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鲁迅毕生专注于中国国民性研究,其围绕国民性问题所论述的各个方面和观点,己伸展到该命题的各个重要领域,从其对国民性这一命题思考的深度、幅度及广度来看,在理论和实践上己构建了独特的自我思想体系,其思想体系中论及的国民性形成的特殊时代背景、国民性批判的理论武器、国民劣根性的根源、理想的国民性、如何改造国民性等方面无不具有超越时代的前瞻性,对当代中国人思想的建构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巫绍勋 《河池师专学报》1998,18(3):49-52,56
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贯串于老舍新文学创作的始终,而他在这方面的独特性在于:通过各类市民思想性格的艺术表现和风俗民情的描绘,来达到对国民劣根性的解剖,并从文化观照的角度去透视国民性的病源,在对二者互为因果的考察中,完成了对封建文化传统的批判。同时,他又极力挖掘民族性格、传统文化中的潜在优异因素,从中寻找改造国民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从一定意义上说,严复的国民性改造思想是对传统道德的颠覆,它促使社会价值观念从“群体本位”向“个人本位”转换。然而,严复又认为传统道德对国民具有教化作用,这是国家保持“国性”的关键,它使严复陷入了自相矛盾,也是他国民性改造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鲁迅毕生专注于中国国民性研究,其围绕国民性问题所论述的各个方面和观点,己伸展到该命题的各个重要领域,从其对国民性这一命题思考的深度、幅度及广度来看,在理论和实践上己构建了独特的自我思想体系,其思想体系中论及的国民性形成的特殊时代背景、国民性批判的理论武器、国民劣根性的根源、理想的国民性、如何改造国民性等方面无不具有超越时代的前瞻性,对当代中国人思想的建构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一定意义上说,严复的国民性改造思想是对传统道德的颠覆,它促使社会价值观念从“群体本位”向“个人本位”转换。然而,严复又认为传统道德对国民具有教化作用,这是国家保持“国性”的关键,它使严复陷入了自相矛盾,也是他国民性改造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国民"话语是近代以来中国启蒙思潮演进的主题.如何在现代民族国家的框架内,培育具有现代民主意识的新国民,凝结了数代中国知识精英的智慧与探索.陈独秀在批判反思中国国民性问题的基础上,勾画了一幅现代公民的精神图像,提出了重构现代新国民的多重维度,开启了中国国民性论争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论新文化运动时期国民性改造思潮形成的历史动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新化运动时期国民经济改造思潮的形成,既有中国近代特殊历史背景的影响,也有深刻的思想化渊源。概括起来,其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它是中国近代化运动层层推演的必然产物;二、沉重的民族危机,使具有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思维角度发生变化,由对社会客体的思考转到对社会主体的探讨,即对人的素质的思考,对国民性改造的关注;三、西方化的输入与西方化的冲突,为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化的反思的不断深化以及对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探索,提供了新的参照系统;四、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深受日本、欧洲启蒙思想家关于国民性改造思想的影响;五、中国传统儒家思维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初的十几年时间中。鲁迅国民性思想的最初形成与发展有着明显的思想理论上的渊源,分别表现为:国内国民性改造思潮的影响、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以及20世纪初日本的国民性思潮对鲁迅早期人学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中启蒙思想家改造中国国民性思想的分析,认识新文化运动的立足点,并揭示其历史意义,认为启蒙思想家批判陈旧的国民性,呼吁国民思想的更新,力图改变国民性的思想,时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仍旧有着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是一个参与面广、时间跨度长且过程十分复杂的社会改造活动。在民族危机的现实刺激下,在改革、启蒙之声高喊入云的清末时代环境下,官方致力于"开明智"方面的努力,虽谈不上是居功厥伟,但完全是可以而且也应该得到肯定。政府在社会改造思潮和启蒙运动中采用白话文告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既重塑形象,更为重要的是民智得以开启,风气得以开通,初步达到了改造国民性的目的,最终有利于促使社会进步。本文通过对这时的国民性改造的分析,希望对近代整个国民性改造思潮的理解认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乔典运在文学上所取得的成就源于他对生活、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他在探索极“左”路线盛行的原因时,捕捉到了国民性批判的主题。继鲁迅之后,他再次提出了改造国民灵魂,重塑民族性格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乔典运在文学上所取得的成就源于他对生活、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他在探索极“左”路线盛行的原因时,捕捉到了国民性批判的主题。继鲁迅之后,他再次 提出了改造国民灵魂,重塑民族性格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陈独秀国民运动至上论思想产生的原因、主要内容,及其对陈独秀一生乃至中国革命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青年毛泽东深受近代“新民”思想的影响,在探寻改造中国社会途经的过程中深切关注和严肃思考着“改造国民性”的问题,他认为我国的国民存在着迷信盲从、缺乏自主性、急功近利、虚伪相崇、思想狭隘、门户相争的弱点,这是我国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民主和科学思想不发达的结果。他主张把国民改造成具有自主性和主体性,坚持真理,立真志和顽强的意志力的新型的国民。  相似文献   

15.
“新民”思想是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从外部推动“新民”思想的形成,严复等人宣传的西方近代社会科学知识为“新民”思想的兴起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武器,日本国民性改造运动的成功则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出于对国民性改造范式的认识局限,学界对建国后的国民性改造状况的研究出现盲区,而事实上由于不同的国家,不同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面临不同的现代化的任务,国民性改造的范式也不尽相同。通过历史考察,对建国后国民性改造的主体、客体、内容等的范式转换进行了初步梳理,提出应重视建国后国民性改造的研究与评价。  相似文献   

17.
陈独秀国民运动至上论思想产生的原因、主要内容,及其对陈独秀一生乃至中国革命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鲁迅开创了现代文学表现农民的重要题材,其笔下的农民愚昧,无一不是中国国民劣根性的代表。通过对国民性的批判透露出他睿智的理性精神和深沉的忧患意识。鲁迅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双重情感态度,深刻揭示了底层人们在强权统治面前意识深处的奴性特征。阎连科从发掘人性的角度,着力表现人性异化的悲剧。小说的荒诞色彩寓于传统乡俗民情中,体现了乡土小说在当前社会环境中的艺术新走向。这种人性的异化与乡村权力体制和官本位文化都有着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9.
鲁迅人文思想具有现代性,它深受西方近现代思潮的影响,其现代性核心是追求人性的最终解放,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和手段,前期提倡人道主义,改造国民性,后期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赞成无产阶段革命和专政,主张以斗争的方式实现其理想,。  相似文献   

20.
世俗批判的现代性意义——试论柏杨杂文的思想品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柏杨在内地的影响一直与80年代的反传统思潮联系在一起,成为反传统思想中最敏锐的观点和论据,也被这股思潮所符号化.但柏杨的文化批判并不具有我们惯常理解的明确的和强烈的政治意向,而更重要的在于国民性揭示,在于他立足于民间的立场,进行世俗的现代性建构.柏杨始终是站立在世俗社会的立场上来发言,他不是要驯化世俗社会,而是试图建构一个本真性的世俗社会,而现代性的民族国家应该是这个本真性的世俗社会的合理延伸.他不是把世俗社会提升到精英社会的水准,他首先是要建构本真性的世俗社会,其次是要把精英社会拉到这个世俗社会的水准上.从他最经常讨论的主题(例如国民性批判、道德风习、平等正义),可以看出他的杂文的批判精神紧紧地贴近世俗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