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彭刚 《奇闻怪事》2007,(9):24-24
一次作文公开课,我上的是“作文与联想”。课上,我是这样给学生出题的:我的手从纸袋里拿出一个红苹果,先让学生观察。接下来是我与学生的一段对话:“这个苹果好吗?”“好。”“想吃吗?”“想吃。”课堂一下活跃起来。我指着苹果说:“没这个‘优’字商标可能市场上只卖五角一个,  相似文献   

2.
联想是作文时常用的思维方式,是生活与作者心灵连通的桥梁,是思想情感的引发器。有了联想,作文的思路就像长上了翅膀,可跨越时间限制,冲破空间的阻隔,反映无限广阔的生活天地,如果掌握了联想这个武器,真正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就会有讲不完的话,用不完的材料。作文时展开联想,各种典范文章就会浮现于脑际,各种表现手法会不断涌现出来,供学生挑选和借鉴。联想丰富,语言就丰富,思维就活跃,从而使文章语言富有表现力。  相似文献   

3.
冯腾飞 《海峡科学》2006,(9):113-114
《新课程标准》中写道:“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由此可见,作文是学生心灵的释放,作文教学是教师用心去开垦每个学生心中的一亩田。这样的作文是个性化作文,这样的作文教学是个性化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4.
从学生作文角度说,它是为搜集作文素材,对作文可能涉及到的事物,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有系统地去察看、聆听、品尝、接触,同时结合体验、感受、思维、联想等心理活动,从中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和感受,并把这些材料和感受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就能是作文内容丰富、真实、具体、达到感人的目的,写作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王素静 《科技信息》2009,(25):226-226,266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有的学生们总觉得作文难,一拿起笔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究其原因,一是缺乏素材,二是不知如何下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我们作文教改中的头等大事。我在作文教改中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6.
魏炳杰 《甘肃科技纵横》2009,38(5):170-171,157
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是数学教师应该努力实践与积极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因果联想等分析了培养学生联想能力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要有一个过程,要体现层次,要充分让学生思考,教师加以积极的引导,鼓励他们联想,而不应将解题思路、定理结论等强加给学生。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的反映。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但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有时的作文指导仍坚持不移地冲着分数而来。猜题、套题、甚至默许、引导学生胡编乱造,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作文成了为教师而写,为应试而作,毫无兴趣,照抄照套的问题随之而来。试问这样的文章又有何意义呢?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育家黄光硕先生说:“学生的语文学得怎么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学生的语文过不过关,作文也是一个重要标志。”可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是一提起作文,教师摇头,学生叹气,把作文视为语文教学中的“拦路虎”,因为学生普遍感到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针对此,我们进行了“小学生生活化作文”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增强了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和兴趣。我们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9.
作文中的场景一般离不了对实物的描写,先由环境的描述,再到实物发挥联想。场景作文是作文整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全面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学生必须要掌握好它的写作技巧。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中的场景呢?这里我就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素养的重要领域。新的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倡导自由表达,真情写作的教学理念。然而作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最具综合性也是难度较大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11.
【课题】初一年级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课——想象【教材分析】想象是人类腾飞的翅膀。本节信息技术与作文整合课《世界因你而精彩》选用苏教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写作训练“想象”,以联想和想象为内容,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从学生兴趣经验、知识水平及理解能力出发,努力营造适合学生参与的教学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协作精神、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多媒体是多种媒体的组合,具有声、色、光、像等多种功能。它能把静态的转化为动态的,把无声的变为有声的,把单调的变为丰富的。在写景状物的作文教学中正确地、恰当地利用多媒体,可以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地展开联想,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有话可写,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李兆迎 《科技资讯》2006,(36):81-81
小学作文写作是语文教学中难点之一。不少学生对作文存在着自卑、厌烦、畏难心理,把作文当成一个包袱,消极应付。这种心理,严重影响了作文成绩的提高。需要是动机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任何一件事,先要愿做,有兴趣做,才可能积极去做和认真去做。因此,要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成绩先要从培养作文兴趣,激发作文动机入手,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被动写”为“主动写”,“害怕写”为“喜欢写”,使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乐趣。反之,如果学生缺乏这种作文的心理需要,心理欲望,再好的指导方法也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针对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偏向,要培养小学生作文兴趣、调动作文的积极性,我们可采取这样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4.
缑喜生 《科技知识动漫》2009,(18):104-104,86
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作文应该是快乐的事。心中不快,通过作文渲泄,达到心平气和;心中欢喜,通过作文诉说,心情恢复平正。在作文里,可以上:天入地,呼风唤雨,可以连接千里,审视占今;可以嬉笑怒骂,痛快淋漓……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克服畏惧作文的心理障碍,要以平常心对待作文,要把作文当作自己的伙伴,当作贴心的朋友,对它哭,对它笑,对它诉说心事,对它畅想前程,无话不说,无所不谈,一天不见就不舒服,一天不和它沟通就嘴痒痒的、心痒痒的,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走出作文教学的怪圈,才能彻底放松学生的手脚,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快乐作文。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把作文当作最好的伙伴呢?  相似文献   

15.
话题作文是这几年来中考作文命题必不可少的一个写作形式,它的命题只是为考生提供了一个既开放又有约束力的话题,而且往往文体不限,题目自拟。比如2008年中考话题作文足“坚忍”,它的要求是: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在话题前面有这样一段文字提醒“坚忍,是指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而不动摇。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密不可分。可以这样说,没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就根本不可能写出一将像样的作文来.中学生要写好一篇作文,必须具备两个最起码的条件:一是要懂章法,二是要有材料,缺一不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有使学生读和写都共同进步的观念,通过阅读教学和阅读指导使学生在“在章法”的同时积聚作文“材料”,并通过作文教学和作文训练检阅阅读教学的成效,做到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同步。读为了写,写是读的体现。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指导是写作教学的基础,而写作教学则是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运用联想理论促进大学生英语词汇提取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荣 《科技信息》2008,(3):249-249
产出性词汇是指学习者能正确发音,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的词汇。作者设计把作文中的词标、词类、词汇多样性、词汇密度、词汇复杂性作为检验词汇产出的指标。本文应用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探寻运用联想理论的前后,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词汇产出的不同情况。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中学作文命题应注意:作文命题应整体设计切忌命题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命题要切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作文命题要切合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征;作文题目要新颖、活泼、富有运发性和鼓励性,容易引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相似文献   

19.
给出主题句的英语作文是学生在大学英语四、六级及其它形式的考试中,经常遇到的题型之一。对于这样形式的作文,有的学生认为有很多内容好写,但不知怎样去写;有的学生觉得没有什么好写的;还有的学生写走了题。本文结合实例阐述了这类作文的写法。  相似文献   

20.
函数和方程思想是高中数学重要的思想之一,它渗透到高中数学的各个领域之中,一直是高考的热点.许多数学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类比、联想、转化,合理地构造出函数,然后用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首先,在平时学习时要注意知识间的沟通与联系,尤其是横向联系,这样才能为灵活解题、善于变换命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当问题感到难于入手时应进行联想,联想是接通思路的桥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去审视,容易发现转化的入口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