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长茂 《奇闻怪事》2006,(10):33-33
高二(8)班主任李道明老师一次星期日上网聊天,无意中遇到了自己班上的学生张某正在网上寻友,倾诉心中的不快。细心的李老师从对方的闲聊中发现是他,于是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与其聊了起来,以同龄人关心的口吻,耐心诱导,启发张某诉说心中原委。原来张某因父亲有外遇与母亲闹离婚,好端端的家庭面临破碎。张某随父从母举棋不定,生活要求他过早地做出人生抉择,由此心理上不负重压,深感人生渺茫,寻求他人指点迷惘。  相似文献   

2.
梁红做美容企业的老板,是很有说服力的,因为她自己本身就具有相当标范的形象。她端庄而秀美,散发着成熟女性所特有的魅力风情;她智慧而谦和,颇具一个成长型企业家的风范气质。她很自信,很睿智,无论是在广播电台,还是后来自己开美容院,都是有声有色;她有魄力,敢创业,一家在全国拥有40多家连锁企业的大型美容集团——紫梦风情,就在她的纤钎玉手下运转自如……[编按]  相似文献   

3.
刘俊 《科技潮》2003,(5):55-55
曹学丽是一个很健谈的人,但只限于自己的专业话题。这应该是任何一个和她说起她的专业的人的共同看法。在采访的过程中几乎不用记者说什么,她就可以就自己的专业说个滔滔不绝,但是只要专业以外的事情,她仿佛又变了一个人似的,往往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完。  相似文献   

4.
23岁的小薇是一个年轻时尚的blog斑竹。和许多青春绽放,个性率真的80后一样,小薇信奉友情与分享,拒绝一个人的快乐。她早已记不清自己有多少朋友。为了和每个朋友都能保持全天24小时的亲密,她上传大量的快照、视频,链接潮流时尚以及一切新鲜玩意的网址和信息,晒出自己的心情故事,共享每一个惊喜发现。  相似文献   

5.
佚名 《青年科学》2009,(9):45-45
小红来月经后,妈妈告诉她,月经是女人每个月都要会一次面的“朋友”。小红问妈妈,要怎样才知道自己在下一个月的什么时候又会再遇到这位朋友呢?妈妈说,这就要计算自己的月经周期了。  相似文献   

6.
一天,班级里的一个女生来找我。说她们寝室出现了很严重的人际关系问题,内部分裂成几个派别,而她受到了她们的排挤,她感觉很痛苦。我马上召开寝室会议了解情况,结果她们互相攻击,数落对方的不是。我首先讲述了建立一个和谐寝室的重要性,然后要求她们都进行自我反省,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并学会理解和包容对方。  相似文献   

7.
正像她这样的人很多,大家有野心,也明白自己的实力,爱情被当做阶梯,爱情却还是最终的梦想。我的朋友赛小姐,有一个神奇的功能,那就是频道自如切换,三年前她移民国外,在摩登都市生活,中间她在上海住过几年,但是她的故乡是在偏僻冷门到地图上都找不到名字的乡下。对她来说,这是三个不同却平行的世界,在每个世界里,她都有自己特定  相似文献   

8.
爱若琴弦     
66岁的她静静地站着。“这是我在这个世界里的最后一天了,等到今天过去,我会永远的离开这个世界。”她这样想着,并留恋地看着自己的影子、自己亲手一砖一瓦建起来的城邦和曾经每天陪着自己练功的那150个女仆。“不要再想了,都已经决定了的事。”她勉强地给自己一个笑容。“直的决定了吗?”他问。  相似文献   

9.
发现棉花国     
陈斌包 《世界博览》2009,(15):76-78
原料是地球献给我们的礼物,是藏在地下的礼物或看得见的礼物。从地下采掘出来的礼物或矿物性礼物,有朝一日必将枯竭。而生物性礼物,即阳光和人力,却年年更新,周而复始。原料是会说话的礼物,你去倾听吧。她们正在同我们说悄悄话,诉说着各种各样的故事。有时石油在倾诉衷肠,有时小麦在窃窃私语每种原料都是一个小小的宇宙,有她的秘密,她的语言,她的战争.她的居民。原料有好有坏,色彩斑斓。每种原料自说自话,用自己的方式向全球诉说若。  相似文献   

10.
朱肖怡 《世界博览》2008,(21):65-68
我们对书籍、电影、音乐和艺术的品位确定了"我们是谁"这个中心。麦凯拉(Michaela)是一个坚强、自信的女孩子,她喜欢现代主流的流行音乐。她的男朋友是一个电子舞曲迷。在一起几个月后,他们决定驾车去费城旅游,这样还可以顺便见见麦凯拉的父母。问题是,麦凯拉的男朋友一边驾驶一边调节着收音机。"我讨厌他的音乐品位,"她回忆说:"旋律古怪,扰乱了我的神经。"同时,麦凯拉的男朋友对她喜欢的音乐也不感兴趣。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在艺术上的选择更正确,而且双方都坚信自己的观  相似文献   

11.
见到乔珍,是她从火车站送儿子回来。儿子考上了成都一所大学,欢天喜地地上学去了。3年没见,她老多了,才43岁,两鬓就有了白发,额上、脸上也牵上了细细密密的皱纹。为了让孩子走进大学的殿堂,她陪着儿子在大别山区的一个小县城里度过了3年,陪读生活似乎绞干了她生命的活力,在我们相处的五六个小时里,我竟没见她笑。过去,她可是一个爱说爱笑爱闹的女人呀。 乔珍说,儿子走了,她的心也一下子空了,这些年来,全部的喜怒哀乐都在儿子身上。现在,这一切似乎都被儿子带走了。乔珍不知道该怎样面对自己,也不知道该怎样去面对自己已经千疮百孔的婚姻。她的讲述听来让人百感交集……  相似文献   

12.
谌容是我国当代文坛上享有盛誉的女作家。她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但她的每篇作品都力求反映新的生活,达到新的艺术高度。她和当代许多有成新的作家一样,走出了一条自己独特的创作道路,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创作风褡。笔者将她从1979年起的十余年问的创作历程分为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13.
张宏杰 《奇闻怪事》2006,(12):32-33
她是年级(500多人)前三名,班干部,学生会干部。因为班里转入一名新学生,而且有超过她的势头,使她压力很大,因此强迫自己倍加努力,但总感觉不如那位新生,为此她很苦闷。一天班主任让她记班级日志,她没顺从。遭到老师的奚落。从此情绪紧张。极度敏感,甚至怀疑老师借批评他人指责自己:注意力不能集中,经常盯着某处发呆,满脑子都是别人的嘲笑,努力抑制仍不起作用。她想再也学不好了,惧怕学校,拒绝上学,家长无奈为她办理了休学手续。  相似文献   

14.
在文学意义上,东莞是可读可写的,但并非任何读写都能"说出"她自己,她向某些读写敞开,也向某些读写关闭,她一直在努力"说出"她自己,但不是作为话语的目的,而是作为话语的"出口"和"管道"。无论冉正万的长篇小说《进城》成功与否,它都向我们昭示着:东莞的读法和写法并不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对许多城市都同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金点子     
雨萌 《创新科技》2005,(1):38-38
介西是美国的一位年轻的妈妈。一个炎热的夏天,烈日当空.她要出门办事,但怀里不得不抱上自己心爱的小宝宝。舔犊情深,她生怕小宝宝晒得难受,于是准备一手抱孩子,一手打遮阳伞。但是,这样一来把自己的双手都占住了,再也不好携带其他东西了。为了腾出手来提点东西,她只得放弃打伞的计划,改为戴遮阳帽。她试着把帽子戴在怀里的婴儿头上,当妈妈的只好自己硬着头皮挨晒。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年底,偶然遇到一位谈吐优雅、满是干劲儿的大姐,在聊天中大姐谈到自己多年的直销经历和收入状况,内心满是忧虑。她是一家直销企业在当地最大的直销商,收入表面看是上去了,但却都消耗在跑路上了。家没有人照顾,团队的流失严重经常让她觉得痛心。经过反思,这位大姐开始了她的直销反串传统之路。  相似文献   

17.
正只有生活在巴黎的我们才知道,这是一个美丽,但多少有些过于五彩斑斓的泡沫。巴黎时装周,有一个朋友去帮忙。回来之后,眉飞色舞对我们形容:陈妍希真人脸如何小,看上去如何苗条,吃东西时似乎除了三文鱼沙拉外什么都不碰……每年到此时,似乎都是如此。朋友们都会大呼小叫,说疑似遇到了郭碧婷,看到一个人很像李宇春……我自己在某个菜馆,见过一次钟丽缇。印象尤深的,也依然是:她的两位助理放开吃喝,她自己只吃一碟菠菜。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细雨迷蒙,泛着初秋凉意的日子里,因为工作的关系,我认识了董丽萍、董丽霞姐妹花。笑语爽朗的她们侃侃而谈,亲切得如同邻家的大姐姐。在她们身上有着内蒙人的豪爽、女性的温柔细腻和最难能可贵的善良。你甚至很难想像,董丽萍就是那个尚赫大名在外的高级经销商。从美容起家的她,现在俨然是一个标准的营养师,美丽、营养、健康,她有着自己的感悟。曾经,是她最擅长开启的钥匙,而现在健康则是她最钟爱的事业。从美丽到健康,她完成了一个优雅的转身。  相似文献   

19.
江意 《世界博览》2014,(22):62-63
在这个智能手机掌控生活的时代,即使是最私人的,最复杂的东西——爱情,都能找到方法变成应用软件。黄之燕在她一天的任何空闲时间都会下意识地掏出手机,那里有一个她和男友共同创造的虚拟的"家",这是由一款名叫"微爱"的手机情侣应用软件提供的一项服务,情侣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品位和喜好装饰一个房间,作为他们的私密空间。黄之燕承认她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像回到了热恋期,用什么样的窗户,什么样的壁纸,每个细节都能够讨论很久。"她说。她认为手机情侣应用确实提高了她和男友的亲密度。  相似文献   

20.
荒原上的孤独者--论张爱玲小说创作的精神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爱玲独特的人生经历,形成了她的人生悲剧意识。她凭借着自己的文学天赋,直觉地将自己的经验世界转化为小说世界,把创作作为自己最后的精神家园。她用作品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基本理解,她告诉人们,人间无爱。她以独特的眼光审视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情感关系,以“人生挑剔者”的姿态极尽揭露人性冷酷、自私、丑恶之能事。她力图展示人们对生存的无可奈何,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充满了荒谬。她将解剖的力量集中在人类最自然、最原始的血缘亲情关系上,力透纸背地表现扼杀血缘亲情的三大毒素:金钱,自私与变态。她所展示的荒原般的小说世界源自于她的荒原般的精神世界,她所写的故事均来自她的生命体验的最深刻的部分,她是一个踟蹰于荒原般的世界中失落了希望的孤独者,正一点一点地沉入巨大的心灵黑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