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唐代是中国封建时代音乐文化的最高峰,唐人小说对此有较多的记载和描绘。以唐代传奇作为主要的考察对象,从音乐风尚、梦中受曲和勤政楼意象等三个方面对唐代音乐活动进行考论探析,可以发现唐代音乐文化具有全民性、高端性和融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大唐盛世,经济文化繁荣,唐代金银器呈现出气势恢弘、雍容华贵和充满文化气息的时代艺术,尤其是造型艺术更是独树一帜,浓郁的西域风格和鲜明的民族气派并存,同时也包含着丰富的政治、社会、历史、文化内涵,体现了它们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3.
唐王朝与道教关系密切,唐代文人多受道教影响,而作为唐传奇后期的代表──豪侠小说,从内容到表现形式上受道教的影响尤深。  相似文献   

4.
马宏伟 《创新科技》2014,(23):36-37
唐代体育文化绚丽多姿、博大精深,堪称中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精粹。至于唐代体育文化在中国体育史上的地位,则色彩浓重,可用“空前发展”四个字来概括。本文辩证地考察了唐代体育文化的个性和共性及衰落原因,旨在以史为鉴给当代中国特色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礼乐一体的政治统治架构中,音乐与政治关系密切.《秦王破阵乐》突出反映了唐代宫廷音乐兴衰受政治影响的情况.以史料为基础,以《秦王破阵乐》为例,研究唐代宫廷音乐兴衰与政治变化关系,以期达到保护和传承中华音乐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古代关于彗星形态和特征的认识进行了分析,并和国外同类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虽然缺乏理论根据,但中国古代对彗星形态的描述是符合实际的,尤其中国唐代对彗星特征的认识已达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比国外研究结果要早1000a左右.  相似文献   

7.
唐代诗歌的阴柔之美唐代,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货金时代.其诗歌按凤格分,主要有阳刚、阴柔、平和王大类。其中阴柔之美是许多作者努力尝试并取得辉煌成就的一种艺术风格.阴柔,表现于人性中,是以柔顺、和悦、含蓄、贞丽、静美为特征的;...  相似文献   

8.
钧瓷在唐代花瓷的基础上产生,北宋时期其工艺逐步成熟,金元时期钧窑系形成。经历了明代的衰落后,钧瓷在清代由仿制而逐渐复苏,新中国成立后获得新生并再铸辉煌。钧瓷的兴衰除了其自身特殊的工艺因素外,也受时代思想和审美意识的影响、政治因素的干预及经济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9.
胶接工艺中构件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内容比较复杂.通过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对胶接工艺质量进行评估,为质量控制过程提供理论参考,并结合实例,说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寓言至唐代得以成熟,而柳宗元贡献尤为显著。他不仅将寓言发展成独立文体,而且还丰富其表现手法与技巧,拓宽寓言在抒怀言志方面的功用。他的寓言创作既与其贬谪经历和性格特点有关,同时还受其在古文运动中的文学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11.
唐代以前广西冶铜铸铜成就概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战国时期,广西就有骆越人铸造青铜器的石范;著名的铜石岭遗址说明汉代广西有了大规 模炼铜业,罗泊湾汉墓出土的大量铜器,一方面说明广西与中原文化有着广泛的联系,另一方 面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铜器,也反映了当时南越国冶铜、铸铜的精湛技术;三国到隋代,广西俚 人、僚人大量铸造硕大的铜鼓,使青铜铸造技术达到一个高峰,并深刻地影响当时社会的发展. 大量史实说明唐代以前骆越人、乌浒人、俚人、僚人在开采铜矿、冶炼铜、铸造铜器方面都为中 华民族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以往的考古界和美术界都对汉唐铜镜十分重视,这方面的著录及文献资料堪称丰富,而对于金代的铜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中国古代铜镜的铸造高峰是汉唐,而到了金时又迎来了另一个高峰。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可以从金代铜镜的研究上折射出金一代政治、经济、军事和民俗的若干问题,特别是通过它的纹饰和铭文所反映出的一些政治、经济、文化内容早已远远超出了铜镜本身所具有的实用价值和工艺美术的审美价值,对于北方民族文化艺术研究的拓展无疑提供了更多的实用史料。  相似文献   

13.
商代铁刃铜钺的发现是我国古代金属史上的一件大事。商代铜钺上铁刃的使用,表明铁已作为一种新的金属,正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出现。台西商代铁刃铜钺发现的意义在于,它把我国用铁的历史,从春秋时期提早到了商代中期。而商代铜钺上铁刃的使用,以“铁的证据”与“铁的事实”告诉世人:商代人已经开始用铁。  相似文献   

14.
楚国的造物品类繁多、主题鲜明、格调清奇灵秀、色彩斑斓繁艳,开创了上古南方审美文化的新视界。楚器物从造型到装饰所表现出来的楚风特征表明,楚器物的产生与楚风俗有着密切的关联,楚风俗是楚器物发育生长的母胎。  相似文献   

15.
在中原青铜时代伊始的二里头时代,青铜礼兵器渗入并局部替代既有的玉礼器器种,形成“金玉共振”的局面。大型、片状、有刃,构成了二里头玉石质礼兵器的主旋律,这是对史前玉器的重大扬弃。当烈火铸就的贵金属——青铜被塑成温文尔雅的礼容器,温润可人的玉却隐隐地呈现出某种杀伐之气。“祀与戎”这两件“国之大事”,就这样被和谐地融入早期王朝的礼仪制度中。以有内钺、直内和曲内戈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青铜兵器,奠定了中国古代兵器的基本格局。其中,戈的出现意义尤其重大,啄击兼勾杀的威力使其极利于近战,成为日后中国冷兵器中的主宰器种。二里头都城中出土的玉石钺,和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钺,应是已出现的王权的一个重要象征。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文化种类多种多样。早在夏朝时期就出现了青铜器,并在随后的商、西周乃至春秋战国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艺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文化艺术的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商周青铜器作为我国古代青铜器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这时期的青铜器具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一直是青铜器研究界的研究重点,对其研究从来没有中断过。商周青铜器纹样发展经历了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这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着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铜器的显微组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总结了28年来作者对中国考古发掘出土逾千件铜器显微组织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国古代铜及铜合金有纯铜、砷铜、锡青铜、铅青铜、铅锡青铜、黄铜、铅黄铜、银铜、砷白铜及镍白铜等;它们的显微组织显示了铸造、冷热加工组织以及室温长期埋藏条件下铜合金组织发生的变化,以及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显示的特征等;与现代铜及铜合金金相图谱有诸多不同.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了铜及铜合金金相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杨磊 《咸宁学院学报》2004,24(6):117-119,136
中国健儿在2004雅典奥运会上收获32金,17银,14铜,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这标志着中国体育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国军团的优异成绩,固然值得我们为之欢欣鼓舞,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自己的综合实力,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迈向体育强国的征途上踏踏实实地前进.  相似文献   

19.
漆器作为汉代重要的文化载体,其工艺和艺术水平居各类手工业之首.汉代漆器的风格特征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除了在绘画、书法、青铜器等装饰风格和工艺技术上的相互渗透,在汉代铜镜、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以及汉代瓦当等等工艺美术中,那些自由流畅且富于弹性的线条以及气韵生动的风格与汉代漆器的装饰都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说汉代漆器是在各种艺术的相互影响中发展成熟的.  相似文献   

20.
"天"是中国人的一个重要哲学及神学概念,在传世典籍里屡见不鲜,但此概念的渊源至少可追溯到甲骨文、金文时代.本文结合甲骨文、金文和传世典籍的相关材料,对我国古人对"天"这一观念的演变作一些初步的梳理,从而探讨一下古人的神学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