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室内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大家有目共睹,媒体及国家有关部门不断呼吁人们注意室内污染的严重性。在首届全国室内空气质量与健康学术研讨会上,有关部门公布了惊人的数字:全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已达11.1万人,平均每天大约死亡304人,有近200万例超额死亡可能由室内空气污染所致。  相似文献   

2.
室内污染总是从各个角落危害着我们的健康,既然房子必须要住,那就想办法来解决室内污染带来的危害,植物消除污染是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的方法,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植物都有何种功效。  相似文献   

3.
一度 无感。仪器才记录得到。 二度 室内个别静止中的人有感觉。 三度 室内少数静止中的人有感觉;门窗轻微作响;悬挂物微动。 四度 室内的人多数有感觉,室外少数人有感觉,少数人从梦中惊醒;门窗作响;悬挂物明显摆动,器皿作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室内环境质量堪忧 研究证明,新装修的建筑物室内污染物浓度是室外的100倍,不少人会出现皮肤过敏、头痛、疲倦等症状.据有关国际组织调查统计,全世界每年有280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室内装修污染,世界上30%新建和重建的建筑物中发现有危害健康的室内空气,装饰材料中有毒材料占68%.室内环境污染已经被列入对公众危害最大的5种环境因素之一.具体而言,我国室内环境污染包括3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现如今室内污染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十大杀手之一,而因为室内污染引发的悲剧数不胜数,下面几个典型案例警示现代人:室内防污意识需要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初中学校儿童不良建筑综合征(sick building syndrome,SBS)、哮喘等疾病的发病率以及室内外环境污染水平和疾病的相关性,在山西省太原市城区初中学校开展了一项横断面研究.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10所学校,问卷调查共发放2209份,其中有效问卷1993份(应答率为90.2%).参与调查的学生平均年龄为13岁(年龄范围11~15岁),其中女孩占49.3%.问卷内容包括SBS症状、哮喘及其他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SO2,NO2和O3环境影响因素的测量通过被动吸附采样,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疾病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儿童鼻黏膜炎(17.6%)、鼻塞(16.4%)、喉咙干燥(14.9%)、疲乏(20.7%)等症状患病率较高.室内NO2与鼻黏膜炎、喉咙干燥、头疼、恶心、湿疹症状呈现正相关(比对比(OR)和95%置信区间(CI)分别为1.16,1.01~1.33;1.16,1.00~1.34;1.24,1.02~1.52;1.30,1.04~1.63;1.86,1.19~2.90).室内O3仅与医生诊断哮喘呈现正相关(1.36,1.02~1.80).室内SO2几乎与所有儿童SBS的症状呈现显著性相关.此外,室内与室外浓度的比值也与部分SBS症状正相关.本研究表明儿童不良建筑综合征与教室室内外环境相关.  相似文献   

7.
夏季:室内污染最严重室内环境调查证明,与其他季节相比,夏季室内空气污染指标会高出20%左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首先是由于高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在高温季节,人们普遍会减少室外活动,由于空调设备的普遍使用,室内的空气往往形成一个密闭系统,缺乏通风换气的环境,使得室内空气污染物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环境中的隐形杀手氡及其子体的危害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业勋 《自然杂志》2008,30(3):143-150
本文简要回顾了500年来氡致肺癌的研究历史,简述了当年铀矿工人吸入氡及其子体与肺癌发病率的关系,重点论述了国内外室内氡、地下建筑物和泉水中氡浓度结果,从而启发人们加强研究环境中氡的地质来源、以及控制室内氡水平问题。阐述了室内氡的控制措施及保护人类健康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探索》2014,(7):9-9
正一项新研究发现,残留在墙壁或家具上的香烟味(即三手烟)可能对人造成严重的健康威胁,对于会把被三手烟污染过的玩具等物体放进口中的婴幼儿来说更危险。科学家说,三手烟会损害DNA,并且有潜在致癌性。研究发现,含有超过4000种化合物的二手烟(即吸烟者喷出的烟雾)会久久停留于室内,这些化合物能够与室内污染物例如臭氧和亚硝酸反应,形成可能的致癌物。去除三手烟的最佳办法是扔掉受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减少威胁与促进健康生活》的文件中,把体重不足、不安全性问题、高血压、烟瘾、酗酒、不洁饮水、胆固醇过高症、肥胖症、缺铁症、室内烟尘污染列为人类健康十大杀手。而随着家居设计装修市场越来越兴旺,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专家指出在经历了工业革命带来的"煤烟型污染"与"光化学烟雾型污染"后,  相似文献   

11.
廖干力 《科学通报》1987,32(18):1432-1432
一、引言 建筑物内火灾产生的有毒烟气是对人身安全的最大威胁,烟气在强烈的对流和扩散作用下传播速度比火焰快得多。它既能使人缺氧窒息或中毒,又能使环境的能见度降低,视距缩短,不利于安全逃生。因此人们希望认识火灾烟气传播的规律,为建筑物的防火设计提供依据。 室内火灾烟气运动的计算机模拟主要有两类:区域模拟(Zooe modelling)和场模拟(Field  相似文献   

12.
贡小兵 《科学之友》2006,(11):76-76
一进入11月,天气就变得干燥,特别是在北方,采暖设备已走进千家万户,使得室内空气中水分被蒸发,湿度低于30%。干燥的空气会造成多种危害,特别是对老人和小孩等弱势群体,容易诱发哮喘、肺气肿、气管炎等多种呼吸道感染。空气干燥使得室内尘土飞扬,流感病毒更容易传播。干燥季节,静电也无处不在。在严重静电下,人会出现心情烦躁、头晕胸闷等症状。此外,家具、书籍等也会因空气过于干燥而迅速老化。专家建议,室内湿度应该保持在45%~65%之间,在空气湿度达到55%时,病菌很难传播;如果空气湿度高于65%,会使人体呼吸系统和黏膜产生不适,免疫力下降;而空气湿度低于20%,室内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多,容易使人患感冒。所以,冬季室内使用加湿器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室内空气污染并不是一时能够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针对于那些已经使用不合理材料装修过房子的人,重新装修是不切实际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加以留意以尽量减少和避免室内空气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室内配饰设计作为一种艺术科学,它从色彩、质感、形式等专业角度去考虑,每一项都包含了一定的审美观.它需要对整个空间布局有一种很好、很艺术的整合,它渲染了一种艺术氛围.在信息与文明相互渗透的背景下,体闲、娱乐环境包含了社会交往、用餐、休息、娱乐等诸多社会功能和精神文化功能,它的不断发展促进了配饰行业的发展.本文就休闲娱乐室内配饰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王新轲  张寅平  赵荣义 《科学通报》2006,51(18):2205-2211
建立了干板材有机挥发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简称VOC)双面散发解析模型, 并分析了各种因素(房间换气次数、房间干建材承载率、建材内VOC传质扩散系数、分离系数、对流传质系数、建材厚度、不对称对流和建材内VOC的初始浓度分布)对干建材VOC双面散发特性的影响. 利用无量纲分析, 得到了双面散发简化为单面散发的条件. 该模型是室内家具和空间隔断中板材双面VOC散发特性研究和评估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6.
周姝 《科学之友》2006,(12):67-67
不要把电视机当摆设悉尼室内设计师托尼·马斯特斯认为室内没有电视意味着更有美感“,电视机很有侵略性,它矗在那儿太惹眼了,抢走了房间里的所有视线。”千万别以为液晶挂式电视就不这样,它并不是看上去的那种线性无边框的尤物。马斯特斯最恨那些不会在电视机的广告中出现的东西——有线盒、DVD机、扬声器,所有这些东西都必须放在电视的周围。他经常接到顾客这样的电话“:我们买了一个很漂亮的电视,可随着它接踵而至地又来了一大堆东西,我们根本不知道该往哪儿放。”不要舍不得扔掉旧家具如果你的室内装修顾问建议你扔掉什么东西,你最好照…  相似文献   

17.
漫画欣赏     
选择能够帮助清洁家里空气的植物——室内植物在24小时内可以清除87%的室内污染物。植物的叶子、根以及土壤中的细菌都能吸收有毒气体。一盆吊兰在6小时之内就能清除掉一个小房间内的甲醛。  相似文献   

18.
墙面是居室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室内占有面积的比重较大,与人的视线接触又十分频繁,因此人们都非常重视居室墙壁表面的效果,将墙面作为渲染室内气氛、强调重点和突出主体的有力手段。随着各种装饰材料的诞生,当今室内的墙面装修日趋多样化。现代住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冬季空气比较干燥,白天的平均相对湿度一般低于50%,加之气候寒冷,室内采暖,居室内的湿度常常只有30%左右。较低的空气湿度对人体健康是不利的,尤其是对呼吸道疾病不利。湿度过低会加快蒸发,干燥的空气易夺走人体的水分,使人皮肤干裂,口腔、鼻腔黏膜受到刺激,出现口渴、干咳、声哑、喉痛等症状,所以在冬季干冷空气侵入时,极易诱发咽炎、气管炎、肺炎等病症。也正因为如此,一些城市开始冬季供暖之后,许多市民为了避免室内干燥,纷纷使用加湿器加湿。但因为加湿过量,也有不少人被空气中  相似文献   

20.
地震来临我们应该学会如何有效地保护自己,无论你是正在室内或室外,都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避震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