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曝气、氮和磷对滇池底泥中菹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在滇池底泥中,曝气、氮和磷浓度对菹草石芽平均出苗数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对菹草石芽的平均出苗数影响不大,但对幼苗生长速度及生长过程中根的发育影响显著,在有曝气条件下,幼苗的生长速度明显大于无曝气条件下的生长速度,且所有幼苗根系都能正常发育,根的长度、数目也较大;氮、磷浓度对菹草石芽的平均出苗数以及幼苗生长也有很大的影响,无论曝气与否,石芽平均出苗数与氮、磷浓度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对幼苗生长方面,在非曝气条件下,高的氮、磷浓度对菹草幼苗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在曝气条件下,菹草的生长速度与氮、磷浓度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水下有效光强是影响沉水植物群落生态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笔者通过设置不同水下人工光照补偿处理,研究在混浊水体中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 L.)幼苗的生长和主要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水下高光照补偿能够提高苦草幼苗的存活率,以及对幼苗的总生物量、平均单株生物量和产生的克隆株数量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相比对照处理分别显著增长了25%、220%、150%和160%)。通过水下光照补偿处理,苦草幼苗的叶片数、叶长及叶宽均有所增长(高补光处理相比对照处理分别增长了130%、100%和30%),并且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加。由于水体浊度的影响,对照组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减少,并且叶绿素a/b值降低。而通过水下补光,幼苗叶片的SOD酶和POD酶活性均有所升高,说明水下补光未能增加幼苗叶片内的活性氧。综上所述,水下光照补偿对苦草幼苗的存活、生长及叶片生理指标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水下光照补偿系统可以作为沉水植被生态恢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水下有效光强是影响沉水植物群落生态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笔者通过设置不同水下人工光照补偿处理,研究在混浊水体中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 L.)幼苗的生长和主要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水下高光照补偿能够提高苦草幼苗的存活率,以及对幼苗的总生物量、平均单株生物量和产生的克隆株数量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相比对照处理分别显著增长了25%、220%、150%和160%)。通过水下光照补偿处理,苦草幼苗的叶片数、叶长及叶宽均有所增长(高补光处理相比对照处理分别增长了130%、100%和30%),并且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加。由于水体浊度的影响,对照组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减少,并且叶绿素a/b值降低。而通过水下补光,幼苗叶片的SOD酶和POD酶活性均有所升高,说明水下补光未能增加幼苗叶片内的活性氧。综上所述,水下光照补偿对苦草幼苗的存活、生长及叶片生理指标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水下光照补偿系统可以作为沉水植被生态恢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植物根系对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力条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旱伞草、芦苇、灯芯草、美人蕉4种不同根系特征的植物,通过控制分蘖数并借助反应器理论研究植物根系对基质水力条件及水质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分蘖数的增加过程可以用Logistic方程描述,无论初始栽种密度是多少,若不加以控制,植物生物量都会扩大到湿地所能容纳的最大密度.植物分蘖与根系发育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芦苇和灯芯草相关性较好,植株重-根重和分蘖数-根体积的相关系数在0.93~1.00之间.美人蕉和旱伞草的相关性不高,植株重-根重和分蘖数-根体积的相关系数在0.43~0.69之间.植物根系向下穿透基质的时候,一方面可起到一定的疏通作用,使基质孔隙率提高3%~44%;另一方面则会在穿透过程中产生横向的压力,起到使基质断面孔隙大小均一化的作用,使Peelet准数提高6%~90%.没有发现水质净化与分蘖数(地上植株重量)以及根系体积的规律性关系.植物对水质净化的作用不大,可以起到一定的但非决定性的防堵塞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从文  叶梅荣  杨正义 《科技信息》2009,(26):I0030-I0031
笔者研究了空心莲子草(Alternant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地上茎叶和根系的煮液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的茎叶煮母液和根系煮母液处理明显降低了幼苗的叶绿素a含量,分别是对照的54.2%和447%;显著降低了幼苗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为对照的538%和62.3%;明显降低幼苗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为对照的52.4%和547%;但明显提高了幼苗的丙二醛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43倍和1.65倍;综上所述空心莲子草的茎叶煮母液和根系煮母液明显抑制高羊茅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根系分泌物在植物种间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根系分泌物及一些根系常见的化学物质对半寄生檀香生长、根系发育、养分吸收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筛选出促进檀香幼苗生长的寄主根系分泌物或化学物质,为檀香的科学育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0.5年生的半同胞家系檀香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10个外源信号物质处理,包括5种植物根系分泌物[寄主植物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人面子(Dracontomelon duperrereanum)、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和寄生植物檀香(Santalum album)]、4种吸器诱导物质[2,6-二甲氧基对苯醌 (DMBQ)、芒柄花素、槲皮素和丁香醛]和1个对照处理(水),处理3个月后测定檀香幼苗的生长指标(株高、地径、生物量)、根系形态(总根长、根表面积)、养分(N、P、K)含量和光合特性指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结果】 外源信号物质能影响檀香幼苗的生理特性,降香黄檀根系分泌物、DMBQ和丁香醛处理能显著提高檀香幼苗的株高、地上与地下生物量;除重阳木外,其他植物根系分泌物和4种化学物质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檀香幼苗的总根长、根表面积和小细根长度;与对照相比,外源信号物质均提高了檀香幼苗N、P、K等养分吸收能力,其中以DMBQ和降香黄檀根系分泌物处理效果最佳;降香黄檀和台湾相思根系分泌物、DMBQ及丁香醛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檀香叶片的SPAD值;降香黄檀根系分泌物和4种化学物质处理显著提高了檀香幼苗的光合自养能力;相关性分析显示,檀香生长指标、生理指标与根系之间(粗细根、粗根长度除外)呈显著正相关;檀香吸器数与总根长、根表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檀香吸器发育与根系生长密切相关。【结论】 优良寄主植物根系分泌物及一些化学物质的添加能有效促进檀香幼苗根系发育、养分吸收以及光合能力。研究结果能为檀香的壮苗培育提供重要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在塑料水箱(67cm×51cm×40 cm)中分别构建风车草浮床和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研究2个系统中风车草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植物浮床和人工湿地系统中风车草生长的季节变化规律基本相似,在4-_8月生长较快,9-12月生长较慢.整个实验过程中,植物浮床中风车草的分蘖数、一级侧根的数量和孔隙度大于人工湿地,而株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草地早熟禾优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遮荫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证明,遮荫对优异的地上枝条和地下根系生长都有显著影响.遮荫使枝条高生长加快,但叶片的宽度和比叶重下降;根系生长受遮荫抑制,重度遮荫下地上枝条和根系均受到严重抑制;植物的单株分蘖数随遮荫度增加而下降,但是枝条密度却以轻度遮荫最多,苗期轻度遮荫对幼苗成活有利.  相似文献   

9.
在塑料水箱(67cm51cm40cm)中分别构建风车草浮床和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比较研究两系统中风车草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植物浮床和人工湿地系统中风车草生长的季节变化规律基本相似,在48月生长较快,912月生长较慢.整个实验过程中,植物浮床中风车草的分蘖数、一级侧根的数量和孔隙度大于人工湿地,而株高、基径、叶长和叶宽、一级侧根的长度和直径小于人工湿地.8月收获植物时,植物浮床风车草的生物量大于人工湿地,当12月收获植物时,前者小于后者.  相似文献   

10.
以剑叶金鸡菊种子为材料,分析不同光照强度(100%光强、30%光强、黑暗)和剑叶金鸡菊的凋落物及根茎浸提液3个浓度梯度(0.005、0.025、0.125g·m L-1)处理下的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差异。结果表明:剑叶金鸡菊种子无论在全光照还是黑暗条件下,发芽率无显著差异。但是与全光照条件相比,30%光照和全黑暗培养条件下对幼苗的生长抑制作用极显著影响。剑叶金鸡菊凋落物和根茎浸提液均极显著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在种群郁闭作用、凋落物分解物和根茎分泌物的自毒作用综合效应下,剑叶金鸡菊种群内种子萌发和实生苗的生长受到抑制,种内竞争减少。  相似文献   

11.
用不同浓度的中性盐和碱性盐对虉草新品系(Phalaris arundinacea L.New strain)和川草3号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Chuan cao No.3)幼苗进行21 d的处理,测定株高、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枯叶率和分蘖率,探讨复盐胁迫对2种虉草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浓度50 mmol/L时,虉草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分蘖率最大;当盐浓度超过50 mmol/L时,随着盐浓度增加,生物量和分蘖率均呈现递降的趋势,而枯叶率递增;盐浓度与株高生长速度呈明显的负效应;在等盐浓度的中性盐胁迫下,新品系地下生物量大于地上生物量,而在碱性盐胁迫下,前者小于后者.表明低浓度的盐胁迫对虉草生物量积累和分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虉草对碱性盐胁迫更敏感.  相似文献   

12.
以多枝赖草、高羊茅的种子为材料,在诱导培养基上进行暗培养,产生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多次继代培养后仍可保持分化潜力.在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光照培养后,可以分化出丛生状幼苗,并大量生根,形成再生植株.用EMS溶液对2种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结果表明:不同体积分数的EMS对愈伤组织的致死率不同,随着体积分数的提高,致死率逐步升高.经统计,初步确定EMS溶液对多枝赖草、高羊茅愈伤组织的半致死体积分数分别为6 mL/L和8 mL/L.  相似文献   

13.
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对棉花幼苗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霉素作为一种高效能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棉纤维的分化和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实验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溶液处理棉花幼苗,以期通过对其生根情况及茎叶发育情况的观察研究,寻找到最有利于棉花幼苗发育的最适GA3浓度。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GA3溶液对棉花幼苗主根、侧根及茎叶的发育均有显著影响。其中,0.2 mg/L的GA3溶液为棉花幼苗发育的最适浓度,该浓度可同时较明显地促进棉花幼苗主根、侧根及茎叶的发育。  相似文献   

14.
李永红 《科技资讯》2006,(26):200-200
1.根和根系的类型及作用 1.1根的类型 树木的根系是由种子的胚根发育而来的,当种子萌芽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形成主根。主根由胚根直接发育而来。主根经过生长,逐渐产生侧根,称为次生根。侧根上生长着较细的根城为须根。由胚根发育而来的根叫定根,胚根一定会发育成根系。与此相对应的是从茎、枝形成层和维管束组织产生出来的根,称为不定根。实生的树木可以有定根和不定根,营养繁殖的树木只有不定根。定根和不定根均有同样的构造和生理功能,同样可以产生须根。在树木生长过程中,须根上长出许多幼嫩的小根,但粗度略大干须根,这就是生长根。  相似文献   

15.
将黄顶菊植株根茎和叶片通过浸提方式提取获得其水浸液,用以培养玉米、小麦、大豆、白菜种子和幼苗,测定种子发芽和幼苗生物量,另外还将4种作物种子播种于采集的黄顶菊根部土壤中观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测定结果表明:黄顶菊植株水浸液和其根部土壤对4种作物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度降低;种子萌发后的幼苗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幼苗高度降低而根系长度和鲜质量增长.同时经处理的作物植株出现叶片数减少,叶色发黄,茎秆弱小等异常症状,说明黄顶菊对测试的几种作物生长有明显的阻碍性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光照条件对紫叶观赏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光照条件下紫叶观赏稻茎、叶、分蘖等性状的生长差异,制定紫叶观赏稻种植技术,拓宽其应用途径。选取叶色为紫色的观赏稻品种B151和GY7作为试验材料,模拟家居庭院光照条件,设置正常光照、遮阳网下和墙边3个光照处理,以及分蘖前期和分蘖中后期2个移动时间处理。通过对叶色、叶片数、叶面积、剑叶性状、分蘖、有效穗、株高、抗逆性等性状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正常光照时间的缩短和光照强度的减弱,导致紫叶观赏稻分蘖数、叶片数、有效穗减少,叶片紫色变浅,剑叶长宽增加,剑叶夹角增大,叶片披垂,稻株仍具有较强的观赏性,适宜在家居庭院中种植。  相似文献   

17.
Ca~(2+)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水稻幼苗进行不同水平Ca2 + 处理 ,结果表明 :缺钙和加 0 75~ 10 5mmol/LCa2 + 处理对水稻幼苗的株高无明显影响 ;缺Ca2 + 会降低水稻幼苗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 ;加Ca2 + 能增加水稻幼苗根冠比和根系活力 ;加低浓度 ( 0 75~ 1 5mmol/L)Ca2 + 可增加水稻幼苗的干物重、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 ,促进水稻幼苗生长 ;加高浓度 ( 5 5~ 10 5mmol/L)Ca2 + 则降低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 ,对水稻幼苗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铅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小麦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铅(Pb)溶液对小麦种子的发芽、幼苗生长、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Pb可延缓和抑制小麦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侧根、主根和芽对Pb的敏感程度为侧根>主根>芽;小麦幼苗在低、中浓度的Pb胁迫下通过增加侧根数来抵御Pb胁迫;高浓度Pb2 使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升高,使膜透性增加.  相似文献   

19.
选取6个燕麦品种在辽西半干旱地区进行随机区组试验,调查了株高、分蘖数、穗长3个生长性状,以及亩平均产草量、亩平均产籽量和千粒重3个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品种间分蘖数、穗长、亩平均产草量、千粒重4个指标差异显著;株高与亩平均产草量、分蘖数与亩平均产籽量、千粒重与亩平均产籽量分别呈现出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坝莜1号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20.
冬季干旱对小麦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冬季干旱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济麦20为材料,在苗期进行不同的水分处理:冬季自然干旱、正常灌溉处理和过量灌溉处理,并于返青期对干旱处理复水并正常管理.复水前后对各处理的各特征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冬季干旱对小麦影响涉及诸多方面:干旱组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FV/F0、φPAII都有所减小;气孔导度降低,蒸腾速率降低;根系活力降低,根密度降低,但根生长粗壮,根冠比增加;缺水引起小麦体内脯氨酸含量积累;春前分蘖相对较少,但分蘖粗壮少弱株.冬季干旱下冬小麦生长受到一定影响,但春季复水后表现出良好的长势,可迅速赶上甚至超过灌溉条件下越冬的小麦.所以适当程度的冬季干旱有利于冬小麦后期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