实现了给定跨度S、矢高F、环向对称区域份数Kn和径向节点圈数Nx等参数下,五种类型角锥折板网壳参数化设计。对五种网壳进行了受力性能分析,探究了网壳结构最不利位移、最不利应力随矢高变化规律:并以结构耗钢量为目标函数,以Kn、Nx为设计变量进行了形状优化。建模实例表明该参数化设计宏程序方便、快捷,形状优化设计给出了在跨度、矢高不变时结构耗钢量随网格数变化规律及耗钢量最小的最优网格数。  相似文献   

19.
《呼啸山庄》与《红楼梦》梦境描写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楼梦》是中国梦文化的形象写照,是作者对神话的一种延伸;《呼啸山庄》表现的是一种来源于圣经的哥特式创作风格。二者通过梦境的描写,完成了其独特艺术魅力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从哥特小说的三要素:古堡、种怪情节和事物的巧合性入手,分析了夏洛蒂·勃朗特著《维莱特》中的哥特小说因素,并通过探讨夏洛蒂丰富的想象力,揭示出《维莱特》区别于传奇剧的原因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