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在对上海佘山地区的植被调查中发现外来入侵物种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当时该物种未形成群落,只为个体的零星分布.但在2006年的追踪调查中,三裂叶豚草已于林缘、路边等形成面积达数十平方米的群落,并完成生长、开花、结实整个生活史,同时有继续蔓延、扩张的趋势,这也是首次在上海发现三裂叶豚草成群落分布.被称作世界性公害植物之一的三裂叶豚草是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加拿大,在世界各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降低农业产量,并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本文通过对三裂叶豚草群落特征的调查,分析其群落组成结构以及生境条件等特征,并对其发展动态变化进行预测,旨在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采取适时措施,对该物种实施监控.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毛茛科菊科植物某些种分布的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吉林省毛茛科和菊科植物分布新记录,共3种,它们是:硬叶水毛茛(Ranunculus foemniculaceus Gilib.),三裂叶豚草(Ambrosa trifida L.),菊叶豚草(Ambrosa artemisifolia L.)/  相似文献   

3.
2004年,在对上海佘山地区的植被调查中发现外来入侵物种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当时该物种未形成群落,只为个体的零星分布.但在2006年的追踪调查中,三裂叶豚草已于林缘、路边等形成面积达数十平方米的群落,并完成生长、开花、结实整个生活史,同时有继续蔓延、扩张的趋势,这也是首次在上海发现三裂叶豚草成群落分布.被称作世界性公害植物之一的三裂叶豚草是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加拿大,在世界各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降低农业产量,并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本文通过对三裂叶豚草群落特征的调查,分析其群落组成结构以及生境条件等特征,并对其发展动态变化进行预测,旨在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采取适时措施,对该物种实施监控.  相似文献   

4.
三种检疫性豚草的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美洲豚草、三裂叶豚草、多年生豚草的茎杆、叶片、花序、总苞等的特征比较研究,弄清它们的形态特点,为检疫鉴定提供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5.
皇岗口岸首次截获两种危险性豚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皇岗动检局先后从美国进口的亚麻籽中检出豚草(Ambrosia artemisifolia L.)一批,从加拿大进口的大豆中检出三裂叶豚草(A. trifida L.)和豚草各一批,这是皇岗口岸首次截获的两种危险性豚草。现将两种豚草的主要鉴定特征、生物学特性、防除方法、危害性简述如下: 1、主要鉴定特征  相似文献   

6.
选取入侵植物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及其本地近缘种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为实验材料,以叶绿素荧光影像仪研究整株植物在零上低温(10℃)和室温(25℃)条件下,强光(1700molm-2s-1)诱导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的特性,探讨入侵种三裂叶蟛蜞菊对强光及温度的响应特性和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室温强光处理5 h后三裂叶蟛蜞菊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的下降幅度均显著小于本地种蟛蜞菊,而在低温强光处理5 h后三裂叶蟛蜞菊的Fv/Fm、Yield、ETR降低幅度显著高于本地种蟛蜞菊.本文结果初步表明,三裂叶蟛蜞菊对室温强光适应性强,而对低温强光则较敏感.这一结果暗示外来入侵种三裂叶蟛蜞菊可能较适应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高温强光气候,而向北方地区进一步扩散有可能受到低温等环境因子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刘华杰 《科技潮》2009,(4):46-46
菊科是一个大“科”,成员众多。生态入侵植物中菊科闹得挺凶,我听说过的就有紫茎泽兰、一枝黄花、三裂叶豚草、薇甘菊、黄顶菊、假臭草、豚草、飞机草、假苍耳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土壤种子库是种群地上植被更新的基础,对入侵植物种群形成和危害起决定性作用.方法 本文通过研究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和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入侵1~6年土壤种子库和地上种群数量的关系,分析土壤种子库对其种群建立、增长和维持的作用.结果 (1)土壤种子库密度随土...  相似文献   

9.
三裂叶豚草的分布,危害和传播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裂叶豚草是恶性农田害草,与农作物争夺水份、养分以及光资源。其散布于空气中的大量花粉导致人类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皮炎,人群发病率高达5%,威胁人类健康。原产北美洲,现已扩散到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在中国已有8个东部省出现三裂叶豚草,危害严重,其传播途径主要是车辆、水流和人为传带,传播特点是跳跃式和渐进式结合,线路扩展和区域扩展结合。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苍耳轴霜霉菌(Plasmopara angustiterminalis Novotelnova)侵染三裂叶豚草( Ambrosia trifida L. )叶片木质素沉积变化和叶绿体结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苍耳轴霜霉菌能够导致寄主叶绿体膜破损,内含物外流,从而影响叶片光和能力,抑制豚草生长。叶片中木质素因霜霉菌的侵染其沉积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入侵植物三裂叶蟛蜞菊叶片叶绿素荧光对温度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入侵植物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及其本地近缘种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为实验材料,以叶绿素荧光影像仪研究整株植物在零上低温(10℃)和室温(25℃)条件下,强光(1700μmo1·m^-2·s^-1)诱导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的特性,探讨入侵种三裂叶蟛蜞菊对强光及温度的响应特性和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室温强光处理5h后三裂叶蟛蜞菊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R)、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趾埘)、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的下降幅度均显著小于本地种蟛蜞菊,而在低温强光处理5h后三裂叶蟛蜞菊的Fv/Fm、Yield、ETR降低幅度显著高于本地种蟛蜞菊.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三裂叶蟛蜞菊对室温强光适应性强,而对低温强光则较敏感.这一结果暗示外来入侵种三裂叶蟛蜞菊可能较适应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高温强光气候,而向北方地区进一步扩散有可能受到低温等环境因子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三裂叶豚草种子萌发及幼根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旨在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以三裂叶豚草种子为材料,用不同质量分数聚乙二醇(PEG)溶液处理,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CK),设置5%、10%、15%、20%、25%5个质量分数梯度代表轻度、中度、重度、极度、极重度干旱,测定日相对发芽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析三裂叶豚草种子萌发情况;测定根表面积、投影面积、体积、根长、根尖数及根分叉数,分析幼苗根生长情况;统计种子恢复萌发情况.结果表明:无干旱胁迫的三裂叶豚草种子各萌发指标最高,干旱胁迫强度增加,种子各萌发指标减小,干旱胁迫强度极大时,种子不发芽.与CK相比,轻度干旱胁迫和重度干旱胁迫对三裂叶豚草根长影响不显著,但会促进侧根与不定根生长;中度干旱胁迫会使根长显著变短,并且会抑制侧根与不定根数量的增加.三裂叶豚草种子在PEG质量分数为24.69%的干旱时不发芽.种子在极重度干旱下不萌发,个别种子在极度干旱下不萌发,但当水分充足时,种子依然具有萌发能力.建议在三裂叶豚草种子尚未成熟前,人工拔除植株,或在入侵地种植耐旱强、生长快、根系发达、竞争性强的植物,以控制三裂叶豚草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报道内蒙古柄锈菌科柄锈菌属109种和变种,其中多被银莲花柄锈菌Puccinia anemones-raddeanae、当归生柄锈菌P.angelicicola、北极柄锈菌P.arctica、蚤缀柄锈菌P.arenariae、畸穗野古草柄锈菌P.arundinellae-anomalae、天门冬柄锈菌P.asparagi-lucidi、车叶草柄锈菌P.asperulae-aparines、赛铁线莲柄锈菌P.atragenes、黑棕柄锈菌P.atrofusca、贝加尔柄锈菌P.baicalensis、射干柄锈菌P.belamcandae、头巾状柄锈菌P.calumnata、软薹草柄锈菌P.caricis-molliculae、假毒麦薹草柄锈菌P.caricis-pseudololiaceae、宽叶薹草柄锈菌P.caricis-siderostictae、冠柄锈菌喜马拉雅变种P.coronata var.himalensis、黄鹌菜柄锈菌P.crepidis-japonicae、还阳参柄锈菌P.crepidis、梭孢柄锈菌P.fusispora、北非芦苇柄锈菌P.isiacae、盛冈柄锈菌P.moriokaensis、水芹柄锈菌P.oenanthes-stoloniferae、混淆柄锈菌P.permixta、珊瑚菜柄锈菌P.phellopteri、鹿角柄锈菌P.rangiferina、乱子草柄锈菌P.schedonnardi、裂叶荆芥柄锈菌P.schizonepetae、无柄柄锈菌P.sessilis、华北柄锈菌P.sinoborealis、修氏柄锈菌P.sjuzevii、盘果菊柄锈菌P.tatarinovii、德永柄锈菌P.tokunagai、堇菜柄锈菌P.violae、雾灵柄锈菌P.wulingensis和横手柄锈菌P.yokotensis等35种和变种为内蒙古新记录.文中提供了真菌名录,包括寄主和标本号.引证标本保存在赤峰学院菌物标本室(CFSZ)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14.
湘鄂渝黔边陲缬草精油成分的GC/MS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GC/MS法控测了湘鄂渝黔边陲林区缬草属香料植物--中国缬草(Valeriana pseudofficinalis C.Y.Cheng et H.B.cheng)、宽叶缬草(V.fauriei Briq)、窄裂缬草(V.Steenoptena)精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中国缬草、宽叶缬草和窄裂缬草植物精油主要化学成分及主要有效成分含量高,属于缬草属优良种.  相似文献   

15.
RAPD标记对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技术对甘薯近其近缘野生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使用15种10个碱基的随机引物,对17个甘薯品种及其近缘野生种的基因组DNA进行了扩增,共产生了105条DNA带,其中91条为多态性带,通过聚类分析将17个甘薯品种及其近缘野生种聚类成3个类群:A类群由三裂叶野牵牛(Ipomoeatriloba)单个野生种组成,C类群由海滨野牵牛(I.littoralis)和二倍体三浅裂野牵牛(I.frifida2x)组成,B类群则由四倍体和六倍体三浅裂野牵牛以及12个甘薯品种组成。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有广义的湿地维管植物177科703属1 942种,其中185种(54科112属)为外来种,占9.53%.外来湿地植物中,有8种为中国外来入侵种,全部产自美洲,其中3种为典型的湿地植物,即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和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另5种菊科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假高粱(Sorghum halepense)、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和三裂叶豚草(A.trifida)的生态适应性强,可在湿地生长.源自美洲的104种,占56.22%为最多.菊科17属21种为最多,以刺果泽泻属(Echinodorus)的14种为最多.木本植物仅10种;草本植物中,以水生植物115种占65.71%为最多.为保障生态安全,对人为引种的外来湿地植物,应加强生态影响风险性评价.  相似文献   

17.
2007年7月和9月采用同一样地两次重复随机样点法,对位于粤北的韶关学院西南区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inn.)入侵林地进行植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调查研究,并采用成对法T检验对7月、9月样地两个时间段内植物群落的个体数和豚草数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7月豚草入侵地植物群落是以豚草为优势类群的单调群落,物种分布不均匀,多样性指数低;9月豚草数量减少,群落结构由单一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的群落过渡到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的群落,群落多样性指数增加,两个时间段内植物群落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0.05,df=14)(P=0.047〈0.05,df=14),表明豚草的生长抑制了其他植物的生长,使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降低.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湖南植物分布新纪录属1个:毛核木属(Symphoricarpos Duham.).新纪录种11个:小冻绿树(Rhamnus rosthornii);华中乌蔹莓(Cayratia oligocarpa);秦岭槭(Acer tsinglingense);四川槭(A.sutchuenense);小花梾木(Swida parviflora);拟密花树(Rapanea affinis (A.DC.) Mez);野迎春(Jasminum mesnyi);长叶女贞(Ligustrum compactum);峨嵋牛皮消(Cynanchum giraldii);淡黄荚蒾(Viburnum lutescens);毛核木(Symphoricarpos sinensis).变种3个:狭叶短毛独活(Heracleum moellendorffii var.subbipinnatum);七裂薄叶槭(A.tenellum var.septemlobum);秀山金萼杜鹃(Rhododendron chrysocalyx var.xiushanense).新纪录亚种2个:多花清风藤(Sabia schumanniana subsp.pluriflora);亮叶忍冬(Lonicera ligustrina subsp.yunnanensis).新纪录植物隶属11科,14属.  相似文献   

19.
据美国《农业研究》报道:锈病是由疣顶单细胞锈菌引发的.这种病菌掠夺叶和茎的水分和养分.锈菌是自然界最高度深化的真菌,是专性寄生菌.有一种锈病流行就能使菜豆产量减产50%~80%.要提高菜豆产量,就必须培育抗锈病的菜豆品种.这是最好的方法.美国农业研究局、7所大学和商业育种者合作培育抗锈病的菜豆品种.他们在研究中发现,自然赋予了少数几种菜豆植株以及相关的植物以遗传基因,使他们知道如何制止锈菌在植株里立足:或者让植  相似文献   

20.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鞘舌卷柏(Selaginella vaginata Spring)、狭叶卷柏(S.mairei H.Lev)、小翠云(S.kraussiana (Kunze) A.Br.)、镰叶卷柏(S.drepanophylla Alson)、单籽卷柏(S.monospora Spring)5种卷柏的大、小孢子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结果表明,5种卷柏科植物的孢子在形态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为三裂缝、辐射对称.其孢子具有复杂的外部纹饰特征,可作为种间鉴别的重要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