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对涉水发动机二次起动进行探讨,通过活塞位移的分析和起动机能够克服气缸的压力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画出不同进水量情况下气缸压力与曲轴转角的关系图。根据实际的汽车涉水造成发动机损坏的案例分析,发动机的失效形式都是由于连杆不能承受过高的气缸压力而失稳,导致连杆弯曲或断裂。从而推论,涉水发动机进水后如果进行了二次起动,起动马达所产生的扭矩不足以造成连杆失稳,进而引起发动机缸体或其它零部件的损坏。  相似文献   

2.
点火和喷射正时对甲醇发动机冷起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一台125mL的单缸电控喷射点燃式甲醇发动机上进行了冷起动瞬态工况着火特性的试验研究.基于循环控制研究了点火正时和喷射正时对甲醇发动机冷起动的着火特性和HC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点火正时和喷射正时对甲醇发动机的冷起动着火特性和HC排放均有显著影响;推迟点火从-20°(上止点前,下同)到10°,发动机的后燃逐渐增多,气缸压力逐渐降低,直至最后不能起动,甲醇发动机点火正时优化为-20°;喷射正时比点火正时对冷起动着火特性影响更显著,合理控制起动喷射正时,可保证混合气全部在受控的着火循环时进入气缸,实现“即喷即着”的理想着火,并提高发动机的着火可靠性;曲轴转角为471°上止点后)喷射甲醇比-35°喷射甲醇时的气缸最高燃烧压力提高了140%,HC排放降低了65%.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提高飞行器的变轨稳定性,研究高床载单组元肼发动机的冷起动特性,采用模块化建模思想通过管路输送系统、推力装置等功能模块的数学模型,基于Mworks软件构建了基于冷起动延迟的单组元肼发动机仿真系统,并采用实验数据对冷起动过程压力特性进行有效性验证。在保证发动机的稳态室压和冷起动加速性的情况下,分析了对高床载单组元发动机冷起动压力峰的影响因素,得到其关于毛细管长度、限流圈孔径等结构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贮箱压力的变化对冷起动过程的影响较小;增加毛细管长度会显著降低发动机的冷起动加速性;选取合适的限流圈孔径来减小瞬时流量是抑制冷起动压力峰较为合理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李俊文  贾全仓 《科技信息》2010,(35):J0137-J0137
本文从汽油发动机起动条件入手,分析了影响汽油机正常起动的使用因素,为使汽油发动机迅速起动,提高汽车的机动性,迅速排除发动机不能发动的故障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分别利用GT-Power和FIRE软件建立了天然气发动机一维仿真模型和排气系统三维模型,并实现了二者的耦合计算.模拟结果得到了试验验证.对4缸天然气发动机起动过程中不同气缸首先着火后,排气系统内气体流动和温度分布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起动阶段第1个循环未着过火的气缸在排气过程中存在废气回流到气缸的现象,并推迟了废气向排气系统排出;不同气缸首次着火后,各缸排气歧管结构的差异引起排气系统中废气的流动和温度分布的不同.优化选择首个着火气缸进行起动,可以使催化器入口排气温度场分布更均匀,其中,第2缸首先着火起动后催化器入口流速均匀性指数最高,温度分布均匀,高温气体所占截面面积的比例最大.但不同气缸首次着火起动对排气流动和温度分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前3个发动机工作循环,此后这种差异消失.  相似文献   

6.
点燃式煤油航空直喷发动机冷起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喷射截止时刻、点火提前角以及过量空气系数等影响因素,在一台自主研发的单缸试验机上,开展了煤油航空直喷发动机冷机起动燃烧特性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冷机起动敏感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喷射截止时刻为60°,CABTDC、点火提前角为27°,CA~30°,CABTDC时,发动机容易顺利起动;过量空气系数为0.65~0.70时,最大爆发压力循环变动率最低,失火现象消失,煤油航空直喷发动机平稳顺利起动.冷起动敏感度分析表明:敏感性强弱顺序依次是进气行程中的喷射截止时刻、过量空气系数、压缩行程中的喷射截止时刻、点火提前角.  相似文献   

7.
航空发动机的成功起动是其顺利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的前提。为研究某小型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起动特性,在获得该发动机部件高转速特性的基础上,发展各部件的低转速起动特性,建立了小型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起动数学模型。然后利用起动数学模型编写相应的程序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台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建立起动模型能较为准确的模拟小型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起动过程。最后,利用已建立的起动模型研究了小型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起动特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发动机起动过程的影响因素,设计了车辆发动机起动过程测试方案,对6台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某型车辆发动机进行了车辆起动过程测试,提取了起动过程的转速特征参数,研究了发动机起动过程的影响因素及机理.结果表明,高原起动环境、较高的摩托小时和技术状况劣化的喷油器使发动机起动过程中的最低着火转速提高,平均单缸升速度降低,导致发动机起动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分形理论应用到汽车发动机振动信号分析中,运用关联维原理和计算方法,对汽车发动机信号进行计算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气缸压缩压力超过许用值时,关联维数较正常时大,并且随着气缸压缩压力的增大,关联维数增大。由此,根据关联维数可以判断气缸的运行状态及故障类型。  相似文献   

10.
发动机气缸内的压力和气压产生的扭矩是一个非常重要但运行时很难得到的参数.为此,描述了一种通过测量和分析发动机的瞬态转速来监测气缸内的压力和压力扭矩的方法.在发动机模型和测量的瞬态转速信号的基础上,经过傅立叶变换和傅立叶逆变换,可得出发动机各缸的气压扭矩的波动波形.根据气压扭矩振动波形可监视发动机气缸内的工作状态和对故障气缸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1.
气缸压力是发动机正常运转的一个重要参数,传统的指针式压力表存在指针摆动、误差较大等固有缺陷.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的数字式气缸压力检测仪,给出了各部分硬件电路和系统的软件设计.该设计使用常规集成芯片,体积小、价格低、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汽油机冷起动时要求起动顺利,并且污染小,油耗低,转速稳定。这对发动机电子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影响电喷发动机冷起动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影响因素包括进气量、喷油时刻与时间、混合气的形成、点火正时、配气相位等,各个因素之间又都有相互联系,在进行性能优化时必须充分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要通过深入的研究和试验,对汽油机冷起动时控制参数进行合理匹配,实现电喷发动机在低污染、低油耗下保证低温冷起动成功。  相似文献   

13.
钟存详 《科技信息》2010,(26):330-331
本文叙述低温条件下发动机起动的必备条件,分析低温起动对发动机产生的影响与注意事项,提出改善和预防处理工况条件下起动发动机非常规磨损的几点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生物制气-柴油发动机放热规律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气化炉热解气化各种农林废弃的生物质,产生可燃生物制气,作为以柴油引燃的双燃料发动机的主要燃料.双燃料发动机由一单缸、四冲程、水冷、直喷式柴油机改装而成,生物制气通过发动机进气管,在进气过程中被吸入气缸.实测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气缸压力,根据气缸压力计算放热规律并分析转速、负荷及供油提前角对它的影响.负荷增大时,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始点提前,最大燃烧放热率增高,最高燃烧温度升高,后燃加重;转速增大时,燃烧推迟;供油提前角增大时,最大放热率降低,对应相位提前,后燃减少.  相似文献   

15.
本文討論了多列式发动机的气缸夹角与轴系扭轉振动之間的影响关系。根据分析认为,可以利用气缸夹角对扭振发生的影响来达到消去某些危險的扭轉共振的目的。分析結果也可以作为設計多列式发动机气缸夹角时的考虑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车用发动机运行过程经济性,利用函数链神经网络对曲轴转角值所对应的气缸压力数据进行了拟合,得到了基于函数链神经网络的车用发动机气缸压力数据采集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气缸压力数据采集系统能有效地消除采集数据时各种干扰的存在,使得采集到的数据偏离其真实数值的程度较小.这对于改善车用发动机的燃烧状况,提高经济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表式气缸压力表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式便携式气缸检测仪,它可以用曲线表示发动机各缸压力变化情况,用比较的方法检测发动机故障,使用方便,测试结果便于存档,能准确确定发动机故障.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车用多缸发动机的运行效率,在气缸压力监测条件下,采用Visual Basic 6.0软件研究开发了多缸车用发动机燃烧状况分析系统。通过对气缸压力监测信号的去噪声处理,该系统能实现气缸压力数据、上止点信号、曲轴转角信号的实时采集以及燃烧状况的分析与数据处理。结果表明,随着过量空气系数n的增加,四缸发动机火花塞附近混合气浓度最高,混合气浓度随离火花塞的距离的增大而降低,导致燃烧时间加长;当过量空气系数n增至1.386时,起燃时间提前,起燃后快速燃烧,但燃烧结束的时间延长。根据燃烧状况分析结果,对多缸车用发动机的气缸压力与排气温度进行调节,使车用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涡轴发动机起动点火可靠性,对影响发动机起动点火时机、地面和空中起动点火成功的因素开展了分析研究;通过瞬时增大点火供油改善燃油雾化效果,在基于油气比点火供油的基础上,采用进口环境条件和燃油温度对起动点火进行修正;以点火时间为函数,采用步进式供油控制,逐步增大起动点火的供油量,增强发动机全包线起动点火的成功率.开展了发动机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有效提高发动机包线内起动点火的可靠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放热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上 ,测量了不同工况下的气缸压力 ,并进行了放热规律计算 文中着重分析了掺烧比、供油提前角、负荷等因素对LPG/柴油双燃料燃烧、HC、CO和烟度排放的影响 ,阐述了双燃料复合燃烧的特性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