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研制了一种柴油机气门润滑装置.根据柴油机工作原理,分析了柴油机配气机构运动规律,介绍了柴油机气门润滑装置的基本结构,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并对其基本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设计的气门润滑装置可以在柴油机配气机构的气门与气门座、气门与气门导杆间引入润滑油对接触表面进行润滑,对于改善柴油机配气机构的摩擦磨损状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发动机设计及性能指标要求,比较分析国内外先进气门执行机构的优缺点,设计一种新型电控液压全可变气门驱动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气门驱动系统的数学、物理模型,借助MATLAB/Simulink计算平台搭建本系统计算仿真模型并用试验结果进行验证,保证了计算模型的可靠性.根据系统结构,详细分析了可控性参数旋转阀相位差角及蓄压器压力和发动机转速对气门最大升程、气门开启持续期、气门启闭时刻、气门速度及加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旋转阀相位差角通过改变气门开启持续期改变气门关闭时刻,但不影响气门开启段升程规律;蓄压器压力对气门最大升程有重要影响,但不改变气门开启持续期及启闭时刻;在不同发动机转速下,气门最大升程、关闭时刻均有改变;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气门升程断面积减小,气门关闭时刻推迟.  相似文献   

3.
液压气门实现的气门的柔性控制是未来发动机的一个发展方向。该文在设计的液压气门的基础上,建立了气门运动方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气门运动的影响。液压气门是利用液压力驱动气门,与传统的凸轮轴式驱动气门相比,属于柔性控制,在发动机上应用后,更有可能实现任意时刻的气门开启和关闭正时和气门升程的控制。无论在动力性匹配还是在排放控制等方面具有凸轮轴式驱动气门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液压气门的运动速度影响因素、落座冲击控制、指令的滞后性等方面的研究是制约该类机构大范围实际应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以研究电磁气门驱动(EVA)气门落座软着陆为目的,依据EVA装置以研究电磁气门驱动(EVA)气门落座软着陆控制为目的,本文主要建立了电磁驱动气门力学模型并提出神经网络控制模型来调节电流和气门落座速度。通过仿真表明神经网络控制比传统控制有着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王波  王东  李强 《科技信息》2009,(11):56-56
柴油机工作时,气门在高温作用下受热膨胀而伸长,冷却时又恢复原状。因此,必须保证适当的气门间隙,否则,气门无法正常密封。发动机气门间隙过大,会使气门迟开早闭,气门开度减小,以致开启时间太短,在进气冲程中无法吸入足够的新鲜空气而使柴油机功率不足;若气门间隙调整过小,将使气门早开晚闭,在压缩冲程中不能及时关闭,汽缸内的压力不能达到设计值,甚至出现活塞碰撞气门造成重大事故。本文根据东风4D调车机车每次辅修必须调整柴油机气门间隙的实际,针对影响气门间隙的关键因素,从理论上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实践故障,提出了解决并预防此类故障的处理思想及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永红 《科技信息》2007,(31):273-274
受环境保护的牵制,可变气门控制技术在发动机上得到大力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三菱MIVEC可变气门电子控制系统,阐述了三菱MIVEC可变气门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提出了改进三菱MIVEC可变气门电子控制系统性能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7.
针对压缩天然气(CNG)单燃料发动机在耐久性试验后气门座圈失效所造成的气门下沉量及气缸压缩压力降幅过大问题,设计了适用于CNG单燃料发动机的新气门座圈材料.将新材料气门座圈安装在发动机的第2、4缸,而第1、3缸气门座圈采用原材质不变,进行450 h耐久性试验,测量各缸的压缩压力和气门下沉量,并对发动机的气门座圈失效原因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气门座圈可以满足CNG单燃料发动机的使用要求.发动机的气门座圈的失效机制为高温高压燃气环境中因高速、高温和反复冲击所引起的气门与座圈的磨损与腐蚀.  相似文献   

8.
在汽油机中配置可变气门机构会改变因驱动气门机构而消耗的能量.为了研究全可变气门机构汽油机气门机构消耗的能量,在实验台架上测取了可变气门正时(VVT)、可变气门升程(VVL)执行器消耗的电能以及驱动气门机构的扭矩,并计算了驱动功率.实验结果表明,VVT及VVL电子执行器消耗的电能较小,气门机构驱动消耗机械能量相对较大.发动机转速为1,500,r/min,机油温度为60,℃时,气门升程从9,mm下降到1,mm,气门机构驱动功率从700,W下降到50,W.负气门重叠角负荷控制在发动机转速1,500,r/min,平均有效压力0.2 MPa时最高可节油18.8%,进排气门最大升程均较小是其节油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四气门直喷式柴油机进气系统的特点.以4102Q柴油机为样机,进行了四气门进气系统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四气门切向气道、螺旋气道的不同气道截面积对进气流量与进气涡流动量矩的影响,为四气门进气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考虑到电液式可变气门大多需要高响应性的电磁阀,成本高昂控制复杂,而目前市面上技术较为成熟且应用较广VVT和VVL技术,对于配气参数的调节是有限且有级的.作者设计了一种凸轮驱动的可变液压气门机构,并进行了台架试验研究.该可变液压气门机构的提前泄油量的调节可以使气门升程和关闭角同时可变,而延后压油量的调节可以使气门升程,开启角和关闭角均可变.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可变气门机构实现了气门开启角,关闭角和气门升程的配气参数全无极可变,并且该系统成本低廉、控制方便.   相似文献   

11.
可变气门机构能使发动机的配气相位和气门升程随发动机运转工况变化,在提高发动机的燃料经济性、动力性、运转稳定性,减少排放污染等方面效果明显,因此目前被广泛应用在轿车发动机上。本文从可变气门机构的作用原理出发,归纳和分析了常见可变气门机构的类型、结构和特点,并重点介绍了可变气门机构的主要检修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车用内燃机气门弹簧的作用和对其进行优化设计的重要性,提出了车用内燃机气门弹簧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车用内燃机气门弹簧优的设计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3.
车用高速直喷式柴油机四气门进气系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析了四气门直喷式柴油机进气系统的特点,以4102Q柴油机为样机,进行了四气门进气系统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四气门切向气道、螺旋气道的不同气道截面积对进气流量与进气涡流动量矩的影响,为四气门进气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气门间隙的大小影响着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因此必须保证气门的正常工作间隙。为此本文介绍了气门间隙的检查、调整方法以及调整时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针对提前破坏的内燃机车柴油机气门的宏观与微观断裂形貌,对材料成分性能、受力状况、断裂过程等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气门断裂是由于堆焊层与基体熔接不良,交界区存在大量裂纹,机车运行中气门密封面受到连续高频撞击,导致气门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汽车发动机气门弹簧的作用,分析其最优化设计的设计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提出了气门弹簧最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说明,该模型可提高气门弹簧的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7.
采用颗粒模拟技术处理气门, 不对气门单独生成网格, 而是用大量微小颗粒来模拟气门. 其模拟气门的思想是:颗粒点按气门规律运动, 在颗粒点占据的网格单元中,根据两相流动的原理,其中的气体运动停止.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此技术简单易行,是现有条件下较为合适的气门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缸内三维流场测量装置,运用热线风速仪在稳流模拟试验台上研究了四气门直喷式柴油机进气过程的缸内流场特性,并与两气门直喷式柴油机进行了比较,揭示了四气门直喷式柴油进气涡流的形成过程及气门开度对其影响的变化规律。两气门直喷式柴油机进行涡流主要由进气门轴线至气缸轴线附近的强气流产生,缸内主涡流出现在进气门下方,副涡流较弱;四气门直喷式柴油机的进气涡流主要由气缸周边处的强气流产生,缸内主涡流出现在两进气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发动机减压制动性能,在分析其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建立三维网格模型,采用动网格技术对发动机减压制动工作过程进行了三维瞬态数值仿真分析,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发动机转速越高,制动性能越好;减压气门开度越大,制动功率峰值越高,但减压气门最大开度受到压缩间隙和活塞运动规律的限制;转速一定时,每个减压气门开度都对应一个最佳减压气门提前角,使得发动机的减压制动性能最佳,并且最佳气门提前角随减压气门开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0.
对柴油机进排气门表面进行复合陶瓷强化处理,可以提高气门耐磨性、耐高温和抗氧化腐蚀能力,大幅度延长气门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发生.本文介绍了复合陶瓷气门的性能特点、工艺加工过程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