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秦虹 《科技信息》2013,(22):430-430
本文综述了油脂质量因用途、价格不同而存在差异,不法油商利用这种差异大肆掺假牟利。针对常见的油脂掺假情况,本文对油脂的特性进行剖析,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油脂掺假等行业问题有所扼制。  相似文献   

4.
5.
冯炜  李新玲 《科技信息》2013,(10):486-48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贵重滋补品的海参备受推崇,SC/T3206-2009《干海参》的实施为保障干海参产品的质量提供了标准依据。本文对《干海参》所涉及的项目逐一解读,以期为广大消费者和相关人士了解干海参产品标准和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市售甲拌磷农药的有效成份,与薄层色谱法相比,其分离效能好,准确度高,不受假农药中掺假物质的影响,是简便,快速鉴定伪劣农药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定粉条的膨润度、煮沸损失和耐煮性 ,确定了甘薯粉条掺入异种淀粉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8.
9.
10.
根据可能用于牛肉及其制品掺假的肉类原料(猪肉、鸡肉和鸭肉),设计了4对引物和探针.经过测试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后,对影响各自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的5个影响因素包括Mg2+浓度、Taq DNA聚合酶活、dNTPs浓度、引物和探针浓度以及模板DNA用量等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的PCR扩增体系.同时,根据优化后的结果,对特异性进行进一步的测试,并使用建立的优化荧光PCR鉴别体系对混合样品和市售样品进行检测,确定整体检出限为0.1%(质量分数),并证明该鉴别体系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食品中常见甜味剂使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味剂是现代食品生产加工业不可缺少的一类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可应用于多种食品中。尽管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标准和监管体系不断发展,但由于甜味剂产业发展较快,一些企业生产者盲目逐利,在生产加工过程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违规使用甜味剂的问题,主要包括超范围和超限量使用甜味剂、滥用复合甜味剂、重复使用甜味剂、标识不符合规定、甜味剂质量不合格和用甜味剂掩盖食品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而使用等。食品生产者应合理规范生产和使用甜味剂,以免对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消费者也应理性认识甜味剂,从正规渠道购买食品,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相似文献   

12.
基于900~1 700 nm波段范围内的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线性算法快速预测牛肉 中猪肉掺入量。使用BC、SGS和SNV3种方法预处理光谱信息,结果显示原始光谱信息更适合于构 建PLSR模型,预测牛肉掺假效果良好(R2 P = 0.95,RMSEP = 6.82%,RPD = 4.89)。经Stepwise算法 从全波段486个波长中筛选出8个最优波长(918、926、935、1 053、1 055、1 086、1 088、1 382 nm)简 化全波段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基于这 8 个最优波长构建的 MLR 模型预测效果良好(R2 P = 0.96, RMSEP = 5.70%,RPD = 5.56),可代替全波段光谱信息实现牛肉掺假的快速预测。  相似文献   

13.
羊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与其他乳相比营养组成最接近母乳。羊乳中的脂肪球小,乳糖含量低,并含有丰富的腺苷三磷酸促进乳糖的分解,更适于具有乳糖不耐受症的亚洲成年人和婴幼儿饮用。国内外对羊乳及羊乳粉的需求不断增长。然而由于羊乳产量过低,价格高,不法商家在羊乳及羊乳制品中容易掺入一些价格低廉、方便易得的牛乳及牛乳源成分不时有报道。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健康,规范市场,避免进出口贸易损失,鉴定纯正的羊乳及制品,检测其中的掺假牛乳源成分十分迫切。从免疫学法、色谱法、电泳法、基因检测法等方面综述了目前羊乳及羊乳制品中牛乳源成分鉴别和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4.
利用几种理化参数快速、准确鉴别蜂蜜与糖浆。以北方地区常见的17种蜂蜜和10种糖浆为研究对象,通过理化参数(水分、多酚、黄酮含量、pH值、蛋白质含量及分子质量范围、单糖含量比等)分析蜂蜜和糖浆的异同。为了提高果糖和葡萄糖的分辨率,采用氨基色谱柱,在流动相的选择上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pH值、多酚含量、黄酮含量无明显区别。水分含量、单糖含量比、蛋白质含量及其分子质量范围有区别:1)蜂蜜、糖浆的w(水)范围分别为15.13%~19.88%、 22.13%~28.50%;2)蜂蜜、糖浆的果糖与葡萄糖质量分数比分别为0.95~1.50、 0.13~2.80;3)蜂蜜中w(蛋白质)范围为1.12~5.09μg/g,分子质量范围为45.0~116.0kDa,糖浆中不含蛋白质。将蛋白质含量测定与蛋白质分子质量测定相结合,增强了通过蛋白质鉴别真假蜂蜜的说服力。水分含量、果糖与葡萄糖质量分数比、蛋白质含量及分子质量可作为掺假鉴别的指标,为蜂蜜的掺假鉴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 对掺加6种食用植物油的薄荷油进行快速、有效的鉴定分析.通过检测薄荷油中是否含有植物油的特征成分, 如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 可以判断薄荷油样品中是否掺杂植物油. 对6种植物油(豆油、调和油、芝麻油、玉米油、花生油、菜籽油)经甲酯化后的特征成分和共有组分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薄荷油经过甲酯化后, 利用植物油的特征峰, 能鉴别出薄荷油中是否掺有植物油, 最低可检出的掺加量为0.001%, 并且根据4种特征脂肪酸峰面积总和与L-薄荷醇峰面积比值, 可以初步推断植物油的掺加水平. 该检验方法灵敏、可靠, 可以为薄荷油的质量安全控制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煎炸用油和油炸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炸在提供加工、食用便利和美味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质量和安全问题。如何及时准确判废、甄别油脂真实性、减轻和控制煎炸过程中有害化合物超标,是当前煎炸用油主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降低含油量、控制传统油炸食品的铝害、减少油炸食品原辅料在油炸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的劣变,是中式油炸食品亟须解决的问题。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概述了相关解决方法和措施,包括新型检测技术、大数据技术、青少年科普、风险评估、管理与共享平台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药生产环节违规添加行为屡见报道,安全风险备受关注.违规添加物不易发现,给中药监管带来巨大挑战.对中药生产环节违规添加行为的安全风险进行剖析,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中药科学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应用紫外光谱法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掺入梨汁、甘蔗汁和葡萄糖、果糖及蔗糖溶液的掺假苹果汁进行了快速检测;同时,对苹果汁在室温储藏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紫外光谱法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可以较好地检测出掺假的苹果汁,尤其是掺梨汁的苹果汁;苹果汁在室温储藏时,其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黄酮、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pH值、抗氧化活性都呈降低的趋势,总酚含量则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和侧向流试纸条(lateral flow strip, LFS)相结合方法,以豌豆特异性基因为参照对绿豆食品中掺入豌豆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实验对退火温度、修饰引物浓度和镁离子浓度进行优化,并在最优PCR条件下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检测。结果表明,在退火温度为59℃,修饰引物加入量为0.20μmol/L,镁离子加入量为1.75 mmol/L条件下,PCR扩增效果最好,掺假检测限为0.5%,最低可检测豌豆DNA量为0.12 ng。该方法特异性高、操作简单快速,依靠视觉观察就能得出定性结果。  相似文献   

20.
科普知识     
《石河子科技》2012,(5):54-56
<正>最常见的6种掺假食物橄榄油——橄榄油是掺假最严重的油脂,常见的冒名顶替油品包括:玉米油、花生油、大豆油等。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兴国指出,选择橄榄油有四个要点:一是酸性值,可食用的橄榄油酸性值不超过3.3%;二是认准"特级初榨"四个字;三看产地,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