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汉语颜色词的产生和分类研究入手,总结现代汉语复合式颜色词构成类型,着重对当代汉语广告用语中新兴的复合颜色词的构成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认知解释,指出追求修辞效果是这类新兴复合式颜色词构成的主要发展动因。  相似文献   

2.
刘洁 《科技咨询导报》2010,(24):141-142
副动词是西班牙语中较有特色的词,汉语中没有相应词类,翻译副动词结构时,不必拘泥于原句的形式,追求形式上的对等,而应该在分析副动词结构逻辑内涵的基础上,根据汉语的行文习惯遣词造句,最大限度地实现双语的转换。  相似文献   

3.
汉语新词的英译是一种复杂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在语言转换过程中,译者必需确当地处理好文本间的文化差异,才能追求译文的可读性与创新性.从互文性角度分析汉语新词英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提出研究新词英译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词切分是像汉语这类非拉丁语言的一个特有问题,并且由于汉语组词中普遍存在着岐义性和语境依赖性,这一问题也是一个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仔细分析汉语分词岐义的规律,将追求整体最优效果的松驰算法引入到汉语自动分词的排岐研究中。借助于语词之间搭配关系等上下文约束条件以及词频、字频等统计数据,构造了一种汉语分词排岐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在切分精度和切分速度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解决汉语自动分词难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汉语和英语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许多意义固定的数字成语,但这些数字在形式和意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英译中,要准确地再现汉语成语中数字的形式和意义并非易事。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把人们的目光从一味追求语言层面的对等转换到了功能的对等,为探讨汉语成语中数字的英译方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从汉语文学作品中隐喻的表征结构分析入手,并用等效翻译原则重点分析了汉语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中隐喻的翻译,认为在隐喻汉译英时,在追求译文与原文等效的过程中典型地表现为:等译、过译和欠译。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和汉语都是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的文化形式,本文采取了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对太极拳的动作名称进行了语言学方面的研究,认为:太极拳的动作名称不仅具有四字格形式、简约为美、工整对称等外部表现,更重要的是太极拳动作名称所具有的求气、求道的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国语言文化的内在追求.汉语赋予太极拳动作名称独特的语言特色,使太极拳具有更多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诗歌史上,贺敬之是一个语言意识很强的诗人。探索汉语音韵的规律,深入挖掘汉语声律回旋之妙,是这个诗人的一贯追求。而抑扬顿挫的节奏、一波三折音律也成了其诗歌的主要特点。贺敬之以“民歌体”和“楼梯诗”为基础创造了两种基本语式,一种是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深得西北民歌和古典诗歌之妙;另一种的特点是开放、自由,但诗人借助各种手法还是赋予它相当强的音乐美。  相似文献   

9.
从英汉排比结构的构成入手,分析英汉排比构成类型,对比英汉排比的异同,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使用这种结构修辞手法。通过分析英汉语排比结构的构成及结构类型,可以看到:英汉语排比大同小异,在翻译时可采用直译法。在运用排比时,必须要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单纯追求形式,生硬排比,这样会影响语言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0.
藏族汉语诗人用充满民族印记、展示藏地风貌并饱含生命内蕴的诗,表达艺术世界动静二元同一无碍的和谐美满,在审美范畴内融汉藏文化传统理趣与积淀,呈现现量境界、直觉境界、乐受境界和圆融境界等诗学特点,富含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又颇具现代精神的艺术创作特色,充分表现藏族诗人现实生活的哲思妙悟和对人内在精神境界的审美追求。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当代文艺创作的时代背景下,藏族汉语诗歌独有的民族文化内涵,为现代汉语自由体诗歌创造新的美学境界,开辟与提升现代汉语诗歌美学边界与审美空间,是超越语言和文化疆域束缚的艺术创造。  相似文献   

11.
村级民主监督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重要保障,也是基层民主新的增长点。如今各地的村级民主监督实践非常普遍和活跃,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制度与实践的偏离。破解的关键在于要培育各方监督力量,在确保其独立性的基础上寻求多元主体间的协调与合作,打造一个多元耦合的立体化村务监督体系,使其功能实现“1+1〉2”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村民自治下发展协商民主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如何进一步深化村民自治制度建设,解决村民自治的"民主困境",依然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大课题。发展以平等、自由、理性与共同协商为特征的协商民主能够有效地整合民意,增强公民的政治认同感,协调利益冲突,培养有责任感的公民,激发公民政治参与和自治,从而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协调多元化利益、保护弱势群体、稳定社会秩序。基于此,我们提出发展协商民主来解决当前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乡村民主政治实践在国民革命时期经历了从乡村自治向农会专政的嬗变。国民革命兴起后,由作为社会职业团体的农民协会和作为民选政府的乡村自治政权组成的乡村政治模式,意味着乡村现代民主政治的蓝图初步形成。然而,这时期乡村政治民主化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制度融合和政治妥协方面的两大难题。一方面,农民协会的阶级斗争色彩和乡村自治的平民民权性质,遭到了以民团、宗族为代表的传统体制和势力的激烈对抗;另一方面,地主乡绅与农民农会之间,国共两党之间,都不能达成实质和制度性的妥协。没有妥协就没有民主,国民革命中的民主自治思想在革命的血雨腥风中演变为民主专政思想。而这后来又被概括为人民民主专政,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理论。  相似文献   

14.
中国以村民选举为主要内容的乡村自治的改革经过30年的发展,乡村民主逐渐从自发性民主过渡到现实性民主,在国家权力的推动下,乡村社会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有法律保障的民主权力。村民选举能够在乡村逐渐推行,主要得益于四种力量的推动,即各地农民的实践、民政部门的总结、中央高层的推动和全国人大的立法。乡村民主的每一步发展,都和行政力量的推动紧密联系,可以说村民选举是民间智慧和国家权利相互配合,共同寻找到的一种新的乡村社会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乡村干部政治行为的现代化是乡村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和直接表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障。它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引导村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催生乡村的民主文化。但现阶段,由于乡村民主制度不完善、政治意识薄弱、法规章程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广大乡村干部的政治行为存在明显的滞后性特征。所以,加强乡村干部政治行为的现代化建设,促进乡村干部的政治行为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是实现乡村政治文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6.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在提高我国政治体制的社会适应性和有效性.尽可能地将民间的参政需求和民主冲动纳入到现行体制框架内来有序释放,不断提高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积极稚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十分鲜明的独特优势。她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机构;是进行政治协商的重要平台;是参政议政的重要场所;是履行民主监督的重要渠道。在工作中,我们要高举旗帜,突出主题,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努力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要突出优势,集思聚力,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支持作用;要发扬民主,有序参与,开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井冈山时期的民主建设对推进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从实际出发、勇于探索民主建设新路,领导干部模范带头践行民主、切实维护群众利益,领导干部敢于接受和切实落实民主监督。它有助于消除人们对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思想认识误区,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村务管理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村民自治条件下的村务管理监督中存在着村务管理的透明度不够高、民主监督的机制不健全、民主监督意识淡薄等问题。应通过完善村务公开制度、改革村务管理监督体制、拓宽民主监督渠道、健全村务管理制度、强化民主监督权力、培养民主监督意识等措施,加强和改善村务管理监督。  相似文献   

19.
属于基层民主的范畴的村民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它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村民选举产生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并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四个环节来最广泛地实现民主权利,近几年来,村民委员会的民主选举成为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吉林省梨树县第五届村民委员会选举为例,主要从我国...  相似文献   

20.
调查发现,温州市农村在“四个民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选民缺乏积极性,民主选举不规范;民主决策、民主管理难落实;村务公开走形式,民主监督被虚化。其原因在于村民和村干部的民主意识欠缺,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因此,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村民及村干部的政治素质,以及完善相关法律、加强制度建设是保证农村基层民主健康发展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