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礼庭 《科学通报》1986,31(2):129-129
弱色散等离子体中非线性离子声波由Korteweg de Vriles(Kdv)方程控制,它们解是一系列孤波。等离子体不均匀,离子声孤波由变系数Kdv方程描述。强色散均匀介质非线性离子声波包由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控制,它的解也是稳定的波色孤立子。Mohan和Buti研究了非均匀介质情况,得到了修正的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本文考虑了热离子效应,在背景非均匀态更接近实际情况下,应用同样方法处理了非线性离子声波。  相似文献   

2.
模拟分子运动一个复杂的分子,无论是福勒烯、蛋白质,还是DNA,都是难以描述的。虽然用棒一球模型能够显示它们的结构,但是,当它伸屈和折迭时是怎样运动的还只能进行猜测。现在,生物化学家与数学家联合用计算机模拟了复杂的分子——有时由数千个原子组成的运动。劳...  相似文献   

3.
位于美国长岛的冷泉港实验室是一个世界著名的大型生物学实验室,它不仅是众多世界杰出科学家进行科研的场所,它也是培养世界一流生物学家的地方,被世人誉为生物界的硅谷。每年先后有70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聚集那里参加学术研讨会、互相交流思想和发布最新的研究成果。人类基因组计划提前完成这个结果就是在那里宣布的。那里的学术思想气氛非常活跃,是世界各国有志于生物学研究的年轻人十分向往的地方。 就在冷泉港实验室工作的科学家而言,就有七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如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  相似文献   

4.
分子生物学的空白生命的本质在于每个细胞中的DNA分子,或是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从解剖学到动物学,生物学中没有哪个方面未被这种认识所改变。生物学成了许多人用力推动着的开放门户,推开它并不需要很大力量。这个研究领域在公众心目中的普遍印象就是如此。脚趾甲长进...  相似文献   

5.
孙英姬  程鹏  阎世平  廖代正 《科学通报》2000,45(22):2357-2365
DNA是生物体中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重要物质,DNA的电子转移诱发遗传信息的错读和引起DNA的损伤,导致细胞的突变和癌变。但有关DNA的电子传导的本质和性质等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围绕DNA内电子转移问题的争论要点及尚存在的问题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生命信息遗传中的若干数学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新生  王梓坤 《科学通报》2000,45(2):113-119
自1953年J.Watson和F.Crick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人们对生命信息遗传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相继发现了“遗传密码字典”、“遗传的中心法则”等,使人们对生命是如何一代一代繁衍的,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离真正揭开生命信息遗传之谜还差之甚远,1987年,美国开始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任务有二,第1是“读出”人基因组合部核苷酸的顺序;第2是“读懂”,即找出全部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了解它样  相似文献   

7.
李仲豪 《科学通报》1995,40(22):2100-2100
光孤波或光孤子由于具有在传输过程中保持波形不畸变等特点而在超高容量的光通信及超快过程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从数学上看,这些光孤子大都是1+1维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NLSE)或可变换为NLSE方程的一类特殊解,其中包含有两种分别称之为亮和暗的孤波解.从物理上又可分为所谓的时间孤子和空间孤子.现在,上述几种不同的孤波都已在特定的条件下先后被实验所证实.近几年来,对于更一般化的空间时间相互耦合的高维波动方程人们也进行了解析及数值性的尝试研  相似文献   

8.
贮存在DNA分子的螺旋链中的是制约着生命的遗传密码。缠绕于DNA双螺旋结构内的命运之绳使得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它还可以决定一个人是否会被遗传或染上多种多样的疾病。为了揭开DNA的秘密,科学家正在深入窥探这个双螺旋结构。他们所用的最有效的一个工具就是“基因探针”,即能结合在DNA分子的具体部位之上的带状化学物质。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9.
说起人类基因组,就不能不讲DNA;说到DNA,就不免想像它的双螺旋结构,就一定会去追寻那些首先攀上生命之梯的高大身影——詹姆斯·沃森、弗兰西斯·克里克、莫里斯·威尔金斯。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果之一。为此,沃森、克里克、威尔金斯获得了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 究竟是什么样的契机、什么样  相似文献   

10.
●60年前,DNA双螺旋结构的阐明对于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具有里程碑意义,并由此促发了生命科学领域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DNA的遗传信息得以完整地传递到下一代是因为DNA分子自身复制的一种半保留机制。DNA双螺旋结构是由两条方向相反的多聚核苷酸链相互缠绕构成的,这两条链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当于镜像关系,不管保留哪一半,它都能复制出另一半。这  相似文献   

11.
风成沙波纹和沙丘的动力行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晓静  薄天利 《科学通报》2009,54(11):1488-1495
通过对风成沙波纹和沙丘场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三维定量模拟, 再现出沙波纹的自修复过程和沙丘的碰撞过程. 在此基础上, 揭示出沙波纹及其“Y”形接头的自修复行为以及沙丘碰撞后出现包括类“孤波”在内的不同现象的主要规律, 发现: 沙波纹自修复时间会随摩阻风速的增大而缩短, 而“Y”形接头的存在和粒径的增大都将延长沙波纹的自修复过程; 沙丘间发生碰撞的后果与发生碰撞的两个沙丘的相对尺度以及它们连心线与风向的夹角有关, 而类“孤波”现象的出现主要发生在相互碰撞的沙丘尺度比较接近且连心线与风向的夹角较小的情形.  相似文献   

12.
非线性问题本来就极有意义,孤单子(Soliton)给它增添了新意。目前孤单子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已经伸展到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领域。孤单子在阐述诸如单因次传导体的电荷密度波(CDW)、单因次磁性体的旋转波、生物高分子体系的激发移动、晶格缺陷、聚乙炔导电机理等卓有成效。迄今为止,尚未见到有关孤单子应用的详尽介绍,本文略述一二。  相似文献   

13.
郭春沅 《世界科学》2004,(2):39-40,33
DNA分子之所以能够形成双螺旋结构,是由于它含有四种不同的碱基——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通过碱基A与T、G与C之间的氢键结合才得以相互配对形成双链。正是由于DNA分子中包含有数目巨大的四种碱基,使得人们看到了DNA分子的巨大编码潜力。  相似文献   

14.
能将DNA双螺旋结构中之一段剪断或封闭的精密分子仪器有惊人的潜能,封闭癌基因只是其一个开端。它也许不像是世间最精细的疗法。无疑,用剪刀和发夹给人体做手术,听起来似乎也十分危险,所以,当听到化学家们正运用这些"理发工具"与遗传疾病和癌症作斗争时,人们可能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15.
孤粒波(soliton)的研究属流体力学,除浅水孤粒波之外,现已察明,巨大的内部孤粒波的存在,可能破坏海中的石油钻探设备。那么什么叫内部孤粒波呢?下面谈谈它的性质及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关于Fisher方程的孤波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心宜 《科学通报》1991,36(1):76-76
文献[1]给出了Fisher方程的显式精确孤波解。本文旨在利用一个新的变换给出原方程的另一组解。做三角变换  相似文献   

17.
植物DNA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植物DNA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唐巍研究员欧阳藩当代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基因组分析,但是它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DNA分子标记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自从Bostein和White等于1980年...  相似文献   

18.
生命的法则     
读者在阅读了前几期《生命科学漫谈》后,也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已经破译了DNA结构和生命“密码子”,那么生物学家能否像阿基米德从“金冠沉水”的现象中找出求浮力的方法、牛顿从“苹果落地”的暇想中发现万有引力一样,得出一条适用于所有生物的法则呢?其实,英国科学家克立克在破译 DNA分子结构后 不久,便提出了 解释生命现象的 公式──中心法 则(如左图)。 中心法则是 生命科学的一个 极为重要的学 说,它认为决定 生物形态特征和生命活动的遗传信息就蕴藏在绞成双螺旋的两股DNA中。DNA通过两个过程来控制细胞活…  相似文献   

19.
胡鸣 《世界科学》2003,(4):12-14
科学界中一些重要的发现在公开之初往往并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 ,当科学家在庆祝发现DNA双螺旋结构 5 0周年之际 ,人们意识到双螺旋当年也有着类似的经历。历史资料显示 ,1 95 3年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被提出时科学界对它的反应很冷淡。实际上直到科学家们认为这种结构模型可能揭示了DNA参与蛋白质组合的机制时 ,生命科学界才对DNA双螺旋结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里奇·考尔德 (RitchieCalder) 1 95 3年 5月 1 5日在《新闻记事报》上关于发现DNA结构的报道1 95 6年罗伯特·辛谢梅尔 (RobertSinshei mer)在加州理工学院所作的一次报告中…  相似文献   

20.
如果它看上去像鸭子,走起路来像鸭子,叫声也像鸭子,那么它就一定是一只鸭子了,是吗?现在看来;那可不一定,除非经过DNA检测证实。随着科学的发展,在物种分类领域,DNA检测正展示给人们物种间越来越多出乎意料的亲缘关系。 外表的欺骗 最近,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的科学家通过基因检测证实,事实上形似鸭子的  与颇具异国情调的火烈鸟的亲缘关系比与鸭子的更近。这一发现与人们过去的普遍看法大相径庭,因为火烈鸟和  毫无相似之处:一个是长脚鹤颈;毛色鲜艳热烈,另一个则是矮脚短颈而毛色灰暗无光。 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