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学术期刊的出版形式和发行手段都在向网络化发展.各期刊编辑部为借助网络平台发展而使用采编系统已成为一种重要模式.然而期刊采编系统在开放的互联网中运行,网站安全问题也成为各个期刊采编系统的安全威胁隐患.结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使用网络采编系统的实际经验,指出应重视期刊采编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网站的安全管理,以充分发挥采编系统作为期刊网络助手的作用,促进科技期刊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期刊稿件采编系统在期刊收稿及审稿过程中的优势,越来越多的期刊社和编辑部开始使用该系统。在介绍了国内外期刊稿件采编系统基本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国内现有期刊采编系统普遍存在未实现出版全流程数字化和对稿件评审缺乏智能化评价服务功能的问题。分析了在使用期刊稿件采编系统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讨论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期刊稿件采编系统对于出版工作而言更具一个平台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期刊采编系统是一个作者、编辑、审稿专家、读者四位一体的处理平台,它的使用显著提高了稿件处理各环节的效率。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编辑部采编系统为例,从作者、编辑、专家的角度探讨了科技期刊稿件采编系统的使用情况及在编辑实践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网络采编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是信息化环境下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淡水渔业》杂志社通过调研和分析比较不同采编平台的优缺点,最终针对《淡水渔业》期刊编辑部的业务特点和流程,设计了集编辑、审稿、网络出版于一体的在线采编系统。系统提供了灵活的个性化配置,满足了编辑部业务流程多样性的需求,实现了编辑部工作管理网络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5.
正为进一步提高编辑工作的现代化水平,我刊编辑部自即日起启用网络采编办公平台,投稿方式改为网上投稿。采编平台网址:http://gxsf.cbpt.cnki.net编辑部网址:http://xuebao.gxnu.edu.cn我刊即日起不再接受电子邮件投稿和纸质投稿,望广大作者给予支持与合作。在使用网络投稿系统中,您若有疑问、意见与建议,请致电0773-5848958或发送电子邮件到croft@mailbox.gxnu.edu.cn与编辑部工作人员交流和沟通。  相似文献   

6.
正为促进本刊编辑工作现代化,规范稿件评审流程,缩短稿件处理周期,《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编辑部于2014年5月正式启用"期刊在线采编系统",登陆域名为http://xb.dlmu.edu.cn。该系统包括作者在线投稿/查稿系统、专家在线审稿系统、编辑在线办公系统,可以实现作者投稿查稿、专家  相似文献   

7.
正为促进本刊编辑工作现代化,规范稿件评审流程,缩短稿件处理周期,《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编辑部于2014年5月正式启用"期刊在线采编系统",登陆域名为http://xb. dlmu. edu. cn。该系统包括作者在线投稿/查稿系统、专家在线审稿系统、编辑在线办公系统,可以实现作者投稿查稿、专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作者及审稿专家,方便查询论文信息、投稿、询稿及审稿,提高期刊工作效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采用了期刊采编系统,并建立了门户网站http://nature.swun.cn。该采编系统在功能上可以实现作者在线投稿、在线查询稿件处理进展;编辑在线收稿、送审、在线编辑加工;审稿专家在线审稿;各种表格、数据的批量生成和保存等。为编者、作者、读者和审稿专家搭建一个方便快捷的信息交流平台,提高了工作效率。广大作者、读者可以通过西南民族大学主页(www.swun.cn)右下方学报编辑部图标进入,自然科学稿件投稿亦可直接输  相似文献   

9.
正为进一步提高编辑工作的现代化水平,我刊编辑部自即日起启用网络采编办公平台,投稿方式改为网上投稿。采编平台网址:http://gxsf.cbpt.cnki.net编辑部网址:http://xuebao.gxnu.edu.cn我刊即日起不再接受电子邮件投稿和纸质投稿,望广大作者给予支持与合作。在使用网络投稿系统中,您若有疑问、意见与建议,请致电0773-5848958  相似文献   

10.
正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的期刊协同采编系统已经建成,该系统实现了网上投稿、远程查询、在线审稿、在线编辑等功能.热忱欢迎广大读者、作者和审稿专家使用.今后,我刊所有来稿都将通过该系统进行管理,请投稿作者登录http://hbsz.cbpt.cnki.net,点击主页  相似文献   

11.
<正>为促进本刊编辑工作现代化,规范稿件评审流程,缩短稿件处理周期,《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编辑部于2014年5月正式启用"期刊在线采编系统",登陆域名为http://xb.dlmu.edu.cn。该系统包括作者在线投稿/查稿系统、专家在线审稿系统、编辑在线办公系统,可以实现作者投稿查稿、专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本刊编辑工作现代化,规范稿件评审流程,缩短稿件处理周期,《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编辑部于2014年5月正式启用"期刊在线采编系统",登陆域名为http://xb.dlmu.edu.cn。该系统包括作者在线投稿/查稿系统、专家在线审稿系统、编辑在线办公系统,可以实现作者投稿查稿、专家审稿、编辑处理稿件的全网络化协同办公。  相似文献   

13.
正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的期刊协同采编系统已经建成,该系统实现了网上投稿、远程查询、在线审稿、在线编辑等功能.热忱欢迎广大读者、作者和审稿专家使用.今后,我刊所有来稿都将通过该系统进行管理,请投稿作者登录http://hbsz.cbpt.cnki.net,点击主页上的"作者投稿系统"进行注册、登录,并按照系统的提示完成投稿过程.如果您在使用中遇到问题,可随时与我刊编辑部联系,我们将及时解答.谢谢您的支持与合作.编辑部地址:河北石家庄市南二环东路20号邮编:050024  相似文献   

14.
正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的期刊协同采编系统已经建成,该系统实现了网上投稿、远程查询、在线审稿、在线编辑等功能.热忱欢迎广大读者、作者和审稿专家使用.今后,我刊所有来稿都将通过该系统进行管理,请投稿作者登录http://hbsz.cbpt.cnki.net,点击主页上的"作者投稿系统"进行注册、登录,并按照系统的提示完成投稿过程.  相似文献   

15.
正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的期刊协同采编系统已经建成,该系统实现了网上投稿、远程查询、在线审稿、在线编辑等功能.热忱欢迎广大读者、作者和审稿专家使用.今后,我刊所有来稿都将通过该系统进行管理,请投稿作者登录http://hbsz.cbpt.cnki.net,点击主页上的"作者投稿系统"进行注册、登录,并按照系统的提示完成投稿过程.如果您在使用中遇到问题,可随时与我刊编辑部联系,我们将及时解答.谢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6.
正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的期刊协同采编系统已经建成,该系统实现了网上投稿、远程查询、在线审稿、在线编辑等功能.热忱欢迎广大读者、作者和审稿专家使用.今后,我刊所有来稿都将通过该系统进行管理,请投稿作者登录http://hbsz.cbpt.cnki.net,点击主页上的"作者投稿系统"进行注册、登录,并按照系统的提示完成投稿过程.如果您在使用中遇到问题,可随时与我刊编辑部联系,我们将及时解答.谢谢您的支持与合作.编辑部地址:河北石家庄市南二环东路20号邮编:050024电话::  相似文献   

17.
<正>为促进本刊编辑工作现代化,规范稿件评审流程,缩短稿件处理周期,《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编辑部于2014年5月正式启用"期刊在线采编系统",登陆域名为http://xb.dlmu.edu.cn。该系统包括作者在线投稿/查稿系统、专家在线审稿系统、编辑在线办公系统,可以实现作者投稿查稿、专家审稿、编辑处理稿件的全网络化协同办公。欢迎广大科研工作者积极投稿,您在撰稿和投稿过程中若有任何疑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同  相似文献   

18.
正为促进本刊编辑工作现代化,规范稿件评审流程,缩短稿件处理周期,《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编辑部于2014年5月正式启用"期刊在线采编系统",登陆域名为http://xb.dlmu.edu.cn。该系统包括作者在线投稿/查稿系统、专家在线审稿系统、编辑在线办公系统,可以实现作者投稿查稿、专家审稿、编辑处理稿件的全网络化协同办公。欢迎广大科研工作者积极投稿,您在撰稿和投稿过程中若有任何疑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同  相似文献   

19.
<正>为促进本刊编辑工作现代化,规范稿件评审流程,缩短稿件处理周期,《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编辑部于2014年5月正式启用"期刊在线采编系统",登陆域名为http://xb.dlmu.edu.cn。该系统包括作者在线投稿/查稿系统、专家在线审稿系统、编辑在线办公系统,可以实现作者投稿查稿、专家审稿、编辑处理稿件的全网络化协同办公。欢迎广大科研工作者积极投稿,您在撰稿和投稿过程中若有任何疑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同  相似文献   

20.
正为促进本刊编辑工作现代化,规范稿件评审流程,缩短稿件处理周期,《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编辑部于2014年5月正式启用"期刊在线采编系统",登陆域名为http://xb.dlmu.edu.cn。该系统包括作者在线投稿/查稿系统、专家在线审稿系统、编辑在线办公系统,可以实现作者投稿查稿、专家审稿、编辑处理稿件的全网络化协同办公。欢迎广大科研工作者积极投稿,您在撰稿和投稿过程中若有任何疑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