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呼声越来越高,反全球化运动也风起云涌。反全球化运动形成的原因,源于全球化进程中的种种缺陷。从反全球化的视角来透析全球化进程中在经济、政治、化以及社会问题上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当代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发展趋势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我们要客观理性地评价反全球化运动。这直接关系到全球化进程的未来发展,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全球化的行动和态度。一方面,反全球化运动不仅提出了政策、制度上的问题,也提出了关于世界政治未来的理论问题。反全球化运动已经产生某些积极的鲒果而且可能继续带来一些积极结果。另一方面,对反全球化运动的积极意义也不能评价过高。这一运动尽管目前声势浩大,但其缺陷和不足也是相当明显的。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的另一面 --"反全球化"运动再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全球化负面效应的集中回应,近年来在新一轮的“全球化”方兴未艾之际,如影随形的是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全球化”运动的浪潮。虽然“反全球化”运动有其积极意义,但由于其自身存在诸多问题,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不过,随着“反全球化”运动的深入开展,“反全球化”运动必将逐渐走向成熟,其对新一轮“全球化”的制衡作用将更大。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的替代运动--反全球化定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考察西方人对反全球化这一术语的认识入手,归纳了国外流行的五种有代表性的反全球化定义,最后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反全球化就是全球化的替代运动。  相似文献   

5.
媒体误导是公众对反全球化运动产生误解的根源。公众对反全球化有三种误解,即反全球化就是反对全球化本身,反全球化运动暴力倾向严重,反全球化就是反对资本主义。澄清对反全球化运动的误解,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反全球化运动的本质和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要特征,它们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共同作用于时代发展的全过程;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主导者和最大受益者,决定着未来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弱势国家,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发达国家应重新审视其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尽量减少或避免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发展中国家既要利用全球化有利的一面不断发展本国经济,又要利用“反全球化”运动维护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催生了反全球化,随着反全球化运动的“国际化”,反全球化日益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并对未来世界的发展模式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政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国际政治将在国家主权、内政自法、国际政治主体、政府的代表性和民族文化的同一性等方面应对反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反全球化运动的兴起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它反映了全球化本身带有严重的弊端、缺失和问题.反全球化运动主要是反全球化资本主义,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反全球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狂飙式推进,反全球化运动也如影随形并呈燎原之势。反全球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壮大了社会主义队伍,积聚了社会主义因素,为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创造了条件。反全球化运动的趋势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全球化替代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现实可能性,昭示了马克思的“两个必然”理论的时代价值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代全球化实际上是一场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已经处于一种危机和困境中。反全球化运动直接挑战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主张倡导一个公正、合理、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11.
近来拉美出现了反全球化的新浪潮,一些国家左派政党赢得大选胜利,其直接导火索是阿根廷的经济危机。阿根廷经历了曲折的全球化历程,它放弃庀隆时期的贸易保护政策,转向推行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向跨国公司全面开放国内市场,大规模出售战略性行业的国有企业,成为受西方赞扬的全球化、私有化楷模,但最终却陷入了严重经济危机的泥潭。近年来国际局势的新变化影响全球化进程,加大了经济风险,中国面对"入世"的挑战,应借鉴阿根廷经济危机的经验教训,更好地维护本国经济金融安全,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12.
曾诣 《韶关学院学报》2010,31(4):137-140
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等领域。面对这样一种倡导开放性的发展态势.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争论此起彼伏,其中对于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的认识,更是当下热议的话题。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认清爱国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存在价值,将对新形势下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背景下,民间合作已成为重要的国际合作方式之一。自中韩两国建立对话关系以来,科技创新合作一直是两国构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方面,合作涵盖了基础研究、应用技术、高新技术等各个方面,通过互派考察团、人员交流、联合研究等方式,交流渠道呈现多样化形态。本研究主要从民间科技合作的角度出发,梳理中韩民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发展现状,探索加强人才交流、促进民间科技组织参与、科技创新合作、拓展科技合作平台和更加深入、全面、可持续的合作方式,从而推动中韩两国科技创新合作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文化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文化殖民主义倾向。这种文化殖民主义倾向给当代中国文化带来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必须依据经济全球化及其对全球文化的影响来制定中国的文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的趋势,是当今世界的一大潮流。目前,发达国家所主张的全球化,仍是当代全球化的主导力量。所以,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只有充分认识并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寻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长点,才能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浩浩荡荡、不可阻挡的潮流,任何国家或地区都无法置身其外。不过,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处于先发乃至主导的优势地位,使得许多学者误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笔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包括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两个层面,或许生产关系的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带有资本主义的烙印。但生产力的全球化并非如此,并不带有意识形态内涵。参与全球化,中国可以较快地提高自己的生产力水平,加速现代化进程。因此。参与全球化,是社会主义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为了统一思想,扫除认识上的障碍,坚定参与全球化的信念,有必要进一步厘清经济全球化的性质。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的推进带来了许多全球化问题,这些问题中蕴含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考察全球化的历程可以发现,经济全球化始终构成了全球化的根本动力与主要特征,全球化的实质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布展。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资本问题是考察全球化问题的关键,价值观问题则是反应全球化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视角。人类必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改变对自然的征服、利用态度,努力构建一种合理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