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Fisher方程的孤波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心宜 《科学通报》1991,36(1):76-76
文献[1]给出了Fisher方程的显式精确孤波解。本文旨在利用一个新的变换给出原方程的另一组解。做三角变换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最重要的3个大的发现,就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和DNA双螺旋结构,这是20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发现,都是在物质条件不是太好的情况下产生的。 今年是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这个是20世纪生物学最重要的发现,这个发现阐明了生物遗传基因密码的构成,开辟了分子生物学的新学科领域,为人类从分  相似文献   

3.
科学界正在热切地准备纪念沃森与克里克的划时代论文发表 50周年。但DNA不仅是双螺旋的图像结构。本文勾勒出了一个真正动态的DNA分子——  相似文献   

4.
李仲豪 《科学通报》1994,39(13):1180-1180
在忽略空间横向变量的1+1维波动方程里,光脉冲在含有群色散的线性介质中是不可能保持波形不变而传输的.在传输过程中脉冲宽度可能被压窄也可能被展宽,它取决于初始入射脉冲的状态.为了抑制群色散以达到高容量的光通信传输,人们已提出了几种方案.其中最有意义的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是Hasegawa等人建议的利用介质的非线性效应抵消群色散方案.这个理论已极大地推动了光通信以及超短脉冲研究的发展.另外,许多作者已经指出  相似文献   

5.
冯永康 《科学》2003,55(2):39-42
  相似文献   

6.
195 3年 4月 2 5日 ,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有两位年轻科学家的论文———《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一个结构模型》。论文很短 (不足一页 ) ,但内容极其重要。署名者一位是美国的詹姆斯·沃森 ,一位是英国的弗朗西斯·克里克。这个发现开创了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新时代。在 2 0世纪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是人类科学研究活动中最为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1 962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沃森和克里克 ,分享此荣誉的还有英国物理学家莫里斯·维尔金斯。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吸引了一大批化学家、物理学家投身于对DNA或与DNA…  相似文献   

7.
光孤波或光孤子由于具有在传输过程中保持波形不发生畸变等特点,而在超高容量的光通信及超快过程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目前对光孤子的研究虽大多集中于时间和空间分离的情况,即时间包络型和空间型的光孤子,但由于随着实验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固体激光器中短至十几个飞秒的超短脉冲的产生,有必要在理论上讨论时空耦合情形下光脉冲的传输特性.对此,人们已作了一些解析及数值性的尝试研究.值得指出,人们最初之所以研究非线性介质中的光脉冲传输,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普遍  相似文献   

8.
周光召 《科学》2003,55(3):3-7
在过去几年中,大家都非常关心中国科学的发展,希望中国科学能够很快出现重大的原始创新.但是,过去确实有很多条件不具备,比如说我们的科研经费长期只有GDP的千分之五.  相似文献   

9.
《世界科学》2012,(3):64-64
遗传学从二十世纪初就已成为生物学领域最活跃的学科之一.吸引了众多生物学家投入研究。DNA是如何遗传的。一其分子结构是破译遗传密码的关键。前后40年间。生物学家提出了很多结构模型:但都不成功。直到1953年才由沃森和克里克给它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10.
傅继梁 《科学》2003,55(4):62-64
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遗传学也许是发展最快、变化最烈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1900年孟德尔(G.Mendel)揭示的生物遗传规律被重新发现,2000年人类基因组全序列工作草图宣告完成,这一头一尾两件大事充分展现了100年来遗传学的重大发展,而连接首尾的关节点,则是1953年沃森(J.D.Watson)和克里克(F.H.C.Crick)共同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1.
饶新华 《世界科学》2004,(9):47-48,46
为缅怀弗朗西斯·克里克这位生物学巨擘 ,本刊特刊发《纽约时报》科学版今年4月份的一篇文章 ,该文披露了克里克去世前的十多年在脑科学方面的探索及其取得的成就——编者  相似文献   

12.
"生命之书"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家睿 《科学》2003,55(2):36-38
人类的天性总是追求秩序,拒绝混乱.DNA双螺旋的发现,就是人类建立秩序的一个成功典范.根据它,人们把自然界的万千生命形式,统统归结为用四种化学小分子作为"字母"写成的作品.根据它,最近50年来对生命的研究大致上可以被划分为两种任务:阅读"生命之书"的内容和寻找"生命之书"的创作规则.  相似文献   

13.
胡鸣 《世界科学》2003,(4):12-14
科学界中一些重要的发现在公开之初往往并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 ,当科学家在庆祝发现DNA双螺旋结构 5 0周年之际 ,人们意识到双螺旋当年也有着类似的经历。历史资料显示 ,1 95 3年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被提出时科学界对它的反应很冷淡。实际上直到科学家们认为这种结构模型可能揭示了DNA参与蛋白质组合的机制时 ,生命科学界才对DNA双螺旋结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里奇·考尔德 (RitchieCalder) 1 95 3年 5月 1 5日在《新闻记事报》上关于发现DNA结构的报道1 95 6年罗伯特·辛谢梅尔 (RobertSinshei mer)在加州理工学院所作的一次报告中…  相似文献   

14.
遗传因子最先是由孟德尔提出来的,但这个因子位于哪里?它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呢?当时并不清楚。细胞学家发现细胞核内有一些像腊肠状的结构,由于这种腊肠状物呈酸性,用碱性染料染色后可用显微镜观察到,故被称为染色体。1904年,美国科学家萨顿提出,遗传因子就藏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中,这是第一次将遗传因子与染色体挂上钩。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乔安森根据希腊文“给予生命”之含义,创造了“基因”这个名词,来称呼那些由染色体携带的、看不见的遗传因子。尽管如此,基因的研究仍未得到重视。直到摩尔根开展著名的果蝇染色体研究后,…  相似文献   

15.
能将DNA双螺旋结构中之一段剪断或封闭的精密分子仪器有惊人的潜能,封闭癌基因只是其一个开端。它也许不像是世间最精细的疗法。无疑,用剪刀和发夹给人体做手术,听起来似乎也十分危险,所以,当听到化学家们正运用这些"理发工具"与遗传疾病和癌症作斗争时,人们可能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16.
姜涛  解习农  汤苏林  张成  杜学斌 《科学通报》2007,52(16):1945-1950
近些年来, 随着深水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 对于深水沉积过程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虽然目前关于海底沉积波的形成机理还存在很多争议, 但已有现代沉积实例证明至少浊流是可以形成海底沉积波的.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来研究海底沉积波的浊积形成机理, 不但可以阐明海底沉积波的形成过程, 而且对于海底工程、深水沉积动力学及深水油气储层预测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流体动力学模拟, 计算了流体区域的基于时间平均连续性方程和雷诺平均N-S方程, 研究了地形对浊流的影响, 阐明了海底沉积波的形成机理. 模拟结果表明: (1) 首先在坡的下游方向开始沉积是由于流体的减速, 导致密度增大, 浊流携带固体颗粒物的能力(流体容量)降低和较长时间的流体经过所造成的; (2) 在一个隆起的上坡处密度增大是由于隆起峰部流体的局部堵塞, 导致上坡处流体速度降低和压力升高所造成的; (3) 沉积首先从距浊流源头较远的地方开始, 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 即个体浊流事件的增多, 沉积波向上游迁移; (4) 随着颗粒粒径的减小, 沉积越来越慢, 但粒径并不影响地形对沉积的控制及沉积体的几何形态和沉积顺序.  相似文献   

17.
在科学史上 ,没有哪一个分子达到过DNA双螺旋分子这样的偶像地位 ,双螺旋分子的形象已经印刻在社会的各个方面 ,从科学、艺术、音乐、电影、建筑、直至广告。本文将讨论它的形式在科学和艺术两个方面的演变——  相似文献   

18.
郭春沅 《世界科学》2004,(2):39-40,33
DNA分子之所以能够形成双螺旋结构,是由于它含有四种不同的碱基——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通过碱基A与T、G与C之间的氢键结合才得以相互配对形成双链。正是由于DNA分子中包含有数目巨大的四种碱基,使得人们看到了DNA分子的巨大编码潜力。  相似文献   

19.
永恒的分子     
胡鸣 《世界科学》2003,(4):20-21
作为全世界庆祝发现DNA双螺旋结构 5 0周年庆典的序曲 ,《自然》杂志出版了一期综述集 ,这些文章概括了这一有着启示性意义的分子结构的历史的、科学的、文化的影响。没有其他的分子像DNA这样使人着迷 ,使科学家们废寝忘食 ,它赋予艺术家们灵感并且深刻地改变了这个社会。在某种程度上 ,它就是当今社会的标志。在 1 95 3年 4月 2 5日 ,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在当天的《自然》杂志上描述了DNA的两条互补的脱氧核糖核酸链螺旋形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结构。他们的这一发现为理解遗传物质的损伤、修复、复制以及物种的进化和多样性提供…  相似文献   

20.
小振幅大气重力波传播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岳显昌  易帆  刘迎杰  李芳 《科学通报》2005,50(16):1779-1783
应用二维可压大气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模拟了小振幅中频重力波波包的非线性传播. 并与相应线性模型的模拟结果作了比较. 结果表明在等温大气中非线性效应对小振幅重力波传播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 而在非等温大气中, 非线性效应对于重力波波包传播的影响显著, 主要表现在非线性相互作用将显著地减小波包能量传输速度; 波振幅增长率也小于线性传播结果, 但波动量仍能保持守恒. 中层大气的观测也给出了非等温大气导致的波非线性相互作用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