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时宁洲  姚小健 《甘肃科技》2006,22(2):152-153
对老渡口水利水电工程水工整体模型试验进行介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认为原方案在溢洪道流态和下游消能上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必须进行方案优化,经多方案试验选择,最后提出了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以难治性全血细胞减少和易转化为急性白血病为特征。患者的预后、合并症和年龄是决定治疗策略时必须考虑的因素。治疗策略经常以支持治疗为主,包括造血细胞生成因子、输注红细胞和血小板以及抗感染治疗。另外诱导分化、免疫抑制治疗、刺激造血、靶向治疗、化疗、异基因骨髓移植等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应用。我们明确提出“气阴两虚,血瘀内阻”的中医复合证候为MDS临床主证,以“益气养阴活血”为治疗大法,制成“益髓颗粒剂”,进行了大量实验及临床研究,获得了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恶性造血干/祖细胞的克隆性疾病,有明显的表观遗传学异常.地西他滨(decitabine,5-aza-2′-deoxycytidine,DAC)是表观基因调控治疗MDS的代表药物,我国2009年批准进入临床.我科室用DAC治疗1例MDS转化的急性白血病,现报告并作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基本病理特征是骨髓的无效造血。骨髓造血细胞的凋亡增加是导致无效造血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认为 ,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 β) ,Fas受体 /配体的高表达 ,凋亡调节基因的异常 ,如促凋亡基因 (Bax、Bad)与抗凋亡基因 (Bcl- 2、Bcl-X)的比值增高 ,及半胱氨酸 /天冬氨酸特异的蛋白酶 (caspases)的过度激活等 ,与病人的骨髓造血细胞凋亡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急性白血病 (AL)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免疫表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CD4 5设门直接免疫三标记法 ,检测 4 9例AL及MDS患者免疫表型。结果 :ALL双克隆型 9例 ,其中髓系伴T -ALL 3例 ,髓系伴B -ALL 4例 ,1例为髓系伴T、B标记 (CD13 +CD7+CD19+ ) ,1例同时CD7+CD19+ ;ALL同时表达CD3 4 及HLA -DR最高 (6 0 .0 1%) ,明显高于AML、MDS(P <0 .0 0 5 )。AML双克隆型 2 0例 ,7例为髓系伴CD7+ ,2例髓系伴CD19+ ,11例为同时表达CD3 4 +HLA -DR +。MDS患者骨髓细胞表达髓系成熟抗原CD13 +及CD3 3 +增高 ,未发现淋系抗原的表达。MDS -RAEB、RAEBT及转为白血病病例均高表达CD3 4 及HLA -DR抗原。结论 :用三标记法简便易行 ,提高诊断准确性 ;单抗组合应兼顾髓、淋系同时表达 ;应加胞浆抗原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中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5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2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对照组骨髓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上述研究对象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骨髓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恶性血液病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中微血管密度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经相关性分析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骨髓中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骨髓存在明显血管新生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高表达,其表达水平可能参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发病、发展等过程,并可能影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预后,通过检测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的表达可为临床抗脉管新生方法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方案(HAG方案) 治疗中、高危MDS、复发难治性AML和老年AM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HAG方案[HHT 1~2 mg/ d,Ara-C15~20 mg/ (m2·d) ,1次/12 h, G-CSF 200 μg/ (m2·d) ,连续14 d 为1疗程]治疗MDS 9 例和AML 14 例,1 个疗程诱导治疗失败后继用1 个疗程治疗.结果 9例MDS 临床患者,其中完全缓解(CR) 6例66.7 % ,部分缓解2例(PR) 22.2 %,总有效率88.9 %.14 例AML 患者CR 6 例( 42.8 %) , PR 2 例(14.3 %),总有效率57.1%.大部分患者出现了可以耐受的轻微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结论 HAG治疗中、高危MDS、复发难治性AML和老年AML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肠激惹综合征12例误诊分析和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探究端粒酶RTEL1(regulator of telomere length 1)突变导致遗传性骨髓衰竭综合征发生的机制以及RTEL1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基于临床上一例男性儿童先天性角化不良患者展开,通过对患者外周血样本进行外显子测序确定存在RTEL1突变.我们成功构建了过表达野生型RTEL1(RTEL1-WT)以及突变型RTEL1(RTEL1-MUT)的293细胞系.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探究该突变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发现RTEL1-MUT的表达影响细胞的增殖.通过免疫沉淀以及质谱技术寻找到了与RTEL1相互作用的蛋白HSP90,通过western blot对相互作用进行了验证,并发现该突变导致二者的相互作用减少.使用HSP90抑制剂STA-9090处理过表达RTEL1-WT以及RTEL1-MUT的293细胞系,发现HSP90的活性影响RTEL1的稳定性.因此,该患儿的RTEL1突变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增殖而导致先天性角化不良的发生,而RTEL1功能的改变可能源于突变影响了与HSP90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了RTEL1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全血细胞减少的原因并对骨髓涂片及骨髓小粒拉片两种血液学检查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对64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进行骨髓涂片及骨髓小粒拉片检查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 :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主要原因仍然是造血系统疾病占76 5%;骨髓小粒拉片检查对判断骨髓增生程度较为可靠[1]。结论 :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原因以造血系统疾病为主 ;骨髓小粒拉片检查对于诊断造血系统疾病具有推广应用价值[2]。  相似文献   

11.
颈-心综合征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颈-心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选择52例诊断为颈心综合征的病人,观察其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及其心电图和颈椎X线表现,并对其进行综合治疗,结果冶愈5例,显效26例,有效20例,有效率97.01%,显效率68.10%,且病程<1年与≥1年间显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疗次<10次与≥10次之间亦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病程短、疗程长的患者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特点.方法从一般临床资料、病变部位、临床表现等方面对GBS进行分析.结果 51例GBS病例中,多以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为首发症状,常累及颅神经与自主神经,脑脊液常出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结论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可明显提高GBS的确诊率;免疫球蛋白治疗效果优于激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3年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病例共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患者因急性腹痛伴休克急诊开腹手术.9例患者给予米非司酮和/或甲氨蝶呤杀胚治疗后清宫.2例转外院,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后清宫;其中1例因大出血而行子宫切除术.结论: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常出现停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药流时不全流产、人流或清宫时大量出血、子宫前壁下段不均质包块、清宫及流产后HCG持续不降、急性腹痛伴腹腔内大出血休克等症状.阴道超声对于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诊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给予米非司酮和/或甲氨蝶呤杀胚治疗后再清宫是基层医院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有效方法,必要时可以开腹手术,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采取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后清宫.  相似文献   

14.
10例肿瘤导致ABO血型系统抗原减弱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肿瘤因素导致 ABO 血型系统抗原减弱所引起的定型困难,解放军总医院2002年以来.在血型鉴定时发现10例肿瘤患者血标本,正向定型出现弱凝集或不凝集;反向定型正常,正反定型不一致.其自身对照为阴性,且排除假凝集所致.通过吸收放散、唾液型物质中和试验、H 抗原强度等实验检测弱抗原,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在患者病情缓解后重新进行血型鉴定.结果表明10例受检者红细胞上确有弱抗原存在,其中3例血清学实验呈现较明显亚型特征,但肿瘤经过治疗缓解后,亚型特征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定型恢复正常.说明某些肿瘤可以导致 ABO 血型系统抗原减弱,出现正反定型不一致,血清学呈现亚型特征,应综合病情、输血史、家系调查及特殊血清学检查来确定血型,并与亚型相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受血者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的意义。方法 :对11682名受血者输血前标本进行HBsAg、抗 -HCV、抗 -HIV和梅毒抗体4项指标进行检测 ,统计并分析。结果 :输血前受血者4项指标总阳性率为7 44 %。其中HIV和梅毒螺旋体感染呈上升之势 ,50岁以上人群梅毒螺旋体感染率较高 ,上升尤为显著(P<0 01)。结论 :受血者输血前有必要检测血液传染性指标 ,并将其列入患者输血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外阴上皮内瘤变患者的诊疗方法和进行疗效分析.总结厂12例VIN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HPV感染、病理、治疗方法复发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例VIN患者中,青年组(≤40岁)占41.7%,中老年组(>40岁)占58.3%.HPV感染占41.7%,在青年组和老年组中分别为53.3%、46.7%.1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局部扩大切除术为25.0%,单纯局部切除术为75.0%.可见,VIN在年轻妇女中的患病有增加趋势,可能与HPV感染有关.治疗宜个体化,手术可采用局部扩大切除或单纯局部切除,同时应强调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炎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2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治愈8例,死亡4例.结论:一旦考虑ARDS诊断,应立即给予以机械通气为中心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血液改变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方法:分析、观察10例病人的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可以防止不典型的系统性的红斑狼疮的误诊误治.结论:医生注意对血液改变病人的分析、观察能早期发现不典型红斑狼疮病人,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初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001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226例初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单纯初治肺结核20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初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像学特点与患结核病前血糖控制水平有关,血糖控制较好者肺结核影像多与单纯结核病组表现一致;血糖控制不好者,肺结核影像多不典型,痰菌阳性率高,治疗失败率高,抗结核治疗影像学改变慢于单纯肺结核者(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影像学特点及结核病治疗效果与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应积极控制血糖,早期抗结核治疗,且治疗疗程宜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