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潮》2006,(2):55-55
近日,被列入黄山十大名松之一的“送客松。因自然规律等原因而枯死。这棵“送客松”高4.8米,树龄约450年.原来立于玉屏楼右侧道旁,枝叶侧伸好像作揖送客,与名扬世界的黄山。迎客松”遥相对应。2005年8月,有关部门在黄山古树名木例行体检时发现,  相似文献   

2.
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的黄山,在1997年11月举办的“’97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暨庆祝国务院批准建市十周年”活动中,将栖息于境内的短尾猴确定为节庆吉祥物,从而进一步向世人表明了黄山短尾猴的独特性与珍贵性,突出地展示了黄山在开发短尾猴旅游资源上所取得的成功。根据史料记载,历史上黄山拥有的短尾猴数量甚多,曾有“短尾猴之山”的称谓。而现在栖息于黄山的短尾猴,据1992年的调查摸底,计有12群约540只。从分类的角度看,栖息在黄  相似文献   

3.
安徽最著名的地方自然是黄山,山奇水秀的黄山尤以怪石、奇松、温泉、云海著称于世。九华山虽名不及黄山,但也风景宜人,自有一番“小家碧玉”的味道。除了自然风光外,安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地方:包公祠供奉着一个民族对清官的期盼;  相似文献   

4.
黄山地处皖南的太平、歙县、休宁和黟县的毗邻地区。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素有“震旦国中第一奇山”之称。黄山之所以奇特,与它的组成物质花岗岩的岩性、极为发育的节理构造、以及穿插其中的断裂构造是密切相关的。本文从分析上述几个因素入手,对黄山构造地貌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黄山的雾中学时代读过叶圣陶的《黄山三日》,这回来安徽,朋友告诉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既然看罢黄山再不用看五岳,那么黄山值得一游。现在的黄山与叶公当年游历时的情形大不一样了,山前、山后架起了三条索道,山道也整修一新。我们驱车沿盘山公路上山,将车停在云谷寺,然后乘索道登上白鹅岭。站在山巅视野豁然开阔,只见群峰叠翠,万松矗立,微风拂面,云雾腾腾,游人如同置身仙境一般,不禁紧吸几口沁人肺腑的清新空气。  相似文献   

6.
美哉黄山     
狄华 《科技潮》2001,(9):42-43
自古“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有四绝:云海、奇松、怪石和温泉。雾中看黄山,朦胧迷茫,别有一种说不出的情趣。入梅(黄梅雨季节,多在清明前后)前10天和入梅后30天里,细雨纷纷,平原的天气回暖,将霏霏的春雨转化为氤氲的雾,雾气慢慢腾升,升到海拔1200-1600米之间的黄山峰腰,变幻成团团白云,漫山遍野,向谷底沟壑、山峦、树从道旁逐渐扩散蔓延,形成一片茫茫云海。这时节,黄山千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回归和相关分析,根据近期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和黄山国内游客人次数,对近期黄山国内游客流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到“七·五”计划末(1990年),黄山国内游客人数将达222万人次;到“八·五”计划末(1995年),将达296万人次。  相似文献   

8.
胡毕青 《安徽科技》1998,(11):28-29
千年文化积淀,形成了绩溪独特的景观,但是闭塞的地理条件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这里山高林密,耕地稀少,千米以上的高峰有46座,而人均可耕地不到6分,是我省5个省定贫困县之一,1987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只有8000万元。“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改革推动着经济发展,鞭策着绩溪人民奋进,“八五”以来,绩溪人发扬黄山松精神,  相似文献   

9.
黄山导游词     
正游客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闻名中外的山岳风景区一一黄山。我叫龚金晶。今天,我很高兴做你们的导游,带你们游览黄山,希望大家喜欢,也请大家多多关照。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而名扬天下,常年云雾缭绕。  相似文献   

10.
酝酿之初 千年文化积淀,形成了绩溪独特的景观,但是闭塞的地理条件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这里山高林密,耕地稀少,千米以上的高峰有46座,而人均可耕地不到6分,是我省5个省定贫困县之一,1987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只有8000万元。“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改革推动着经济发展,鞭策着绩溪人民奋进,“八五”以来,绩溪人发扬黄山松精神,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尤其是近两年,经济出现了大跨  相似文献   

11.
隽秀黄山     
黄山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中唯一的山岳风景区,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与埃及金字塔、百慕大三角洲同处于神秘的北纬30度线上。雄峻瑰奇,奇中见雄、奇中藏幽、奇中怀秀、奇中有险。  相似文献   

12.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闻名中外的黄山脚下。这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把黄山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之堪称“群山之首”。  相似文献   

13.
雷电是威胁自然和文化遗产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正确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可以有效防止或降低风险,减少损失.使用统计软件对黄山闪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与黄山地质地貌、雷电环境等相关的雷电活动规律及其可能对黄山松和游客的影响,利用IEC的方法并进行改进,以龙爪松为例,给出相关风险分析值.研究表明:龙爪松引起的人身伤亡风险较大,超过允许值.风险原因主要为若雷电直接击中龙爪松,由于旁络闪击及雷击的机械作用导致树木爆裂伤人,同时还有雷击引起接触和跨步电压导致人员伤亡事故发生的风险.而龙爪松遭雷击起火或爆裂引起的损毁风险较小,将会达到数百年一遇的几率.评估结果对黄山游客雷电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内外类似风景区的防雷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今年春节,我们一家前往黄山一游。早听说黄山市摄影家协会组织“黄山之巅过大年”活动,我们在第一时间报了名。活动当天一早,我们乘坐大巴,直奔黄山风景区而去。  相似文献   

15.
芙蓉楼座落在沅、舞水汇流之处的洪江黔城,为古典园林建筑,筑叠巧思、错落有致,被誉为“楚南上游第一胜迹”据传,唐天宝七年(748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即今黔阳)尉后,曾建芙蓉楼,为饮酒赋诗、宴宾送客之地、  相似文献   

16.
 国际学术会议承办权是争来的、挣来的。虽然没有申办奥运会那么难,但过程相似,从竞争、答辩,一直到办完会议送客,需要N年。如果只用2个字描述,那就是“比”和“累”。比实力、比环境、比经验、比PPT、比天时地利与人和,其间的麻烦与忙累,一言难尽。  相似文献   

17.
游黄山     
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让人深感惊讶与赞叹。绕过一条条山路,我们终于来到了黄山景区的大门口。我抬头一看,只见远处的几座山峰跟着云雾慢慢地移动,忙惊喊:"黄山会动!"后来,听了爸爸的解释,我才明白山是不会走动的,是云雾在随风飘动,让人们误以为山在动!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境内的西天目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没有庐山“匡庐奇秀甲天下”的气势和黄山“奇松怪石传四海”的芳名,但她却以树木的高、大、古、稀称绝,而有“大树华盖闻九州”的美称。因为树多,鸟类大家庭自然兴旺,天目山已记录的鸟有158种,是旅游观鸟的好去处。今年5月,我因啄木鸟的研究又一次去了那里。我下榻的管理局招待所,后面是山林,前面是一望无际的绿色柳杉林。尽管是阳春5月天气,仍觉有几  相似文献   

19.
陈泰 《华东科技》2009,(11):57-57
被誉为“山窝里飞出金凤凰”的黄山电器公司,4年前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2005年,在“超小型方片芯片单、双向晶闸管产业化”、  相似文献   

20.
吴诚 《安徽科技》2008,(9):35-36
一、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意义地质公园全景可视化主要用于展示和了解地质公园的全貌景观,具有成像快、信息量大、多视角、成本低等特点。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成后将通过计算机联网在“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局、处”-“科室”之间实现互动管理功能,实行计算机办公,高效地利用景区内各种地理信息和社会信息。具体来说,项目建成后对黄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保护和开发起到以下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