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峰 《安徽科技》2005,(3):26-27
甘薯具有产量高、稳产性好,用途广泛,适合精深加工等优点.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生根本性变化,资源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甘薯作为一种资源开发,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们生活水平消费形式的转变,已由传统的粮食作物逐步转化为经济作物,甘薯消费状况基本实现了工业、饲料、加工和食用三分天下.由于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体内病毒积累会导致种性丧失、品种退化、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减产幅度可达20%~40%.目前利用甘薯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脱除病毒病是防治甘薯病毒病最为有效的方法.脱除病毒后能恢复其优良种性,增产效果显著.阜阳市1996年组织引进试验示范甘薯脱毒技术,并对其关键环节进行了研究,组装配套改进和创新完善技术体系,形成了集甘薯育种、茎尖组培、病毒检测、试管苗快繁、工厂化育苗、种薯繁育、高产开发和推广应用于一体的科技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主栽优良甘薯品种的茎尖培养脱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重庆市大面积推广的优良甘薯品种进行茎尖脱毒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对来源于薯块萌发芽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其成苗率最高,达53.2%;连续两次进行茎尖培养可明显增强脱毒效果;对于甘薯病毒病的检测,反转录PCR法(RT-PCR)比硝化纤维素膜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NCM-ELISA)更灵敏和可靠。  相似文献   

3.
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刚 《汉中科技》2007,(4):27-27
甘薯在我县栽培历史悠久,尤以槐树关甘薯淀粉含量高、口感好而得名。但由于长期自留种薯造成种性严重退化,影响甘薯产量及品质。去年我县引进秦薯四号、梅营一号脱毒薯种在槐树关镇示范种植,表现出栽后发根成活快,封垄早,薯蔓粗、短、多,且很少发生不定根,薯块产量高的特点,平均亩产3850公斤。具体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4.
董玲 《安徽科技》1999,(10):25-25
甘薯又名白薯、红薯、山芋、红芋等,旋花科甘薯属植物,种植历史悠久,区域广泛,全国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居第4位。我省种植面积约70万公顷,是甘薯种植大省之一。甘薯属高产作物,适应性广,抗灾害能力强,在粮食、饲料、工业原料、医疗保健等方面用途广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脱毒甘薯营养丰富,适应性广,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是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脱毒甘薯是繁荣农村经济的一个有效途径。近年来,我们在淮北地区通过反复栽培示范,现已累计推广应用20万亩,增产1.6亿公斤,增收3200万元。其中,1999年全市脱毒甘薯种植面积10万亩,增加经济效益16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6.
刘杰 《安徽科技》2000,(4):34-35
通过茎尖剥离和组织培养的高新技术,脱去植株体内的各种病毒,恢复甘薯的优良种性,大幅度提高产量,显著增强抗性,这种技术叫甘薯脱毒,各地都在大力推广应用。但事实上此项高新技术从80年代后期投入生产应用至今,实际推广应用的范围和面积不大,进度也不快。我们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对制约甘薯脱毒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甘薯病毒病调查及病原血清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是四川省重要的农作物之一,病毒病是危害我省甘薯产量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硝酸纤维膜酶联免疫检测法(NCM-ELISA)对采自成都平原以及绵阳、南充等四川重要甘薯产地的301份具有一定症状的甘薯新鲜叶片进行病毒检测。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共发生包括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甘薯潜隐病毒(SPLV)、甘薯G病毒(SPVG)、甘薯退绿病毒(SPCFV)等至少4种甘薯病毒,分析得出,不同甘薯品种与地区之间的病毒种类及感染程度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8.
大樱桃脱毒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阐述了大樱桃病毒病的危害,对其脱毒方法及检测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目前常用的脱毒方法包括茎尖培养、热处理和化学处理;常用的病毒检测方法有指示植物法、酶联免疫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  相似文献   

9.
甘薯枣是我国甘薯产区一种较为普遍的加工食品,其味甘甜,口感柔韧,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随着国际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甘薯枣已成为我国主要出口的薯类食品之一。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甘薯枣产品质量,解决目前该产品所存在的淀粉糖化率低、“白心”多、色泽欠佳等问题,我们利用外源淀粉酶对甘薯  相似文献   

10.
苟世新 《遵义科技》2006,34(5):23-26
“豫薯一号”是一种优质高产的甘薯品种,它是我国部分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优质饲料作物,它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淀粉、粉丝,是我国民间火锅的好下料;它的藤蔓是主要的养猪饲料,藤蔓嫩尖是很好的绿色蔬菜食品,营养丰富,深加工还可以出口创外汇收入。联合国粮农组织曾把红薯推荐为最佳粮食食品。广大农村栽植甘薯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要内容,也是科学安排茬口,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项目。“豫薯一号”是经过脱毒处理培养出来的优良品种,具有很强的抗病能力,退化慢,可以连续栽植多年,获得丰产。为了探索“豫薯一号”脱毒甘薯的高产栽培规律,找出最合理的栽培密度,构成合理的生育群体,为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2005年我趁在务川县红丝乡挂帮之期,进行了该项试验。现将试验的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甘薯为无性繁殖作物,已查明受多种病毒感染.造成严重减产,本试验选取带有l-2个叶原基的甘薯茎尖,经组织培养谤导出试管苗。试管苗脱毒率高达86.7%,取脱毒试管苗快繁,繁殖系数达每月5倍以上。试管苗在大棚内多次扩繁后,移栽到大田.增产效果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在我国广大甘薯产区发展甘薯加工产业化的意义 ,分析了我国甘薯加工的现状和加工产业化具备的条件 ,提出了进行甘薯加工产业化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草莓病毒病的研究现状,并就草莓的脱毒技术及病毒鉴定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纤罗牵叶碧,嫩粉裹俏红,雨是分农隙,秋深佐发半。”这是古人称赞甘薯的千古绝唱。从中不难看出,自古以来,人们对甘薯就推崇备至,倍加喜爱。甘薯有许多别名,各地叫法不一。比如北京叫白薯,山东称地瓜,四川叫红薯,福建叫金薯,广东叫番薯。唯有甘薯才是其学名。至于说福建为什么称甘薯为金薯,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哩。甘薯的老家在美洲中部,它传入我国是四百多年前的事情。据福建省图书馆收藏的《金薯传习录》一书中记载:我国最早引种甘薯的人是福建长光县华侨陈振龙。陈振龙早年常到吕宋岛经商,发  相似文献   

15.
甘薯茎线虫病病原线虫的订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甘薯茎线虫病的病原线虫,以往一直错误地沿用Ditylenchus dipsaci(Kühn) Filipjev,1936,国外称它为起绒草茎线虫,国内称为甘薯茎线虫。近几年来,我们对其病原线虫的形态作了较详细的观察和研究,按照de Man和Cobb公式对虫体进行了测量和计算,进行了一系列接种试验。结果认为导致甘薯茎线虫病的病原线虫不是D.dipsaci而是D.destructor Thorne,1945。在我国D.destructor首先在甘薯上找到,它不仅侵染茎部而且侵染根部和块根,造成腐烂。因此建议其中文名称为甘薯腐烂线虫或马铃薯腐烂线虫;由该虫种在甘薯上引起的病害称为甘薯腐烂线虫病。  相似文献   

16.
甘薯在我国粮食和能源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及新型能源用作物。本文对我国甘薯的生产概况、营养价值以及新产品开发进行了概述,强调甘薯在我国粮食和能源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云南罗平小黄姜的茎尖脱毒组培快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病毒病导致云南罗平小黄姜产量大幅降低,品质严重下降,通过茎尖脱毒培养获得无毒苗并建立快繁体系,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8.
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工业原料作物,南瑞苕及其后代是四川省最重要的甘薯品种.以南瑞苕及其后代20个甘薯品种(系)为试验材,运用SRAP标记技术.筛选出16对SRAP引物进行PCR扩增.SRAP分析表明,不同品种具有不同的DNA 扩增带型,反映了不同品种遗传背景上的差异;计算了20个甘薯品种(系)的N ei,s 相异系数,通过聚类分析建立了它们的UPGMA 系统树,分析了20 个甘薯品种(系)间的亲缘关系.其结果表明了20个甘薯品种(系)亲缘关系较近,其平均遗传距离为0.32235,这可能与它们有共同的南瑞苕血缘有关,这为甘薯育种亲本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国已研制成功以薯类为原料一步法生产单细胞蛋白新技术,并在生长育肥猪试验中获得成功。单细胞蛋白是从甘薯、木薯和马铃薯的淀粉中转化而成的,其转化率可达50%,即每两吨甘薯、木薯或马铃薯可生产一吨单细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甘薯资源极为丰富,在全国的分布也很广,北至吉林省,南至海南省都有种植,尤其在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更多。甘薯的营养很丰富,鲜甘薯含碳水化合物10%~30%,其中以淀粉为主,还含有糊精、葡萄糖、果糖及少量蛋白质、脂肪、灰分等。 甘薯主要用于生产淀粉,目前我国加工淀粉的方法有手工操作法、半机械化操作法和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